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沈和熙从小就早慧,跟别人家的孩子虽有些不同,但有李柏寒这个神童在,他还真没怎么注意。可来敦良城后他才发现,他家熙儿比他想象的还要早慧,当年的李柏寒在有些方面都比不上他。有句话说物极必反,柳青雷真怕上天会嫉妒他的早慧,把他收回去。
曾经不信鬼神的柳堡主,跟着睿王爷一起开始皈依了佛门,不仅捐钱修缮了敦良城郊区的一座破庙,还开始给沈和熙抄写一些经书帮他来消灾。他这个舅舅当到如此的地步,怕是整个青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
午膳很简单,没多长时间两人就吃好。喝了一盏茶,李柏寒给沈和熙加了一件狐裘两人就又出了门。
下午他们要去沈家庄送些年货,这王府内最不缺的就是肉食,沈和熙一次给沈家庄的人送了两头牛犊般大小的野猪。这野猪是沈放昨天才出去猎杀回来的,顺便让他看了一下他训练出来的城防军,到底有多厉害。
这次狩猎猎杀的都是大型野兽,长着獠牙的大野猪杀了六头,还有十几头鹿和两只虎。
这些野兽每一只都只有一道伤口,全部都在咽喉的位置,一来是为了不伤及皮毛,而来是想彰显一下他们的功夫。
这么多猎物拉回来的时候,沈和熙很高兴,每一个城防军都有赏赐,而沈放也得了一把上好的剑。抄刘知府家的时候,沈和熙从他家里搜出来两把收藏级别的剑,这次他赏赐沈放的就是其中的一把,他知道凡是习武之人没有不爱武器的,赏赐些金银珠宝,到不如赏赐一把剑来的实惠。
他能下如此血本,还是要感谢柳青雷的提醒,他的心腹要自己培养,像沈放这样的人,他想让他全心效忠与他,还需要从小处入手。
拉着年货的马车很快就到了沈家庄,沈和熙让江海留下,跟他两个儿子一起吃团圆饭,就不用在跟在李柏寒身边了。江海的大儿子江风通过试炼已经正式成为城防军的一员。
小儿子江云沈和熙第一次见,看起来约莫20来岁,样貌平平却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看起来倒是很像个教书先生。他跟他大哥江风那是一点都不相,江风人如其名,总是风风火火的,虽是南方人,却有北方人的体格极为健壮,说话的时候声音也极为洪亮,是个很豪爽的汉子。
沈和熙在江海家小坐了一会,要走的时候说道“江伯,明年春天江云就要参加科考了,我看你这边住着也太过狭小了一些,不如过了年就搬去王府住。反正王府内有的是房子。”
这已经不是沈和熙第一次劝江海一家搬去王府,以前他提过几次,不过江海都推脱了,说他在沈家庄住习惯了,不想搬。
现在沈和熙又提起此事,他就有些心动,王府内有不少客卿,想要某官职的明面春天就会参加科考,现在江云和他们多接触一些,对以后他的仕途肯定有好处。只是他一直担心如果搬去王府住,行事有些不方便。
沈和熙似乎也意识到江海的顾虑,继续说道“王府的南院,是个独立的院子,进出都不用走王府前门,那边有个小南门,出入很方便。而且王府内的客卿也都住在那里,平日里让江云多和他们接触接触也是有好处的。”
“老臣就听从王爷的安排。”江海行礼道。
“行,既然要搬,就早些搬过去吧,正月十六这个日子不错,到时候我派人来帮你们搬家。”沈和熙笑道。
“谢王爷。”江海一家三口全是男人,要搬的东西还真不多,王府内什么没有,他的那点烂东西肯定是不会往王府搬的。沈和熙如此说只是给他面子而已。
一直没说话的江云,静静的听着两人谈话,送走沈和熙以后,他一脸惊讶的说道“爹,这人真是沈王爷。”在江云心中,只有想四皇子那样的俊才,才有可能是沈王爷,像沈和熙这样的小豆丁,现在应该窝他娘亲怀里撒娇才对。
江云一直在敦良城内的私塾旁听,并不十分清楚江海救李柏寒一事,还是江海去了王府后,他才知道,他老爹救了四皇子,被沈王爷看好要了去给四皇子当侍卫。
虽只是个侍卫,但江云知道,他们家算是熬出头了。只要明年科考他能考个差不多的名次,以后的官途会一片明亮。
他在敦良城听到过很多关于沈王爷的传闻,并没真正见过他本人,这次在自己家里见了沈王爷,说不惊讶那是假的。他跟传闻中的沈王爷一点都不一像。
“如假包换。”江海脸上还带着笑容,心情很好的样子。
“可他只是个孩子。”江云可没见过谁家孩子如此稳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嗓音还是软乎乎的童音,他真怀疑沈王爷是个侏儒,只是身材矮小而已。
“不要小看王爷,他是有大智慧之人。”江海阅历比江云厉害不是一星半点,在最初跟沈和熙接触的时候,他就感觉出来此人不是普通人,是上天赐给敦良城人民的救世主,他是来拯救陷于贫苦中的敦良人,他会让敦良城再次繁华起来。
江云毕竟年轻,不怎么信江海的这套说辞。
沈和熙和江云第一次见面,给彼此都留下深刻印象,在多年后两人偶尔聊起来,还会互相调侃一番。
出了沈家庄,沈和熙的马车继续往郊外走。柳青雷重修的寺庙叫华门寺。以前只是半山腰上的一处小寺庙,总共不过三个小和尚,那寺庙破的几乎没法住人,更不用说来什么香客了。
重新翻修以后,华门寺整个大变样,以前的小院子早就没了,华丽丽的寺院拔地而起。柳青雷前后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大冬天里修好了一座寺院,这事在敦良城内早就传开了,每日来进香的香客络绎不绝。
