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风吹散- 第20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言,我可以放弃汗位,可我不能推开我的责任。”就怕他推开责任,责任还会找上他。逃开未必就能远离。放弃也许就意味着自绝出路。 
  他同样发过誓,永远保护她和孩子。他们静静地对视。很久,她无声喟叹着,闭上眼睛。 
  他捧住她的脸:“你生气了?” 
  她睁开眼:“不,我明白你的生命里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我始终敬重你。”家庭和孩子可以是女人的整个世界,对于翱翔天空的雄鹰,窝不过是歇脚的地方。 
  他有些不安:“你,会离开我吗?” 
  “不。”至少,不到最后时刻,她不会:“我不会离开孩子。孩子需要父亲。”     
  隔了一天,康熙召见了她。 
  金莲映日的莲池边,康熙一身便服,随意地摆弄着黑白子,看见她,笑道:“过来,陪朕下完这盘棋。” 
  楚言施过礼坐到皇帝对面,低头仔细看着棋盘上难分胜败的两方:“皇上执黑么?先前执白的是哪个呢?能与皇上下成这样,棋力不凡。儿臣胸无沟壑,只会摆子,把好好一盘棋下坏了,怕要被人着恼。” 
  康熙好笑道:“没下先找退路?做娘的人了,还爱耍赖。执黑执白的都是朕,你放心摆子,没人恼你。” 
  “皇上左手对右手,还不知鹿死哪只手。与儿臣对弈,可就无趣了。” 
  康熙摇头笑道:“马屁精!老实专心下棋!输也要输得像话点,若敢弄鬼,罚你抄棋谱去。” 
  “是。”楚言乖乖答应,眼望棋盘,思索许久,迟疑着缓缓放下一子。 
  康熙悠然地听着李德全禀报事务,下了好几条指令,见她终于落子,瞥了一眼,漫不经心地下了一颗黑子。 
  几个回合下来,康熙忍不住提醒:“别净顾着那个小处,中间这片快被朕逼死了。” 
  楚言苦着个脸:“那一大片那么多子,那么多头绪,哪里顾得过来。能活一小块是一小块。” 
  “你这哪里是围棋的下法!”康熙好笑又好气:“你的围棋是哪个教的?象棋下得如何?” 
  “皇上若肯让我车马炮,可以一搏。” 
  “越发赖皮了!让你车马炮,还下个什么?”已有太监过来,撤下围棋盘,摆上象棋盘。康熙亲自动手铺好棋子,笑着催促:“你先来,让朕看看臭到什么地步。下盘再说让不让子。” 
  不过十几个回合,楚言已经丢了一个马三个兵,出乎康熙意料:“开局头几步还象回事,没两下怎么就不成了?” 
  “开头几步是照着棋谱下的,后来,没谱了。嗯,棋谱也就翻过几页。” 
  瞪了她一会儿,康熙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拿开已经逼到她阵地前方的自己的一马一炮:“没谱就没谱吧,自己动脑筋。接着下!” 
  “不能再让一个车么?这么着也就是陪皇上多走几个回合,还是没指望赢啊。” 
  “下棋!把脑子用到棋上。” 
  “儿臣这么个臭棋篓子,皇上就算赢了,也赢得没滋味不是?”楚言委委屈屈地嘟囔着。 
  康熙气道:“李德全,拿把戒尺来。再废话,打你手板子。” 
  楚言发了狠,闷头不再说话,每一步都想了又想,把盘中每个子都琢磨过一遍才肯落子。她自己好半天下出一步,还要摆出安好了笼子等你钻的样子。 
  康熙一心多用,又被她的拖沓弄得烦,不提防出了失误。 
  “落子不悔!”抽车成功,楚言大喜,愈战愈勇,利用自己子多的优势,开始缠斗,摆出一个拼一个的架势。 
  康熙好胜心起,撂下其他事情,专心对付,好容易反败为胜,心情大好,啜着李德全送上来的碧螺春,笑道:“开头不行,残局下得不错,余勇可嘉。” 
  楚言捧着茶杯,慢慢吸着那份香气,信口回答:“死到临头,狗急跳墙呗。” 
  康熙一口茶含在口中,险些呛住,摆摆手示意李德全无事,咳了一声,笑着叹道:“怪不得十三十四说,与你说话时,不可吃喝。”想到几个儿子,心里突然有些沉重。上一次陪他下棋的,是哪一个?几时的事了? 
