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风吹散- 第2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皇宫里时,我的理想是去南方找个温暖舒适的地方隐居,自在悠然地生活。现在,我最希望能留在准噶尔,一家团圆,平安无事,喇嘛皇帝都离得远远的。” 
  他的目光恢复柔和,轻拂着她的脸庞:“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楚俨。”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念起来一样,俨字写起来不一样。” 
  他笑:“这样最好。我已经习惯了楚言做我的妻子。”停了一下又问:“原来的你,是什么样子?” 
  她凝神想了想,摇头失笑:“我记不得自己从前的长相了。好像差不多,都不是美人。” 
  “这样就很美。你原来,有丈夫吗?” 
  “没有。” 
  “有情人吗?” 
  她愣了一下:“认识几个男人,算不上情人。” 
  他还想问什么,又想不起来,一伸手把她揽进怀里:“对不起,我不该把你牵扯进来。”她不想,原本也不必经受这些。 
  她眼眶润湿:“我很幸运,能嫁你这样英雄了得的丈夫。” 
  英雄了得?他苦笑。尚且保护不了妻儿。 
  轻吻着她,留恋着这份温馨,他缓缓说:“我去见父汗,结果并不乐观。万一真的要打,你不要轻举妄动,留在我身边,我会设法——”她不是清国公主,甚至不是佟家女儿,只是他的妻。他要保护她,并把哈尔济朗带回来。 
  “大王子,大王子。”门外传来侍从慌张的叫喊。 
  二人匆匆起身,开门迎出去:“出了什么事?” 
  “大汗派人来,要王子和王妃立刻去见他。” 
  “知道了。我们正要过去。” 
  侍从却不离去,反而惊慌失措:“来的是索多尔扎布哈敦的人,说是要押解王妃。听说还派人去阿克苏抓王妃的近侍。” 
  阿格策望日朗大怒:“怎么回事?” 
  “听说,王妃带来的汉人侍卫逃走,想去喀尔喀和哈密报信,被发现了。”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担忧。不愿让京城那些人知道她在帕米尔和印度的布置,她甚至没让贺大鹏黄敬勇和惠芬去过疏勒的农场。他两个被孩子的事各自的心思打算折腾得焦头烂额,更是顾不上丢在阿克苏的这些人。他们原本就怀有康熙和阿哥们派给的使命,放任这么久,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召集卫队。备马。把我的弓箭和刀拿来。”阿格策望日朗稳住神,拉起楚言的手,镇定地下令:“我和王妃有要事去见大汗,任何人胆敢阻止,胆敢对王妃无礼,杀无赦!”       
狼烟起 
  北京城,雍亲王府。 
  四阿哥青着个脸走进福晋房中。紫衣见状,连忙使眼色示意另外几个丫环太监随她退出去。 
  不等四福晋发问,四阿哥把手中的信简往茶几上一摔,怒骂:“混账奴才!只顾着自己立功,竟把主子丢下不管!” 
  四福晋不知出了什么大事:“这是?” 
  “策凌来的,附着贺大鹏的请罪书。你自己看!哼,他请罪求饶,我就能饶了他么?” 
