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第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颜第一-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与玄帮的较量悄无声息地进行,太子派人打入玄帮内部的计划,几经努力还是失败了,因为加入玄帮,需要有两个玄帮弟子保举,再有帮头反复查询,造册后,再由上面的帮主观察数月,认可并刺青后才能成为帮会弟子。太子手下的人,没有具备这样条件的人。

玄帮的密查进展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们利用姑苏城内的弟子,盯梢认定的那几个人,不多天就发现,那几个人时常出入太子府,便告知帮主,要义猜测,在西施使楚时在暗中保护的另一伙人,就应该是太子安排的。“这种保护也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跟踪,太子怀疑西施姐妹了?”这种猜测如果是真的,那么西施姐妹的处境就有危险,要义没有告诉范蠡,不管太子是何用意,都应尽快的,把此情况告知西施等人。但是做到这一点,难度可想而知,谁能进的**呢?此时要义还不知道,这时太子的调查有了突破,而且是实质性的。

太子手下人费尽周折,找到了北侠甘善,从他口中探出话来:玄帮主要义是范蠡的义弟。

太子获此消息,吃惊之余疑惑不解:西施娘娘是范蠡的义妹,玄帮保护她是人之常情。太子对范蠡有着良好的印象,十分敬佩范蠡的才学和人品,况且范蠡对他还有一师之缘。但是令太子担忧的是,玄帮是怎样得到娘娘使楚消息的呢?这是关键所在,是如何传递又传递了怎样的消息呢?回想西施等人入宫后的所作所为,恭顺温良,虽然有时表现的令人惊讶,但是没有做过有害于吴国的事,没有损害父王、母后和**,所作的都是善举。因此太子心里不敢轻易下结论,他不愿意得出西施娘娘,是越国人安插到父王身边的,窃取吴国情报的谍人的结论。但是从大局考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太子斟酌了防范和刺探两种手段,暗中实施,同时把守卫深门的人也换成自己的卫士。

太子也怀疑到计然的住所,派人监视。

过了许多日子,北侠对自己的话才有所觉悟,于是他东去约东侠曹尚,再西去西侠百里霸,一齐会齐越国,帮南侠做点事,弥补自己的过失。



西施与姐妹们在静静的等待中,迎来了第二年的初秋。经过一年的准备,夫差没有寻找任何借口,就又一次率大军北去。这一次,太子却持反对态度,太子认为,两次北征,相隔时间太短,各诸侯国对待吴国的真实态度尚不明确,吴、晋对峙,各国持观望态度,貌似盟国,关键时候能否真心相助,难以断定。

夫差认为只有征服晋国,得到周天子的认同,各诸侯国才能真心归顺。就没有听从太子意见。多留下了几员将官,照例由太子守国。自己率水陆大军北去与国书会和,同时召集会盟国,同往晋国边境黄池会盟。

得到夫差即将北去的消息,范蠡当即与勾践一起赶赴南城,亲自调配军队,组装军械,与司马诸暨郢议定具体战术。论军事力量,越国还不敌吴国,越国的优势就是能集中全部力量,攻击吴国的分散力量,再说,夫差劳师远征,正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况且吴国太湖水师悉数北去,不用担心吴国军队从水路包抄,截断后援,这样一来越国胜算大得多。由于没有水师,无法渡河作战,为了保证军队行动的突然性,议定先派遣数百名精壮军士,化装成商人、平民,利用吴国的防备松懈,进入石门关,作为内应。拿下石门关后,绕开其它城池,长驱直入直捣姑苏城下,在城外歼灭守敌,攻克守备薄弱的姑苏城,然后北去迎击夫差的回援大军,争取一战击溃疲惫的吴国雄师,完成复国大业。即使不能彻底消灭夫差的军队,夫差已经是无都城可依了,无都城的吴国,就如无根之草,等到来了大风,它就不复存在了。面对如此细致的方案,勾践的心情真的是汹涌澎湃,十多年的屈辱,十多年的仇恨,十多年的忍辱负重终于熬到头了!

