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人头发乌黑,略有些卷曲。
眼窝深陷,塌鼻梁,大嘴巴,长着一部灰白钢须。
看衣着,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不过赤足而行……身上没有携带武器,走进大帐后,这老人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跪在了蒋琬面前。
“老人家……”
“化外山民,不晓天朝威严,冒犯将军,实乃死罪。
沙腾自知罪该万死,可是为不孝犬子,还是冒死前来……请大人看在野民年迈的份上,放犬子生路,小老儿愿代犬子一死,请大老爷高抬贵手。”
老人说着一口荆南土话,若非蒋琬也是荆南人,甚至可能听不明白。
而且,他说话间颠三倒四,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蒋琬在愣了一下之后,忽然直起了身子。
“你是沙腾?”
“正是。”
沙腾是谁?
便是那沙摩柯的父亲,五溪蛮的老蛮王。
蒋琬没有见过这位老蛮王,但是却听说过他的名字。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憔悴而虚弱的老人……片刻后,他突然道:“来人,给老蛮王看座。”
有小校搬来坐榻,蒋琬叹了口气,上前把老蛮王搀扶起来。
老蛮王眸光浑浊,看上去似乎失去了生气。他胡须颤抖,眼角闪烁着晶莹泪光,脸上透出哀求之色。
蒋琬说:“老蛮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你的英雄事迹。
当年太平道黄巾贼肆虐荆州,是你带着山民出战,保护了武陵郡一方安宁。你是个了不得的好汉,为何如此糊涂?竟然帮助那刘备逆贼,抵抗朝廷大军?而今,天下大势已经明朗,你却要螳臂挡车,实在是……你来了,我很高兴,也不会为难你。但你的要求,恕我难以答应。
非是我不怜惜你父子情深,实在是……我做不得主啊。”
蒋琬用荆南土话,与老蛮王交谈。
这也让老蛮王感觉到非常的亲切,连连点头。
“大人……”
“老王,我可不是什么大人。
在这荆南之地,能称之为大人的,只有两个,其中还不包括赖恭太守。这两人一个是我家公子曹朋,另一个乃朝廷尚书令,侍中荀彧。沙摩柯没有死,被生擒活捉。不过他此刻也不在这里,被送往汉寿。
老王,想来你也清楚。
沙摩柯这次犯下的,是大罪!
能饶他性命的人,或者说能给你五溪蛮活路的人,只有荀侍中和我家公子,我实在是做不得主。”
“那,那怎么办?”
蒋琬在帐中徘徊,片刻后沉声道:“老蛮王,而今之计,要想救出沙摩柯,唯降而已。
你十万五溪蛮,久居山中,入为山民,出则为寇,已影响到这荆南的格局。若老蛮王愿意归降……我所说的归降,与以前的归降不同,而是真真正正的归降。想必老蛮王不知我家公子厉害。他曾治理西北,令苦寒之地,而今为富庶繁华之所,犹胜于荆州。在他治下,羌胡各族和平相处,官府视汉民与羌胡为一家人,大家过的好不快活……如果老蛮王归降,就必须要率五溪蛮出山而居。不过老蛮王不必担心受到欺辱,我家公子会给与你们最好的生活。
这样一来,你们归附了,便是朝廷的人。
沙摩柯非但不会有性命之忧,说不定还能得到我家公子赏识,日后能出将入相,光宗耀祖。
老蛮王,你可以考虑一下。
若同意,我会派人前往汉寿,与我家公子呈报。”
归降,出山?
沙腾愣了一下,心中不免感到忐忑。
谁不愿意过好日子!
谁又愿意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老林里,过那茹毛饮血的生活?
事实上,武陵蛮世世代代都想要走出大山,像那些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奈何背负着山蛮之名,受尽欺凌。每次走出来,到最后又不得不退回去。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山蛮们也就失去了信心。他们宁愿靠自己的拳头抢占地盘,攻取县城。但每一次,也都是以失败告终。
真的可以走出大山吗?
老蛮王有些心动,却又无法相信蒋琬的那些话……
“老王,我知你现在一下子也拿不定主意。
不如这样,我这里还有大约八百五溪蛮兵俘虏,你带回去,好好想一想。
如果有了决定,就派人告诉我一声。我会在这里驻扎十日。十日之后,我将返回临沅县……不过呢,我也会派人去汉寿,请我家公子高抬贵手,暂留下沙摩柯的性命,等候你的答复。”
蒋琬尽可能的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而老蛮王在三思之后,决定听从蒋琬劝说,先回去与族人商议。
送别老蛮王的时候,蒋琬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老王,还有一件事你要多加小心。你五溪蛮此次大败,必然会遭人窥探。回去之后,最好早作打算,小心提防,以免被人乘虚而入。”
老蛮王闻听,连连道谢。
他在蒋琬的亲自护送下,离开曹军兵营,赶往壶头山五溪蛮的营地。
送走了老蛮王,蒋琬再也无法睡下。他在大帐里左思右想,突然做出了决定他连夜派人渡河,在河对岸的兵营中,找到了魏延。
“文长将军,我有要事,需立刻赶回汉寿,呈报于公子。
不过这边的事务,还需有人主持。所以琬冒昧恳求将军能滞留几日……时间不会太长,三天三天之内,我一定赶回来,不知将军可否……”
蒋琬的态度非常谦卑,让魏延也颇为得意。
“都是公务,何来麻烦之说。
既然公琰有要务,那只管去就是。仲业已返回夷道,与王威汇合,想必零阳那边也没什么大碍。我就暂时留在这里。不过说好了,只有三天……三天一至,我必须要返回零阳。”
魏延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让蒋琬喜出望外。
他甚至顾不得休息,天还没亮,便匆匆登上舟船,顺水而下,直奔沅南。
天亮后,蒋琬在沅南河对岸下船。换上了马匹,一路紧赶慢赶,在天黑时,终于抵达汉寿。
可是蒋琬却没有想到,他并没有见到曹朋。
在大都督府中,蒋琬意外的看到了本应该坐镇于作唐的荀彧。
“荀侍中。”
“公琰,你怎么来了?”
