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芳香师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牌芳香师 完结- 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姑,您有怨气我知道,但当年的事牵涉到了国家层面的政治斗争,当时两国互相驱逐使者和普通民众,已到了开战边缘,奸细战打得异常惨烈,稍有风吹草动就一片风声鹤唳,朝堂上谁看谁都像敌国埋伏在身边的探子,互相都不信任。那些恶人就利用了这点,说爷爷私下买的那点矿石是从敌国来的,他正在研究的一种新钢是为敌人做的,他们捅给了御史,御史以避嫌为理由,没跟兵部打声招呼就直接在早朝上捅了出去,皇帝那时又正是年轻气盛继位没几年,要不是时任的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全力保他,一家子早就满门抄斩了,哪还有今日的翻案。叛国案从开始到结束就只有少数几人知道,对外宣布的是李仲积劳成疾因病逝世,要真是货真价实的叛国案,为什么不公布于众让世人都知道,这不正是打击敌国士气调动百姓同仇敌忾作战前动员的最好时机么?”
    李文芳的话讲得在座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李嫣然低着头光哭不说话,她刚才只是发泄一下积攒了几十年的怨气,觉得自己父亲冤,自己这辈子更冤。
    “好了,别哭了,小小说得对,这案子从一开始就疑点重重,毕竟是人为陷害的,自然漏洞百出,可又没有时间详查只能匆匆结案。秘而不宣就是为了日后好翻案,不然要真是公告天下,你们姐妹两家不说,岳父的支持者们在京城也过不下去的,那些工匠是未来的希望,为了他们,也得把案子压住。”二姑丈严书亚轻抚着妻子的肩背柔声安慰道,他身上有着读书人的那种柔和气质。
    “还是小小懂事,我们几个老的真是白活这一世。”大姑李乐香拉着李文芳的手内心很矛盾,不知是该怨还是该喜。
    “二位姑姑,我只是个后生,当年的事对我只是个故事,我能想象当你们知道自己的父亲犯有叛国罪全家被驱逐出京后的心情,事情已经过去,我们就不要再提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足矣,日后到了下面见到他老人家,跟他说一声我们过得不错相信他也会觉得很安慰的。”李文芳唯心了一把,但挺见效,李嫣然的情绪眼看着就好转起来,李乐香的脸上重新有了一丝笑意。
    男人们这会儿终于放松了下来,不约而同地端起茶碗安稳地喝口茶。
    门外又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房门三度打开,一个师爷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书吏走进来,托盘上是几份折得好好的文件,另外还有文房四宝。
    “请李仲的亲属过来,都是些例行公事,签上名字就可以了。”书吏把托盘放在桌上,将文件一件件展开,将舔好了墨的毛笔递到第一个人手上。
    李乐香作为长女第一个签字,她草草扫了一眼文件上的内容,然后在指定的地方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着又签第二份。李嫣然和李文芳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般,挨个在文件上签名。
    “好了,这样就可以了,所有的事情都办妥了,你们可以回去了,近几日宫里会放出皇榜公告天下,要是有熟悉的老工匠还请推荐一下,让人到兵部衙门报到。”师爷留下交待的话,带着签好字的文件走了。
    “这就算完事了?一场冤案,就这么签几个名字就结束了?”李嫣然觉得好像在做梦,支撑了自己将近三十年的噩梦突然就这么结束了,让她有总不太真实的感觉。
    “二姑,一切都结束了,我们走吧,这都快中午了,您不是说中午请吃饭的么,我来京城这么久,还没进过京城的馆子呢。”李文芳挽上李嫣然的胳膊,额头蹭着她的肩头,轻轻地撒娇。
    李文芳的亲昵逗笑了李嫣然,将刚刚还堆积在胸口的悲愤情绪抛到一边,亲热怜惜地牵起李文芳的手,又招呼上姐姐,身后跟着各自的男人们,一起出了衙门乘车往街上去。  

