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情随着回家而高兴。路边有许多红艳的小树,我并不懂这自然里的美,独轮车叽叽咕咕地唱着。这独轮车的轮子是木头做的,轮子外面包了一层很厚的橡皮;我们兄弟俩有问不完的话,自然是喜气洋洋、满面春风。其实正是童真的幼稚,在幼稚中得到喜悦,把爸爸逗得不停地笑。
爸爸推着我们回答我们问的事,也会问些全托幼儿园的事。现在想起那独轮车的声音,还觉得挺美的。说真的,当时还是弟弟问得比我多些,我从小就不善言表。
秋叶红的季节,怒放的枫叶很美,有红色的,有黄色的。特别是路边的漆树,在雨的洗涤后,红得格外醉人。叶儿还在留恋着夏季的绿色,转眼间被秋雨戏谑成红色……想着这种美,会觉得是一种呈现凋零前的美,让我现在感到她深邃。那时我们跟本不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在快进大山谷时,爸爸看见山坡上有一棵野柿子树,上面结了好多小柿子,红红的非常好看。爸爸停下来,叫我们坐在车里别动,他自己很快就爬上山坡去摘。
这野柿子树不高,爸爸站在树下就能摘到。它跟现在的乒乓球差不多大小,或者要小些。我们在独轮车上高兴地叫起来,告诉爸爸树的哪边还有。
这小柿子红艳艳的,很好看。其实很不好吃,我们兄弟都咬了一口这柿子就扔了,涩口。爸爸笑我们嘴馋,余下的爸爸让我们不要吃,留着玩,或放到家里的米桶里,等这柿子软了才能吃。
哪独轮车的声音好像依旧是那么好听。天空有几道奇幻的银箔光辉从云里射出。其余的地方就是灰蒙蒙的,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种淡淡的哀愁。没想到第二年,爸爸被B林场里的上海青年(59年从上海招来的社会青年)和退伍的义务兵(没有文化的泥腿子)抓起来了,我们的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些我们并不知道会发生,也没觉得头顶上的乌云有什么不吉祥之意。
山里的虫在鸣,透着一种浮力把这山里的寂寞穿透,在湿润的空气里飘逸,流露出黄昏哀伤的情调,我当时什么时候也不懂。但我天生对这自然景象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远处的天空,奇幻的光辉在隐隐地消逝,这自然的景象里,其实早就有一种凄凉的前兆……只是我们无法预见。
(四)往事 夜(1)
(这是1966年冬的事)
南方冬天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山峦间己夹着一些淡黄的黄叶,或红叶,这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其神态却有另外一番情趣。这正像一场全国的红色风暴一样,开始进行的如火如荼,蕴含一种悲壮与哀伤。这洪流像燃烧的野火,在华夏大地迅速熊熊燃烧。其实也就是在圆明园的废虚里,诞生出来一种残酷的私欲,是在权利毒化下产生的野火。这群人不过是用“红卫兵”的谎言,包装出的一群“暴民”心理。无奈的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对这种血腥罪行的普遍性,给予了纵容,大概在人类史上也是少有的……这革命的滚滚冬雷划破了静谧的天空,各种革命是空前绝后地起来,中华大地顿时是满目疮痍……
人们说:“一种绝望会把人团结起来,一种希望又会把人搞得一盘散沙。”我觉得这话赋予它的普遍性。
每次到了星期六,全托的孩子只乘下我们弟兄俩了,还未被父母亲接回去。是的,爸爸还是同往常一样,迟迟没来接我们回家,他在指挥场里最大的水电站建设,忙啊;我们兄弟俩当时并不理解父亲,却是归心似箭,盼父亲快来接我们回家。父亲每次来接我们都会带点吃的,或在单位上卖两个的馒头。
天色渐渐晚了,绛红的云上是浓浓的乌云,好像天要下雨了;记得那时天气特别寒冷,呼啸的北风无情地刮着地上的小草儿,小草嗖嗖的怪叫。山坡上的梨树上没有多少叶子,成熟的种子开始脱离母体,落进了地里,等待来年的春雨……
黑夜的寒冷寂寥,却是诸如狂躁、狂热、偏激、残忍和恐怖在肆虐的时候。幼稚的我,在不懂得真正的悲剧和不幸中,慢慢地去体味人生,去感悟生活的甜酸苦辣。好像婴儿在荒野里听北风的安魂,体味伟大的真正含意。虽说没有染上什么庸俗的嗜好,却也是一个庸俗之人,我从小爱记些琐碎的小事,反而使我的人格变得不那么高尚了,就写不出阳光的东西。说穿来,不过是无聊地去寻找一些人的偏门轨迹,爱说些产房里的呻吟,总体上来说并非是我卑鄙,或者说我对当时有成见。
北风刮着枯黄的野草、树枝,嗖嗖地怪叫,好像天突然变得更黑了。这夜深邃的宁静,不禁感到这黑夜里有一股极其可怕的力量,陡然会让人感到害怕;从此我们家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好日子,一场又一场的伟大的政治运动,把我童年的梦和憧憬揉碎了,把我们家推进苦难的深渊。姑且我们不去说那太的事,当然,也不会知道我的人生之路是这样的难。
我们在阿姨家吃完了晚饭,爸爸还没来接我们。
这一天,是每一个全托的孩子最盼望的日子;每次爸爸都是迟来接我们兄弟俩,总觉得有一个熟习的身影晃过,总又是失望,一种强烈的欲望在我们的心里涌起。
“爸爸来了!”弟弟高兴地叫起来。
我也看到了爸爸,他穿着一件军大衣,上面是毛领子的,好是精神。我们俩一齐跑到爸爸身边。他拉着我们的小手,到哪阿姨面前(她老公姓彭,南昌人。那时带我们的阿姨,大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说了些感谢的话,领我们回家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四)往事 夜(2)
这时,夜色已经很黑很黑了,风刮着野草发出怪怨,哀婉凄切。在路上(快走到镇粮管所的地段),我突然问爸爸说,现在有个工贼……我想了好久也没说出他的名字,也许是我记不清楚了。其实,是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是刘少奇。”弟弟马上补充说。
