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重生之郭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雕重生之郭芙-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活开支,黄毅初见郭芙所定标价,实在怀疑她不可能卖出任何一件物事。然而郭芙却称自有妙计,在开张前,她先让黄毅大张旗鼓的送了扬州府尹一面半身大小的明镜,赞其为官清明,求得府尹墨宝“明镜高悬”四字挂于店内大堂。
  至开张之日,店中顾客云集,黄毅不禁大为惊讶,躲在楼上阁间观看的郭芙得意的告诉他,这就是送银镜给府尹江大人所带来的广告效应。更令黄毅难以理解的是郭芙不趁着众人追捧时赶紧出售,反而让他告示顾客,店中银镜、水晶制品均进行限售,如半身大小的妆台镜每月限售三面,其它的也各有数量限制。此事一经传出,店中银镜、水晶制品愈发受人追捧,往往月初便将当月限额一售而空,黄毅几次向郭芙请示增加限额,郭芙始终不允,只告诉他这是销售心理学,越是富人贵人,越是喜欢这般彰显身份。黄毅不解,但大小姐的神机妙算已深入其心,尤其是第一个月,他向郭芙报账时,她看完账本后,竟然在第二日拿出了一套新的记帐方法,以一种奇怪但是简单的数字符号代替了繁复汉字记载,而丁字账本的借贷记账法更是神奇,简单明了的体现了店铺内的收支情况,还有什么是大小姐不懂的吗?其实郭芙在面对他崇拜的眼神时还是挺不好意思的,不就是借用了一下阿拉伯数字和抄袭后世的会计方法么,唉,这阵子她可是盗用了不少后世的智慧啊,只怕以后得称为郭氏数字了。
  不过,郭芙还是满惊讶的,“桃夭阁”第一个月的收入居然就有一万三千多两白银,扣除成本,其实镜子的成本是在是很低的,不就是沙子么,当月纯收入竟高达一万二千六百四十三两,主要成本还是明镜在“天一居”的装饰费。这一数字委实让黄蓉吓了一跳,原以为女儿是一时玩闹,不想居然有如此巨利,不过,她亦越发欢喜得意,自己的女儿果然是聪明过人,即使是做生意也不落人后。
  “桃夭阁”如此巨利,幸而官场上有府尹江大人照应,至于私底下耍江湖手段的,郭芙只和鲁有脚打了个招呼,让丐帮扬州分舵的兄弟照顾一二,还有什么不起眼的敢上门挑衅。郭芙也不过一时兴趣,这点黄蓉倒是看得很准,果然是“知女莫过母”,在“桃夭阁”一切运作上了轨道后,郭芙便懒得关注了,每月也不过在月底时看看账目,几万两的月盈余在她眼中也只是个数字,核对了运回岛上地库贮藏起来罢了。
  郭芙只在年底的时候,才勉强记得提醒黄毅将店中大堂内那块长一丈宽七尺的约占了半面墙壁的巨大明镜交由府尹江大人献给当今圣上。黄毅此时已经能够领会部分郭芙的行事意图了,此前这面银镜悬在店内引起众人关注,曾有富商出黄金万两购买,但被郭芙拒绝,只交待对外宣称为镇店之宝,决不外售,但同时又将有人出价万金的消息放出去,事实上,这面银镜最新一次被一位据说是京中富商竞价高达十万两黄金,人们一直在猜测,究竟要多少黄金,“桃夭阁”才会将其出售。这番动作,果然又在扬州城引起巨大声潮。府尹江大人实在庆幸自己结识黄老板这么一位知情趣的妙人,此番上贡,果然龙心大悦,自己平步青云,入了朝中吏部为侍郎。同时圣上有感 “桃夭阁”忠君爱国,赏金万两,御笔钦赐“天下第一镜”,并指定“桃夭阁”为御用明镜。至此,“桃夭阁”之盛名已远播大宋全境,但凡有地位的人,莫不以家中有“桃夭阁”制品为荣,争相攀比。但郭芙依然维持着限售惯例,只是让黄毅将价格往上提了提,仍是止不住众人的购买热潮,每月才上市几日,就一售而空。黄毅实在是钦佩大小姐在做生意方面的远见卓识,其如天马行空般的行事,往往开始时看不出其用意,但其带来的好处总是非比寻常。且大小姐的定力非凡,面对着如此局势,居然还能控制住增加销量的欲望,毕竟,只要她肯出售,那就是滚滚的黄金白银。其实,郭芙那是懒得麻烦,她的琉璃作坊每月的产量正是目前的限量,她可没性质再去找什么琉璃师傅,指不定鲁有脚又会给她买回多少人来。
  郭芙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岛上练功,近来她感到内力宛如突破瓶颈般有显著增长,不知是否是这两年自己发育了的缘故,不论如何,对她而言,这可比“桃夭阁”赢利来得重要。郭芙此时与大公公过招,已可以轻松胜出,但她素来孝顺,自然不愿刺激老人家,最佳过招对象显然是武家兄弟了。只可怜武家兄弟每日被她逼着陪练,虽然每日能和她一起练功对他们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差使,但每日都被她打得鼻青脸肿,委实可称为痛并快乐着。郭芙则得意的称之为“挫折教育”,美其名曰是为了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精神,只能说欺负人也是会养成习惯的,显然,武氏兄弟就是郭芙的习惯性欺负对象。
  岁月荏苒,弹指间又是一年多时光过去,郭芙已由昔日的小丫头长成娇俏动人的姑娘,在桃花岛上,每日练武习医,恍然竟有“岛上不知岁月逝”之感。直到这日,黄毅回岛禀报“桃夭阁”经营状况,郭芙才惊觉“桃夭阁”竟已经营了一年光景,为她带来了三万两黄金和二十多万两白银,不由洒然一笑,自己也可算是一方巨贾了。静极思动,在岛上沉静了许久的郭芙升起了进入江湖走走的念头,虽然她这年还不足十四岁,但论武功,江湖一流好手已非其敌手。
  郭芙计划在京城杭州再开一家“桃夭阁”分铺,自己此番离岛,一则可以亲自指点一下京城“桃夭阁”的建立,二则可以借机游历江湖,一圆自己的江湖梦。黄蓉本不待允许郭芙离岛,她此时年龄比之黄蓉当年出溜时还要小上些许,唯一在岸上走得较远的一次便是九岁那年去了嘉兴,此后,只去过扬州,黄蓉实在担心她没有江湖经验,又怕她在外吃亏受苦,其实,以郭芙的机智和武艺,她不让别人吃苦头就算好的了。然而郭芙在她怀中撒娇撒痴,她有如何能不怜爱,最后只能同意了她和武家兄弟一同上京,但是,黄蓉与她约定,一旦“桃夭阁”建好,就必须及时返岛,郭芙自然满口答应。