夫差到达黄池,齐简公、鲁哀公、宋、郑、陈、滕、曹、卫、薛、邾、小邾、唐、蔡等国国君或重臣,陆续到达等,只有离此地最近的晋国晋定公迟迟不到,等待十多日后,晋国才委派上卿大夫赵鞅到达黄池,参与盟约的议定。赵鞅固执地坚持,第一个签盟的应该是晋国,然后才是吴、齐、鲁等,这就意味着盟主移位,晋定公毫不费力的就抢夺了盟主的位置。

晋国的举动,惹恼了夫差,他下令,摆开大军,要与晋国一战,战而胜之,用武力降服傲慢的晋定公,迫使他签订城下之盟。

一直在密切观察吴国动向的范蠡,开始就获知了黄池会盟处于僵持的消息,这是事先预料到的,于是范蠡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吴国。

一夜之间,六万精兵,八百乘战车齐聚会计城外。文种、泄庸守城,公子稽会督运粮草,专成率上军为先锋,范蠡率中军,勾践执意要亲率下军,与诸暨郢一齐攻城掠寨。其余全体将官悉数出征。君臣上下,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在夜幕笼罩中,惨淡的月光下,一方又一方黑压压的军阵,整体性的疾速运动。天亮时,专成的率三千铁骑,整齐的出现在石门关外。守关的吴兵惊得目瞪口呆,开始还以为自家军马,看到大旗上的“越”字,才明白怎么回事,急着布置城防,派探马驰往都城告知太子。

潜伏在关内的越国军士,打开城门,专成很快占据了石门关,清除关内的守敌,吴军守将公孙述,死于乱军之中。

太子得到消息大吃一惊,他来不及细想,连忙派兵增援石门关,他明白,石门关丢了,沿途各城疏于守备,姑苏城就会失去屏障。大将王孙弥庸率军两万急赴石门关,王子地率城防军为后继,陆续登程。此时太子不知道石门关已经失守。

王孙弥庸的两万军士,在赶往石门关的路上遭遇专成的两万先锋军,双方展开一场恶战,只杀得晨日无光,山城变色。激战中,范蠡的中军赶来参战。王孙弥庸被专成杀死,吴兵覆灭。随后赶来的王子地摆开军阵,欲与越人决战。

石门关失守的消息这才传到太子那里,太子后悔自己的决策失误,他急令王子地率军返回都城,放弃所有城池,固守都城,等待父王的精锐之师回援。

越国大军黑压压地压向了姑苏城。姑苏城,方圆四十八里,为当年伍子胥和孙武指挥所建,城墙高大,城门坚固,越国军队要想平均用力四面围攻,明显的力量不足。按范蠡部署,大军中军主力,对南面的阊门和胥门展开围攻;下军绕道城北,按兵不动,等待守城军队调往南面时,再发动进攻;上军,潜伏于城西,作为南北呼应。留城西二门不攻,城东二门多为水门,放弃不管。范蠡这样部署,自有他的目的,他是想让城里的人在慌乱中外逃,造成城内空虚,也可让城外的灾民涌进城里避难,增加城内的负担。总之,只要攻克了姑苏城,哪怕占领的是一座空城,就达到了占据敌国心脏的目的,这样一来,既可以昭示着吴国的失败,又可保存实力,与夫差的回援大军决战。同时也能使城内减少战火的侵害。

发兵之前,范蠡还是偷懒想了一点私事。他早从要义的暗示中,听出来,吴国太子已经对西施姐妹产生警觉,而且采取了一些对姐妹们不利的措施,范蠡每日都在为她们揪心,他期望着尽快进攻吴国,攻克姑苏城。



越国军队的猛烈攻击,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虽然守城的吴军死伤很多,但是城门丝毫未损,城西、城北的守军,依然没有调动的迹象。城里的居民在太子的感召之下,自愿登城,与军士们一起守护家园,使得守城的力量增加了不少。战火中的姑苏城,没有出现大的混乱局面。

