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往事如盐-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在感情的伤感中。

  “还是让他去吧,也好叫他独立生活一段时间,知道生活的艰辛。”妈妈话虽是这么说,心里老像压了块大石头,总是重复地说这几句话。

  这将要分别的纯朴绝望之中的决定,每一次谈话都会泛起哀愁,却成了难以想象的悲哀。这免不了叫妈妈想得胆战心惊。我用目光瞅了弟弟一眼,噙在眼中的泪花像闪耀寒星,可我还是把事情往好的地方去想,想得到心灵暗示的慰藉,其实是自己在欺骗自己。

  突然,妈妈失声痛哭起来。我和弟弟跪在妈妈身边痛哭。我的哭不是哭自己的不幸,妈妈自然也不是哭自己的悲哀,但我们的情感不会对这种悲,熟视无睹。这种悲欢离合不过是展示了一种生活的视觉,从悲伤里感受情感,从情感里看到母爱的美,可这美又是这么凄凉。

  “孩子,你出去闯一闯吧。不是妈妈心狠,你哥哥在家可能会比你更苦,你要理解妈妈……在外面千万不要由着性子来,该忍的还是要忍。过两天,妈妈去分水坳去求‘萨官老爷’,保佑你一路平安。孩子,你记住妈妈的话,无论生活怎么艰苦,千万不要去卖血。什么困难写信回来,妈妈会给你扛起来的。”

  “妈妈,我知道,你放心吧。”弟弟边哭边回答母亲(妈妈这话不幸言中了。后来,弟弟在哪里与大嫂的关系搞僵,写信来说要卖血回江西,到舅舅哪里去读书。这可把我妈急坏了。妈妈说过去,她在医院里当护士时,年轻不懂事,为了哪一点点荣誉称号,多次献血,最后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所以生活再苦,妈妈都不会同意我们去卖血)。

  我跪在边上,拉着弟弟的手一起哭。这悲切的哭声在小房里回荡;夏日里蝉不停地叫,墙根上的小草晒蔫了。

  妈妈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但终未能控制住。我们母子仨人抱在一起痛哭,泪浸透了我们的心灵,哪哭声是这么的凄惨,也让得妈妈的心要碎了。

  “妈妈……您别哭了。妈妈,我会记住您的话……妈妈。”弟弟劝母亲别哭,他自己反而哭得更伤心了。

  “孩子,妈妈的好孩子,这么小就叫你走南闯北。”

  “弟弟,你也别哭了,别哭……”

  “孩子,妈妈的好孩子,妈对不起你们,是妈对不起你们。”

  “妈,你别这么说,我们不会怨您。”我说。

  “孩子,妈妈可能不能去送你,就让你哥哥送你到D县吧。这样能省点钱,也安全。好让你在路上有点钱用……你原谅妈妈吧,家里只要有钱,会先给你寄去的。妈妈知道寄人篱下的生活是不好过的……现在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这里的生活都全靠你哥哥,你要理解你妈妈和你哥……”

  “妈妈,您别说了,我知道。”

  妈妈用右手摸了摸我脸上的泪说:“孩子,是妈妈欠你的,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这么多的苦。如果以后好了,妈妈会加倍偿还你的。我的好孩子,叫你委屈了。”

  “妈妈,您快别这么说。我是您的儿子,就应该为家里承担一份责任,您不要说对不起的话。妈妈,您的儿子是永远爱您的。”

  我们哭成一团,油然而生的悲伤更显落寞的伤感。

  夜深人静,屋内静得能听见房子四周的昆虫啁啾地叫。好像也是对将要离家远去的孩子的依恋。

  我闭上眼睛聆听哪清亮而凄凉的叫声,对弟弟要去北方总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我蜷缩在床上,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里,黑暗中到处都是栩栩如生的魔鬼在漫舞,声音优美得近乎悲戚,好像还夹杂婴儿的啼哭。不知是我累了,还是什么……

