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雀-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儿站在门口说:“刚才婆婆打来电话,问妈妈到哪儿去了,我说不知道。问你们是不是吵架了,我说没有。再早,奶奶打来电话,问你们是不是生气了,我说没有。她又问妈妈在不在家,我说不在。”  
  他没说话。  
  “爸——”  
  他抬起头,看着女儿。  
  “爸——”  
  女儿走到他身边,他把女儿搂进怀里,紧紧地搂着。他的身体在抖动,烟从他手里掉下来,掉在地板上,他用脚把烟踩灭。  
  女儿只有6岁,却再也见不到她妈妈了。  
  他把女儿搂得过紧,女儿让他松开手。  
  他把女儿放开,女儿说:“爸,你哭了。”  
  他摇摇头,咬紧牙关忍住不哭。  
  他背着女儿擦一把眼泪,起身到卫生间去洗脸。他打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着,他撩水冲刷眼泪,却怎么也冲不完。他把水龙头开大,索性让眼泪和自来水一起都泄入脸盆中。他知道女儿在看着他,可他不愿让女儿看到他流泪。女儿还太小。  
  他流了一会儿眼泪,感觉眼睛舒服多了,他洗了洗脸,用毛巾擦干。他回到卧室,脱掉制服,先给派出所的张副所长打了一个电话,说他下午不去所里了,然后到厨房去做饭。从时间上看,这应该算是晚饭了。女儿跟在他后边,看他做饭。  
  他问女儿今天都干什么了,女儿说画画。他让女儿去把她画的画拿来给他看。  
  女儿去拿来两张纸,举起来给他看。  
  一张画的是一个穿风衣的女人,一张画的是一个穿警察制服的男人,不用猜就知道她画的是谁。  
  他想起来了,妻子今天的确是穿着风衣,是她很喜欢的那件茶色风衣。在丰田的后座上,妻子将风衣下摆撩起来放在腿上,可能是怕压皱吧,她就是那样死去的。风衣上有一团血迹,看上去像是墨水泼翻在那儿。    
  楔子(5)    
  画上风衣的扣子如同一串长长的眼泪。  
  他让女儿把这张画着妈妈的画保存起来,好好保存起来。  
  马启明对自己的婚姻生活一直很满意。他和妻子都是洛阳警校毕业的,在学校时他们只是互相知道对方,没有更多的交往,参加工作后才在朋友的撮合下走到一起。婚后很快就有了女儿。妻子是那种过于单纯的女人,她直率地向他坦白过自己婚前与异性的交往史,包括她的性史。他感到异常震惊:一是她看上去单纯,经历却比较复杂;二是她的坦率,让他有些受不了。他痛苦一阵,然后向自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更看重什么?理智告诉他,答案是:爱情!他们彼此相爱,这就够了。这件事让他理解了什么叫做信任,也让他感受到了信任的沉重。  
  时光荏苒,她一直保持着对他的信任。不久前她对他说,她可能爱上了一个人。他没问她爱上了谁,只是问她还爱他吗。她说她依然爱他,只是激情不再。他警告她不要为了寻求刺激而去与异性交往。她说她好像是遇上了新的爱情。他问她旧的爱情怎么办,她说那是一坛老酒,不会变质的。他又一次为妻子的坦率而烦恼。他不知道妻子坦率的动机,而且永远不可能知道了。  
  他猜想和妻子死在一起的骆远征可能就是妻子新近爱上的人。他希望这个猜想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可事实却相反,他的猜想百分之百正确。尸检结果证明他妻子死前和骆远征做过爱,她的体内还残存有骆远征的精液。  
  这个结果很让人尴尬,但并不意外。  
  他是第二天在市公安局里得知尸检结果的。向他通报情况的是刑侦大队长来超。  
  他对来队长说,希望他们对尸检结果保密,特别是不能让他父母和岳父岳母知道。他妻子对双方的老人都很孝敬,尤其是对他父母更是嘘寒问暖,比亲闺女做得还好。他不想让岳父岳母蒙羞,也不想让父母对儿媳妇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来队长问他对这件事怎么看。他说人已经死了,应该让死去的人安息。  
  这天的雾一点儿也不比昨天的雾小,以至于屋里大白天都开着灯。他时不时地看一眼屋外的雾,想弄明白为什么这种白乎乎的雾引起他一种否定的感觉。他心里顽固地认为雾中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即使被证明是真实的,他也认为不真实。院里人影幢幢,很可能都在忙着昨天的案子,但他同样感到不真实。一只黑乌鸦从窗外掠过,也是不真实的。他感到四肢沉重,肉体是不真实的。他在这儿坐着,坐在不太友好的来超面前,这种处境是不真实的。随之,来队长的问话也是不真实的。  
  他弄不明白来队长怎么会愚蠢到这种地步,竟然怀疑他——他会是一个杀害妻子的人吗?  
  “你恨你妻子吗?”  
  “不。”他摇摇头说。  
  “她给你戴绿帽子你还不恨她?”  
  “不。”他又摇摇头。  
  “你知道妻子有情人吗?”  
  “不知道。”他再次摇了摇头。  
  “昨天早晨8点到9点你在哪儿?”  
  “我在值班。”他说。  
  “有谁可以作证?”  
  “我7点50分到所里,随后张猛也到了,我们都没吃早饭,就一块去老王家喝牛肉汤。喝罢牛肉汤我们回到所里,就这些。”  
  “然后呢?”  
  “我就待在自己办公室里看报。”  
  “你把这些情况写写。”  
  “什么时候要?”  
