孙氏虽非帝王之家,可是孙权对孙绍一家的忌惮,却比之帝王之家,更冷酷,更加无情……
……
吴侯府外,诸葛亮情绪低落。
在他的身边,鲁肃和诸葛瑾也是面带苦涩笑容。
“孔明,休这般模样……今日吴侯虽然未曾答应,但毕竟召见于你,说明吴侯心中,并不反对。”
诸葛瑾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轻声安慰。
对于自家这个兄弟,诸葛瑾即埋怨,同时又非常赞同。
对于诸葛亮‘三分天下,孙吴联手,抵御曹操’的策略,诸葛瑾也非常赞赏。不仅是诸葛瑾,包括鲁肃也格外看重诸葛亮的这个策略。‘天下三分’与鲁肃的‘榻上策’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三分天下’比之‘榻上策’更加细化,也更加周详。同时,这着眼点,也比‘榻上策’要高妙几分。以至于鲁肃在听闻诸葛亮‘天下三分’之后,竟怅然长叹:“我不如孔明多矣!”
鲁肃在私下里,更埋怨诸葛瑾,“子瑜为何不举荐孔明于主公,确使刘备平添臂助。”
诸葛瑾,唯有苦笑……
自家这个兄弟,不是他能够劝说。
从小,诸葛亮就有他的主张和见解。莫说是诸葛瑾,即便是叔父诸葛玄在世,也不见得能劝说诸葛亮。
诸葛亮认为,江东虽有长江天堑,可守一方,却不可逐鹿天下。
原因?
非常简单!
江东的格局,实在太小了……
在某种程度上,诸葛亮赞成曹朋的‘东西争雄,南北逐鹿’的说法。这也是诸葛亮助刘备夺取了荆州,占领了西川之后,为什么拼死拼活,六出祁山,攻取关中的一个原因。从战略上而言,西川也好,荆楚也罢,可以作为跳板,但却不足以为根基。若真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占领关中。
无他,南方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
试想,以江东加上荆州,连带着西川的人口总和,也不过堪堪于北方持平。
凭借大江天堑,也只能偏安一隅。
前些时日,诸葛亮渡江游说东吴,更舌战群儒,堪称风光无限。可是诸葛亮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固然是能够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孙权,但同时,也会把东吴大部分人,得罪狠了。
历史上,诸葛亮舌战群儒,令黄盖出面引介。
可如今呢?
由于曹操的克制,非但没有出兵江东的意思,反而大加安抚,令江东上下的危机感,随之削弱。
加之荀衍等人的拜访,也使得江东人安下心来。
武将不怕死,并不代表他们会莽撞。若是以长江而水战,江东不惧曹操。但如果弃长取短,登陆荆楚和曹操陆战,却不是一个好主意。没有了武将们的支持,诸葛亮名声虽然响亮,却毕竟势单力薄。哪怕有鲁肃和诸葛瑾的帮衬,也没有让诸葛亮的局面,产生太多变化。
今日,鲁肃带着诸葛亮前来拜会孙权。
哪知道孙权正忙着接待蒯越,商议着出任大司马的事宜……
如此一来,诸葛亮的位置也就显得更加尴尬。在吴侯府中停留片刻后,他只得告辞离开。
“兄长放心,亮并未气馁。
只是叹息,江东上下,竟无一人知晓而今危局……子敬,若继续下去,只怕刘皇叔灭亡之时,也就是江东覆灭之日。吴侯不晓轻重,为一大司马之虚职而沾沾自喜,绝非善事,绝非善事。”
鲁肃,露出了尴尬之色。
“孔明,慎言!”