  虫儿依旧不停地哀鸣……在那时,我的心是空虚的,恍如空洞的原始洞穴,可以容纳千万种悲切、痛苦。 。。

(四一)  往事  送别(4)
(四一)  往事  送别(4)

  (三)

  七月三十日的夜晚。不,准确地说是七月三十一日的清晨三点多钟,我们母子仨有点不安地起程了。最主要的是为了躲避民兵和有“思想觉悟的革命群众”。一出家门,我不禁战栗了一阵,或许是寒气的冲击,我肉体感受到寒露的冷,或许是我正陷于可怕的孤独……

  月光不是挺亮,我们提上马灯,妈妈背着用被面做的背包,里面装着烤的面饼和几件冬天的衣服上路了。这个样子,简直跟三十年代逃荒的一样,紧随的阴影静得让人害怕。偶然有猫头鹰的叫声,打破这夜的宁静,或是象征着某种不祥,或者危险。

  静谧的夜啊,天空的星星寒光闪闪,好像要慢慢地坠落到山的背后。夜空仿佛被推得越来越远,好似这夜色也越来越深沉,混沌得看不到希望……

  我们谁都没有开口说话,那种寂寞与凄凉,真的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朦胧的小草染上夜的淡墨,悲切里是哀愁,爱里却又潜藏着缱绻……只有哪落寞的虫在啼叫。偶然在这寂寞的大山中回荡野兽的悲鸣,似乎在述说着什么?

  我们无疑会感到在这关键时刻,在这静谧的夜晚,潜藏着无言的绝望。只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没有说罢了。

  我们走进大山,路是古时的驿道,觉得这夜空里洋溢着古代耀眼的光辉,而现在,犹如今天眼前就是悲惨的世界。重山叠峦里的最高峰,就是县的界址。我们拖着像梦幻的黑影,在古道上走动。地上的枯叶窸窣地响,好像身后总有东西跟着,眼睛偶合怪石重叠的哪一瞬间,心里产生的恐惧都会让浑身的汗毛树起来,只差没有喊叫出来。

  这石头铺成的路,承载了多少悲欢离合的脚步;风雨又毁了多少,谁也没有数过……我们警惕路上一切活动的东西。

  夜呵,静悄悄。这山里的灵魂永远是自由的,存在于荒野的爱中。走进山里的小村落,远远地听到狗的犬吠,在这山谷里回荡,仿佛从山里的回音变成了狼的嗥叫,带着一种凄凉划破了夜的寂静。

  我从小就知道狼是会吃人的。听到这回音,我没有觉得辛酸,却有一种无奈的悲,可我又说不清楚。仿佛我们是在为自己的前世洗刷罪孽,又像是在梦中看见幻影。人生就像肥皂泡一样,刚吹起来就破灭了,但人又痴痴地恋恋不舍。

  翻过这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大山,那流水的撞击声在古道上响起,让人觉得这是在梦境里的世外桃源,叫内心感到清净。山下的哪些忧郁寡欢的思绪没有了,以致达到了忘我境地。这时,我发现路边有一段会发银光的东西,谨慎地用脚踩了踩。觉得好像是腐烂的树木,软软得使我的心紧缩。

  “妈妈,您看这是什么东西?”

  “会发亮的。”弟弟说。

  “这要是宝贝就好了,弟弟的路费全解决。”我说,用脚趾又碰了碰(我和弟弟穿的都是拖鞋)。

  “小心点,你们千万别用手去碰。”妈妈担心地说。“等你回来时,再看它是什么?”

