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长,饺子还在进行煮。饺子多的是。问题出在火煮不供上!”正在这个时候,炊事班长“锤子”喊:“报告连长,饺子又煮熟了!!!”连长李手记命令:“给新兵捞到大铝盆里呀!”qq634048849
第67章谁有神经病 ?
(本作品献给建国60周年,欢迎改编影视,本作品100万字以上,军队真实;热血主题,世界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人海战术的荡气回肠……)
很多饺子,很多饺子呀!
真的是又煮熟了很多饺子呀!
军队里真的很好!在家的时候,在家里生长了多少年,从一个光屁股,不懂事的孩子,长成一个这么大的青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饺子。依稀里好象记得,也是曾经吃过饺子的,都是非常谨慎的吃,现在是可以随便吃,可以放开肚皮!原来在家里的时候,无论是在家过年,无论是在学校里过元旦,虽然也是曾经吃过饺子的——可从来就没有看到这么充足的大量的甚至是源源不断的饺子!
新兵朱红厂高兴的打着饱嗝,喘着气对他崇拜的领袖人物于全西说:“看呀!又有了!你吃不吃了呀!要吃,我去给你盛!!!”
于全西还没有吃很饱。严格说起来,于全西也是已经吃得饱了。但是不是很饱。这个居娘说是一个饿死鬼托生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饥饿。在他的印象里,人生快20年了,从来没有吃的非常饱过!这个饕餮的家伙。
于全西的温暖的黄色的烤印着“军用”的铁晚已经往返到大铝盆前三趟了。
三趟当然是弄了三碗饺子。
三碗饺子已经肚皮里去了。
问题是肚皮还没有鼓起来。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能使用贵族的标准来衡量吃饱的程度。
这个时代,我一再的声明,是在1974年之后的年代里发生的军队故事。
衡量肚皮吃饱没有吃饱,一个非常实际的标准就是肚子里还能放进食物不能!只要能放进去食物,就充分的说明:还没有吃饱!我不管你是否喜欢我这样喋喋不休的写什么吃呀拉呀的琐碎。我还是坚持我的作品的生命。我的作品的生命就是把生活照搬到你面前。
于全西看着周围的情景,周围的情景是。新兵们在一阵冲锋中,一个一个都热汗粼粼,一个一个都气喘吁吁,一个一个都大获胜利,一个一个的都准备偃旗息鼓!一个一个都准备班师收兵!
没有人准备继续战斗了!
只有于全西!
只有于全西一个新兵的肚子是贪得无厌的。
只有新兵于全西一个人是饕餮之徒?!
新兵于全西端着自己的碗。新兵于全西是左手端着已经空了的黄色的标志着“军用”碗,新兵于全西的右手里捏着也是刚才饭前才新发的红色的木制筷子。
于全西从自己的新兵一班的餐桌旁走向大铝盆。
大铝盆里已经被炊事班长“锤子”刚刚倒进去新煮熟的饺子。
啊!这些饺子是真正的饺子。
一个一个的,个个都有个子,一个一个的没有互相粘连,没有已经露出心脏肝肺,这些饺子的个头均匀,不是象刚才的那些……
刚才被新兵饥不择食而餐之的饺子也叫饺子?
现在这么的饺子竟然没有人来争先恐后了!哈哈!还有唯一的笊篱,热烈多情的朝新兵于全西手中钻,当然,新兵于全西自己霸占了,就被新兵于全西自己奴役了,就被新兵于全西自己使用了……
蒸汽还在饭堂里弥漫,饭堂的门是关着的,饭堂的窗户在冬天一直是不开的,饭堂里没有什么取暖设备——这个时代里,能够保证基本吃饱,基本吃饱,是军队区别老百姓的一个重要标志。
蒸汽在弥漫,弥漫的水蒸汽是乳白色的。乳白色里的新兵占到饭堂里的人数的绝大多数。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有时候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就是!现在的真理就是在少数人手里!少数人在左右着多数人!什么时候也是这样!多数人是新兵,是刚刚来到部队,是刚刚的吃的第一顿皇粮!许多人都在看新兵于全西在一板一眼的捞饺子。团长来到新兵一班的餐着前。饭堂里的十六张餐桌都是绝对可以用餐桌来表达的,知识需要说明的是,餐桌已经有了,没有就餐者坐的凳子。凳子也不是绝对没有。有两条,两条凳子是连首长“专供”!
新兵看到团长走过来,一个个吓得“抱头鼠窜!”
新兵在“抱头鼠窜!”之前,一个个把自己使用过的碗筷放在餐桌上。
为什么要抱头鼠窜?
因为,害怕首长!
这么大的首长!
班长都那么的厉害,(任何社会状态里,都是阎王好说,小鬼难缠)团长肯定比班长——团长比班长大几级呀——班长上面是副排长,副排长上面是副连长,副连长上面是连长——啊,以次类推,我的妈!什么是团长,就是县长,你见过县太爷吗?没有,据妈妈说:一背子也没有见过县太爷!团长,就属于县太爷一样的大官!一个小草民,什么时候奢望过见见县太爷呀?
新兵于全西端着饺子回哪里呀?餐桌旁的弟兄们已经走开了去。新兵于全西端着饺子硬着头皮回到曾经就餐过的餐桌前。新兵于全西手里的饺子碗放到餐桌上,新兵于全西手里的筷子在颤抖。
政委“刘克思”当然是思想工作开道:“新同志,你不要害怕!这个是我们德高望重的英雄豪气的团长马光里同志。为了落实上级关于让新兵吃饱第一顿饺子,亲自和你们新兵一起来体验。现在。我们随便聊。”
团长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朱红厂,是于全西的老乡。”
什么时候朱红厂竟然主动上来和大首长答话。
这个家伙,只要有于全西在身旁,就非常胆大。
政委“刘克思”马上补问一句:“小同志,团长是问你的。”
新兵:“于全西!”
