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进行什么游戏,都要让孩子在沉浸于游戏的同时,做出一些思考、选择和探讨。这一过程,能够促就孩子具备争取某一目标、满足自身欲望时所需的积极态度,从而使他们勇于向新事物发出挑战。
  

第20期  不要因为孩子想要,就不假思索地全部予以满足
大多数上班族妈妈都对孩子怀有歉意。她们认为自己不仅整日不在孩子身边,而且也无法像专职妈妈一样细心呵护孩子,因此在面对孩子所提要求时,往往具有最大限度予以满足的倾向。另外,她们对于孩子构成问题的不良举动也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孩子的态度过于宽容、放任。
  但是,这种态度对孩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孩子会暗自认为:“只要我想要,我就能得到。”而且,倘若一直不假思索地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父母视为有求必应的靠山。孩子所体会到的是“有何愿望,只要一耍小性子即可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形成任谁也奈何不得的倔犟脾气。
  父母们应该从一开始便树立明确的育儿原则,将允许与不允许之事的界限划分清楚。唯有父母的态度明确,才能够持续有效地教育、说服孩子。另外,依据孩子的情况向幼儿园老师或保姆寻求合作,要求她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爸爸妈妈的原则保持一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父母要树立自始至终毫不动摇的原则给孩子看
  第一,根据原则坚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对待孩子。
  处于相同情况下,妈妈若是根据自己心情及周围条件的差异,采取不同态度,会使孩子感到茫然,并会一直使性子直至妈妈接受自己的要求。因此,妈妈首先应该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允许的,而哪些又是不能允许的,只要强调过一次“不允许”,那么无论孩子怎样使性子、撒泼,也决不能接受。如果因为孩子对你撒泼、撒娇,令你感到心烦,便接受他们的要求,孩子则会认为“只要使性子就能获得成功”,并因此养成“固执己见,直至妈妈让步为止”的不良习惯。
  第二,面对不允之事时,为孩子提供其他替代方案。
  在对孩子想做之事做出禁止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理由,并将该理由清晰无误地向孩子进行说明。另外,不要单一地对孩子说“不行”,而应为其指出其他可供替代的方案。如此一来,尽管未能如愿以偿,但孩子可以通过其替代方案放弃自身欲望,并将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第三,经常性地表扬孩子,并将自己对于孩子的爱意持续表达出来。
  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因此,无论孩子所做的事有多么不值一提,也要多多给予表扬,并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非常爱自己。有时,孩子使性子正是因为自己希望得到表扬却被忽视,或是借引起他人注意来宣示自己的存在。
  第四,严厉禁止不如温柔劝导。
  在人多之处最好不要教训孩子。另外,较之“不许这样”和“不行”等较为强硬的禁止态度,“你看这样做好不好”或“那样做如何呢”等柔声细语的劝告,对撒泼的孩子而言更为有效。在他人面前被自己感觉最为亲密的父母教训后,孩子在反思自身错误前,首先感受到的是“被训了”的羞耻和强烈的不快。
  第五,任何时候都不要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如果确有教训孩子的必要,那么就将他带到无人之处再加以责罚吧。小孩子同样具有自尊心,同样会感到羞愧与耻辱,更不要提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责打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的孩子首先会为“被打”的事实感到愤慨,并因此断定爸爸妈妈厌恶自己,而不是先去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打”。即使被孩子的过分行为气得怒火中烧,父母也要压制住愤怒,以沉着、适中的语气将是非对错向孩子加以说明。
   。 想看书来

第21期  体弱多病的孩子
更加喜欢待在室内,独自一个人安静地玩耍,而不是在室外和朋友追跑嬉闹,倘若是这种情况,
  社交能力不是催促而来的
  成赞在幼儿园中也不太合群,独自一人玩耍的情况较多。上课时,他总是会找最靠后、最不显眼的位置坐。在所有的幼儿园活动中,他往往会怯生生地站在一边。
  孩子不合群时,妈妈最好首先搞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体弱多病,当务之急则是锻炼孩子的体能。
  如果孩子不能与同龄儿童打成一片,那么,就应该想方设法为其提供与小朋友接触、玩耍的时间或机会,让他们从中学习怎样去“玩”。
  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令孩子反感于与其他儿童相处。开始时,先让孩子与两三个小朋友接触,待慢慢习惯后,再逐渐增加共同玩耍的孩子数量,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可取。
  家长们请注意!如果孩子的玩具过多,他们便无法体会到与朋友玩耍的必要性,因此,有必要适当减少孩子的玩具数量。此外,在孩子生日那天为他准备生日派对,并邀请他的朋友参加,或是另行安排时间与孩子的朋友及其家人一同出去郊游,也能够自然地为孩子创造与同龄儿童接触的机会。
  妈妈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智慧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那么爸爸妈妈首先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爸爸妈妈可以与邻居亲切问候,积极参与所在地区的各种活动等,做出与人和谐相处的表率给孩子看。只有父母关爱、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关爱、尊重他人。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自始至终都要以身作则。
  第二,看着孩子的眼睛与之交谈。
  一旦时间允许,父母便应抓紧机会,看着孩子的眼睛与之交谈,因为注视对方眼睛意味着愿意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另外,孩子能够通过身体接触体会到亲密感及安全感,因此,只要有机会父母就应该去拥抱、亲吻、疼爱孩子。
