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子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竖子传奇-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邦赶紧起身道:“无名小卒,愿听将军差遣,哪里敢有异议?我听闻始皇帝在世时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才不愿意东游,想必是应在将军身上。”

  项羽听后大笑道:“将军过谦了,我曾看到始皇帝东游,富丽之极,非常人所能比,我当时就说一定要取而代之,公所言和我想的竟是如出一辙。来,共饮此酒。”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邦道:“天意如此,将军以后必然可成大事。”说罢也喝下了杯中酒。

  几路人马无非都是唯项梁项羽马首是瞻,根本不曾讨论什么出计策来,项梁召开这次大会也就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党羽,收买人心,并且探听起义军里的虚实。

  范增回去对项羽道:“将军为何不趁机除去刘邦?”

  项羽道:“你看他毫无英雄风范,萎萎缩缩,我若杀他岂不是毁了我一世英名?何况现在需要齐心协力共伐暴秦,哪有诛杀义军之理?”

  范增叹道:“即便如此,将军切记,以后有机会必然要除去此祸根。”

  项羽道:“亚父放心,他如有野心,我必不留他。”

  话说刘邦返回军营之中,萧何道:“今日主公躲过一劫,看来从此要小心行事了。”

  刘邦道:“他现在不会杀我的,如今是他们召集天下起义军前来,若杀了我,起义军就人心涣散了。”

  樊哙也说:“今日见到项羽果然是个豪杰,神采飞扬,想来不会作出如此卑鄙之事。”

  萧何道:“主公可注意到会中一人?”

  刘邦笑道:“先生说得可是那个韩国张良?”

  萧何道:“是的,我看他眉宇之间有些怨恨,我打听到是他家三代都为韩国的丞相,因为亡国而到处流浪,据说曾经在博浪沙袭击过始皇帝,因为没有成功而到处隐姓埋名。如今他反秦,肯定决心很大,主公不妨将他请来,一定有大用。”

  。。。

  “贤弟派下两位帝星下界,真是用心良苦啊。”白帝笑笑,他云游四海看到反秦的起义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心里难免有些悲凉。路过凤凰城,来看看赤帝的举动。

  赤帝道:“我两个儿子以后必然为身居九鼎之事所争执,兄有所不知,二子性格反差极大,我若不派人相助,恐怕累计生灵万众,范增,张良二人都可为帝王师,就看他们如何出谋划策为各自的主公打下天下了。”眼神中露出一丝担忧的神情,毕竟看着骨肉相残实非他所愿,可是白帝的后代被刘邦所杀也是定数,天意不可违。

  白帝正色道:“贤弟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毁了大事,我等只有静观人间万物,随应造化,才是正理。”

  赤帝拱手道:“兄言之有理,还望他们的争夺不要引起生灵涂炭才好。”

  “战争杀伐,难免有人死于刀剑之下,好比当时姜子牙封神一事,而今为了几百年的基业必然有人身犯杀劫,不必为之担忧。”白帝显然把事情看的很透彻,可他知道他的子孙也难逃此劫。 

  。。。

  刘邦命人前去请张良,萧何道:“若请大贤,还是我前去,主公不可怠慢了他。”刘邦答应下来,萧何径自去请张良,张良前来,刘邦刚好嫌军营里闷得慌,出来透透气,遇到张良,道:“先生前来,我三生有幸,请到军营里说话。”

  张良看刘邦亲自迎出来,心里也很感激,说道:“公不必如此,良乃一介书生,何敢受此大礼?”

  刘邦拉着张良的手往军营里走去:“不知先生为何至此啊,可否告知。”

  张良道:“虽见公一面,可知公乃礼贤下士之人。”遂把自己的遭遇说给刘邦听。。。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斩蛇起义 进军关中(六)
张良叹道:“我原本出身于韩国的贵族世家,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期韩国三朝的宰相。我的父亲张平,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及至在下的时候,韩国已经逐渐衰落,最后被秦国所灭。韩国的灭亡,让我失去了继承祖业的机会,同样也丧失了我应该得到的地位,所以我对暴秦恨之入骨,我誓死也要推翻秦朝的统治。”        刘邦道:“先生遭遇悲惨,季十分同情。”

  张良又道:“我不顾及弟弟的丧葬,将家财散尽,只为寻访刺客。后来我寻找到一个大力士,锻造了一个铁椎,重达一百二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的时候,秦始皇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京东游。我抓住这次机会,埋伏于博浪沙,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不曾想结果不幸误中副车,不得不被迫逃跑。”

  萧何道:“先生勇气过人,我等万分佩服。不知后来如何?”