范蠡期待的局面没有出现,强攻城池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诱敌出城,在城外予以歼灭。

尽管太子做了该做的一切,但是面对越国军队强大的攻势,和令人不解的围攻方式,太子也担心,等不到王师回援时,都城就沦陷了,还好,越人现在停止了进攻。坐在城门楼里的太子,小憩片刻,此时不知什么缘故,一缕愁绪、一缕歉疚掠过他的心头,他想到了西施娘娘,心情复杂,他叮嘱王子地几句,毅然驰马来到了**。

未经通报,太子就急匆匆的进入玉阳宫的前厅,依然是衣甲鲜明。见到西施施过礼后说:“娘娘,敌军在城外急攻,假如……”太子没有说下去,转口说:“我带来卫士百名,护卫娘娘,必要时从城东水门走出,已经备好了船只。”太子说完,扭身就走。

西施吃惊的听太子说完,见太子走,急忙说:“太子,要从长计议啊!”

太子停住脚步,扭着头,没有转身,真切地说:“娘娘,你是个好人!”说罢,一甩外罩,手按纯钧宝剑昂然而去。

其实,在越国人打破石门关后,西施就听婉晴说了。几日来,西施压抑着即将与范蠡重逢的喜悦,常常一个人坐在梳妆台前,手里捧着蠡玉,呆呆地一言不发,她的内心可以说死百感交集。“这些年,什么变了?什么还没变?自己做了什么?对得住谁?对不住谁?他变了吗?会嫌弃我吗?”她又想到了入宫时做的梦,环顾四周,看到一件件稀世珍宝,她想到了夫差,“真的就这样走了吗?”

望着太子消失的背影,西施静静地坐下来,她明白了太子这时到来的真正用意,太子是为了说最后那句话来的。太子的善良,使得西施开始想一个,从不曾想过的问题:假如这场战争,夺去了像太子这样的善人的生命,像文、宣这样的无辜者生命,那么用这种冷酷无情的方式,得到自由的人,会不会愧疚一生呢?想到老神仙对夫差前景的展示,想到文娘娘对夫差的评价,西施又想到了一个不愿想的问题:这场匆匆而来的战争,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

移光哼哼着什么曲调,走到西施跟前,俯身笑嘻嘻地看着西施,“怎么样,准备好了没?”

“去,臭丫头。哎,记住宫里的东西一样也不许动,再就是,到时候,能不能连文、宣一起带走?”

移光摇摇头,“不太可能,这是多少人啊!驰原还去了婉晴那里帮忙。唉,既然你说了,妹妹就尽力好了。”

移光的话音刚落,突然王子地盔甲歪斜、浑身血污地闯了进来,到了西施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大哭道:“太子阵亡了!”

玉阳宫的姐妹们,如同听到一声晴空炸雷震得全世界都在抖动,放下手中做的事围拢过来。

原来,太子离开玉阳宫直接回到南城门,到了才知,王子地因不堪城外越国人的辱骂,带兵冲出城,与敌军对垒,身陷重围。太子闻听,立即上了战车,冲出城去,杀入重围,救出王弟,自己却没有冲出来。好个太子友,重围之中毫无惧色,一杆大戟上下翻飞,无人能近身。

站在远处观战的范蠡,认出了太子。范蠡在吴为人质时,十多岁的太子友就对他很好,经常偷偷地送给他吃的,他还教给太子卜筮术。看到太子被围,范蠡犹豫起来,举起的手慢慢放下来,身边的庸民,看透了范蠡的心理,驱马上前,大呼:“相国有令,放箭。”顷刻间,太子命丧车上,越国人随之撤围。

西施心情沉重的听着王子地的哭诉。

“我冲出包围,反身去救王兄,已经冲不进去了,王兄对我大喊:‘快去玉阳宫向娘娘求救’,并要我禀告娘娘,只有娘娘你才能救得满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