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听到他的解释一般。
“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没什么可说的!”秦逸凡看了看两个好奇宝宝,没有什么解释的意思。或者那段经历也并不是秦逸凡愿意回忆起的经历吧!
身为秦逸凡的护卫,林秋露是没有什么办法让秦逸凡开口的。不过,秦小玲不同,她现在就是一个没长大的调皮少女,好像前世所受的那些委屈都要在这一世补回来,而且前世没有享受到的亲情和溺爱也要疯狂的找回来一般。腻在秦逸凡身边,也不说话,只是挡住他的去路,等他开口。
秦逸凡现在还真是拿秦小玲没辙,用拳头教训一番?秦小玲刀枪不入,根本不在乎,用菜刀?虽然很大的可能会伤到她,但秦逸凡却不乐意。用身法避开,但已经离开了京师重地,秦逸凡身法再快,也无法和天生遁术的秦小玲相比。发怒?因为这个,好像也有点师出无名,只能眼看着秦小玲一言不发的闹腾,最后只能答应。
现在秦逸凡和秦小玲的关系,越来越像是一对亲密的兄妹,而且秦逸凡这个年不过二十几岁的哥哥还要不停的迁就秦小玲这个已经千岁有余的妹妹,实在是让林秋露这个知道内情的人心中暗暗的发笑。
找了个适合休息的地点,三人坐好,甚至秦小玲还从身上不知道哪里拿出来一堆烧水的家伙事,三人美美的喝着用林秋露不知道从哪里弄到的异香扑鼻的叶子泡的水,这才听秦逸凡开始讲故事。
那时候秦逸凡刚刚进入军队,还没有被调往边防。在内地的军营中呆了两年,就因为出色的武技和头脑成为斥候队的队正。秦逸凡平易近人,和下属们也没有什么隔阂,经常打成一片,大伙都亲切的叫他秦头。大将军就是当时斥候队当中最后加入的一个,大家都有些调侃的叫他老幺。
原来大将军的老幺称号是如此来的,还以为大将军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呢。林秋露心中想,但却没有打断秦逸凡的话。总算是明白了大将军外号的由来,也算是收获。
之后的一年,秦逸凡和他的斥候队就被调到了北疆,抵抗来犯的鞑子。斥候队的人在秦逸凡的调教下,都是身手惊人,配合默契,在前期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凭借他们精准的勘探和情报,几支来犯的鞑子都是大败而归。甚至凭着斥候队惊人的战斗力,小股的队伍也被他们生生的吃下不少。
有几次,全都是秦逸凡连带侦查到的敌情,加上自己的分析,呈在大帅面前。大帅对这个机灵的斥候对正十分的欣赏,一度提拔到副将。不过,暂时没有更好的接替他斥候对正的人手,依然是他主管这一方面。
鞑子不甘失败,倾举族之力,纠集了四十万大军,南下犯边。不过这次鞑子的统帅换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家伙,十分阴险,对外谎称大军十五万,向天朝杀来。
恰值新皇登基,臣心不服,加上朝中有人挑唆,皇上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御驾亲征,希望以军功来震慑群臣,稳固地位。于是,也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到,迎头狙击鞑子来犯之军。
前期还是因为秦逸凡的精准情报,连番小胜,将鞑子杀的节节败退。皇上也因此而声威大震。不过,却在一次次的小胜之中渐生骄横之心,慢慢的步入了鞑子统帅的圈套。
这次鞑子统帅也是个心狠手辣之辈,不惜用十五万大军做为诱饵,引诱年轻的皇上贪功冒进。等到秦逸凡的队友们发现这个天大的阴谋,先头部队已经快要和敌人交锋。
更糟糕的是,敌人埋伏的大军也发现了他们这支斥候队,派了一个万人队前来追杀。为了保证这份情报能够送出,不至于全军覆没,不得已,只能让斥候队的大部分人殿后,秦逸凡带着老幺奋力杀出重围。
情报虽然及时,但整个斥候队差不多三百多好手却只回来两个。更让秦逸凡失望的是,年轻气盛的皇上并不太看重这份情报。并不是不信,只是想着凭借长胜之大军,怎么也能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下来。没有采纳秦逸凡的建议,大军生生的杀入了敌人的包围圈。
等秦逸凡得知之后,大惊之下却没有别的办法,想要调兵营救,但因为皇上在中军坐镇,剩下的兵马都是保护皇上的,谁也不敢出兵。因为整个作战都是皇上指挥,秦逸凡级别太低,旁人也不许他面见皇上。
一怒之下,秦逸凡挥刀杀入禁中,面见皇上,力陈得失。总算是让皇上对战局有了清醒的认识,顾不得追究秦逸凡擅闯禁中之罪,派他带领最后的镇守中军的士卒,从秦逸凡之前发现的一个敌人的漏洞发起猛攻,这才解了大军之围。
而且,因为出其不意,反倒将计就计,将鞑子大军杀的打败。可惜的是,秦逸凡的援救还是不够及时,有差不多十万大军被消灭。最后鞑子垂死挣扎,虽然全军覆没,但在天朝大军占优的情况下,也生生拼掉近五万天朝士卒。
四十万大军对四十万,仅此一役就损失了十五万人。加上前面大大小小的损失,虽然敌人全军覆没,但也折损整整一半有余,二十多万条人命,即便胜利,也是惨胜。
之后皇上在朝廷当中树立了他的绝对权威,而秦逸凡也被迫离开了军队。
“如果是这么说的话,你怎么也算是有功之臣,怎么会被迫离开了军队呢?”林秋露十分的不解,秦逸凡此举,大功啊,怎会如此?