沈和熙远远看到山腰上金碧辉煌的华门寺,感叹道,有钱就是任性啊。他没钱这冬天里只能停工,啥也做不了。
通往华门寺的路也是柳青雷自己掏钱修的,路面虽还不是十分平整,但比以前的小路已经好了很多。毕竟冬天修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路都上了冻,只有中午那一会能动土,能修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第五十九章
除夕这一整天,华门寺里的香客就没少过。就算沈和熙去的晚,来上香的人也是黑压压一片。他讨厌人多,下了马车就上了岩奴的肩膀。这一年的功夫;岩奴比刚来的时候,】整整又大了一号;听柳青雷说,岩奴现在还小,过几年还能在长高一些。
沈和熙扭着小屁股,坐在岩奴宽阔的肩膀上;表示他压力很大。如果岩奴能把他的身高,以后稍微转移那一点点在他身上;他也就知足了。
岩奴驮着沈和熙往寺内走,他们一群人衣着考究,又有个大个子在;极为显眼。柳青雷派出来等他们的小厮,一眼就看到几人。连忙上前带着他们拐去华门寺的后院。
现在想在前院上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又不能把香客撵一边去,告诉他们;沈王爷要上香;闲人退散。不过寺院的后院就要清净多了,这里是主持和僧人们住的地方,也供奉了一尊佛像,反正都是上香,他们也不讲究供奉的佛像有多大。
沈和熙到后院的时候,华门寺主持正在和柳青雷说话。柳青雷坐在蒲团上,背挺的直直的,似乎听的很认真。无缘由的沈和熙看到这一幕,就有种想笑的冲动。
在等沈和熙的功夫,睿王爷已经抄写了一本经书,他长时间抄写经书,早就练就了一身抄书的功夫。他见沈和熙和李柏寒一起进来,边写边说道“熙儿,先去听听主持讲经,我马上就写好了。”睿王爷的手边,已经放了好几张写好的经,他手里的这一张也写了大半。
今日他们五个人,五个姓氏,不用拜祖先,只给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祈福,到也不用太在意那些繁文缛节。等睿王爷抄写好经书,放到供台上,几人一一上了香,磕了头,这事也就了了。
相比他们五人的洒脱,远在永安城的李嘉悠就要苦逼太多。他这一整天都在祭天,各种仪式中度过。忙乎一天他非常想躺床上大睡一觉,可惜他不能如此,刚从天坛回来,又要换一身衣服准备参加晚宴。
李嘉悠身边的大太监,夏公公拿了晚宴穿的龙袍,来给他换上。换的时候小声的说道“皇上,刚才张贵妃来问,这后宫嫔妃要去几人,参加今晚的除夕宴。”
后宫有名分的妃子不少,他在太子府的时候,为了气宋碧灵,有名分的妃妾娶了一个又一个,导致他登基后整个后宫极为充盈。
“有皇子,皇女的可以参加,其余的就算了。”自从柳青雷走了,李嘉悠似乎猜到一些,他为什么不想在皇宫住。每日里那些妃子动不动就送东西过来,要不就是找各种原因来见他,他都烦的要死,更不用说柳青雷了。
可他也没有办法,他是皇帝,他的后宫住着的不是某位王爷的嫡女,就是某位大臣的嫡女,这些女人关系着前朝的政局,他一个处理不好,前朝那群人就要开始瞎猜疑了。
“是,老奴这就出传旨。”夏公公整理好李柏寒的龙袍,就退出去了后宫。
这去的第一个地方,当然是张贵妃广凌宫。张贵妃作为后宫最尊贵的女人,今天一直跟在李嘉悠的身后。这一天下来也是累的够呛,夏公公过去的时候,她却已经换好宫装,在等夏公公了。
当她听到李嘉悠,只让有皇子皇女的后妃,参加晚宴后,唇角不自觉的微微翘起。这后宫内有子女的后妃可不多,宋碧灵这个当年的太子妃走了,五皇子李柏川的生母前两年就病没了。今日能去参加除夕宴的就只剩下,二皇子李柏年的母妃于贤妃,三皇子李柏昊的母妃冯淑妃。至于那些生下皇女的妃嫔,张贵妃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夏公公前脚刚走,张贵妃所出的大皇子李柏玉来了广凌宫。李柏玉身为长子,从出生就一直很得李嘉悠的看重。现在在朝堂上,立他为太子的呼声也是最多。平时他行事,更是早已经把自己当太子看。
“玉儿怎么来了,一会就要参加除夕宴,你可想好了如何博你父皇欢心。”张贵妃屏退身边的宫女,问道。
“父皇那么喜欢儿臣,我还用特意去讨他欢心吗?应该着急的是李柏年和李柏昊才对。”李柏玉一脸的倨傲,很是不屑的说道。
“你啊,也收收性子,不能仗着你父皇庝就不把别的兄弟放在眼里。”张贵妃停顿了一会又说道“敦良城的事情现在可处理干净了。”
“儿臣办事母妃放心好了,龙行宫的人不仅退了全部定金,还送了1000金给我们做补偿,他们也再三保证,这次暗杀任务绝对不会泄密。”
“你呀以后行事注意些分寸,不要什么事都听身边谋士的,有的时候他们也是会出错的。”张贵妃听说暗杀李柏寒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但心里还是隐约感觉有些不安,当初她本想自己找人去把李柏寒弄死,后来李柏玉知道了此事,就主动请缨,为她母妃解忧。
张贵妃想着,儿子大了也应该做些事了,就把这事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