  眼前这个丫头,虽然自称“儿臣”,却不肯叫他一声“皇阿玛”。康熙顿了顿,淡声问:“你家中还好?” 
  “是,很好。谢皇上关怀!” 
  “这番去京城,想见的人都见着了?” 
  “娘娘们阿哥们,家中上下诸人,都见着了。” 
  “阿哥们,变了么?” 
  “变了,嗯,都老了。” 
  康熙看了她一眼:“老了?是啊,朕也老了。” 
  “皇上不一样。” 
  “朕怎么不一样?” 
  “皇上万岁,万万岁!比起一万岁,八九年算不得什么。” 
  “你真的以为朕能活一万岁?”康熙叹道:“古往今来,哪个帝王活过了一百岁?朕也是人。” 
  “这么说来,儿臣实诚点,祝皇上长命百岁!”他要是真活到一百岁,还不知又要生出多少阿哥,回头消耗多少俸禄米粮呢。 
  康熙笑了笑:“你在准噶尔过得还好?” 
  终于切入正题了么?楚言微笑着,一个个拾起棋子放进盒中:“还好。”听说他召见了敖其尔,还赏赐了点东西。不知敖其尔都说了些什么,皇帝又打着什么主意。 
  康熙点点头,笑道:“你是个机灵孩子,不用朕担心。不但家庭和美,生意也越做越大。” 
  “皇上明察秋毫,自然知道儿臣生意虽然越做越大,钱却没有越赚越多,麻烦越来越多,利是越来越薄。还能赚几个钱,都靠着皇上庇护。” 
  “哦?是么?”康熙神情高深莫测。 
  楚言悠悠笑道:“从这边弄茶叶瓷器丝绸过去,从那边弄玉石过来,获利可观。路途迢迢,危险也大。看准这利敢于走险的商贩不少,儿臣胜在沾了皇上的光,狐假虎威,又弄得到上好的东西。儿臣看的医书有点用,在那边找到几种贵重药材,倒腾回来,赚了不少钱。眼红的不少,要不是有人罩着,早被挤一边去了。除这些之外,剩下几样,不亏本就算万幸。” 
  康熙似笑非笑:“钱上亏点本,别的上能赚回来,也不错。” 
  楚言嫣然笑道:“皇上眼光长远。儿臣也是这么想。当初,皇上赐给儿臣‘靖安’的封号,儿臣就在想如何才能不辜负了皇上的期望。儿臣一个女子,不知时局,不懂朝政,能做的实在有限。” 
  康熙的眼睛微微眯了眯,转头示意李德全换一杯茶来。 
  “这趟进京,儿臣借住在四阿哥的别院,见四福晋治家有方,夸了句贤内助。四福晋笑说,男人的天地很大,女人抓得住得不过一角,也帮不了什么。儿臣也觉得是这样。时局朝政,结盟打仗,都是男人的事,女人既不懂,也不想沾边。女人的天地很小,不过是一栋房子一个院子,院子里那几个人。所谓身分高低,也不过是院子大点小点,院里人多点少点罢了。指望的不过是一家上下无病无灾,和和气气,太太平平,安安稳稳,无事最好。家里再有几个钱有点闲,就想着怎么把自己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把家里弄得体面点。女人之间攀比,争奇斗艳,争风吃醋,说到底想争想比的不过是丈夫,不过是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男人的天地,儿臣不懂。说是‘非我族类,必异我心’,可儿臣觉得哪里的女人都是一样。儿臣是女人,将心比心,做女人的生意。儿臣想着,让他们一家家喝着关内的茶,穿着关内的绸缎,用着关内的瓷器,慢慢地自然会生出亲近之意,兴许就没了异心。” 
  “药材也是女人生意?”康熙笑着插问一句。他自然知道女人什么样,可听她这么说出来,透着孩子气的天真,倒也新鲜。她当真就是这么想的? 
