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拿进宫,听候发落!”
听到这里王琼就是心头一震,他看着太子道:“殿下,王延他已经没办法进宫面圣了。”说着,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王延。王延此刻已经是不断吐出血沫,又挣扎颤抖着,因为全身骨节皆碎裂,痛苦得无以复加,因此面目极度扭曲,不消片刻,竟然已经一动不动。王家人大惊,连忙上前探视,发现对方已经没了气息,王子矜眼圈一红,堪堪落下眼泪来,而王琼却是长叹一声,他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全身骨节皆碎,又如何能活下来……
李未央看到这里,目光中骤然转冷,元烈则不动声色地一笑,扬声道:“太子殿下,王延已经伏诛,你来晚了!”
太子面上一震,他大声道:“是谁杀了他?”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郭敦的身上,随后太子冷声道:“郭指挥使,你好大的胆子!谁让你调动禁军跑到这里来的?”他的语气无比的严厉,显然是兴师问罪来了。
元烈上前一步,俊美的面容在众人之中显得最为平静,甚至平静到了一种诡谲的地步:“殿下,出了什么事情自然由陛下处置!”
太子斜睨他一眼,五分轻蔑,两分怨毒:“原来旭王殿下也在,你还真是闲得狠,哪里都有你的身影!”
元烈琥珀色的凤眼玩味地盯着他道:“殿下不也是如此吗,每次到了这种局面,你就非要出来搅局不可!”
太子勃然变色,怒道:“大胆,你怎么说话的!”
元烈道:“我说话向来是这么不中听,太子殿下若是不喜欢,大可以捂住耳朵就是。”
太子冷哼一声道:“我不跟你废话!既然如此,那就请诸位与我一同进君面圣吧!只不过郭敦你擅动禁军,已经犯了死罪,还要委屈你了!”
他说到这里,李未央已然明白过来,他这是要将郭敦绑起来面君。李未央冷冷一笑道:“太子殿下,是不是擅动禁军,一切还未可知,请殿下不要妄下结论好!”
太子却是毫不在意:“不管怎么说,诸位请吧!”他说的诸位自然是包括王府和郭家的所有人,王子矜和李未央对视一眼,看来这一出局就是对方设好的,就等着他们跳进来。
这手段还真是不得不说——阴毒得很啊!
王子矜上前一步,看着李未央,低声道:“现在该怎么办?”
李未央长叹一声,看了一眼那边已然气绝的王延,心道这郭王两家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缘份,竟然会落到这个地步!看起来是王延先伤了自己,随后郭敦前来报复,两家发生了火拼,这才使得死伤无数,那五百禁军如今不过剩下一百余人,损失惨重。说起来王家有错,郭家也没讨得好去!两家人还要被绑在一起问罪,这可真是叫人说不出来的窝囊,对方实在是太过厉害了!只是在背地里稍加动作,就叫他们明目张胆的自相残杀,这还不像别的,他们明知道对方有所图谋却也无法避免,怎不叫人心头恼怒!
一阵冷风吹来,李未央轻轻咳嗽了一声,旁边的元烈连忙送上一件披风,柔声道:“你先回去吧,这里由我处置。”
李未央摇了摇头道:“不,既然来了,就要一同进君面圣。”
------题外话------
谢谢梧桐小十六童鞋的打赏,你把板砖换成了打赏我很欣慰,这表示你终于知道板砖砸到脑袋有多痛了。另外要恭喜szbanban亲当上状元,不过马有限,现在你只能骑着栗子簪花游街了,咳咳,还是很威风的……
☆、269 太子无能
偏殿内,皇帝背着手在御案前来回踱着步子,摇曳不定的烛光把他的身影投在青砖之上,显得十分幽黑,仿佛像一个幽灵在缓缓地飘动庶女有毒。张公公低着头心中暗暗忐忑,他不敢轻易揣测天子的心思,尤其眼前这位还不是一般的难伺候。皇帝终于在御案前停住了步子,突然恼怒地将桌子上的密信扫到了地上,自言自语道:“他们就没有一天消停的!”
