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芳香师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牌芳香师 完结- 第1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谢二姑丈。”
 
    “年轻女孩子嘛,谁不喜欢呢,看小小穿戴的,这就是一等丫头的体面吧。”大姑李乐香擒着酒杯笑道。
 
    李文芳一身整整齐齐,穿的是自备的衣裳,上好的绸缎料子外罩一个绒面的褙子,戴的首饰都是从清泉府带回来的碎宝石首饰,衣襟上还挂着一副银三事,那副派头不说都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一品大员家里的一等丫头。
 
    “是呀,今天是喜事嘛,不能丢了老李家的面子。让那些人都知道,爷爷不在了,但后代依然过得很好。”
 
    “小小说的对,不能让别人低看了我们,就是该打扮,要好好地打扮。”李嫣然点头道。
 
    “小小,你是怎么进的尚书府?要几年才能出来?”大姑丈常安问道。
 
    “三年。当时实在是为生计所迫,梁大人愿意带我走,我就没拒绝,不然我要是还留在滨州府,还不知道会变什么样呢。”
 
    “哦,才三年,不长,小小年纪还小,在梁大人身边多学些东西总比跟着我们强,再说了梁大人可以算是小小的救命恩人,冲这个也要好好伺候才是。三年后等你出来我们再做打算也不迟。”常安的话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同意,李文芳心里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之前准备好的说辞不用拿出来了。
 
    大表哥拿起酒壶给大家斟满酒,几杯酒下肚后,饭桌上的气氛转向了轻松,聊起家长里短市井八卦。

第120章 生活照旧
 
    午饭后,稍坐了一会儿,约定了过年见面的日子,午饭散场。来到街上,三家人走的方向各不一样,二姑一家最近,就在这酒楼不远处的东三环的某条街上,大姑一家住南三环,李文芳要去西二环,谁送谁都不好送,只好各坐各的车,过几天再见。
 
    李文芳先送了两家长辈,然后她乘出租马车奔了东北二环的使馆区,第一次离开兵部尚书府的地盘,自然是要看看不同于那边的街景的。
 
    早知道京城外国人多,可从来都只是在车上匆匆一瞥,她知道外国人经常的活动地带在东北二环,因为那里有个使馆区,是各国公使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同时也方便他们出入皇城。外国平民就在使馆区周边买地盖房,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不少洋人街,店铺里卖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异国商品,吸引很多本城人去那里淘宝,李文芳对那里心动已久,就是没空去,今天正好有机会。
 
    车夫把李文芳送到了使馆区的一条中心商业街,李文芳站在街中心的十字路口,看着四周的建筑,以为自己来到了异国他乡,建筑物明显是异域风格,跟京城本地人的建筑样式完全两样,就好像前世家乡的一条满是殖民时期老建筑的街道,特有时空穿越的感觉。
 
    好吧,她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穿越,但这种感觉没变,而且更加强烈了,甚至有那么点让人哭笑不得。
 
    街上人来人往,有本地人也有外国人,李文芳漫步在这中心商业街上,店铺的门脸都小小的,异域的建筑风格异域的装饰风格,店老板都是头发五颜六色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倒是帮忙的店伙计有本地人。
 
    李文芳看了几家杂货店,居然从其中一间店里找到了一台黄铜发条钟,很小,就像老式的双锤闹钟那般大,天天要上发条,不然就要停摆,十二个数字是她不认识的外国数字。
 
    店老板见李文芳有兴趣,走过来推销,但开价很贵,除了机械加工和钟表设计的硬件技术以外,钟盘是用一块全透明的水晶打磨而成,要找这么大块水晶就不容易,贵也有贵的道理。
 
    李文芳摸摸身上带钱了,她就开始挑剔起来了,机械钟表的那点皮毛知识她还是有的,她家里曾经就有过一台老式座钟,她还给齿轮上过油呢,每隔半个月上一次发条也是她来干。
 
    李文芳打开钟的后盖检查里面的齿轮等元器件,店老板一看来的是个识货的行家,不说肃然起敬,可也不敢小瞧了,殷勤地推销着自己的这个钟有多么多么好,每到整点会报时,用的都是什么材料,多少年经验的老钟表匠亲手打造等巴啦巴啦的。
 
