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热带雨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烂漫热带雨林- 第8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妈——我们现在才二十出头,还有很多事要做,更何况国家规定28岁以后才能结婚,你想想看,这还得等多少年呀。”

  “就是!就是!见到你一切都好,我们就放心了。”

  探亲回到昆明,首先要找的东西就是百吃不厌的凉米线。

  第二天一大早,龙小鹰来到大观街庆丰食堂,门口已排着许多人。看大厨师的精湛表演也是一件愉快的事,他站到队伍后面。见大厨师从簸箕里抓起一把米线放进碗里,不多不少正好二两,用勺把咸、甜酱油从瓦缸里舀到碗里,搭配好后放上几瓣炒香的花生米,撒点韭菜,再舀上一勺香喷喷的红辣椒油。虽然没有肉酱,但蹲在路边的人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鼻子吸得稀里哗啦。

  吃完凉米线就跑到昆明最大的医院“云大医院”,希望病情能得到确诊。

  把在兵团得的怪病告诉医生,医生诊疗后对他说,“从症状来看你得的是‘风湿性肌炎’,这种病要抓紧治疗,不能大意。在我们收治的病人中,一些患者入院时体质较好,但可能会突然病情急转直下,严重者全身瘫痪,更严重者吞咽困难,言语困难,呼吸困难,出现肌肉萎缩,并发心、肺病变,乃至危及生命。”

  小兰说的果然是真的!这下龙小鹰紧张了,连忙问道,“医生!这个病有没有办法医治?”

  “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暂无根治方法。但可以按疗程来医院打激素治疗,还要加用免疫抑制剂,这样才能控制病情进展,在较大程度上缓解疾病,改善肌力,防止肺病、心脏病变等内脏损害。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

  “我在下乡,没有条件怎么办?”

  “那么改善生活环境和质量极为重要。要避免饥饿、潮湿、劳累、寒冷,不然会越来越重。”

  “能不能给我们单位开个病情证明?”

  “哈哈——小伙子,想办病退是吧?没用的,就凭我们的设备,在你不发病时化验不出来,就是在你发病时,化验结果也办不了病退。这个病是没用的。”医生摇摇头说。

  长期在下面呆着,饥饿、潮湿、劳累、寒冷这四项一项都不会少,那就是说没救了。

  离开医院,外面阳光明媚,龙小鹰马上就把医生的话抛到脑后,只要不到死的时候,他才不会去管它的,开开心心又跑去找熟人玩去了。

  与下乡前相比,虽然看似昆明这个小城市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感觉已经是另一番天地了。四年前下乡时,街头巷尾都是敲锣打鼓欢送知青下乡的情景,而此时大家都在忙碌着把子女搞回城来。当兵团还在死水一潭的时候,到边疆插队的知青已被大批被招进工厂,借着这股回城风,社会上“走后门”现象泛滥成风。令他震惊的是,连上大学这种极其珍稀的名额居然也能搞到!有的领导利用职权为自己在乡下的子女要了一个又一个名额,要到上海交大的,不满意,废了让别人去,一定要搞到清华、北大的名额才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书。自己还傻乎乎在下面打拼,没想到后方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唉!夏莲的父亲怎么了?许多干部出来工作后,子女马上就被招工、当兵、上大学,为什么不搞个名额让夏莲去清华读书呢?

  他想到夏莲家去看看,但听说她们家是当大官的,门口还有卫兵站岗,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89 探亲(2)
今天,龙小鹰约着韩红铃和尚骁岗,要去看望生病在家的王辰盛。

