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巧算师-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保甲过去从事是管人的差事,对于如何向村民发号施令倒有一手,而对于如何经营作坊确是个外行。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保甲既然下定了决心,就决不罢休,一心一意要办个像模像样的作坊,在村人面前露个脸,绝不能让别人小瞧自己。于是,保甲辞了官差,下海搞起了产业。

    要知道,办一个作坊,首先要选好行当,还要有懂技术的工人。于是,保甲带上盘缠费一头扎进庐州城,四处寻找商机。因为保甲知道,这几年城里官办的作坊日子不大好过,作坊里的伙计们大多数在外谋求第二职业,捞点外快来填补家庭生活。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伙计,凭着所掌握的技能,被许多农村开办作坊的小老板聘用为技术顾问。这样,小老板发了财,顾问也赚了钱,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个人、集体都受益。

    (待续)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一百一十三回 辞官下海】………

    保甲一头扎进庐州城忙活了半月,终于在熟人的引荐下,与一个官办作坊搞技术开发的小伙计接上了头。这个小伙计秀才学历,手中有技艺,进入官办作坊不到五年便出任作坊生产技术骨干了。只是因为近两年来个人小作坊的兴起,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冒出了许多村办作坊,给小伙计工作的官办作坊带来了不小冲击。官办作坊经济效益逐年下滑,作坊干活伙计们的薪水、红利不断减少,逼得人人动起脑筋,想在业余时间赚点外块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处境。小秀才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赁借手中的技术,找一家小作坊发挥一技之长,好赚些钱早日致富。

    因此,保甲、小秀才两人由于心往一处想,在熟人的引荐下来到路边一个小饭馆。二人入屋后寻了个僻静拐角坐下,要了一瓶酒和几样下酒小菜,然后边喝边唠。还没等喝够二两老酒下肚,两人已是亲兄弟一般亲热得不得了,大有相见恨晚之便势!随后,保甲转入正题,小伙计心照不宣,二人一拍即合,当时就在席前搭成契约:由保甲负责出资办作坊,小秀才负责技术生产;保甲按月发给小秀才技术服务费。

    要知道,保甲毕竟当过不少年差役,办事讲究效率,说干就干,不搞纸上谈兵。这里和小秀才商妥后,回去后没过上半月,便按照小秀才的交待,将筹办作坊的前期工作搞出个花样来。小秀才找到了第二职业,浑身是劲,利用所有空闲,往返于廾岗村帮助保甲筹办作坊。

    真是人心齐、泰山移。才一个月时间,经过二人通力合作,在保甲家中,一个土办法建造的作坊算是搭建起来了。虽然没有城里官办作坊所具有的设施条件,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像模像样,外行人一点分不出真假。当然,保甲、小秀才心里都清楚:小作坊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再好,也没办法跟大作坊的产品相比,不能直接拿到市面上销售。因为,大作坊的产品已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大家信得过!

    因此,小秀才只能帮保甲开发些半成品产品,专供给官办作坊作生产原料。要知道,官办作坊家大业大,只要从牙齿缝隙中漏点下来,也能把小作坊撑死。眼下许多小作坊都是喝着官办作坊的奶长大的。但是也要明白,能喝上官办作坊这碗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是找不上关系,人家甚至连大门都不让你进,别说喝奶了。

    如果能够直接找上大作坊的老板,那是最好不过了,只要老板一句话,不但省了跑腿、口舌,也省了工时。只管送货,坐家收银子。可是这种美差事落不到保甲头上,除非保甲的二大爷在州府做官。保甲既然没有这层关系,那么就只好老老实实从基层打点起。保甲终于找到一位在城里生活的老乡,这个老乡认识一家大作坊的小掌柜,通过老乡帮忙,小掌柜答应见识一下保甲。

    保甲听了老乡介绍,欣喜若狂,马上找来小秀才商量,要求小秀才陪同一起去。之所以这么干,保甲主要是出于担心,担心人家问到货物的性能特点时,自己叙述不清楚。说实话,保甲虽然悟性好,已从小秀才口中领会到自己生产的货物特性。对一般人而言,保甲能够将货物介绍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甚至比小秀才介绍得还要动听。但毕竟只知货物的皮毛,不知其里,到时候人家要是问到点子上,保甲可能抓瞎,一问三不知,弄不好叫人家立马打发出门。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把小秀才捎带上。

    小秀才是搞技术的,书生气浓厚,平常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只管一头埋在产品技术开发上。但为了开辟好第二职业,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保甲等到小秀才抽出了空闲,二人背上自己的货物,按照孰人的指点,来到城西头的大作坊,问了许多干活的伙计,最后找到了负责采购供应的小掌柜。

    掌柜室里坐了许多人,一个个抱着各色烟筒吞云驾雾,静等小掌柜接待。保甲见到此种情形,不敢冒然上前打搅小掌柜,只好和小秀才在屋拐角找个落屁股的地方坐下,掏出汗烟袋,填上烟丝,点上火一边吸一边耐心等待。

    小掌柜只顾忙接待。嘴中叼着的烟筒却没有烟袋,因为,烟嘴里的烟丝还没燃尽,一旁的客人就忙拿出身上带来的上等烟丝,又给小掌柜烟嘴装满填实,然后再给小心点上火。小掌柜只管带劲抽吸,一点不用担心烟丝燃尽断火。保甲抽完一嘴烟,见接待还没轮到自己,只好又装填了一嘴烟丝接着抽。要知道,这是求人的事,千万不能性急,性急吃不了热粥。谈生意是一个理。