这时候,小太监给皇帝奉上了一碗热茶,皇帝想也不想就掀翻了,兀自走到殿门口,门边侍立着的太监连忙将厚厚的门帘掀了起来。晚上那种寒夜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皇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觉得头脑清醒了一些。
张公公连忙跟上前来道:“陛下,外面风大,请您穿上这件大髦吧。”皇帝跨过门槛,冷冷地道:“不必,朕去看看这些蠢货。”
偏殿之前的地上,郭家和王家都跪在那里,分立两边,却是泾渭分明。皇帝冷笑一声,居高临下地站在台阶上,道:“你们真是好本事,居然还敢在大都中械斗!好,你们说朕该如何处置?”
所有人连忙低头请罪,齐国公诚惶诚恐地道:“都是臣教子不严,请陛下降罪。”
王琼则是满面羞愧地道:“臣有负皇恩,没能教管好自己的儿子,郭小姐遇刺在先,禁军参将被刺在后,若非郭指挥使亲临王家,恐怕我还不知道逆子竟然做出这样的事!这都是我的过错,请陛下重重治罪!”
郭敦却大声道:“这都是微臣一时莽撞,才会闯下大祸,与他人无关,请陛下不要怪责别人,若有任何罪责,微臣愿一力承担!”
皇帝冷冷地盯着他,目光之中似笑非笑,哼了一声道:“你们倒是乖觉,个顶个的都在请罪。”他摇了摇头,心道若非你们还有用,朕怎么会容你们在大都中任意妄为,早就全部拖出去砍了!
齐国公和王琼对视一眼,却都是低下头去,一副诚惶诚恐地模样,他们两个都是人精,如何不明白是有人暗中在唆使郭王两家斗个你死我活,可纵然是这样,他们也是必须忍耐。王琼他明知道郭家在这件事上其实是没有什么罪过的,可郭敦毕竟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王延。而对齐国公来说,王延先伤了郭嘉在先,随后又杀了禁军中的参将,这等罪名实在该死!只是,他碍于有一双幕后黑手在推动这一切,反倒不能直接向王家讨回这公道。他们两人此刻心情都是十分的复杂,不由哀叹教子不严,以至于害得整个家族都要背负起这样的名声和罪过!
李未央心头划过一丝冷意,她很清楚这种情况实在是皇帝一手造成的。若非他将南康公主嫁给了王延,何至于闹到如今的地步?裴皇后正是抓住这个把柄,一步一步逼着郭家和王家走到了此处!
唯一一个面无表情的人就是旭王元烈了,他远远地看着皇帝,却是一脸的皮笑肉不笑,丝毫没有半点的恭敬。
皇帝眸光在每个人面上一一掠过,冷冷地道:“亏你们知道犯了错,这件事情要是记载于史书之上,是连朕的脸面都要被你们抹黑了庶女有毒!两家之间的争斗竟然敢动用禁军,还闹得满城风雨,亏你们想得出来!”
郭敦低下头,再次冷声道:“陛下,此罪郭敦愿一力承担。”
皇帝冷笑一声道:“承担?你承担得起吗?你可知道没有朕的命令,私下调动禁军这是什么样的罪名?”
郭敦早已有所觉悟,一字字地咬牙道:“陛下,若非王延刺杀臣的参将在先,微臣也不会带领禁军闯入王家。”
皇帝嗤笑道:“如今你是带着禁军闯到王家去泄愤,改天是不是就要带着禁军闯入皇宫来造反?”