    李文芳根本没搭理店老板在说什么,她自顾自地检查完了,觉得还行,做工挺好的,就是天天要上发条有些烦人,不过看在是个机械钟的面上,她决定忍了。
 
    几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李文芳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数了几张给老板,老板找回几两碎银,又拿个硬纸盒子小心地将那钟包上系上绳子交给了李文芳。
 
    李文芳提着她新买的钟,又逛到了点心店里,一推门进去,空气里弥漫着熟悉但久违的甜腻腻的奶香气,西式点心的气味看来在哪个世界都一样。
 
    李文芳挑了半天,几乎把店里出售的所有种类的蛋糕和饼干各买了一堆,分装到很多个盒子里,店伙计帮她捆成了一大包,并到街上拦了一辆出租马车让她好直接回家。
 
    从东北二环到西二环,要穿越整个皇城,车夫驾着车滴笃滴笃穿街走巷地走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在兵部尚书府的东边门外停下。
 
    边门上的大叔们帮李文芳提下东西,李文芳付清车钱,抽了一盒饼干送给大叔们,互相寒暄了几句,李文芳跨进门去。
 
    先径直回到中院,丫头婆子们见她回来,双手提满了东西,都围上来帮她拿。李文芳到别人屋里蹭了杯热茶,洗了把热水脸,转身拿上两盒饼干一盒蛋糕就奔了上房去见夫人。
 
    跨进厅堂时,把一盒饼干塞给了春蕊,让她们八个女孩子一起吃,然后来到暖阁给夫人请安,送上两盒点心,坐了坐,讲了些今日与亲戚们见面的经过就退下了。
 
    出来后,李文芳又继续拿上几盒点心,分别送到东西两院给老太爷老太太和少爷少奶奶孙少爷,当然,他们的下人也各有一盒饼干。接着,李文芳又拿了三盒饼干分别送给书房的小厮们、管家梁一夏和厨房的厨娘们。
 
    回到院里,李文芳将剩下的饼干分给了婆子和丫头们,然后她匆忙取下身上的首饰,换了身低调的衣服,又匆匆出府去接男孩子们放学,顺便又送了夫子师母两盒点心。
 
    返回尚书府,才换回一等丫头的衣服,前面传信梁大人回府,李文芳小跑着马上就位,满面喜气笑眯眯地迎着梁俭德送他过穿堂。
 
    梁俭德看了李文芳一眼,发现她的精气神跟昨天以前有很大变化,而且他已经知道了失踪已久的李仲二女儿重新出现的消息,猜想是这件好事彻底拯救了李文芳的缘故,他笑了笑,步下穿堂那面的台阶,穿过院子往上房行去。
 
    李文芳目送梁俭德进了房门,她转身跑回房间,拿上最后几盒点心又奔了前院,直接来到卫兵们居住的小院子,她把点心送给了程世安和他的卫兵们。
 
    卫兵们从来不会客气,何况他们一同陪梁大人出差的时候,就已经混得很熟了,对熟人更不需要讲客气,只道声谢,那几盒点心就被馋嘴的卫兵们顷刻间瓜分一空,好在他们还知道留一盒给他们敬爱的卫队长。
 
    别人送了礼,身为队长总要出来说声谢谢,但其实程世安根本没看到那盒子里的点心长什么样子,不过那甜甜的香味到是告诉了他点心的来源。
 
    “你二姑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吧?起码比你大姑好些。”
 
    李文芳惊讶地嘴巴张了张,又合上了,“衙门说的?”
 
