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女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农女种田记- 第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日无事,外面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镇上施粥的时辰也改在日落之后,可这么热的天气里,和水比起来,食物似乎也不那么重要。

缺水、少食、天气又热,每天被晒死、饿死、甚至渴死的人不计其数。

为免瘟疫横行和人吃人的发生,多数人最终的结局就是堆在一起,一把火永远消失掉。

☆、023 火灾连着蝗灾

就在这人心慌慌,对活下去越来越怀疑的时候,离宝河村几十里外的何安村因干枯的秸秆在高温曝晒下自燃起火。

原本就缺水的条件下,扑灭难度很大,火焰窜起的速度又快,甚至一个火星飘过,就会引起另一场火灾,没用上多久,整个何安村就烧成一片火海。

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周边山林也被燃起的大火吞没,附近村子不但无力救火,还被火势蔓延过来。

再远的村子眼见自家村子也要危险,只能先铲除自己村子附近的杂草和秸秆,以及一切能燃烧之物,又挖了深沟,用土埋等方式,阻断火势。

热浪烧红半边天,站在村里就能看到那边滚滚黑烟,空气也更加炎热,扑面都是烫人的热浪。

火焰扑天盖地的,在没水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是人力能扑灭,即使是远在宝河村也开始挖起防火沟。

最终,大火在宝河村十几里外彻底扑灭,这一场烧了十天十夜的大火过去后,接连何安村的五座大村毁于一旦。

之后,各处把预防火灾也放在关键位置。

这一场大火连山都烧秃了,直接烧死几百人,受灾面积达方圆几十里,大火中活下来的人也都无家可归,在多数人自保都困难的时期,更不会有人来接济他们。

本来就困难的日子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人一部分收拾了在大火中抢出的家当远走他乡。

大部分涌到镇子,施海的压力增大了,好在眉娘的空间勉强还承受得起。

可若是灾难再加剧,只凭眉娘的空间就吃力了。

还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去镇子每日等着一碗稀薄的粥,他们选择了投亲靠友,一时之间临近各村都来了不少生面孔,宝河村自然也不例外。

而秀才娘俩也是此次火灾中的幸存者,家被烧的不剩片瓦,无亲可投的娘俩最终选择投奔云老二家,毕竟秀才同喜娘是订过婚约的。

喜娘家原本是看中秀才家不多不少的家底,更想秀才得中后跟着享福,谁想还没等他高中就遭了这场灾难,家底更是烧的丁点不剩。

可人都来了,就凭如今的关系,他们也不能把人往外赶,说不准哪天秀才就高中了,家里跟着也会发迹。

于是,带着这样的企盼,秀才娘俩就在云老二家落了脚。

每日秀才娘就跟着做家务,自她来后,陈氏倒是甩手把家里的活计都交给她来做。

秀才娘是个勤快的,人也利落干净,比村子里的大多数女人都多了股子淡雅娴淑。

虽说如今住在她原本看不上眼的喜娘家,人在矮檐下的道理却是懂得,把云老二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比从前整洁不少,饭菜虽说粗淡却可口的很。

陈氏看在眼里心却越来越冷,秀才娘越能干、把家打理的越好,就越显得她不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尤其是看到云老二每每随着秀才娘乱转的眼神,就更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为了闺女的将来,她一早就把秀才娘俩赶出去。

秀才每日拿了书坐在窗前摇头晃脑地念着,这书还是火起时秀才娘拼命从火海里抢出来的。也正因如此,除此之外娘俩连个铜板都没有了。

对于这家人的暗流涌动,他完全没看在眼里,可以说是真正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还记得当时他娘和他说过的话,为了将来三妻四妾,也为了他能最终娶回眉娘,他必须要勤奋考取功名。

喜娘初时就坐在对面满眼爱慕地望着秀才,只秀才从未抬眼看过她。

喜娘不怒反喜,秀才越努力,她当官太太的希望越大,为了秀才能更好地用心读书,喜娘几乎是把家里最好的吃食都拿给秀才。

也不管陈氏越来越冷淡的脸色,和云老太太及云秋的不满,吃穿住行都是拣了最好的侍候。

在秀才娘俩来之前家里最好的东西,哪样不是紧着云秋?可秀才一来,喜娘只顾着秀才,云秋也只能吃个半饱。

虽然,这些东西也都是云老太太厚着脸皮在三叔家要来的,可那也都是云家的,凭什么要给秀才和他娘两个外人?

