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偶尔小满会想,将来自己能找到一个像张福这样的男人,就算是天大的幸运了。
晚饭,在小满的强烈建议下,春娘终于一脸心疼的用四个野鸡蛋做了一大锅的韭菜炒鸡蛋,等菜上桌的时候,小满的心里真是直流泪啊,这盘子里除了韭菜就是韭菜,偶尔能看到一块比指甲还小的鸡蛋夹在韭菜里,小满真心的想说:娘,你这费了多大力气把鸡蛋搅的这么碎啊。但不争的事实是,真的吃到鸡蛋的味了。
晚上收拾蛇蜕,小满全全交给张福处里了,实在是自己面对那一大袋子的蛇皮,真的是直起鸡皮疙瘩,过了称。张福对那人要帮着拿去德洲卖的事情,是很赞同的,他也说德洲收这些东西价钱是贵一些,小满曾经想过要上山挖些草药拿去卖,可是张福认识的也很少,而且都是及其普通的那种,卖它都没有卖野菜值钱。
第二天一早,春娘给秋林和秋至一人煮了一个鸡蛋带去学里吃,又打一个鸡蛋羹让小满和秋丰一起。小满看着碗里这小小的鸡蛋水,全都喂给了秋丰,春娘看在眼里,并没有出声。
待小满出门后,一旁的张福把春娘拉进屋里说:“你这是干啥呢,怎么不给满儿煮一个?”
“我不是让她和秋丰一起吃吗?”春娘不明所以的看着张福说。
“那能一样吗?秋林和秋至都有,就小满没有,你让孩子怎么样?这蛋还是小满捡来的。”
见张福不高兴了,春娘也有些不乐意的说:“家里啥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秋林和秋至要去读书,多累脑子啊,当然得补补,小满整天就是做些体力活,每天给她吃的饱不就行了?再说,我不是也没单独秋丰做呢吗”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小满一天多累啊,再说小满一口都没吃,你没看到啊。现在咱家每天都能有几文钱的进项,你就去买点鸡蛋给孩子们吃,偶尔吃一次难道吃不起了?”
见张福越说越生气,春娘红了眼睛:“我不知道小满累啊,我也心疼孩子啊。可是,咱家啥样子你也不是不知道,明年还想添个牲口,眼看着孩子们也越来越大了,房子总得翻盖吧,光这两样,咱家存的钱也就是将将好。秋林和秋至念书年年都需要钱,咱不省省能行吗?我也想给孩子吃些好的啊。”
张福听了,心里一堵,半天才说:“要吃就都吃,不吃就都不吃,反正你不能先紧着几个小子,这样不行。”
已经走远了的小满并不知道家里张福和春娘的争吵,今早的事情,她的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涩意的。虽然理智上可以理解春娘,但在情感上真是有些受伤,小满一边走着一边努力给春娘找着合理的解释来安慰自己。站在山上,小满望着远处的村庄,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才觉得心中的郁闷消散了不少。算了,就是一个鸡蛋的事吗?这个时代,男孩和女孩在家里的地位本就不一样,张福和春娘对自己就算是好的了,比比村里别人家的女孩,小满的心里顿时得到平静了。
把蛇蜕交给于小哥,他过了称给小满报了数,又接过野菜的钱,再次跟他道了谢目送着于小哥的马车离开。想着明天还能有笔额外的收入,小满的心情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灿烂无比。
作者有话要说: 很抱歉,这么久才更新了这一章。我现在身体好多了,争取下周恢复更新,这一章大家先凑合看着吧,也没有捉虫,真是不好意思了~
谢谢大家对我的宽容,谢谢~
☆、收获
晚上回家的小满,并没有感觉到家里的气氛有什么不对,她借着秋林和秋至学习的灯光,坐在一边打着络子。到了这里小满才知道,想要靠绣花赚钱,那是得去镇上的绣房接话的,不是你自己在家里绣一个手帕,就能卖的。说白了,就是赚个手工费,但这也要求你手艺好,像春娘这样的,根本就入不了人家的眼,光看那双手就不行。而自己在家绣的,那也要精致些,走乡进村的货郎也不是什么都收。所以她已经完全歇了用这个方法赚钱的心思,只想着等学好了,以后可以给弟弟们做些漂亮的络子和衣服,他们出去见同窗也不会太寒酸。
等收到于小哥带回来的钱,小满激动了,8斤的蛇蜕竟然卖了铜144铜。“怎么这么多啊?”
