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贝斯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探贝斯特- 第1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坎为水。

    火—离离为火(未完待续)
327 地支 1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

    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

    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详细介绍

    地支dizhi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子(zi)、丑(chou)、寅(yin)、卯(mǎo)、辰(chén)、巳(si)、午(wu)、未(wèi)、申(shēn)、酉(you)、戌(xu)、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发展起源

    十二地支,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中说:“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这许多,再下来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写作“地枝”,表示干的分叉,其实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阳系中,月亮和地球发生的作用。节气的关系作用,后面再详述。

    先在这里介绍。中国古代的医学有两大派,在养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肠胃,一派注重肾。所有的病,大部分从肠胃来,不过我的经验,南方的医师注重胃,年纪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肠胃。北方的医师注重肾。年轻人也要注重肾的保养。青年肾虚,到中年以后,一切病象都来了。性知识教育愈开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肾亏,必须要保重。

    关于地支这一套东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学术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则,则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易经》八卦用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学科学的教授。从国外写信来问一些问题,因为国外最近出了一本书,认为地球南极有一个洞。洞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并且有人类,飞碟也是从地球中心发出来的等等,这和《易经》有一定的关联。我回信告诉他,这并算不稀奇,中国古代人早就认识到地球是活动的,至于地球中心有没有人类,暂时并无定论。关于地球的中间南北极是相通的问题,道家在几千年前就说了。而且还说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这些话都是有书为证的。不过我们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罢了。也有一说黄帝的陵墓后面有一个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说人类都是从太空外来的,中国古代也有这一说法,也是道家说的,据说开天辟地的盘古也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佛家也是这样说,这些道家的说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绝对的关系,只可惜后来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这只怪我们过去的文化不向科学方面发展的缘故。

    上面说过的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何谓地支?我们以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地球本身,在太阳系中运行,与各个星球之间互相产生干扰的关系,无形中有一个力量在支持着,这说是地支。

    王黛林的《出生时间与命运》一书讲到,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学着记录大事件和时间。在当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工具不完善,人们就用最原始的数手指的办法来计数,基于人类有十个手指的特征,人们发明出来的计数循环也就是十个,故计算单位十个为一循环,也就是现代所讲的十进制,发明出了这十个计数单位,同时就要对它们进行命名,结果分别是甲(jiǎ)、乙(yi)、丙(bing)、丁(ding)、戊(wu)、己(ji)、庚(gēng)、辛(xin)、壬(rén)、癸(gui),这些计数工具主要用来计日,十天是一个循环,同时,基于夜晚没有灯光的原因,人们观察天象十分方便和清晰,人们靠观察月亮的圆缺来计月,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圈是一个周期,也就是一个月,我们知道月球公转一周需要27。32天,但由于地球也在自转的缘故,能观察到的月相变化是29。53天,在公元前几千年的远古时代,人们能够观测的只是月相变化,所以当时人们把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天数定为一个月,即29。53天为一个月,基于一年365。24天只能容纳12个月的缘故,人们记录的月份也就是12个,为了区别于日,人们用另一套符号来表示月,分别是子(zi)、丑(chou)、寅(yin)、卯(mǎo)、辰(chén)、巳(si)、午(wu)、未(wèi)、申(shēn)、酉(you)、戌(xu)、亥(hài)。这样一来日和月都有了记录的办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符号用来计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符号用来计月,其中日,又叫干,是雄性的标志,名曰天干,月,又叫支,是雌性的标志,名曰地支,在具体计日、月甚至年份的时候,并不严格,导致地支也会被用来计日,天干也会被用来计月,久而久之,则干支联用,即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同时来表示某一日或某一月甚至某一年,譬如用甲和子同时来表示月份,叫做甲子月。具体地址有它的含义和类象,比如寅并非是我们大家通常所认为的老虎,它实际包括了一些大型猫科动物,譬如狮子、老虎、豹子等。当我们明确了天干和地支的类象,也就能组合出不同的出生时间对应的出生环境和人生各阶段工作环境,譬如乙木偏印为通讯、网络等。(未完待续)
328 地支 2
    我们知道天干有十个,就是五行的两极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支六位数,是阴阳之道产生变化而成十二位。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与《周易》没有多大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种学说的系统,这在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至于天干每一个字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究竟那一种解释完全正确,很难下个定论:如子是万物发生的现象。丑是枢纽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释,暂时不去讨论它。另外以中国文化发展史,站在军事哲学的观点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释为古代十种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杆上装一种利器、“乙”是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那一种说法对,没有定论

    地支应用

    地支阴阳

    1、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以奇偶分阴阳。

    2、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十二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午巳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十二支藏干:子—癸,丑—已癸辛,寅—甲丙戊,卯—乙。辰—戊乙癸,巳—丙戊庚,午—丁已。未—已丁乙,申—庚壬戊。酉—辛,戌—戊辛丁,亥—壬甲。地支暗藏歌诀: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酉中辛金独丰隆。戌藏辛金及丁戊;亥中壬水甲木存。

    十二支与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十二支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月建以十二节令为准。即立春后,寅木当权,惊蛰后卯木执令,清明后辰值班,余仿此。

    十二支配十二时辰

    23…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为亥时。

    十二支配生肖

    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支配人体

    十二支配身体: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十二支配脏腑: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心包,子为膀胱、三焦。

    地支化合

    。地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结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的地支中,见上面一组或两组者,即为相合。相合,分生合与克合,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