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五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总理五日-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工作原则:尽心尽责,协作奉献,踏实努力中发展自我能力。
  “曾获得的成绩和荣誉:校文学写作特长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田径运动会200m第三名,60周年校庆学生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绵阳师范学院2006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撰写的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荣获数学报举办的第二届优秀论文学选一等奖……”
  ###不知道后来是否听说了这位英勇的女教师,如果向老师的遗体早点被挖出来,在总理前来察看之前,总理一定会给她鞠躬的!
  向倩不是这次地震中把逃生希望留给学生的唯一一名老师,在灾难降临时,还有许多站在讲台上的人们,张开自己的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拼死保护着学生。
  一个也是德阳市的老师,就在总理早先时候去过的东方汽轮机厂的中学工作,一场地震过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谭千秋,他被称作不死的雄鹰。
  5月12日,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所在的也是德阳市的东汽中学教学楼顷刻坍塌,地震当时,他正在为该校高二(1)班的学生上政治课,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谭千秋立即张开双臂,用身躯死死地护住4个学生。
  当救援队员在废墟里找到谭千秋时,他的姿态震撼了每一个人:眼前的这个中年汉子死死地抓住讲桌边缘,用身躯护住讲桌,手指抠住桌沿无法掰开。救援队员发现,讲桌下藏着4个孩子。雄鹰展翅一样的老师已经没有呼吸了,而这4个孩子都还活着!他在死亡降临的瞬间,把孩子们塞到了桌洞里,并用身体牢牢地护住了他们。
  谭千秋的妻子张关蓉也是东汽中学的老师,看到丈夫的遗体时说:“我听说有个老师为了救4个学生牺牲了,但没有想到就是你……”她默默地流泪,默默地为丈夫擦掉手上的泥土,这个画面被在场的记者捕捉下来,成为这名湖南籍教师大爱的永久见证。
  中央电视台5月20日用电话联线的方式采访了张关蓉,此时她已经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老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主持人跟她进行了如下对话:
  主持人:首先请您接受我们的慰问。前几天在报纸上和媒体上有一张照片,您拉着谭老师的手轻轻擦去手上的泥土,不知道您当时内心在跟他说什么?
  张关蓉:当我拉起他的手的时候,他的手居然是那么软,我觉得他是有感觉的。
  主持人:张老师,我知道您也在东汽中学教书,您还要回到那个学校教书吗?
  张关蓉:我肯定会回到东汽中学,那是我老公曾经为之奋斗20多年,也是我在那个地方呆了10多年的地方,我很想我的学生,也很想东汽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
  主持人:重新回到东汽中学,也许您可能在学校里感受到您丈夫还在的身影,会不会影响您的情绪呢?
  张关蓉:不会,我现在一直觉得他是活着,我觉得他一直没有死,包括我看他的照片,我觉得这哪是死人的照片,根本什么都没变。我孩子看着他爸爸的照片,喊爸爸,这让我觉得他一直没有死。
  谭千秋的小女儿谭仙子,只有一岁半,地震发生的那一天,谭千秋还带着她去散步。谭千秋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被一块红布包裹着。年幼的仙子并不知道这就是爸爸,还总是用手去抓那块红布。伤心欲绝的妈妈告诉她:“这是你爸爸!”
  谭千秋的长女谭君子现在就读北京大学法学院二年级。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20岁的姑娘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她一直保持着微笑的状态,无论身边有多么哀伤的哭号,她笑着流泪说:“爸爸希望我坚强。”
  在父亲的头七,谭君子给谭千秋写了一封祭文。上面说:
  现在离爸过世已经七天了,七天的辗转也让我有些不堪重负。可每当我入睡前,我总会想起5月12的那个夜晚,我不忍猜测,他在废墟里是如何度过······

借我一双翅膀(3)
回到四川的第一天,我送爸去殡仪馆。从来没见过尸体的我,见到的第一具就是他。战战兢兢地,我用手触摸他的脸。那张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的脸,就和他平时午睡时一样。所以我一直喊他,似乎一辈子也没有呼唤他这么多次。我侥幸地希望把他叫醒,我以为爸听见我哭喊就会醒来的。
  小时候曾经因为爸要去参加研究生考试而不得不留我一人在家,我害怕地哭着喊他,爸就回家来劝慰我。可是,这次我却如何也没能把他叫醒。