小满有些不相信的说。
“8文一斤。”于小哥见小满这样高兴,自己也跟着笑了。
小满再三道谢后,除了谢谢,小满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送东西吧,一是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二是怕被人看到留下什么话柄;送钱吧,自己又能送多少,看人家的穿着就知道比自己过的好太多了,所以小满只能厚着脸皮只说声谢谢了。
于小哥看着高兴的眼睛都弯成小月牙的小满,好笑的说:“行了,别谢了,你还不快回家去,拿这么多钱丢了怎么办,回去吧,我也要走了。”
这两天,为了怕人看到,小满都是选最后一个来送菜的,所以每次他们交易完,小于哥也就该走了。目送他的马车离开,小满小心的捂住装钱的胸口,快步的往家里跑去。
进门后小满惊奇的看到张福竟然在家里,“爹,你没下地啊?”
“看这天是要下雨,所以我就先回了。”张福看小满一脸的兴奋,接着问:“你怎么这么高兴?”
听到张福问,小满高兴的钱袋拿了出来,哗啦啦的倒在了桌子上,张福看着这些钱,有些惊讶的问:“这就是卖蛇蜕的钱?怎么这么多?”
“小于哥说德洲8文一斤收,比咱们镇上贵3文呢。”小满高兴够了,又把钱装进袋子里问:“我娘呢?”
“去买鸡蛋了,今天晚上你娘包韭菜鸡蛋馅的包子。”张福看着自己的女儿,脸上有些不自在的说。自己的老婆自己知道,其实也没什么坏心,就是有时候还是眼皮子太浅,这些年又穷怕了,自从两个儿子去了学堂后,一心着他们能光宗耀祖,能考个功名回来,所以不自觉得就有些偏心,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却不知道这样会多伤孩子的心。他认真的看了看小满,试探的说道:“满儿啊,昨天鸡蛋的事儿,你没不高兴吧。”
正沉浸在赚钱喜悦中的小满听了张福的话,先是一愣,然后才说:“没啊,爹,你怎么这么问?”
“没事,我怕是你心里不舒服,那事是你娘做的不对。”张福沉着声说道。
小满放下手中的钱袋,没有说话,只静静的坐在一边,张福见状又接着说:“你也别怪她,她也是觉得你是她闺女,不会和她计较这些才这么做的。”
“我知道,我没怪她,看您说的,不就一个鸡蛋的事吗?等咱家小鸡长大了,还能少了鸡蛋吃?”