  京都

  第十二章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得正是杭州美景,郭芙对其闻名已久,早已存下游赏之心。她与武氏兄弟三人由桃花岛乘船直接在临安府登岸,先在城内西湖畔最为著名的烟雨楼天字客房安排住下,此后,当然是游山玩水先玩个痛快了。至于“桃夭阁”分铺事宜,自是等黄毅由扬州赶来,再进行挑选地址、装潢店铺等工作。
  当时已是开庆年间,自宋廷南渡定都杭州已有一百三十余年。虽然北疆时有战事,然而江南却是一派绮丽旋馜风光。正当初秋时节,漫山枫叶红遍,映着湖边翠柳,却正是好一片姹紫嫣红。郭芙三人沿着苏堤一路赏玩,不由感叹杭州西湖,更胜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果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独自泛舟西湖,但见湖边游人如织,到处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郭芙无端端心头却升起了一股怅惘之情,她不由低了头将手探入湖水之中轻轻拨弄,感受着西湖那似有似无的,温柔得会将人吞食的沁凉。也许自高宗将都城建在西湖,就已注定了南宋的灭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种梦幻般的安详繁华,造就了太平盛事的假象,欢快的情绪一时黯然,郭芙突然想起林升那首著名的《题临安邸》,不自觉地吟诵出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郭芙才刚念完,突然传来一声“好”,她有些奇怪的循声望去,原来是旁边花船船头立着的一个年青男子所发。那人一身白衣胜雪,孑身孤立,见郭芙望来,淡淡冲她点头示意。郭芙仔细看去,那人浓淡相宜的剑眉斜飞入鬓,高傲挺直的鼻梁,儒雅中透着坚毅,心下不由感叹,所谓丰神如玉当如是。又见他遥望北地,怅然低吟:“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温润清朗的声音却透出深深的无奈。郭芙亦是心中黯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多少志士报国无门,不由朗声接着他的词句诵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那人深邃星眸蓦然一亮,面露微笑看向郭芙,言道:“多谢姑娘美意。”
  郭芙见他已领会自己意图,只嫣然一笑,便欲掉转船头,向他处划去。又听得花船上传来一句:“宋瑞兄,如此良辰美景,为何独立风中。哈哈,原来是,别有娇花在外啊!”她眼角余光扫见有人自花厅中出来对那男子说话,声音清亮,只是这般言语轻佻,实是惹人生气,自腰间摸出一颗银弹子朝来人膝间弹去。
  那俊朗男子似慢实快的上前两步,恰好挡在来人身前,右手长袖一卷,竟将郭芙射出的银弹子给收了去。郭芙不由微恼,却没看出此人竟是个练家子,虽然她无意伤人,弹子射出时只用了两成力,但他这么轻易收取,看来也是高手。郭芙不由嗔了那人一眼,却见他面带歉意的对自己做了个口型道:“抱歉。”这时他身后那人又钻了出来,看去竟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却也生得唇红齿白,容颜俊俏,面上还带着几分绯红,像是喝得有些醉了。他一身锦衣华服,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见了郭芙,竟然愣住,半晌,才叫出一句:“好漂亮的妹妹啊!”
  郭芙见他一派酣然模样,语意纯真,心中恼意也就此消融,按着江湖礼节对那俊朗男子举手一拱,示意就此别过,转身摇船离去。她心中暗想,这江湖之大,人外有人,若非今日所见,自己又如何知道还有这般不知名的高手,宋瑞,不知是何等人物,自己居然走眼,险些错将他看作一普通文士。
  几日后,待郭芙与武家兄弟将西湖附近的断桥、雷封塔等景致俱都游历了一番,黄毅也从扬州赶至。郭芙将一应事宜与之商量确定,便由他自行决定,自己却是做了个甩手掌柜。
  虽然还未到八月十八前后三天观潮节的日子,但钱塘江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这日正逢八月初,由于郭芙不想在观潮节里人挤人,因而与武家兄弟一同前往凤凰山提前观潮。到得凤凰山却发现,由于这几日潮势较大,虽不是观潮的最佳时节,游人依然众多。此时江潮还没有来,三人便在四处闲逛,武修文见游人如此之胜,奇道;“难道这钱江秋涛很稀奇麽?不就是浪潮嘛,怎么这么多人来看?” 武敦儒闻言,当即拉了拉他的衣袖,免得他继续大放厥词。郭芙不由白了武修文一眼,道:“小武哥,你真该多读些书了。东坡居士曾有言赞之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你都不知麽?”
  这时,江边人群突然一阵喧哗,隐隐听到有人在喊:“潮水来了!”
  郭芙极目远望,但见江面远处出现一条白线,起先还低吟浅唱,然而却速度奇快,很快地向大堤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果然是‘怒涛卷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