  来到五一路口,看见王辰盛正好站在十字街头晃悠。清晨阳光下,穿着板扎,脸庞红润,看上去气色不错。不过这也许是肺结核患者特有的“桃花红”,这点不宜说破。

  “王辰盛——你这小子,许久不见,精神多了。”龙小鹰冲上去喊道。 

  “哈哈!看看都是谁来了?我亲爱的阶级兄弟。”王辰盛伸出双手,高兴地上前抱住龙小鹰,拍打着他的肩膀。

  热烈拥抱完毕,龙小鹰扶着王辰盛的手臂上下打量。

  上身穿着一件时髦的花格衬衫,下身穿着一条压出了“精神线”的新卡其布裤,脚蹬一双擦得贼亮的“玩友”套鞋。长发往后梳,吹了个油光水滑的“大背头”,洁白牙齿咬着个有机玻璃烟嘴,上面插着一棵正在冒烟的香烟。看人时仰首挺胸居高临下,不过眼神看不见,被一副很有气派的墨镜罩住了。与在农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啧啧!”龙小鹰赞叹道,“拽起来了!看你这身行头,不是‘玩友’(地痞流氓)也是个‘火枪’(小偷),都快要认不出来了。” 

  “莫‘整板皮’(冤枉人)。你这个‘老枞’(老土),‘灰巴拉粗’(一身灰土)、‘憨包气喘’(笨得要死),尽说些‘散干闷’(令人扫兴)呢话。”

  见龙小鹰用昆明土话来跟他开玩笑,王辰盛赶快用土话来回敬。

  “我‘吼吼’(看看),穿得‘二不琅铛的’(不怎么样)。现在你变成了‘街壁虱’(农村人对城里人的称呼),见到我们乡下人就‘抖’(得意)起来了,敢说我们是‘老枞’?我看你就是‘背着砚瓦讨掭’(讨骂)。”尚骁岗毫不客气地回击他。

  “骁岗——你这个‘粪草’(没用的人),莫‘挨’(给)我‘二五裹搅’(捣乱)乱‘岔巴’(插话),‘兜着豆子找锅炒’(无事找事做)。”

  回到久别的家乡,大家都爱用久已不用的昆明土话来聊天。

  “这条咖啡色裤子到是挺洋气的,很配你。”龙小鹰称赞道。

  “早上喝咖啡泼的。”王辰盛开玩笑道。

  “又‘大拽拽’(大咧咧)的了,喝得起咖啡?给要也请我们喝上一杯?”龙小鹰问他。

  “讲错了,讲错了,是站在门口观看时被人用咖啡泼的。病退知青还想喝咖啡?没得‘锝锒’(钱)啊。”王辰盛大拇指朝身后一翘,“‘撑多掉’(吃多了没法消化)才会进这家咖啡店,喝一杯咖啡要花去一天的工钱。”

  “你找到个什么工作?”

  “我这个‘病砣砣’(多病的人)哪个会要?就靠家里养起了。别看我现在穿得衣冠鲜亮,其实过得‘倒廊坷壁’(形容房屋残破)的。回城了,总不能还像在下面一样穿得‘巾巾吊吊’(破破烂烂)的吧?为了不让过路的战友们看不起,‘绷面子’(强撑门面)才打扮一番。现在整天‘二晃二晃’(无事可做)心里‘空捞捞’(过得不踏实)的,看来真的要去当‘火枪’了。”

  “好了!好了!莫‘七扯八曳’(东拉西扯)乱‘扯朵朵’(周旋)了,这儿又不是农村,王辰盛穿条时髦裤子你们就看不惯,快商量一下我们到那点去玩?”韩红铃插话道。

  “我们到翠湖公园去聊一聊,那儿宽敞。”

  “好的。”

  下一个坡就到了翠湖公园,来到儿童乐园,爬到最高的滑梯顶坐下,觉得聚会还差点食品,龙小鹰说,“我去买几瓶汽水。”

  “我去!我去!你几个难得见面,多聊会,买东西我最熟悉情况。”韩红铃说着就从滑梯上滑了下去。

  见韩红铃走了,龙小鹰问尚骁岗,“对了!你的‘顶替’办得怎么样了?” 

  “难呀!我爹是个老实人,他去找造反派的头,结果那个头头说,你是扫地看大门的临时工,哪来的岗顶?两句话就把他顶回去。干了一辈子活结果是个临时工,看见隔壁邻居的孩子返城了,急得他成天在屋里转八挂掌,转了半天也没转出个明堂来。说说看,你的‘病退’办得怎样了?”