团长问:“从什么地方入伍呀?也就是老家是什么地方呀?”
新兵:“河南尉氏。” “我也是河南尉氏。”朱红厂跟着说。
团长问:“是乡下人呀,还是城市人呀?”
新兵:“乡下。”“我也是乡下。”朱红厂跟着说。
团长问:“入伍前是上学呀,还是务农呀?” j
新兵:“务农。”“我也是务农。”朱红厂跟着说。
团长问:“原来读过几年书呀?老乡?”
新兵:“高中毕业。”“我也是高中毕业。”朱红厂跟着说。于书天在远远的地方用眼神纠正朱红厂:“靠。你什么时候知道高中的板凳有几个腿?!!”
团长问:“高中毕业文化人呀!入过团吗?”
新兵:“没有入过团。入了党。” ‘ “我也是没有入过团。入了党。”朱红厂跟着说。
“啊?”团长、政委惊诧了。看看面前的两个新兵。啊,这两个家伙,肯定有一个有神经病!!!QQ:634048849 。。
第68章敌台广播
新兵们吃饱了,一个个傻呼呼的等着班长集合站队。集合站队后,被班长孟回游带回到连队的宿舍。新兵们手里端着的碗,在零下十多度的气温里已经冻了冰凌。
没有带手套。
新兵们都没有带手套。
也发了手套,手套也是“大熊掌”。
“大熊掌”在背包里打着。
班长马新友提醒新兵:“把你们的手套取出来!”
大家就手忙脚乱的取手套。
排长命令:“把不需要的东西准备放到战备库里!孟回游,你负责让文书开战备库!“
孟回游班长请示:“报告排长,现在?”
排长说:“现在个巴子!现在,他们老兵还没有吃饺子!”
杨班长说:“他们是吃不上全部饺子的拉!哈哈!”
排长说:“组织新同志洗洗碗,而后,学唱革命歌曲!”
班长孟回游请示:“是不是练习基本动作呀。排长?”
排长说:“先不着急!先学唱革命歌曲。”
班长孟回游请示:“先学那一首呀?排长?”
排长命令:“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班长孟回游命令:“全体新兵注意了,赶紧洗洗你们的碗。洗了碗,把自己的碗筷放到位子上,如果需要解手的——注意,要是小便,请示了,到洗碗的那间就可以尿,如果是大便,就到东边的厕所里去!注意,动作要快!很快就要学习革命歌曲了!”
“报告,班长,我要解手!”一个新兵报告。
连锁反应,“报告,班长,我要解手!”“报告,班长,我要解手!”“报告,班长,我要解手!”“报告,班长,我要解手!”……一片报告声——都是要拉大便!
妈的!真是新兵胆蛋子。吃了就拉!肯定是被饺子撑出来的吧!妈的比!不准去!不准去,没有说出口!咽回到肚子里了!你不让他拉大便,他有大便,你不让他拉,他真的拉到裤子里。传出来可不是好听的!高机连不让新兵拉大便。看看,知道吧?高机连的孟回游竟然不让新兵拉大便。把人家新兵憋得拉到裤兜里!部队弟兄说就让他们说吗。说说也没有什么的呀!关键是自己的心!人办什么事情,都是从自己的心的标准出发的。自己的心里有一个自己可以衡量的标准。只要自己的心理能承受了,才心安理得!不让新兵拉大便,实在不得!起码自己的心理不得!班长孟回游命令:“于全西,你带队,十分钟时间,拉大便!谁拉?快报告!好!一共十三名同志。于全西,你负责,带队去,带队回。就不用齐步走了!就便步走吧!要注意,给我走好样子。不准稀稀拉拉,不准松松跨跨!不准交头接耳,不准东张西望,不准罗锅三呛,不准……”班长孟回游一口气要求了十五个不准!不是十五个不准,是十六个不准,是十七个不准!大家没有记清楚,因为,大家的脑子是人的脑子,不是机器的脑子,就是机器的脑子,就是电脑的脑子,也肯定记不清楚,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电脑。不但没有什么电脑,没有什么网络,连队连一个电视机也没有装备。不是国家不给装备,是国家还没有这些先进的东西!连队也是像本山大叔说的小品上的调戏的那样——也是拥有家用电器的——一个是连部黑色老鸹的老样式电话机,还有一个电气话,就是引导时代发展新潮流的“皮鞋陈”副连长的收音机。
“皮鞋陈”副连长拿着“自己的”收音机。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收音机三个字引起来。因为必须引起来。部队里的所有干部战士的个人东西,除了思想。除了肉体。应该说什么都是国家的。睡觉的毡子、褥子、被子,是军队装备的,身上穿的什么棉衣,什么内衣,一直里里外外,全部是国家发放的。部队住的营房。全部是国家的——啊,不对,还有的分队的住房一直是住在老百姓家里的呀!
“皮鞋陈”副连长拿着“自己的”也是高机连唯一的,也是连队基层里的唯一的收音机,在新兵排的宿舍门里站着。
“皮鞋陈”副连长的收音机响着,好象在响的是“莫斯科人民广播电台”,只这么的一句,选扭就被主人扭开了。成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