荀彧有些诧异,但是对蒋琬却非常的客气。
蒋琬道:“敢问侍中,大都督何在?”
“大都督?”荀彧看了蒋琬一眼,犹豫了一下后道:“友学而今不在汉寿,公琰有什么事吗?”
“不在汉寿?”
蒋琬顿时急了,“那敢问大都督,何时能够回来?”
“这个……”
荀彧笑了笑,“这件事,你就不要问了大都督估计要过些时候,才能返回。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你可以先告诉我。我若能做主,就先为你做主,若做不得主,我自会禀报丞相。”
话说到这个份上,蒋琬又怎可能听不出里面的含义?
不是不告诉你,而是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知晓曹朋的去处!
有行动!
蒋琬立刻明白过来。
这是有大动作啊……看起来,这益阳之战,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于是,蒋琬犹豫了一下,便把壶头山老蛮王沙腾的事情,与荀彧说了一遍。
“我知大都督荆南三策中,山蛮为重中之重。
而今那沙腾既然服软,想来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若五溪蛮能够归附,则荆南山蛮可定……故而琬连夜赶回,就是希望大都督能够留沙摩柯一条性命,以尽快和五溪蛮取得联络。”
荀彧眼睛一亮,轻轻点头,表示赞赏。
“公琰所言极是,而今正是收服沙腾的最好时机。
我想友学若在这里,也会同意你的主张。这样吧,此事就由你来安排,尽快与沙腾取得联络。
我会命赖恭全力配合你,这荆南之地,能少些杀戮,就少一些杀戮吧。
嗯……五溪蛮归附一事,各项条陈,你可以参照当初友学在河西郡制定下来的章程,自己灵活把握。五溪蛮的安全,一定要予以保障,必要时,可以让文长和仲业出兵协助你行事。
公琰,你可敢担此重任?”
蒋琬闻听,顿时大喜。
“卑职,必全力以赴。”
“如此,你先去歇息……我随后会派人把友学当初在河西郡制定的章程给你送去,你好生琢磨。”
“喏!”
蒋琬连忙躬身应命,退了出去。
荀彧目送蒋琬离去,突然笑了……
“友学,你这家伙果然是好运气,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合适人选。”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负手走出房间。
站在台阶上,荀彧仰望苍穹,半晌后长叹一声:“不过也好,如此也恰恰说明,斗转星移,这朝廷的气数,只怕是真的快要到头了……可惜,可惜,可惜!”
说罢,他摇了摇头,转身又返回屋中。
……
建安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曹操突然下令,对江夏发起攻击。
他兵分三路,以于禁李通为左路军,自平春攻击西阳,由北而南,向江夏治所西陵逼近;命徐晃和蔡瑁为右路军,水陆并进,直扑州陵和沙羡;曹操自领中军,以许褚为先锋,攻克云杜,逼近安陆。安陆是西陵县西面门户。若安陆告破,则西陵将成为孤城一座,江夏必亡。
刘琦大惊失色,忙命令刘虎死守西阳,阻挡于禁李通兵马。
而后又使廖化驻守州陵,抵挡徐晃和蔡瑁的攻击。刘琦本欲亲自领兵,督战安陆。奈何身体孱弱,自去年年末病倒之后,一直未能痊愈。关羽于是劝阻刘琦,领关平前往安陆抵御。
江夏大战,拉开了序幕。
一时间,江东振荡,长沙郡更是人心惶惶。
刘备顾不得再去找曹朋的麻烦,忙调兵遣将,准备支援刘琦。
江夏、长沙,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江夏一旦有失,则长沙郡也将面临巨大威胁。同时,刘备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和西川恳求援兵。在马良的建议下,刘备又书信一封,送往武都郡,希望马超能够自武都郡出兵,在关中和西北制造一些麻烦。而后,他又命人前往并州,恳请高干出手。
只不过,高干而今颇有些自身难保的味道。
邓稷在出任河东太守之后,便联合卫觊等河东大族,效仿当年曹朋对漠北的举措。他先是命人越过通天山,在通天山脚下设立了四个军镇,并且大肆招揽流民,围剿当地的异族胡虏为军奴,驻扎军镇之中。而后,邓稷又启用了曹朋在河西郡的府兵制度,实行兵农合一,兵牧合一的政策。在西北庞大的财力支持下,同时又有关中、河东豪族的协助,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邓稷就把他的治下范围,向北部扩张了八百里,令整个并州,都为之恐慌……
高干,自顾不暇。
马超是否出兵,还有受张鲁的节制。
刘璋?
远水解不了近渴。
唯一的希望,便是江东的孙权。
可问题是,在如今这种局势下,江东又能给予多少帮助?更不要说,刘备在支援江夏的同时,还要防备武陵的曹朋。益阳虽然没有丢失,但五溪蛮的失败,却使得刘备凭空断了一只臂膀。
曹朋此时,又在何处?
第671章 白衣
江夏之战的规模,算不得什么。
比之官渡之战、苍亭之战,乃至于后来邺城之战、涿郡之战、柳城之战等规模,也不过是中等水准。双方调动兵马总和,约十五万人。其中江夏五万而曹军十万。十五万人的战争规模不是很大,可如果集中在区区一郡之地,可就显得拥挤不堪。同时,江夏之战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这其中包括了江东孙权,长沙刘备和西川刘璋……
建安十三年二月末,也就是江夏之战拉开序幕的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