  “旁人看来也许不是,可儿臣觉得是。哪一家有人生病,不是女人在旁服侍喂水喂药?儿臣自己怕生病,也怕身边有人生病,信不过那边的大夫,恨不得找全了药,时时带在身边。疫病发作起来,男人算计的不过是少了多少人畜,损失多少财产,女人伤心的是死了父母丈夫孩子。男人死个老婆死几个孩子,哪当回事?女人再找,孩子再生就是。女人死了丈夫,孩子就没爹了。每个孩子都是娘心头掉下来的肉,一辈子总共也掉不了几块,少一块,心都给撕碎了。”想到什么,楚言咬牙恨道:“儿臣花那些精神,从关内找人配好药丸,千里迢迢送到大漠,那起子不知好歹的臭男人还要狠命压价,车马费人工钱都不让我赚。要不是可怜那些女人,我早不做这生意了。” 
  “咳,咳。”这番话听着刺耳,还不好说她。她那股气哼哼的样子,也让人好笑。康熙只得好言安慰:“那起子臭男人没少在朕跟前夸你,想是领情了。” 
  楚言却不领情:“谁知道是真心夸我,还是想拿皇上来压我?”  
  好像每回同这丫头说话,一不小心,局面就会脱离他的掌控。康熙有些无奈,赶紧切入最正的正题:“在你看来,策妄阿拉布坦可要拥立噶桑嘉措入藏坐床?” 
  “这个,说起来话比较长。”楚言看了一眼走进来附在李德全耳边低语的太监。 
  康熙瞄了她一眼,威严地扫了一圈:“你慢慢说,朕今日没什么要紧事。” 
  “是。皇上想必知道准噶尔供奉着三处喇嘛集。这些喇嘛可不是什么出世的高僧,是件事儿都要掺合。拉萨三大寺给个棒锤,被他们拿到准噶尔竖起来,就算根针。儿臣的公爹,虽不像噶尔丹那样言听计从,还是很把他们当回事。达赖喇嘛算所有这些喇嘛的最高头领,由谁当可是件大事。喇嘛们没少各处吹风。儿臣见过几个喇嘛头领,除了两年前去世的阿格策望日朗的老师看着慈眉善目象那么回事,其他,没一个真正和气。儿臣弄不懂公爹为什么喜欢那些喇嘛。不过,儿臣自以为明白卫拉特和喀尔喀各部尊崇达赖班禅两位喇嘛的缘故。” 
  “难道不是因为信奉黄教的缘故?”康熙开始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眼光不够准。这丫头在政治上不是块料!这么孩子气地背地里诋毁,莫不是在喇嘛手上吃了哑巴亏?只盼她不曾当面做出什么任性的举动才好。 
  “是。可是,皇上您想想,当初蒙古人横扫天下,一直打到欧罗巴,打得白种人谈黄变色,何等强悍霸道,怎么偏去信了偏安一隅的藏人的黄教呢?” 
  看着她那付宛若大发现的得意洋洋,康熙懒得浪费时间对她解释成吉思汗西征到蒙古人信奉黄教之间隔了几百年,淡淡动了动眉毛:“说说你的道理。” 
  “蒙古人的历史,儿臣知道的不多。就这不多的一点,就看得出蒙古人兄弟篱墙内斗的忒多。卫拉特各部,喀尔喀各部,甚至卫拉特和喀尔喀,论起来都是兄弟分家分出来的。各部之内,兄弟争位,各部之间,争夺人畜财富地盘。打兄弟打堂兄弟表兄弟,担心实力不够,再拉上其他堂兄弟表兄弟,今儿我和你一起打他,明儿兴许你和他一块儿来打我。满人兴起之前,蒙古人最厉害,谁也打不过他们,只好他们自己打。蒙古人之间称兄弟,可各部之间其实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几百年下来烦了也怕了,都觉得该有个拉架劝和的,可他们家里人恩恩怨怨攒了一堆,谁也不服谁,只好请外来的和尚来念经。” 
  康熙皱着眉听她歪解蒙古历史,内心倒也颇以为然。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