“我……”
诸葛亮猛然醒悟,这里并非长沙,而是江东。
自己刚才的那一番话,有些过了但也可以理解,诸葛亮而今尚不到三旬,在屡屡遭受打击之后,难免有些气急。他拱手,与鲁肃道歉。鲁肃则微微一笑,表示不会介意诸葛亮方才的言语。
“孔明方才的话,虽有些过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唇亡齿寒,我何尝不明?然则曹操老儿狡诈,竟然突然收兵。这一番利诱,却让江东上下失了本心。不过,吴侯也非昏庸之主,必然有所觉察,只是一时间,仍无法下定决心……若要吴侯决断,单凭你我,恐尚有不足。孔明,你我需再去拜会一人,只要此人出面,说不得会使吴侯,改变主意。”
诸葛瑾闻听一怔,旋即醒悟,“子敬所言,莫非是他?”
“正是!”
鲁肃道:“昔日伯符故去,临终前曾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曹操大军临近,正属外事。子布毕竟老了,少了几分当年的果毅。但公瑾犹在,想来心中知晓轻重。”
“如此,我这就带孔明去柴桑?”
“嗯,也好!”
三人一边走,一边商议对策。
可没等到了家中,就见一个家臣匆匆而来。
“老爷,刚得到消息,周都督已离开柴桑,正在返程路上。”
鲁肃闻听大喜,笑着对诸葛亮道:“孔明,看起来公瑾也得到了消息……他既然回来,必然是劝说吴侯。这样,你明日一早,与子瑜前往乌程,在中途拦阻公瑾。到时候与他说明利害,必能使吴侯做出决断。我留在吴郡,为你们稳定局势。若有变故,我会立刻通知你们。”
诸葛瑾诸葛亮相视一眼,点头应下。
“如此,我先回驿站准备。”
诸葛亮拱手告辞,匆匆返回官驿。
周瑜回来了!
想必这件事情,还有转机……
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模糊的影子,诸葛亮亦不由得长叹一声,俊朗面容上闪过落寞之色。
没想到曹操,居然能有如此巨大的克制力。
在夺取了荆楚之后,面对江东如此巨大的诱惑,却不肯出兵征伐。
此人,真枭雄也!
一夜无事,第二天诸葛亮早早起来,换好了衣裳,正要准备出门。却不想,诸葛瑾急匆匆跑进驿馆。见到诸葛亮后,诸葛瑾慌慌张张上前,一把拉住了诸葛亮的手,“孔明,大事不好了!”
“兄长,发生何事,竟是你如此慌张?”
“曹操,曹操,曹操……”诸葛瑾好不容易喘过一口气来,结结巴巴道:“曹操他,出兵了!”
第665章 益阳之战(一)
没错,曹操出兵了!
准确的说,不是曹操出兵,而是曹朋出兵……
曹军出击,在诸葛亮而言,本应是一件好事。毕竟,曹军出动,势必会让江东紧张起来,对于诸葛亮游说江东的计划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偏偏,诸葛亮却始终无法兴奋起来。
因为曹朋打得,是益阳!
益阳之得名,据东汉长沙太守应劭言:居益水之阳,故名益阳。
《尚书·禹贡》记载:早在远古时期,益阳便属古之九州的荆州。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时隶属楚国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楚,置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到西汉时,郡县和封国两制并行,故而益阳又隶属长沙国,武陵郡,统归荆州刺史部。到了东汉,废封国,而立郡县,于是长沙国又改为长沙郡,而益阳也就从武陵郡划分出来,成为长沙十一县之一。
然则,武陵郡和长沙郡对益阳的归属,一直争论不休。
毕竟益阳县曾归属武陵郡,但又同时在长沙国的治下。而今划分出去,武陵郡自然不同意。
这个官司,从东汉初一直到东汉末,也没能做出结论。
反正大家都知道,益阳归属长沙郡,但长沙郡对益阳的掌控力,又受到武陵郡影响,非常薄弱。
刘表进驻荆州,把益阳划分长沙郡。
而且以其假子刘磐为长沙郡太守,才算是了结了这一段公案。