  “现在。”来队长说,“你就在这儿写吧。”  
  来队长吩咐人给他拿来纸和笔,并“顺便”缴了他的枪。他感到非常震惊,怒火中烧,跳起来抗议。  
  两个警察按住了他。来队长说:“这都是为你好。”  
  听来队长的语气,好像是怕他想不开,做出愚蠢的事来。他有些精神恍惚,来队长一定看出来了,要不来队长不会这样对待他。他现在享受着犯罪嫌疑人的待遇:被审讯和失去自由。他的心乱了,妻子的死已让他的心乱了,现在他的心更乱了。他认为他的处境是不真实的,他们一定弄错了,他们很快就会明白过来,然后向他赔礼道歉。他虽然准备原谅他们,但也很难保证不说几句牢骚话发泄发泄胸中的愤懑。可是现实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他选择了配合。因为他也是警察,所以理所当然地对这种职业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中午前他写好了“情况说明”,交给来队长。来队长看都没看,就塞进了口袋。  
  他看一眼外边的雾,想着中午为青青做什么饭。离家的时候,女儿的眼神让他难忘,他有一种揪心般的疼痛。女儿肯定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因为她没问昨天夜里她母亲为什么没回来。他问来队长:“我可以走了吧?”    
  楔子(6)    
  “不,还不行。”  
  “为什么?”  
  “还需要你配合做些调查。”  
  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也就是说他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他想他们大概要做些核实工作吧,他很可能要到晚上才能回去。他想给女儿打个电话,说他中午有事回不去了。然后他还要给母亲打个电话,让她去照看一下青青。如果母亲问起林岚,他就支吾过去,等晚上回去再告诉她实情。另外,也该告诉岳父岳母实情啦。  
  可是他一个电话也没打成,他刚掏出手机,就被没收了,吵闹也没用。  
  “你现在还不能打手机,”来队长说,“我们会通知你家人的。”  
  “我女儿中午吃饭怎么办?”  
  “你放心,不会让她挨饿的。”  
  来队长这时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怜悯般地看他一眼,这一眼让他不寒而栗。  
  中午,他被送到了看守所,单独关在一间有铁栅栏的屋子里。这儿通常是关押犯罪嫌疑人的,他曾多次来过这儿,那时的身份与现在不同,是他往这儿送犯罪嫌疑人,而今天是他被别人送到这儿。他无比愤怒,大喊大叫;押送他的人对他有些不客气,动作有些粗鲁。而看守所里的人对他倒是不错,劝他先吃点东西,把心放宽,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他中午没吃饭,他还不习惯看守所的饭菜。他天真地想着晚上就会被人放出去,可晚上没人来放他。他晚饭也没吃。他有些担心女儿,但无法与外面联系。  
  夜里他又饿又冷,心乱如麻,一刻也睡不着,时而困兽般地在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踱来踱去,时而坐到硬板床上长时间发呆,像一截无知无觉的木头。  
  小屋中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到,但他能感觉到湿漉漉沉甸甸的雾正从窗缝中丝丝缕缕地渗入,来与他为伴。雾,他想,说不定已经渗入了他心中,要不他怎么会如此迷惘、困惑和沮丧呢。他一会儿想想妻子,一会儿想想女儿,一会儿想想父亲母亲,一会儿想想岳父岳母,一会儿想想自己……什么也想不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搅在一起,像一团雾……  
  第二天早上,马启明头发乱蓬蓬的,眼窝深陷,目光呆滞,面色灰暗,走路摇摇晃晃的,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来队长来提审他时,都有些认不出他了。  
  他以为来队长是来放他的,谁知可怕的命运才刚刚开始……  
  再叙述下去有些过于残忍了,简单地说,在7天7夜车轮般不间断的审讯后,他承认他杀了人,他气若游丝地说:“我承认,我什么都承认。”  
  这时他愿意承认世上一切罪行,无论多么可怕,无论多么令人发指,无论后果多么严重。他只希望尽快死去,对他来说,死亡不啻为一种幸福。他承认杀人的动机是:因为发现了妻子的奸情,出于妒忌和仇恨而行凶。  
  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动机,也是一个完全站得住脚的动机。遗憾的是他没能帮助来队长找到凶器,那把行凶杀人的手枪下落不明,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审讯人员到他提供的一个个地方搜寻了几次,自然是一无所获。他们不愿再瞎折腾了,就反复问他是不是把手枪扔江里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只得说是。  
  一个月后,法院进行了审判,马启明当庭翻供,辩护律师也为他做了强有力的无罪辩护,最后法院仍以“证据确凿,本人供认不讳”,判处他死刑。  
  楔子虽然画上了句号,但并不等于故事已经结束。明眼的读者一下子就能看出其中还埋藏着秘密。是的,的确如此。可是要洞悉这秘密却不容易,甚至需要穿过下面这个曲折而惊人的故事隧道。      
  第一章 没有记性的雾    
  没有记性的雾(1)    
  还是从这场大雾开始讲起吧。  
  在林岚和骆远征被杀之后,第一个从现场经过的人叫鲁宾,他甚至隐约听到了两声枪响,但很不确定。他开的是一辆黑色的林肯,他从白色的丰田车旁经过时,还看了那辆车一眼——车尾的红灯闪烁着,给人以警示。如果不是那红灯提醒,他还以为那是一团凝固的白雾呢。雾太大了,什么也看不清。有一瞬间,他希望那辆白色丰田车开动起来,好让他跟着它的尾灯行驶,那样就不用自己摸索道路了。他没有发现丰田车有什么异样。它在那儿停着,只是停着而已,他看不出来有什么异样。他不会想到车内有两具正在汩汩流血的尸体。当然,他更不会想到自己在几个小时后竟会步他们的后尘。  
  他从丰田车旁经过,继续往前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