  “听医生说了‘一大扒啦’(一大堆)吓人的话,最后结论是这个病在乡下没法治,也没法开出能离开乡下的病退证明。”

  “来到城里,你们这些个‘土贼’要注意了,这里不是广阔天地,由不得你作为。那些个不干劳动的死‘老砍’(不正经的家伙),一天到晚就盯着你,生怕你赖在城里不走。探亲假一到就得离开,要不然半夜三更睡得正香,会有人突然敲门查户口,一看是超假不归的知青,他才不‘挨’(跟)你‘乌鲁摆赖’(听你解说)呢,二话不说就把你从热被子中拎走。”王辰盛告诉他们。

  “是呀!下乡几年,回城后才发现我们都变成些憨不死的‘土贼’了。有天晚上我骑个单车冲武成路,刚冲下坡就听见路边有人在大声叫喊‘灯’!‘车灯’!我一看,周围的单车都亮着灯,心想城里还管得严呢嘛,晚上骑单车还要挂灯?赶快下车去买车灯。路旁没有五金店,只好在武成文化用品商店买了个小灯笼,点燃蜡烛提在手上再骑。才冲到半坡又听见有人在叫‘着火了!’、‘着火了!’一看是小灯笼被烧着了,吓得我只好下来推着走。”尚骁岗说。

  “哈哈哈……”

  正说得热闹,只见韩红铃手里提着几瓶汽水,慌慌张张跑来了,对着滑梯上的人大声叫道,“快跑!快跑!工宣队员来了。”

  “又不是走资派,工宣队员来关我们哪样事?”龙小鹰不解地问。

  “说你是个‘土贼’,还不快走!工宣队员在剪小裤腿。”王辰盛告诉他。

  溜下滑梯,韩红铃对他们说,“那边凶险得很!工宣队员拿着剪刀正在查小裤腿,一看你是从农村来的憨包知青,拿个啤酒瓶就往你裤腿里塞,塞不进去,一剪刀把你的裤子剪个口子,喀嚓!一声给你撕到大腿,让你狼狈不堪,没脸见人。”

  “那就快跑吧。”

  水都还来不及喝上一口,就被工宣队员赶跑了。出了大门,玩的兴趣都没有了,大家就到王辰盛家去看望他的父母。

  接下来几天,龙小鹰很少出去玩了。为防止门口臭水沟里的苍蝇、蚊子跑进屋来,借来推刨做木活,帮助家里安装沙门、沙窗。发现灶不好烧,浓烟出不去,又买来马口铁皮为炉灶安装了烟囱。临近收假时,又忙着清扫屋子、搭书架,买米、买煤,尽量把家里需要做的事都做掉。

  这段时间虽然忙一点,但这是参加工作以来过得最轻松、最愉快的一个月,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就连每个月都要来打扰一下的风湿病也没有发作,这让他每天都很高兴。

  不过,游离于社会,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假期一到,龙小鹰就到尚骁岗家里商量买车票回兵团的事,不料尚骁岗决定不走了。返城工作没有进展,赌气不回兵团,在地摊上买到一瓶神奇改写药水,就把王辰盛化验单上的名字改写成自己的名字,准备超假半个月再回去。

  这样,龙小鹰只好收拾起行装,独自一人踏上返回版纳之路。   

90 火爆旅途(1)
中途停车休息,下来松松筋骨,上车后刚坐下就听见背后有人在叫。

  “龙小鹰!”

  奇怪?声音不太熟悉。是个上海人,不会是刘东海吧,会是谁呢?回头看过去,一个上海知青从后座站起来,正朝着他猛挥手。

  “龙小鹰!真巧啊,勒格搭就碰到了(在这儿遇见了)。”

  原来是鲁文武,真是不打不相识,找到个同行的人,这样旅途就不寂寞了。

  “噢——鲁文武。水色不错,看来你回家过得蛮好的嘛。”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