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地又向大家报告了小岗村所以闹起包干到户的原因,和这场改革给小岗人带来的变化。他结合自身的体会,把话题引入到上海市工商局对个体经济所采取的错误的做法,指出这种做法是违背了群众的意愿,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是不符合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时代大趋势。
他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就如此严肃的课题,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平生还是第一次。他甚至对自己的勇气,以及口才,也暗下感到几分惊奇。他的发言反响之大,更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会场上的气氛相当热烈,有人竟当场拉出了大幅标语:“强烈要求恢复上海主人印刷厂!”散会后,由上海一家仪表厂党支部书记辞职下海、领着学友创办主人印刷厂的毛来,开车把他接去看厂,当时的工厂,还正在被封。
第四天,严宏昌被请上了主席台,大会安排他同上海市工商局长直接对话。
这个对话,被上海媒体看作“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同上海“吊销事件”主政者一场面对面的交锋。
工商局长首先强调:上海是一座大都市,是社会主义的大都市,决不能允许像私人商业网点和像主人印刷厂这样的资本主义产物,在上海蔓延;取缔并吊销他们的营业执照,是必要的,也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为了维护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地发展。
工商局长说到激动处,还拍起了桌子,表现出无比的义愤。
严宏昌发言时,却显得颇为冷静。打从小岗村包干到户走到今天,遭遇到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已使他修炼得“每逢大事有静气”。杀头坐牢都不怕,同上海一个工商局长当面对话,好大个事!
当然,他没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他的话题,自然是从农村改革切入。他首先提到五年前,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中央下发的第五个“一号文件”。那个文件中已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在农村允许它存在并有所发展。”由于在办塑料制品加工厂以及长途贩运粮食和鸭子的那些日子里,他一直就被人指责那是“资本主义性质”,因此,上面的这句话,他记得十分清楚,而且刻骨铭心。他对这位局长说,个体经济在中国农村允许存在并希望有所发展,上海个体经济同属此理,它一样地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仅应该让它们存在,更应该为它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吊销,封闭,都是不利于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是不理智的。事实证明,小岗人当初搞的包干到户,已经受到各地农村的欢迎,并被广泛地推行;历史也将证明,上海市工商局局长强行取缔个体经济是极其错误的,是不得人心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住上了大房子(3)
他问工商局长:“你说它们都是资本主义产物,你可以告诉我,在这件具体的事情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的鉴定根据,在哪些地方吗?”
工商局长答非所问,说道:“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就是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走过来的!”
严宏昌说:“上海我不了解,中国的城市几十年怎么走过来的,我也不了解。但我要说,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走过来的那种吃‘大锅饭’的集体化道路,已经被农民抛弃了;今天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受到亿万中国农民的喜爱。按局长这么说,上海一直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过来的,上海就没有改革开放的需要了?上海几十年走过来的路,究竟是应该一成不变,还是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恐怕不是你工商局长能说了算的,上海的老百姓才最有发言权。你们这样取缔个体商户的营业,关闭几个大学生创办的私营企业,上海市民是欢迎还是反对,你去了解过吗?”
工商局长开始变得语讷:“我不需要了解,党就是这种政策。”
严宏昌一点不留情面地说道:“你们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要我们小岗人回到‘大锅饭’的年代,就是要把那些已经投身改革的上海市民重新捆在一起受穷!”
严宏昌说的这些道理,到会的专家和学者其实都清楚;甚至,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些基本常识。问题是,在这样的会上,需要有一个人敢于理直气壮地说出来,而严宏昌作为大包干的带头人,无疑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大家都没想到,他严宏昌还真的能说,并且敢说。所以,他的话,赢得了会场上一片掌声。
整个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会议主持者最后明确表态:“个体工商户被吊销了营业执照的,应该一律补发;被查封的主人印刷厂,应该恢复营业!”