可无论喜娘做什么也温暖不了秀才的铁石心肠。

偶尔秀才会若有所思地盯着眉娘家的方向,喜娘咬碎一口银牙。

原本还想过让眉娘与她同侍一夫,她做大、眉娘做小,可是在看到秀才一往情深的模样后,喜娘再也没动过这心思。

她恨不得眉娘早些嫁出去,这样也就断了秀才的念想。

但是,她又不想眉娘嫁江楚夜,那男人沉稳、英俊、有气魄,比她的秀才还要好,她不甘心眉娘比她嫁的好。

心思一动,坏心眼就转了出来。

虽说非常时期防人之心甚重,可也不能不通情理地把人往外赶,只要被投者愿意接纳,村里人也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不损害村里人利益就好。

这边火灾之事刚过去,地里干的不长棒的苞米还未成熟,人们却又迎另一场灾难。

俗话说:久旱必有蝗。

旱了近两年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蝗灾席卷而来,一时之间,蝗潮所过之处,光秃秃的什么也没剩下。

人们的眼睛都红了,不是因旱灾过后的蝗灾而绝望,那完全是看到食物的兴奋和激动。

无论是镇里还是村里,几乎所有人都出动了,用各种自制的捕蝗工具出没田间地头。

扑天盖地而来的蝗虫这下算是撞枪口上了,几乎家家全部出马,每人一天最少也能捕个一二斤的蝗虫。

没用上几天时间,蝗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地里庄稼被啃光的同时,蝗虫也面临了它们的生存危机,那不是来自于食物的危机,而是人们的过度捕杀。

各种烹制方法都用上了,有用盐水煮过晒干的,也有直接在干锅里加盐炒干,还有些条件好的会用油烹过,甚至还有人直接扔在火里烤了吃。

总之人们脸上都带了喜悦,虽说蝗虫肉不多,吃到肚子里倒也饱腹。

蝗虫是多,可架不住人更多,蝗灾到来后的十日之内,地里再想寻个蝗虫比捞大针也强不上多少。

只是,原本就被晒干的庄稼更是什么也没剩下,好在之前就知道这一季没什么收成,那些蝗虫倒成了意外所得。

☆、024 媒婆上门

转眼到了八月中,江楚夜的蔬菜水果卖的越发的好,人也越发的忙碌,甚少回村,有时还要云轩带眉娘到镇上见他。

二人多日才能见上一面,见面的机会少了,可这感情却突飞猛进地发展,竟似别人老夫老妻一般。

这种从确定关系直接跨越到结婚十几年的感觉还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眉娘也没想过要轰轰烈烈的爱情,可这也太平淡了吧?

主要是二人都是理智的人,江楚夜更是做事一板一眼,若哪天他要浪漫一把,眉娘估计还得当他受了什么刺激。

不过,这种虽说缺了点什么,却稳定之中心意相通的感情倒也不错,至少不用整日要死要活又患得患失的风花雪月,在这乱世之中让人安心。

虽然云家人都在疑惑江楚夜忙碌的原因,只是想到他曾说过在帮神仙做事换粮之后,倒也都打消了疑虑。

能被神仙看上选为神使也是荣耀,只是在人前都闭口不提此事,只说是在镇上校尉府公干。

这个理由让村里人羡慕不已,甚至有许多有闺女的人家又打起江楚夜的主意,只是这人总不见露面,同他爹说起时,他爹又笑而不应,只说孩子自个是有主意的。

江大伯还是时常会流露出对眉娘的猜疑,眉娘都假作不知,同江楚夜提过几次,江楚夜只说要她小心别在他爹面前暴露空间秘密。

若真是被他爹问起,推在他身上就好,一切都还有他呢。

眉娘一一都应下,也彻底贯彻到底,江大伯在她这里没问出什么,最后也就绝了这个念头。

自家儿子自家了解,真要有什么防着他的,他也真别想问出什么。

那场大火之后,宝河村除云老二家外,还有几户也有亲戚投奔,平日在村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倒也相安无事。