    这可苦了小秀才。要知道,小秀才平生不抽烟,平时工作接触的人也没几个是烟民。如今突然处在这种场合,让烟呛得喉咙发痒,眼睛发酸,恨不能将头插进水桶里。直到保甲抽完整整一袋烟,小掌柜的接待才轮到他们头上。然而,保甲虽说苦等了半天,也没白等,起码从小掌柜待人接物中懂了些事理。保甲发现,小掌柜前面接待的客人,如果客人大谈自己的货物如何价廉物美,品质一流,小掌柜根本不感兴趣,抽不上两口烟便将客人打发走。如果是来自南方沿海的客人,在介绍自己的货物时,又扯上自己所在的地方,经济活络,生活开放,特别是能买到便宜的走私洋货!小掌柜便听得两眼发直,一身是劲,对客人表现出由衷的热乎。一来二去,保甲渐渐摸着了小掌柜的脾性。

    终于轮到接待保甲。保甲首先向小掌柜解说是有某某介绍人引荐来的,接着轻描淡写将小秀才和自己的货物一块儿介绍给小掌柜。然后话头一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保甲凑近小掌柜,用向小掌柜诉说,自己的作坊自己当家,然后伸出两个手指,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告诉小掌柜,事成之后给两成回扣。

    小掌柜听后不动声色,开始询问保甲货物质量性能。保甲忙将小秀才推上前,要小秀才解答。小秀才自从进屋后,就一直冷在一旁,不抽烟,不说话,乐得自个儿慢慢想心思。正在走神,突然见保甲让他和小掌柜说话,不敢怠慢,马上表现得像学生回答老师问话一样,问一句,答一句,一点不敢答非所问。

    好歹小掌柜并没为难小秀才,只是例行公事问了些货物性能,对小秀才的回答似乎很是满意。保甲见小掌柜考问完小秀才,立即上前向小掌柜夸赞小秀才,是正儿八经私塾学堂毕业,秀才文凭,眼下又在攻读翰林院函授生。小秀才是官办大作坊的技术骨干,如今被他聘任为技术顾问,生产的货物绝对品质一流,大可放心。

    小秀才听到保甲如此夸奖,不免有些受宠若惊,脸上一阵阵发热,心口砰砰乱跳。好在小掌柜并没去注意他的脸色,而是和保甲谈得十分投机,俨然成了一对老朋友。许久,小掌柜才醒悟,屋中还有等候接待的客人。于是,马上装起正经来,要求保甲将货物送去作坊操作间,等他安排个时间先试用一下,然后才能确定是否定货。让保甲回家等候回信。

    保甲与小掌柜初次相识,本想请小掌柜下酒馆啦啦家长,培养培养感情。话刚开口,小掌柜便连连推辞说:“不必客气。只要货物质量过得硬,我会进你的货。”

    保甲不敢造次,只好带着小秀才告辞出门。眼见已是正午,不能饿着肚皮赶路,于是,二人寻了个路边饭店,要了两样抄菜,筛了两碗老酒,对斟对酌起来。小秀才平时难得受人邀请,自己又是工薪阶层,没有多余的银子下酒馆消费。乍吃着酒家烧的菜,油荤重,又解馋又润滑肚肠,吃着畅快。不由得多喝些酒,脸皮发热,话茬儿多起来。



………【第一百一十四回 推销货物】………

    小秀才感叹道:“平时听人说,现在推销货物,要是不给人家回扣好处,人家根本不答理你。我们家作坊那些负责进货的小掌柜,谁个不是富得滴油?家里老婆孩子天天吃肉还闲不够,动辄还要下饭店。要是平时没有油水赚,你打死他也不敢这样铺张。没想到,今天碰到的这个小掌柜,倒是个守规矩的人,请他吃顿饭都不愿出来。这种人现在真是不多见!”

    保甲也很满意。要知道,自己弃农经商,脚丫上的黄泥巴还没完全洗干净,第一次上府城来谈生意,就受到官办大作坊的掌柜接待,感到脸上特别有光。不管说,这是个好兆头,旗开得胜!于是,不停的邀请小秀才,喝!喝!保甲酒灌多了,说话舌头打不过弯,讲不清楚,急得只好用酒碗硬跟小秀才碰。

    二人填饱肚子,尽了酒兴。保甲跟酒家结了帐,爬起身跟晕船似的,东倒西歪免强还能走路。于是各自回去静等佳音。

    半个月不知不觉过去了,对于保甲来说,不亚于过了半年。半个月来,保甲跑了小掌柜那儿至少五趟。可是每次去,小掌柜总是告诉他在等一等,等忙完手中的活就来办他的事。然而,小掌柜手中的活似乎总是忙不完,看样子不知道还要等到那个猴年马月,小掌柜手中的活才能忙完。请他出来坐坐吧,小掌柜总是推辞,叫保甲每次白跑路干着急。

    闷闷不乐的保甲只好来找介绍人,希望介绍人给想想办法。介绍人跟随保甲来到小酒馆,两碗酒下肚,便问起保甲作坊开张后以来,生产的货物销售顺不顺?保甲见问,便将一直等待小掌柜用货的事情全部说了。介绍人听后,一仰脖子又喝了一大口酒,然后夹筷菜放入嘴中边吃边问:“你可给他意思意思了?”

    “什么意思意思?”保甲不解地问。

    “嘿,连意思都不懂,你还怎么出来推销货!”介绍人摇着头,继续吃他的菜。

    “是不是回扣?”保甲猜想着说,“可是他还没用我的货啊,我怎么给他回扣?”

    “回扣是下步的事。现在当务之急是要他进你的货!要他进你的货,就得先意思意思,不能光是白口说白话,就是说上几箩筐好话也是白搭!明白吗。”介绍人吃着酒,认真地给保甲上市场经济常识课。

    保甲听得似懂非懂,等介绍人说完,便小心地问:“得送多少银子才够意思意思?”

    “市面上没有统一的定制,尺度得靠自己掌握判断,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