  张良的表情严肃,彷佛他又回到了十年前:“椎击秦始皇没有成功,我却被悬榜通缉,在下只有隐姓埋名,逃亡到下邳一带,打听着风声。有一天,我散步在沂水圯桥头,遇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故意把鞋子脱落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对我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我虽然很惊讶那老头的言辞,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头又跷起脚来,让我给他穿上鞋子。”

  周勃这个时候忍不住了:“那老头也忒过分了,哪里有这样欺负人。”

  张良道:“不错,这个时候我很生气,但因我早已历经了人间的沧桑冷暖,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又何况这点小事呢,所以我才强压怒火,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不但没有向我道谢,反而仰面大笑着离开了。我在原地站立了许久,只见那老翁走出一里多地,又返回桥上,对我说道:‘孺子可教矣。’并约我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相见。在下并不明白老人的意思,可我却依然答应了。”

  昏黄的油灯下,众人围在一起听着张良讲着他的经历,那是一个身负着仇恨的人的故事,他却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些故事更能让这么一群人仇恨秦朝的统治,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斗志。

  樊哙道:“俺看这个老头八成是骗你去的,要是俺,非将他拉住痛打一顿。”

  张良摆摆手道:“好汉千万不可如此。五天后,凌晨时分,我急匆匆地赶到桥上。可是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我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相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又转身离去。结果第二次我去的时候,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我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老人说我诚恳和隐忍的精神感动了他,于是送给我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他便扬长而去。”

  刘邦问道:“哦?此为何人,难道是世外高人?”

  萧何惊讶道:“莫非是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此人奇异非常,据说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从未有人见过此人。”

  张良点头笑道:“萧兄见多识广,在下十分钦佩。我到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在下日夜研习兵书。到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起义军风起云涌。在下也希望出一份力,就聚集了100多人,竖起了反秦的大旗。后来因为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将军,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刘将军。”

  刘邦笑道:“先生必然是足智多谋之人,你我一见如故,不知先生可否留于帐中,为我等的行军作长远打算。”其实刘邦心想:此等高人若不为所用肯定可惜了,被他人请走一定是我以后打天下的障碍。所以才极力挽留。可是张良本是韩国人,现今项梁已经派人寻找韩王成,命张良为军师,已然是不能反悔了。

  张良道:“明公面相乃富贵之人,几年后可成大事。我身为韩国后代,世代受韩国俸禄,如今不可不为国出力。来日方长,若我等有缘,不愁相见之日。”

  刘邦叹道:“来日倘若再遇先生,肯定不可错失了先生,先生既然为国效力,季也不勉强。但季对先生的诚心天地可鉴。”

  萧何深知刘邦的用心,对张良说:“先生不论何时尽管来此,我们以礼待之。”

  张良深深一拜:“我且去助韩王收复失地,解脱危机。时机一到,我来相投。”

  此时,城内有人来报:“楚怀王明日分配攻秦策略,希望沛公前去商议。”刘邦担心又要加害于他,但是既然是楚怀王命人前来又不可不去,心里忐忑不安。

  张良走出军营,临走之时吩咐刘邦道:“今日项将军欲杀沛公,此后千万小心行事。明日公大可放心前去,无性命之忧。”说完骑马而去,身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刘邦叹道:“先生察言观色,就已经看出项将军要害我。真神人也。”

  第二日,刘邦,萧何,樊哙三人一同前去,此时众位将军已经到场。楚怀王高坐中央,身旁坐着项梁项羽叔侄。。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 斩蛇起义 进军关中(七)
楚怀王召众人前来为得就是安排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其实这些都是项梁项羽的意思,准确的来说是范增的想法,即便有人不同意作战规划,那也要领命前去,因为现在项梁项羽的势力最大,谁也得罪不起。刘邦当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和众人一起说道:“一切听从楚王之命,唯项将军马首是瞻。”

  楚王道:“诸位将军都怀有亡秦之心,但现在秦军强大,不可轻举妄动,项梁将军愿意率领部队攻打定陶,项羽将军为寡人护驾,其他人就各自留守本地作战,不可擅自出兵。”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如果领命,自然丧失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不答应,那么楚怀王的威严扫地,项梁项羽日后难免以这个为借口铲除异己。当下只有先应承下来,以后再思谋良策。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刘邦大声喊道:“刘季遵命。”于是大家不敢再说什么,又异口同声道:“我等遵命。”

  刘邦回到军营内,生气道:“为什么偏偏让项梁去打定陶,我等在这里做甚。”

  萧何忙劝道:“主公莫急,现在我们队伍羽翼未丰,不适宜和秦军正面交锋,让项梁叔侄去和他们作战也好,我们可以借此休养生息,整顿兵马,来日再战。”

  刘邦只有带领着人马在下邳一带活动,厉兵秣马,一面收罗陈胜吴广的残军,一方面将下邳一带的秦军消灭掉,为以后的进军关中扫清后患。

  几个月以后,楚怀王再次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萧何对刘邦说道:“前几日听说项梁因为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所杀,楚怀王迁都彭城,今日主公前去必然有大事委任。”

  刘邦高兴道:“老子手提三尺剑斩杀白蛇起义,如今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哈哈。。。”

  萧何道:“主公不可大意,项羽虽然乃当世英雄,可范增老谋深算,恐怕对主公不利,现在不是显露雄心的时候。我看先去彭城探听一下楚怀王和项羽的意思,再做打算。”

  刘邦带着萧何等人来到彭城,刚一进彭城就听到有几个孩童在唱童谣:“龙鼻丰隆准上齐,山根直耸若伏犀,鼻梁方正无偏曲,位至居尊九鼎时。”刘邦问萧何的什么意思,萧何笑道:“此童谣预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