  楚言那边出事了!四福晋也是担心。既然丈夫有话,也顾不得避讳,急忙打开信看个究竟。 
  贺大鹏黄敬勇两人出身行伍,正经念过兵书带过兵上过战场,是干练的军人。因为种种原因被阿哥们和皇帝选中,派做靖安公主的侍卫,随去准噶尔,除了护卫公主,另一个任务就是打探情报,监视策妄阿拉布坦的动向,以免朝廷措手不及。公主额附都是精明人,一方面对他们优待亲切,另一方面不留痕迹地把他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了几个行宫附近。他们在语言交流上有硬伤,临行前临时抱佛脚地学了点蒙语,没有女人们在语言上的天赋。在准噶尔呆了几年,学会的几句日常突厥语还是惠芬和图雅教的。日子过得安逸,可他们始终没能接触到准噶尔的政权核心,又无法和中下层人物打成一片,在情报工作上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去年,贺大鹏和惠芬被留下陪着哈尔济朗在策凌处养伤。贺大鹏借机与策凌拉近了关系,交流了对准噶尔状况的认识。本以为可以等到公主回程会合,不想策妄阿拉布坦派人来接。哈尔济朗直接被送进喇嘛集,他们夫妻俩没了事做,也没人管。惠芬有了身孕,觉得还是在阿克苏住得最舒服,他二人就回了阿克苏行宫。 
  楚言回来后怏怏的。他们从黄敬勇那里得知在京城和热河行宫发生的事,除了同情,也没办法。少了两个小主人和图雅,阿格斯冷和水灵留在昭苏,额附在伊犁,没多久公主又往南边去了。阿克苏行宫没了主子,那些维吾尔人各有分工职守,在总管的监督下,仍旧按部就班地过日子。他们三个是公主近身的人,往日也就帮着教导几个孩子,这一下无所事事。 
  大汗搬迁主帐,从南疆征调集中粮食。惠芬从行宫侍女那里听说这些小道消息,进到贺大鹏和黄敬勇耳朵里,可是重要情报。他们猜测策妄阿拉布坦将有大动作,知道他们完成使命立功的时候到了。 
  公主久无声息,无处请示。夫妻恩爱,母子连心,公主若是知情,怕是只会阻止。军情紧急,贺大鹏黄敬勇商量以后,决定擅自行动,分头往喀尔喀和哈密送信,向朝廷示警。 
  王子王妃不在,除了总管一家,行宫里再没蒙古人。几个维吾尔侍卫不过守夜巡视防小偷。贺大鹏黄敬勇两人轻易出了行宫,化装成蒙古人急忙向东赶路。 
  路途熟悉,贺大鹏顺利到达准噶尔东境乌梁海人居住区。不想这条道他陪着公主走过几次,竟被人认出。清国来的王妃的汉人侍卫冒充蒙古人,形迹可疑,当地守军不敢轻易得罪大王子和王妃,虽然把他扣下问话,倒还客气。贺大鹏伺机逃了出来,遇上一队喀尔喀牧民,搬出策凌的名头,在牧民掩护下到了喀尔喀。 
  策凌得信一面派人往京城送信,一面加紧打探准噶尔情况,一直没能联络上阿格策望日朗和楚言的人,不知道他们情况如何。 
  四福晋看得心惊肉跳:“别处可有消息?当真打起来了么?” 
  “策妄阿拉布坦兵掠哈密。肃州的驻军已往增援,皇阿玛已下令再派援军,封锁准噶尔进入青海的所有要隘。”青海台吉们已奉命将噶桑嘉措送至西宁的塔尔寺。皇上已作三路部署,一旦策妄阿拉布坦作乱,立即予以打击。 
  黄敬勇的运气就没那么好,哈密周围是重点地区。黄敬勇刚接近哈密就被擒,被押回伊犁关了起来。 
  哈密是准噶尔通向内地的咽喉,进兵青海西藏的必经之路。哈密已经内附清廷,驻扎有清军。为了决定出兵西藏的部署,策妄阿拉布坦先派出少量人马攻打哈密,试探清军兵力和防守情况。带队的正是准噶尔最有威望的常胜将军,大策凌敦布多。 
  好在大策凌敦布多的目的在于试探,只带了两千人马,连夺哈密北境五集后,围哈密而不攻。清军有时间反应。 
  四福晋担忧道:“楚言妹妹怎么办?那个策妄阿拉布坦会不会——?” 
  “没她的消息,也不知人在哪里。”四阿哥有些烦躁地在屋里转着圈:“想来性命应是无忧。准噶尔和大清到底国力悬殊,策妄阿拉布坦不会想不明白。再说,还有额附阿格策望日朗,除非,他连唯一的儿子也不想要了。”虽然不大情愿,他也不得不承认阿格策望日朗对她用情很深,又是个有手段有胆气的,不至于让她受苦。策妄阿拉布坦也不会动她,弄不好到头还得靠着她的关系来达成和谈。他担心的是她受不得委屈,身边又没了人,连消息也没法通一个。 
  “这,侍卫轻举妄动,会不会连累楚言妹妹被关起来?” 