张福看着小满这懂事,心里真是满足,有这样好的儿女,也是自己夫妻的福气。他从桌上拿起钱袋,从里面拿出20文钱交给小满,见小满不解的看着自己,笑着说:“拿着,留着买些自己想吃的东西,别告诉你娘。”
小满眼睛一红,带着鼻音笑着说:“不要,爹,我什么都不缺,要钱做什么。”说完就要还给张福。
张福眼睛一瞪,佯装生气的说:“给你你就拿着,别惹爹生气啊。”
小满走到张福的身前,把头顶进了张福的怀里,闷着声音答应了。第一次和自己女儿有如此亲密的张福僵着身子,好半天才轻轻拍了拍小满的背。
等春娘回来的时候,小满已经把饭菜都摆上了桌,她看到小满交给自己的钱,先是一喜刚想揣进怀里,可看了一眼小满后,又从里面仔细的数出5个铜板交给小满,说:“拿着,买糖吃吧。”
小满接过钱看向张福,张福笑着说:“快收着吧,你娘难得大方一次。”
春娘使劲瞪了一眼张福,自己也笑了。
下午,外面稀稀漓漓的下起了小雨,傍晚时候,张福见雨不像要停的样子,拿起蓑衣和草鞋,去学堂接秋林和秋至了。家里只有一件蓑衣,春娘忙进屋里去找了两件旧衣,追了出去让张福带上,别淋湿了自己。送走张福,春娘就准备做晚饭,因为说好晚上吃包子,她看着米缸里装白面的袋子已经快空了,想着过些日子就是张福的生日,还是留下来给他做碗面条吧。反正包子用玉米面也可以,她一边和面一边让小满去多割些韭菜回来,待小满把韭菜切好后准备打鸡蛋的时候,春娘忙几步上前,制止了小满。
本来她想的挺好,把今天买的十只鸡蛋并昨天剩下的野鸡蛋一起做了,让孩子吃的香香的,可当看到小满准备打鸡蛋的时候,她又舍不得了。看紧盯着那些蛋,思量了一会儿,拿出去了5枚,跟小满说:“行了,用那些吧,这些个留着给你爹做生日面时吃。”
小满见她发话了,才又开始打鸡蛋,结果自己这边刚打了两个野鸡蛋,春娘又把手伸了过来。小满不明所以的看着她,她却死死的看着地几枚还没有打碎的鸡蛋,一狠心伸手又都拿走放了起来,结果今天买的鸡蛋春娘是一枚也没舍得用。小满看了看手边还剩下的野鸡蛋,猜春娘是因为野鸡蛋小才没有先拿它,心里自我安慰的说:没事没事,她不懂,前世野鸡蛋可比鸡蛋贵多了。然后下手麻利的一次拿两枚全部敲碎了。看着春娘再一次走过来看着那些已经打在碗里的鸡蛋,面露不舍的看着小满说:“你这手可真快。”
小满不禁感慨,这要是自己慢了,指不定你又要拿走几个呢!为了吃,这也算是斗智斗勇啊。
张福他们回来时,小满和春娘已经包了一半了,知道今天吃包子,秋林和秋至也都乐呵呵的上来帮忙。春娘连忙拦住说:“不用你们不用你们,读书去吧啊。你们四叔五叔从来都不沾这些东西的。”
“学他们干啥,我就看不上他们那个样子。秋林,秋至,你们洗手来帮忙,别学他们整天用书当借口什么都不做,不变成书呆子也得变成软骨头。”
秋林和秋至听了张福的话,高高兴兴的过来帮忙,看孩子们这么听话,张福这才把心放下,从这两个孩子读书开始,张福就一直有个担心,生怕他们变得眼高手低,像家里老四老五那样好高骛远,四体不勤。自己送他们读书是去长学问的,可不是让他们变成那些酸文人,不通世故,以后,还得让他们也跟着干些地里活才行。春娘的一句话,让张福下了这样的决定,估计春娘要是知道,肯定生气自己嘴长。
整个五月,就在小满的忙碌中一点点过去了。待小于哥通知,今天是最后一次收山野菜的时候,她才发现已经是6月初了。这段时间,小满挖野菜了赚了有350多文,偶尔捡一窝野鸡蛋带回家里改善改善。
小鸡小鸭们已经退下了绒毛,长出了羽毛,虽然没有小时候那样可爱,但到底是自己一手养大的,还是很喜欢,哪天如果得了些空,小满就会带着这几只小鸭子去河边游泳。
猪也长肥了不少,每次张福看到都要夸奖一下小满,要不是她这样勤快的薅猪草,自家的猪肯定不会这么快上膘。
自家晒的干野菜被春娘小心的收好,留着冬天吃。虽然镇上酒楼不要野菜了,可对小满她们来说,老了的野菜也是菜。
雨季渐渐到了,6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春娘看着外面哗哗的大雨,边在张福的衣服上打着补丁边说:“这场雨过了,就能进山捡蘑菇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屋外还下着毛毛细雨,春娘和小满就穿上草鞋拐上筐,向山里走去了。当两人来到山上时,天已经放亮。此时小满看到,已经有不少村里妇人和孩子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