  我带着一种凄凉的心情离开了那东西。边往山下走边想这是什么东西,记得有个老师说过,有些树含磷很高,在腐烂后会发出磷光,但心里又不希望是这类东西。

  我们又走了一会儿,天蒙蒙地开始亮了。妈妈停下来把背包给我,对弟弟说:“孩子,妈就送到这里,你自己走吧。天亮了,妈妈要赶回去上班,不能让民兵发现。”

  妈妈含泪摸了摸弟弟的脸。她那双湿润的眼里,闪烁出无尽的母爱,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虽然忧郁,却能温暖我们的心灵。这种悲苦虽无法言表,只要往另一方面想,那就是我们走向成熟,也就不用悲叹了。

  “妈妈,您放心。我会送弟弟上车后再回来的。”我安慰妈妈说。

  “妈妈,您回去吧,我会记住您的话。”

  “妈,您回去吧……”我没说下去。

  我们谁都不敢对视,只要目光一碰在一起,肯定会失声痛哭的,都强忍这种哀声的哭声。

  妈妈咬着嘴唇,紧闭着双眼赶紧转身回去。

  “妈妈……”弟弟失声地喊了妈妈,跑到妈妈身边。

  “孩子,别难过。去了河北要听话,你哥在这里也苦。”妈妈抱住弟弟说。

  “妈妈,我会听话的。”

  “好,去吧。”

  我们遇到的这一切,没有人能理解,弄得我们是妻离子散,反而更多的是落井下石。这时的弟弟才十二岁,只有十二岁啊!这个社会在干什么?在吃人,用它最大的伤害来吃我们!我心里有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恨,但又不知该恨谁?茫然地接受和相信正统的教育。

  我,我们只想活,只想好好地活着,就这一点点希望也让我们感到是奢望!我苦苦地思索过:正义就是践踏人性与道德!但一直没有转过弯来,去想通这些道理。

  这个世界,这个山区,无处不是丰饶与美丽,却没有我们容身之处;到处在歌颂伟大、光荣,却反复不断地重复一个个悲剧。可我感觉的是黑暗、污浊和绝望。好像这社会到处是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我们从精神到肉体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为什么在我们身上总演义一幕幕悲剧?悲剧是人间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一种形式,但人为地创造的悲剧是最为可怕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一)  往事  送别(5)
(四一)  往事  送别(5)

  数年的苦难经历,给我们一家带来的一切不安、悲哀和痛苦,好像在这一瞬间达到巅峰。我们的心底苦涩啊,能想到的是种种艰难,而展现在眼前的是苦难与绝望!如虚与实浑然一体,统一在这环境之中,像酷热下的小草所流露的哀伤,来阐述这凄惨与穷困。

  我真不理解这个社会,怎么会这么对待我们一家?从我懂事开始,就是这么一些莫名其妙的痛苦!我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呀,所触及的全是没有人格的污辱。为什么?我只能从迷信中去寻找答案——这就是命!或者是这种命运,使我后来特别钟情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天很快亮了起来,我们还没有走出大山谷。天空的云也变成血红,真是朝阳如血,不堪回首;沟谷里留有昨夜的浓雾;低低的小小山峰好像在我们的脚下,如痴如醉地峥嵘,上面飘了层稀稀疏疏的、柔和乳白色的雾。远山笼罩在一层轻柔的淡蓝色的晨曦中,仿佛天际有一块透明的纱巾在随风飘荡,像梦牵魂萦……

  这山的梦境,宛如让思绪在世外桃源里翱翔;山泉的撞击,蕴含了纯朴的韵味;山峰上一缕缕淡淡的雾袅袅升起,被清晨的微风戏弄,恍如遨游天府聆听着仙人演奏,有诗意散淡地让人胡思乱想和向往。

  太阳照射进林中,草丛的露珠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却还是一副忧郁的样子;鸟儿在树枝上叫着,声音清脆悦耳,好像它们没有忧愁。

  我们回首再看了看妈妈时,己看不见妈妈的身影了,但妈妈的身影却含有几分温馨,空远的风声中像妈妈在说:“孩子别怕,有妈妈的祝福……”

  我和弟弟默默地流着泪向前走,感到特别的寂寞。痛苦在不断地演义,我深深地领略到人间的哀愁,和自己在这切实的悲哀里,却融在这朴实的自然中。我们心里的痛苦,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们的痛苦。纵然是苍天也觉得无奈!

  被风雨浸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