第119章 闲话往事
 
    李家姐妹俩的服饰很不一样,李嫣然的家境显然要好于姐姐李乐香,带大家去的自然是熟识的酒楼,那掌柜一见二姑丈严书亚进来,先是问了好,马上又唤店伙计将他们带去楼上雅间,送上满桌的招牌酒菜。
 
    饭桌上只有自家亲戚,李嫣然终于讲述了她被前夫家休出家门后的生活以及遇到现任丈夫的经过。
 
    现在可以在家人的环绕下心平气和地讲故事,可在当时,必然是没得这么轻描淡写的。李嫣然被夫家扫地出门时只拿走了自己的嫁妆,托了她父亲的福,金牌工匠的女儿出嫁不会太寒酸,所以那时她还有些钱在远离姐姐和夫家生活的地方,赁下一间小屋,然后开始尝试着做些小生意,从挽着篮子在街上贩卖针线开始,直到渐渐攒下一些积蓄赁了一间小店铺开起胭脂店来,而隔壁就是严书亚经营的书局。
 
    那时的严书亚在几个月前成了一名鳏夫,前妻病逝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他舍不得把女儿留在家里交由乳母照看,就天天把女儿们带去书局,但女儿们总是哭着要娘亲,多少有些影响店里的生意,而这个父亲又不是那么会照顾孩子,一次让李嫣然看到勾起了她的母性,顺手指点了一下,之后严书亚就屡屡在店里生意忙的时候把女儿们暂时托付给李嫣然。
 
    李嫣然一开始出于邻居情意才搭把手帮个忙,可时间一长,一来二去他们两个大人就互相熟悉了,再然后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两人办了个简单的婚礼,次年李嫣然为他们老严家生下一个儿子,到如今,这个表哥也已经娶妻生子,正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好继承家业。
 
    “我当时只能说我是个新寡妇,丈夫重病不能生育,丈夫死后被婆家赶出家门,家里父母又都不在了,只好自己讨生活。那时的我哪敢说我是李仲的女儿,虽然街上的确没人知道爹爹的那个案子,可我真是怕,消息不长腿却飞得比风快,万一哪天让谁听到了什么流言岂不给自己找麻烦,我只好把一切都瞒下来,只跟我男人说我爹是个铁匠,别的再不敢多说。”
 
    李嫣然说着说着,眼泪又下来了,二姑丈掏出自己的手绢换下妻子哭湿的那块,又把茶碗放到她面前。
 
    “我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没想到几天前街上突然出现官府告示,李仲叛国案翻案成功,官府急寻李仲亲属。我当时就懵了,好半天回不来神,要不是我媳妇叫我,我还坐在地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呢。爬起来回房后就哭昏过去,我忍了这么多年,终于解脱了。”
 
    “二姑,我们遭受的苦难都过去了,现在该轮到害我们的那些人得到报应了,我想他们这几天必定是惶恐不安,他们以为熬到老人都不在世了这事就彻底被埋葬在历史中了?他们太天真了。金牌工匠李仲,他已经成为历史的精彩瞬间,就算现在被人遗忘,以后也会重新被人挖出来受人景仰,而那些人才是历史的粪坑里臭不可闻的臭虫。”李文芳拿着一支筷子轻轻地敲打着酒杯,心底涌起报复的快感。
 
    “对,他们都要付出代价,不能轻饶了他们。”大姑李乐香咬牙切齿道。
 
    “他们必然会想到这层,我们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参与其中,但肯定有证人说了些似是而非却又害人不浅的证词,不论他们是故意还是无意,现在这案子翻了,就该他们为当年的行为付出代价了,就算朝廷看在他们年纪大的份上从轻发落,我们这些人也不会善罢甘休,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受了多大的委屈,就算是为了自己,也要弄他们一弄。”大姑丈常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两个儿子一个安慰母亲一个安慰父亲。
 