这日黄昏时分,云轩带着村上的青壮年到村头的晒场练武,那里往年都用来晾晒粮食,今年各家田地里都没什么收成,只有眉娘家种的土豆收了些,别家地里就是秸杆都没剩下,这晒场倒是空出来练武了。

云家老大、老三及江大伯在前院喝茶聊天。

眉娘、月娘随她们的娘在后院地里拔草。

外面是旱的要命,她家后院的地倒是水分充足,虽然白天一晒地里也干,可到了晚上水那么一浇,打蔫的菜瞬间就回复青翠,倒是日日都有青菜吃,平时吃不完的也会送给来家里打水的村人。

有些来家里打水的同村妇人见娘几个在拔草,平日没少受这家人的小恩小惠,也都蹲下来帮着拔草。

地里的草本就不多,没多大工夫就拔完,之后都围着地边坐着唠嗑,说的无非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话。

尤其是云老二一家的事说的最多,何氏、李氏原本不想多谈那家人,却又不好说什么,只是淡淡地听着。

自从云老二因卖菜惹上刘爷那帮人后,最后差点被自己害死,捡条命后,他再也没敢拿眉娘家的菜出去卖。

云老太太依然隔段时间到眉娘家里讨些好处,虽明知道是要拿给那家人吃喝,却碍着老娘的关系再不情愿也不能不给。

好在家里的余粮还有些,江楚夜也会隔段时间拿回些新米新面回来,都是籍着神仙恩赐的借口。

虽然不能往外说,自家人却是不愁吃喝,像新鲜的瓜果一类,往常在农家就不常见的东西,她家倒是每日都能吃上,只是吃时都会藏起来偷偷摸摸的。

若云老太太那心偏的不这般厉害,他们倒也不差老二那一家人吃喝,只是想起往事种种,这东西就是吃不光烂掉也不想便宜了那家人。

免得到时拿了东西还要惹来一身腥,谁敢保拿了这些云老二不会动心思换钱?

他们可是听江楚夜说了,这些瓜果如今拿在外面可是和银子一个价,一斤换一斤,他们吃的可都是银子啊。

说着说着,这群妇人就说起村里投奔来的亲戚,大多都是好的,只有几个平日爱贪些小便宜,甚至被人看到有人在眉娘家打了水后拿到外面去卖。

“三婶子,要俺说啊,你家这水今后可要看紧了,不能谁来都让打,你家是不在乎那几个铜钱,可也不能让人当冤大头,俺可亲眼看见金三锭那混小子带着他家亲戚出去卖水。”

程三叔家的儿媳妇余月娥愤愤地道,平日她两家关系就亲近,这家人又都是厚道的,余月娥就是见不惯那些人得了便宜又欺负老实人。

何氏苦笑,“俺们又没抓到他家把柄,都一个村住着,总不能不让他家来打水,不过一点水罢了。”

余月娥也知这个理,何况金三锭那种混混,能不惹还是不惹的好。

见谈起金三锭,一旁的李三嫂子接话了,“三婶子,你还是小心些金三锭家,听说他家住投奔来的亲戚也不是善茬,那家的小子也是他村上一霸,前几日听俺当家的说好似还要请媒人到你家来提亲。”

“到俺家提亲?你莫是听差了吧。”何氏与李氏相视一眼,都有些啼笑皆非。

那户人家的儿子她们也都有耳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