“呼”,秦逸凡长长的吐了口气,很是感慨的说道:“因为有些人是错不得的!”
(未完待续)
。。。
 ;。。。 ; ; 之前皇上称呼小李子的时候,秦逸凡还不敢肯定老太监姓什么,这次看到玉牌上的李字,当然知道了他的姓氏。
李总管这份大礼可送的不轻,能和他一个级别的老朋友,那该是什么样的人?虽说他说不知道这个老友的生死,但能推荐秦逸凡去请教的人,怎么可能比他还要差?连李总管都没死,他的朋友很大的可能也还健在。
想来也是李总管这么多年来,无缘再次出禁宫,和那个朋友也断绝了联系。不知道他的生死很正常。秦逸凡只是好奇,能让李老太监如此的推崇,这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隐世高人的弟子,生姓豁达,不然也不会和咱家一个阉人结交了。”李总管好像是很想念这个老朋友,不知道他们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不过,这不是秦逸凡应该关心的内容。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感谢李总管的这一番心意。
虽然他是因为皇上的旨意来点拨自己,但事实上他的道路并不适合秦逸凡,本来到此已经完结,但他还是给秦逸凡指点了一条新门路。固然有皇上的旨意,也有后来他所说的对秦逸凡的欣赏。李总管已经八十多岁了,这份人情,秦逸凡可不愿意欠着。
想了想,秦逸凡过去向秦小玲说了几句,随即,从秦小玲那边接过一支细小的物事。林秋露眼睛尖,一眼就看出那是一柄四品飞剑,只不过没有人炼制而已。这飞剑的样子细小,只有一端是尖利的,和李总管之前用的绣花针倒是十分的相像,只不过比针要大上几分而已。
李总管的武器已经被秦逸凡的最后一击而毁坏,无法使用。本来到了他这种地步的人,早已不拘于武器的锋利,而且身在宫中,近身伺候皇上,身边不得有武器,所以李总管也只是随身带着几枚平常的绣花针,危急的时刻也是杀敌利器,当然,切磋的时候也是让秦逸凡一开始头疼的武器。
但绣花针毕竟是凡铁,和秦逸凡的刀面相击还没有什么大碍,但和刀锋一碰,不管李总管的内力有多深厚,仍然是无法抵挡秦逸凡菜刀的锋利。
用飞剑做礼物,送给一个根本无法发挥其全部作用的习武之人,林秋露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虽然这飞剑她也看不在眼中,但毕竟好坏也是个法宝,如此的拿来做人情,想来还是因为从元庆老道身上捞到的东西太多,不值得珍稀了。
给皇上的印玺和夜明珠还说九五至尊情有可原,一来印玺也有护体功效,经过皇上的真皇之气激发能发挥作用。夜明珠明显就是个享受的法宝,对修道之人也没有什么实质姓的用处,给皇上也无可厚非。但一柄飞剑给一个不能发挥功效的人,实在是浪费。
“刚刚下手没个分寸,毁了前辈的兵器,手上正好有一柄类似的,请前辈笑纳。”秦逸凡倒是毫不可惜,恭恭敬敬的献上。不为别的,只为还这个人情。他可不想像李总管那位朋友一般,一个人情欠上数十年,时时如芒刺在背。
虽然林秋露年纪说不定也不比李总管小,但论起人情世故和镇定功夫,和这个在几任皇上面前伺候的老人可根本没办法相比。李总管根本就没有看她这边,但只是眼角余光微微一扫,几个人的情形都是尽在眼中。这可是数十年来察言观色的极品功夫。
只是一个翻白眼,林秋露脸上的神色就已经清楚的告诉了李总管,秦逸凡手上这东西不是凡品。李总管倒也没有客气,伸手接过,只是一触摸间,就感觉和平曰里接触过的东西不同。入手轻盈,十分的顺手。
虽然比以前用的针大了稍许,但飞剑制作精美,而且为了携带方便,还配着一条链子,挂在腰上,十足一件轻巧的装饰,丝毫看不出是兵器。
而且在李总管看来,这细针材料入手就知道非凡,以前竟然从来没有接触过。轻轻的在旁边的青石上试了试,没用多大的力道,整个细针就完全的扎入了青石当中,端的是锋利异常。
毕竟还是阉人,还是个武功高手,突然得了一柄非同寻常的武器,又是极其珍贵的物事,十分的欢喜:“好,难得你有心,咱家生受了。”
临了,李总管还是问了一句:“你那个……妹子,修习的是什么功法?这么长时间,咱家竟没有听到她一丝的呼吸之声,如此的高手在身边,你还需要舍近求远?”秦小玲一直没有表露具体的身份,李总管也只知道她姓秦,也许和秦逸凡有关系,不知道怎么称呼,最后猜测了一个妹子。
秦逸凡差点笑出声来,林秋露也是忍俊不禁。不过,还是看李总管的面子,生生的忍住了。虽然修道之人在皇上身边保护,但从来不敢让他知道他们是修道之人,对这些神鬼之说也都是归结为传说,保龙一族完全是一个机密中的机密,连带李总管也不清楚。所以,根本不知道秦小玲就是一个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的尸体,如果能有呼吸声,才是见了鬼呢。
但偏偏又不能解释,只能含糊其辞,秦小玲不过是一个天赋异禀力大无穷的普通女子,至于没有呼吸声是因为她身上的黑纱是件宝贝,完全隔绝了外面的声音云云,搪塞了过去。
得到了李总管详细的指点,并得到了他那个友人的信息,秦逸凡这次进皇宫拜访大内第一高手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虽然有些小小的遗憾,但也算是满载而归。李总管的功法尽管不适合功行百脉,但他的方法在秦逸凡来说,也是一个可行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