益阳北近江水,东北便是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西面和西南部,有延绵千里的雪峰山为屏障,是进入长沙郡的咽喉锁匙。一旦益阳攻破,则长沙郡门户大开。不过,益阳也不好打,不仅仅是因为其地势不易于大军征伐,更因其距离罗县很近,使得难度随之增加不少。
罗县,而今为江东所有。
孙权命太史慈屯扎罗县,与泊罗渊水军遥相呼应。
如果曹军攻打益阳,势必要惊动江东兵马。而今江东和刘备虽然没有达成统一战线,可彼此间的协作,却始终保持。这也是为什么说,攻打益阳难度较大的原因,牵扯到了方方面面。
诸葛亮对此,即欣喜,又有些紧张……
……
建安十三年二月中,在经历了短暂的熟悉和休整之后,曹朋终于有所行动。
十三日,曹朋命庞德率本部出击,逼近益阳。同时,由于杜畿率领水军进驻洞庭湖,也使得曹朋心里多了一分把握。杜畿在抵达洞庭湖后,立刻向东逼近,在距离泊罗渊百里之处,扎下三十里水军营寨。水军主帅周泰徐盛大惊,严阵以待,同时又与太史慈联络,以泊罗渊和罗县为防线,形成了一道防御体系。太史慈更命人过洞庭湖,指责曹朋,轻启战端。
虞翻,字仲翔,年四十四岁。
会稽余姚人,是日南太守虞歆之子。曾为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归降孙策,入仕江东。
此人是经学大家,又精通《易》。
此前,朝廷曾辟虞翻为御史,却被虞翻拒绝。
而今在孙权帐下,任骑都尉之职。此次随同太史慈进驻罗县,为军师祭酒,地位颇为崇高。
他亲赴汉寿,指责曹朋。
“今曹公频繁出使江东,所为者,不过两下和平。
而大都督却调动兵马,莫非是要开启战端?若如此,江东上下,必不退缩,还请大都督三思。”
这也是一个留名青史的人物。
曹朋端坐于都督府大堂之上,上上下下打量这位江东名臣。
虞翻是典型的江东人氏,身材不高,大约在170公分上下,但却生的颇有仪容,相貌不凡。
“仲翔先生此言差矣。”
曹朋笑眯眯道:“某何曾要与江东冲突?”
“呃?”
“此不过例行操演而已,先生又何必惊慌。先生当知,今丞相收复荆楚,乃奉天而行……只是荆楚水军混乱不堪,故而才命杜伯侯,进驻洞庭。既然是水军,少不得要有些训练。杜伯侯方入洞庭,对这里的情况又不甚了解,所以才有设立水寨之行为,与子义并无任何恶意。”
子义,便是太史慈。
曹朋说的是合情合理,让虞翻也不知如何指责。
人家只是训练水军,操演人马,顺带着熟悉地形而已。曹军并未攻击江东兵马,这轻启战端,挑起冲突,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可虞翻却知道,曹朋那都是借口,并不足以让他相信。
虞翻沉吟片刻道:“可是,大都督当知,我江东水军驻扎泊罗渊。
距离丞相水寨,不过百里之遥。我水军亦需操演,万一不小心引发冲突,岂不有不必要的麻烦?”
“那先生要我如何?”
“这个……”虞翻有些为难了。
难不成他对曹朋说,你们撤退吧……恐怕那样一来,就激怒了曹朋。虞翻是经学大家,同样也是江东名士。对于曹朋,他也做过了解。特别是当他听说,十年前曹朋曾随荀衍出使江东,更与张昭周瑜孙策等人有过接触之后,就大为后悔。若那时候干掉曹朋,岂不是断曹操一臂?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责备毫无道理。
十年前曹朋不过是个小孩子,默默无闻,甚至少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当时,曹朋以荀衍的书童身份而至江东,谁又能想到,十年后那个默默无闻的小书童,已成为当今瞩目之人。
三篇蒙文,令天下为之赞叹。
两篇文章,更使世人知晓其风骨卓绝。
凉州三年,使马腾授首,羌胡归附。而今西北之地,重现当年八百里秦川之富饶,令无数人为之向往。而归结其原因,却是当年曹朋打下的基础。乃至于曹汲赴任,数载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