    “他们这几天一定天天做噩梦。”李嫣然的眼里也闪烁着恶意的光芒,仿佛眼前就正站着害她们一家的凶手,恨不得扑上去狠狠地踩上两脚。
 
    “对了,大姑二姑,那些人现在肯定坐卧不安,会想方设法地打听消息,他们要是不找上你们便罢,要是找上门来了,你们就说你们也不知道害人的元凶是谁,朝廷还在查,现在只是证实确是冤案而已,别的都别说,让他们也尝尝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的滋味。”
 
    “行,这事交我们来办,二妹和小小不用出头,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你们的下落,还不得找上门去,小小在尚书府倒还好,二妹好不容易过几年太平日子,犯不着又跟他们红脸,尤其是你那恶心的前夫,这些年他们几兄弟一直吃他们老父亲的老本,屁本事没有还到处看不起别人。”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不然当年也不会那样设计我,逼得我不得不嫁进他们家,看到没好处了又把我一踢了之,我巴不得他们都下地狱才消我心头之恨。”
 
    “对了,说件往事,二姑别难过,您给前夫家还留下了一个儿子,大姑能打听一下这个孩子现在什么情况吗?千万别让他们利用这个儿子作为契机又缠上二姑,看得出二姑丈一家都是老实人,惹不起那样的流氓。”
 
    “别担心,那样的家庭能教出什么好孩子来,妹呀,就当从来没生过那个孩子吧,都隔了这么多年了,他们要真领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到你跟前说是你的大儿子,你敢信吗?”
 
    想起自己那个没有缘分的大儿子,李嫣然的眼泪又下来了,她知道大姐和侄女说的是对的,现在的平静生活来之不易,不能让过去的噩梦再找上门纠缠不休,她要保护身边的亲生孩子,不能让他受丝毫委屈。
 
    “姐,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这几天我把什么都跟你妹夫摊开来说了,我们也有商量过,要是他们找上门来请求原谅怎么办,我是坚决不会原谅他们的,就算他们领个人来说是我生的儿子,时隔这么多年又要怎么证明的确是我的孩子?可千万别说长得像我,世上相像的陌生人多了去了,也别说什么滴血认亲,人血和猪血都能混。他们要是真这么干,我一定拿大扫帚打出去。”
 
    “二姑已有准备就最好了,我的意见是这对外应酬的事就全权交由大姑和大姑丈负责,可以把我拎出来当挡箭牌,反正我在尚书府,又是孙辈,跟他们没有直接关系,他们想找我也没那立场,他们只能出入兵部衙门,尚书府他们这辈子都没那资格踏进门来。”
 
    “小小说的对,就这么办,就让外人以为爹爹的近亲属就只有我和小小两人了。”
 
    “我们不露面的话,过年的时候,大姨一家和表妹要怎么来我们家玩呢?”李嫣然的儿子插了句嘴。
 
    “表哥,这好办,让大姑先来尚书府接我,我们再一起去二姑家,绝不会有人想到我们还要去见什么人。等这案子真正的全部结束了,再把二姑还在世的消息传出去,现在嘛,没必要跟他们正面接触,他们不要脸,我们还要呢。”
 
    “行,那就这样定了,我们一家暂时不露头,一切由大姐和小小在前面挡着,等事情彻底了结了,咱们请个戏班子敲锣打鼓地唱上三天,热热闹闹地庆祝一下。”李嫣然与丈夫儿子对视一眼,同意了李文芳的建议。
 
    “好了好了,正事谈完了,来来,吃点东西,菜都凉了。”大姑丈常安招呼道。
 
    “小小不愧是在梁大人身边的,比我家女儿懂事多了,她们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光喜爱漂亮东西去了。”二姑丈严书亚给李文芳夹了块红烧肉,李文芳双手捧碗接下。
 
    “谢谢二姑丈。”
 
    “年轻女孩子嘛,谁不喜欢呢,看小小穿戴的,这就是一等丫头的体面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