“他好坏吗?”我又问。
“是吧。”爸爸简单地回答我们。好像爸爸故意打岔,问我们吃饱了没有,想不想爸爸、妈妈。
那条路虽然改了好久,现在己不存在了,但却永远留在我心中。这条路实际上是一口鱼塘的堤坝,上面的宽只能过一条大板车;在冬天,鱼塘里早就没有水了,塘里有许多土砖,是农民用来盖房子的。好大好大的一块,在幼儿园里就能看见。现在天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了。
回到家里,爸爸给我们洗脚,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小,什么也都说不清楚,就不要在外面乱说刘少奇。”
“嗯。”我们很听话地应了声。
其实,我们是受每天的高音喇叭的影响,这种宣传真是相当高明的艺术性犯罪,达到了极致。那时我什么也不懂,只是好奇地问一问,其实已经受教育了,是多么可怕。但我记不清楚当时爸爸是什么样的表情,也根本不会去观察他的表情。在幼儿园里我们没有说过一句,只是静静地听那些阿姨的孩子,从放学回来说。
我上床时,无意识地看了一眼窗外漆黑一团的夜,什么也看不清,但心里有一种无名的怕。那时我看到的是生活的基本色调,都是被人涂抹浓浓了,不知是应该用莺歌燕舞来形容,还是……真的在惊神泣鬼,铜锣敲得是地动山摇。这人造的奇迹,后来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这在整个社会来说,其实是太微不足道,自然也就是无足轻重了,不可能会有高尚的忧患意识。这样,我就不知道自己是那一根草了。
一场又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蓬勃发展,社会早己丧失了理性,使得整个民族神魂颠倒而热情奔放。人再一次放弃了道德,想用他人的鲜血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挤满了英雄主义的年代里,很大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地成了这个社会祭坛上的祭品。这种恐惧往往不顾一切,把无情的灾难降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让我经受常人无法承受的洗礼和生活的磨难,或许说是我命中要遭此劫。也是从那时起,我和弟弟再没有回到幼儿园了。
从这时起,在我们这里,在我们家里,演义了一个个肝肠欲断的故事……
童年的故事,我可能永远也忘不了。在那个年代,只有妈妈用最坦率、最淳朴的爱,爱着我们……其它的好像我永远也与我无缘!
从那时起,美的心灵从始关闭了,童年的梦不再是美丽了,除了悲伤和痛苦,就再找不到阳光的东西。我见到的就人与人的关系都被扭曲了,社会告诉我的除了无耻,大概剩下不了什么值得自豪的东西了。在那一时期,许多无知的人走上了他们人生的金光大道,张扬了他们人性的最黑暗的一面。虽说有些阴森恐怖,却又在革命的口号里淹没了。荒淫无耻的反倒有理,令人眼花缭乱,无缘无故地被钉在罪孽的十字架上,像精神病发作一样,还在唱赞歌。我想起一个著名的画家说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能见到“红”的颜色。听来像是有些荒唐,却总耐人寻味,但历史的真相往往十分复杂诡异的。
中国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阴影凌驾于一切之上。那不可思议“血统论”油然而生,“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对联也就横空出世了。其实,这就是荒谬的封建世袭的思想,只是要纵贯社会的不平等公开化与永久性。
我们这个民族还在一种现象,当找不到自己的真正敌人时,它总会在其内部找出“敌人”来,所向披靡地“斗智斗勇”,雄心勃勃地去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残酷无情地去打击自己过去的“盟友”。这种不厌其烦地打击“同甘共苦”的“盟友”,也显示了斗争艺术的高超。人啊,斗来争去的,不就是为一个“利益”吗?这“利益”自然遵循金钱利益、家庭利益、政治利益,去相互交战,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不上演悲剧。
一九八六年夏写二00九年改
( 五 )往事 沉浮(1)(这是1967年夏的事)
我和弟弟从那次回来就再没去幼儿园了。转眼又是春天,我们住在爸爸单位里的房间,在二楼东边临街,每天能看到街上的*队伍,到处是革命的旗子,或是成群的戴高帽子的人在游街。不能说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一穿上草绿色军装,戴上红袖章就任行暴行肆虐,也就是那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神州大地到处都变得疯狂,到处都是暴虐,也就是“*”常用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里面跟我们的教育弘扬革命暴力是分不开的。真是“乾坤颠倒”了,变成了“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到处都能看到,听到血腥的事,所有的文明都撕碎了。
爸爸单位的房子不很大,除了放一张比较大的床外,就没有多少空间了。靠西边的墙边放了一张四方桌,北边的窗台边放了张办公桌,几乎就没多少空间了。
爸爸去电站建设指挥部上班,他在那里负责电站的建设。虽说是隔河相望,但要去那里要绕弯从大桥上过,就比较远了。我自己一人去过一次,那里用的石头不是量方,而是过磅秤。因没有人管我们,我们每天都是自己出去玩,或到街上去看生硬的“忠字舞”,或送人去参军入伍和那些戴高帽子游街的人。当时我并没有多少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