    “用不着。那些点心只能来自于使馆区,东二环和三环之间有不少不错的酒楼饭馆,你大姑一家住南边,要请客也是去自己熟悉的地方,充分说明你二姑今日出现了,而且过得不错,午饭是她家请的。”
 
    “蒙的?”李文芳才不相信仅凭几盒点心就知道她那失踪已久的二姑重新出现的事实。
 
    “我从不妄加猜测。”程世安面无表情的脸更加的没有表情,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很抱歉。”
 
    “没关系。谢谢你的点心。”程世安抬脚似要回屋,但转身一半又转回来望着李文芳,“对了,你给大人的那个方子是酿酒的方子吗?”
 
    “怎么可能?”
 
    “发酵和蒸馏,是酿制烧酒的步骤,你们家从来没喝过这样酿出来的酒?兵部找来的工匠说这是个酿制烧酒的新方子,以前从不知道糖坊出来的废料还能作为酿酒的原料。”
 
    李文芳傻眼地站在原地,使劲地回想,好像以前在哪里看到过,有一种外国高度酒就是用甘蔗糖蜜酿造而成。
 
    对了,朗姆酒,她喝过的。
 
    程世安仔细观察着李文芳的表情,见她从一开始的茫然转变成了恍然大悟,显然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是酿酒的方子吧?”
 
    “对,理论上是可以酿酒,但是这得让酿酒师来操作,私酒会喝死人的不用我再提醒了吧?”
 
    “不用。”
 
    “还有,别乱改我的方子,发酵蒸馏的时间和方法不同,酒精浓度各不一样。我的方子生产的酒精,浓度最高,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最适合配成医用酒精清洗伤口,随意换方子的话,酒精浓度会有差别,同样兑水稀释后,酒精含量低于百分之七十,根本达不到清洁伤口的作用,别到头来追究责任说我的方子有问题。”
 
    李文芳顿了一下,提起裙子就要跑,“我跟你说干什么,我直接跟大人说去。”
 
    “站住。”程世安叫住李文芳,“大人早就下令了,不用你急成这样。”
 
    李文芳紧绷的肌肉立时放松下来,瞥了程世安一眼,“早说嘛,吓死我了。”
 
    “你也没问过。”
 
    李文芳哑口无言,默默地摆了一下手,“算了,你们自己注意就好,我回去了,下次见,程将军。”
 
    “医用酒精必须得保证七十的含量吗?”程世安冲着李文芳的后背追问道。
 
    “七十到七十五,不能高也不能低。”李文芳头也不回地扔下这句话回中院去了。
 
    男孩们从婆子丫头们那里得知有外国点心,那香甜的味道最勾引小孩子的味蕾,眼巴巴地等到李文芳从前面回来,书都不看了,跑出来缠着想尝尝新点心。李文芳拗不过他们,一人给了一块饼干,然后让他们回去继续看书,剩下的给他们当晚饭后的零食。
 
    忙活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李文芳就着茶水啃了一块果酱夹心饼干,小叽好奇地在桌上拨弄着饼干屑,李文芳抚摸着小叽头顶柔软的毛皮,目光落在了装黄铜钟的盒子上。
 
    李文芳两口啃掉饼干,拍掉手上的碎屑,三两下就拆了盒子,把发条钟小心地拿出来,又到门口问了现在是什么时辰,然后回到桌前,打开水晶钟盘,将时针分针拨到适当位置,上紧发条。
 
    老式钟表特有的滴答滴答的走时声响起,一时有了种怀旧的感觉,李文芳将发条钟放在了棉被柜顶上,晚上她要听着钟声睡觉。

 第121章 新年快乐
 
    机械钟第一声整点报时,婆子丫头男孩们就都听到了,那个钟声响亮穿透,哪怕关着门窗,站院子里都能听到清晰的敲钟声,一群人马上涌到李文芳房里看稀罕,啧啧称奇,听到说花了大价钱买的,都咋舌,这买钟的钱能抵她们两年的银米钱。
 
    晚饭时,李文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