  “我气的就是这个!策妄阿拉布坦到底是什么部署什么打算也没探明白,公主身在何处也没搞清楚,抛下主子安危不顾,自顾自地往回跑。如今,那边再有什么变化,我们两眼一摸黑。她就算打听到什么,连信也送不出来。”能用的就剩一个敖其尔。皇上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他的心是向着大清的,感激她的恩德,在准噶尔也有门路。他可不抱指望,背主忘恩,能干一次,就能干第二次,何况到底是准噶尔人。 
  发泄一通,虽然于事无补,四阿哥心里好受了一点,叮嘱妻子:“这些是朝堂上的事儿,你听了就听了,别露出来。尤其,别叫怡安和她那个丫头听见风声。要不,不定闹出什么来。” 
  四福晋答应了,也有些担心:“府里平日没人会说这些。可是,当真打起仗来,传言满天飞。她们时不时出府走动,弄不好几时就听见一耳朵。” 
  四阿哥皱着眉:“真打起来,瞒也瞒不住。眼下情势还不明朗,捂一阵是一阵。这阵子少让她们出门,用不了多久,皇上和太后去热河避暑。太后多半是要带怡安去的。到行宫就简单多了。”小丫头数着日子等母亲来接她,知道母亲来不了,不知会哭闹成什么样。不让出门,也是要闹的。想起怡安的哭功,四阿哥很是头大,这点偏不像她母亲。她哭起来无声无息的,让人心疼。小丫头哭起来震耳欲聋,让人头疼。 
  四福晋自然知道他怕的是什么,既同情也有些无奈。怡安到他们身边半年了,总的来说,挺乖。开头哭了两天,要妈妈,不知图雅说了些什么,不再哭闹,面上和从前一样,只不再那么淘气。太后不用说了,几位娘娘对着这孩子也是百依百顺。年氏和钮钴禄氏也是真心喜欢怜惜这孩子。年氏孕中总开玩笑说要比着怡安给王爷生个漂亮的小格格,结果,真生的是女儿。王爷倒比得个小阿哥还欢喜。弘时处处象大哥一样护着怡安,弘历弘昼也被嘱咐了让着点。到头来,唱黑脸的只有他。 
  怡安也不知是跟他见面见的少,还是记恨着那天拦着她不许她去追爹娘,打从一开始,就和他不对盘,对他的话爱听不听,爱理不理,动不动就是一个“不,不要”顶回去。他发了回狠,想把小丫头的脾气扳过来,却在怡安惊天动地的哭声中落荒而逃,隔天又被太后叫去听训。结果,不但没成功管教怡安,阿玛的权威还倒了一半。弘昼也学会回嘴了。 
  其实,他心里最疼的就是这个丫头,每天回来,不管多晚,还有没有事务缠身,必要问问怡安当天的情况,有时还要亲自去看了才放心。嘴上说得狠说得硬,到头来,大半的事上都是他让步。他唯一没让的,就是去八阿哥府那件。 
  八阿哥宠孩子会哄孩子。还在行宫时,怡安就喜欢和他亲近。后来出了那件事,八阿哥可算坠入万丈深渊,无法翻身。他原本也有些心结,不喜欢怡安与八阿哥亲近,这一来,更是坚决不许怡安往八阿哥府去。怡安大哭大叫,他气得青筋直跳,就命人杖责弘时,因为是弘时要带着怡安过去。怡安被吓住,哭着求他别打了,答应再不去八阿哥府,这才完事。这一闹,李氏背地里不知唠叨数落抱怨了多久。 
  过年时,怡安想家,跑去慈宁宫央求太后送她回去。太后哄不住,就猜是他让丫头受委屈了,直告到皇上那里。可怜他,大节下的,又是一顿训话。 
  “你几时也染上了发呆的毛病?”四阿哥不耐烦地提高了嗓门。 
  四福晋惊醒,掩饰道:“弘历弘昼可是也要跟着去行宫?” 
  “不知道。叫去就去,不叫去就不去,没什么大不了的。怡安呢?又出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