  爸爸是一个特别朴实的中学老师,他是边做农活边看书才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后来分配到东汽厂来当老师。爸爸很热爱他的事业,可又因为离家太远照顾不到父母而很自责。他每个月都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半来寄回老家。所以他省吃俭用,十几年都一如既往地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爸从来不抽好烟,我在家陪着爸的这些年里,他一直都抽很便宜的天下秀。袜子破了就缝缝补补。每次出去买菜掏钱的时候爸都是一副很不情愿的表情,我还笑他,可我也知道那背后的辛酸。
  我四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是爸爸含辛茹苦一手把我带大。为了我,爸爸牺牲了好多自己娱乐的时间来陪伴我,去哪里都把我带上,连再找伴侣的第一条件也是要对我好。邻居的阿姨说爸爸真是又当爸又当妈,每天都是三餐定时定量,再困难也没少过鸡蛋和牛奶。
  高中出去读书的时候,离妈妈家近一些,爸爸转交给了妈妈一张“注意事项”,上面写着“君子爱吃的水果”,“每天应该提醒喝水的时间”,诸如此类。甚至连爸爸遇难后我翻看他的钱包时,里面还夹着我六个月大时候的黑白照片。
  爸对我要求不高,他说只要我能过得比他这一辈好就算满足了。可是我知道他为我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全力支持,而且很骄傲。小学的时候我被推荐参选省里的“十佳少年”,爸在工作之余熬夜修改我写的十几页的个人介绍;高考的时候爸怕我心态不好,总教导我不能非清华北大不去,当后来知道我考上北大的时候,爸是热热闹闹地请同事们吃饭庆祝;上了大学后我有机会去中央电视台录节目,爸不肯来现场,但在节目播出时候他兴奋地通知了所有他认识的人。
  我知道爸就是这样一个默默的,不善言表感情的人。记忆里,爸从来没有说过爱我疼我之类的话,可我却记得在我七岁那年家里第一次装电话的时候,爸爸到处找人帮忙,专门将电话号码选成了我的生日;也还记得高中时,每次我从汉旺(爸爸家)回绵竹探望妈妈,爸都坚持要用他才买不久的小木兰摩托搭乘我走这十四公里的路途,为的是和我多多说说话······
  如今,我对爸爸的情感不仅仅是尊敬,思念,还有悔恨。自从我高中离开家到外地读书就与爸爸少了联系,只在较长的假期才回家呆上几天。我悔恨的是,在那些天里还因为贪玩而很晚回家;悔恨的是,在大学念书时没能天天都往家里挂个电话;悔恨的是,地震前两天才和爸爸互发的短信,因为我一时大意而没能留存为最后的纪念······
  现在,我的悲伤已经平复了很多,我庆幸自己还能在回忆里看见父亲的样子,还能凭着这条血脉延续父亲的生命。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家人健在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对于我的爸爸,我要代替他撑起这个家,照顾好阿姨和妹妹,这是我爱她们的方式,也是我回报爸的方式。
  人展开双臂的时候,有点像雄鹰展开翅膀。向倩、谭千秋都展开了翅膀,但没有自己飞翔。还有一个老师,在这危急时刻,也展开了自己的翅膀,同样也不是为了自己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有一句很喜爱的歌词,叫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

借我一双翅膀(4)
大地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张老师的事迹让无数人为之落泪,也激起了诗人创作的欲望,网上有多首为他而写的诗歌:
  松开你的手,松开你的手吧
  可敬的张米亚老师
  我们已经来了,
  你搂的两个孩子
  就交给我们吧
  他们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此时,我想起了诗人未央笔下
  那牺牲了仍紧握钢枪的战士
  此刻,我又看到了舍身推战马救列车的
  英雄欧阳海高大的身躯
  你就是他们一样的战士
  在英雄纪念碑上刻下永远闪光的名字
  你以僵硬的双臂
  演绎着父爱的真谛
  你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却将死亡留给了自己
  你以血肉之躯铸就园丁之魂
  谱就了一首不朽的生命之诗
  我惭愧,我也曾是一名教师
  却贪图安乐而离开了讲台
  未能像你这样坚守阵地
  我恨我自己
  不能将你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不能以年老的我代替年轻的你去死
  呵,松开你的手,松开你的手吧
  可敬的张米亚老师
  我们已经来了,
  紧跟着胡主席、###
  重建汶川,重建校园
  让你在九泉之下看到孩子们的脸上写满春意
  草成于2008年5月17日晨
  请允许我再用一些篇幅,因为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比起他们付出的,我们这一点点铭记他们的小小篇幅,真是太不足为道了:
  崇州怀远中学的吴忠红老师,地震发生时,正在四楼给初一(5)班上英语课。该班的男学生小斌(化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显得很紧张,马上折转身,我们已经到三楼楼梯口了,结果他又往四楼上跑,我们跑到楼下,上面的房子就轰的垮了,吴老师不见了……”
  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离开了人世。
  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这位老师名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今年48岁。
  汤鸿今年20多岁;是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