  第三,邀请孩子的朋友。
  可以在周末或孩子过生日时邀请孩子的朋友及妈妈前来做客,借此增进双方友谊。招待客人时,只需准备简单的饭菜及茶水就足够了。这样,不仅孩子们可以相互嬉闹玩耍,妈妈们也变得更加亲近,可以进一步交流有关孩子的各种教育心得。
  第四,将孩子送到他的朋友们常去的学习班和俱乐部。
  如果孩子之间不能亲密接触,即使在同一个幼儿园、同一班级中相处一年,彼此也有可能会感到陌生。因此,我们应让孩子们去同一个学习班共同学习,或一起参加小规模的俱乐部活动,借以增加孩子相互亲近的机会。另外,周末邀请孩子的朋友及妈妈一起外出郊游,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孩子之间能够拉近距离,妈妈们也能够借此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各自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并进一步加深感情。
  第五,与邻居间保持亲密关系。
  要与家有同龄孩子的邻居变得更为亲密。在与邻居妈妈一起送孩子们去幼儿园,或轮番为孩子们购买零食等互助活动中,邻里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加深。当关系变好以后,倘若急事当头,便可以把孩子托付给邻居照顾。分摊重担不仅可以有效节省时间,而且还能够令彼此间产生出亲近感,可以说,对于孩子和妈妈时常分离的家庭而言,远亲不如近邻。
  第六,让孩子和同龄儿童一起玩耍。
  要多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玩耍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不但能够进一步加深与朋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又能够直接领悟到“凡事必须遵照一定顺序进行”的道理及其他的所需遵守的游戏规则。另外,孩子可认识到“在游戏中,某些玩具需要与他人共同分享”。
  第七,增进与孩子间的亲密度。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更易遵守并适应必要的规则。另外,和爸爸关系良好的孩子社交能力较强,善于结交朋友,而77与爸爸关系较差的孩子则没有好朋友可言,他们会自卑地认为其他孩子都不喜欢自己,其社会适应能力较为低下,时常会惹出事端。简而言之,孩子们会以爸爸妈妈的形象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康、正面的自我形象,并从中获得自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22期  帮助我行我素的孩子脱胎换骨,使其成为真正的领袖
每一个人在儿时都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言行举止无不显得自己如同宇宙核心一般。孩子的自我中心式态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有些父母认为“为了培养孩子的闯劲,不能压制孩子的朝气”,因此不假思索地满足孩子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另外,上班族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因父母工作之故感受不到充足的爱,并对无法与孩子长时间相处感到愧疚不已,是故只要孩子有所要求,他们大多会全部予以满足。
  要知道,这绝非什么好事,父母应帮助孩子自幼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如若为所欲为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那么,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中就很容易违反秩序及规则,在与朋友们相处时也会像在家中一样为所欲为,因为他们从未学习过向别人做出让步或是去理解别人。
  事实上,我行我素的孩子很可能没有自信可言,自尊心也相对缺乏,他们或许只具有被肯定的欲望。爸爸妈妈很容易将孩子的我行我素误认作“领袖气质”,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究竟是真的“领袖气质”,还是只是任性妄为而已。
  妈妈培养孩子领导能力的教育原则
  第一,不要为孩子的失望及受到挫折感到痛惜。
  孩子成长中,必然要经历诸多体验,这其中会有喜事、乐事、胜利及满怀希望之事,也会有疲惫之事、痛心之事、挫折及充满失望之事。在孩子陷入失败时,父母虽然暂时会感到心疼,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从失望和挫折中得到锻炼和领悟。
  第二,将心比心地考虑问题。
  人生在世,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便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即将心比心考虑问题的能力。因此,父母必须让孩子养成与对方互换立场思考问题的习惯,要经常性地将与自己处境不同、立场相反者的感受及想法讲述给孩子听。
  第三,推荐孩子进行需要协作配合的游戏。
  有些事情独自处理会更有效率,但有些事情则一定要多人同心才能够圆满完成。孩子们时常进行的游戏也是如此,其中,搭积木及电脑游戏等,孩子独自玩耍会更有意思,而捉迷藏一类的游戏,唯有参与的人越多才能够玩得越起劲。
  让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与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游戏中得到领悟,使其明白:有些事必须要和别人一起做,只有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游戏才会更加有趣。
  第四,不要将孩子断定为“自私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的孩子”。
  爸爸妈妈有多信任孩子,孩子就能拥有多大的能量。如果爸爸妈妈总是将孩子往坏处想,那么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创伤,自此认为自己真的就是坏孩子。因此,父母们决不应该一口咬定 “你太自私了”、“这孩子是个只知道自己的坏孩子”,而应在孩子表现出自私的态度及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时,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