空寂的偏殿中,皇帝的声音在四周飘荡,众人听了却都不免带起一阵寒颤。而齐国公见皇帝脸有怒色,心中不免忐忑,连忙叩头道:“陛下,都是微臣的错,微臣罪该万死!”他照例伏地叩了三个响头,浑然也不顾身为国公爷的尊严和体面。
王琼在一旁冷眼瞧着,不由也对齐国公十分敬佩。光说这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自己就是做不出来的,事实上今天这件事情和齐国公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包围王府的是郭敦带的人,齐国公压根不知道此事,可是为了儿子,他跑到这里来,拼了命地向陛下请罪,这意思无疑是拿郭家来保郭敦了。若是换了自己只怕还没有这样的决心,第一个就会选择牺牲王延。
皇上的目光在他们的面上一一扫过,目光深处含着一丝说不出的阴冷,众人都跪伏在地,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发落。
李未央看了一眼元烈的方向,微微一笑。元烈开口道:“陛下,此事乃是王延有错在先,并不可怪责郭指挥使一人。”
李未央暗暗赞许,元烈开口时机恰到好处,太子必定也坐不住。果然,太子忍了半天,终究没有忍住,立刻上前一步,大声地道:“父皇,郭敦罔顾军令,竟然将禁军作为私下泄愤之用,请父皇革了他的军职,断他一个谋逆之罪!”
按照裴后的吩咐,他只是去宣召王延入宫,不能参与任何事,可他却还是没办法忍耐了!既然元烈开了口,父皇难保会饶了郭家,他不能坐视此事发生!
齐国公心中一凛,谋逆之罪?这就是要郭家人以命相抵?谁知太子的话还没有说完:“父皇,此次王家只不过是一时糊涂,才没有将此事禀报陛下,以至酿成惨祸,请父皇好好安抚镇东将军,须知此时他正经历丧子之痛,而且郭敦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冒犯了父皇的尊严和国家的法律!”
皇帝听到此处,对太子的立场已经十分明白了,他这是要求皇帝立刻处治郭敦,并且给王家以安抚。只听见元烈冷冷地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太子扬眉转头盯着元烈,目光阴冷地道:“旭王,怎么到哪里都有你的影子,难道现在你还要为郭家开脱不成?”
元烈淡淡一笑,神色从容地道:“刚刚太子口口声声都是郭家的错,可有没有想过,王延先是对南康公主无礼就犯了大不敬的罪过,随后他又故意刺杀去看望南康公主的郭夫人和郭小姐。郭夫人身上可是有诰命的,刺杀朝廷命妇,王延本身已经犯了重罪!郭家不与他计较,他却变本加厉潜入禁军之中谋杀了参将,这可绝不是一般的小罪,难道太子都要对这些视而不见吗?”
太子冷冷一笑道:“之前是有风言风语父皇才想招来王延对峙,可现在人都死了你还死死抓着这一点不放!说王延羞辱南康公主,谁能做证?”
皇帝看着旭王元烈,神色复杂道:“太子此言甚是,你说王延羞辱公主,可有证据吗?”
李未央沉下了脸,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他要偏帮太子吗?还是在故意威逼元烈?他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可以放到台面上来说的,羞辱公主,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公主在新婚那一日被劫,难道要南康公主当众承认,丈夫是嫌弃她不洁,所以才百般羞辱的吗?
只听见广场之外,一个宫装女子突然大声道:“我是皇室公主,要进去向父皇请安,谁敢拦着我!”
众人吃了一惊,却瞧见南康公主身边带着两名宫女,快步地走了进来。皇帝把脸一沉,眸光冷厉道:“南康,你怎么到了这里?”
一路上都有禁军护卫,可是南康公主竟然闯了进来,南康望着自己的父皇,眼中隐藏着莫名的愤恨。她语气冰冷地道:“我听说郭家进宫请罪,故而特来向父皇问安,一路上虽有人拦阻,可是谁也不敢为难我,都是因为这一样东西。”说着南康已经取出了一直藏在袖中的匕首。
皇帝看向南康公主,只见这个女儿平时娇俏天真的容颜,突然平添了几分皇室的威仪,而那一幅视死如归的模样,已经告诉众人她刚才正是用袖中这把寒光闪闪的匕首要求众人放她进来,难怪无人敢阻拦,毕竟外面那些人只是护卫,谁敢真的让南康公主自尽于当场呢?
皇帝看着她,像是第一次认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