因为会上的情况,上海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作了跟进报道,严宏昌走在上海的大街上,有几次竟被行人认出来,称赞他讲得好;有的甚至代表上海市的个体工商户,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上海松江县校办印刷厂厂长宋富豪,和在上海做生意的温州商人李二安,两人在电视上看到了严宏昌发言的新闻,就到处打听严宏昌的住处,找了三天,终于拦住了接送严宏昌的汽车,李二安激动地对他说:“你救了一批上海的生意人呀!”严宏昌说:“我只是在自己救自己。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宋富豪说:“想见见你,交个朋友;说不定还会有合作的机会。”
会后,上海人大主任葛修璐、上海市委秘书长李开亚,都分别到严宏昌的住处看望他,希望他充分利用小岗品牌的优势,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商品经济。
上海市经委主任汪其也来到了严宏昌房间。汪其不无感慨地聊起了一些往事。
“其实,还是在一九八三年,你们凤阳搞起大包干不久,我们就去看了,以后对你们的支持也不少。一九八五年我们支援县里办起了凤阳眼镜厂,炼硅厂,还有其他几个企业。”
严宏昌并不知道凤阳眼镜厂是*助的,却知道“凤阳”牌眼镜已是名冠一方,畅销省内外。无论凤阳眼镜厂,还是凤阳炼硅厂,今天都已经成了凤阳县重要的经济支柱,成为凤阳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标杆。
严宏昌对上海无私地支持与帮助自己的家乡,十分感动。但是,汪其接下来的话,却让严宏昌感到无地自容。
住上了大房子(4)
汪其说:“为支援凤阳办企业,我们把资金、人员都带去了,也先后上马了,遗憾的是,凤阳方面技术掌握了,就把我们的技术人员一个个地撵回来了。”
“他们做得太不地道了!”汪其失望地说。
一阵令严宏昌难堪的沉默过去,汪其话锋一转,他说,他很关注小岗的发展,如有可能,他也愿意帮助小岗。
严宏昌于是不失时机地谈到了自己的一个设想,他说,是否能让小岗成为上海“菜篮子工程”和粮食生产的一个基地呢?
汪其觉得严宏昌的这个想法很好,他考虑了几分钟,就提笔给凤阳县委、县政府写了一封信,要严宏昌带回去。同时,委托社科院的王振民教授,陪他到上海的郊县去转转,看一看上海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小岗提供帮助。
随后,王振民就带着严宏昌到了淞江县,去看了大江养殖公司。在淞江,严宏昌拜访了刚结识的朋友宋富豪,并应邀在宋富豪家住了几天。住下之后才了解到,这位一见如故的上海朋友,原来并非等闲之辈,还是上海滩上一位著名人物,曾被评为“上海十大企业家”,并且是“上海十大园丁奖”的获得者。
宋富豪听了严宏昌对小岗的一些介绍,就鼓动严宏昌成立一个“小岗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要干,就先从养殖场干起,他愿鼎力相助。
严宏昌知道宋富豪是真心想帮自己,也就不瞒他:“以小岗生产队的集体名义,搞一个农工商一体化的开发公司,困难不小。我们那里地处偏僻,大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有商品和市场观念,认为办企业是奸商们的事,大家不一定会同意。”
宋富豪问:“我只问你,你想不想干?”
严宏昌说:“我当然想,也试过,但要自己办一个公司,没那么多资金呀!”
宋富豪大包大揽地说:“你先把平台搭起来,资金我来解决。”
严宏昌想了想又说:“我不了解办公司需要走哪些程序。”宋富豪干干脆脆说:“这好办,我跟你去一趟凤阳。”
回到凤阳,严宏昌带着宋富豪首先找到县委办公室,去见县委书记。办公室的同志听说要见王昌义书记,先是不让进,待严宏昌说明要面呈上海市经委主任汪其的一封亲笔信,这才变得客气,告诉他,王书记正在县供销社三楼开会。
严宏昌立即赶往供销社的三楼,可会已散了。
下午机关一上班,严宏昌再次赶到县委,终于见到了王书记。王昌义看罢信,感叹道:“哎呀,好你个严宏昌!凤阳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有几十个,早发展起来了!”然后,对严宏昌说:“这事我知道了,你如果没有别的事,就先回去吧。”
回到小岗,严宏昌呆了一天,就和宋富豪按计划去了县工商局,提出申办“小岗农工商实业总公司”。工商局说,这要县委、县政府正式批准才行。
这一下,连宋富豪也糊涂了。不过他马上明白,各地有各地的规矩,既然告诉你这事需要县委政府批准,那就必须“入乡随俗”。他要严宏昌再去找王昌义书记。
王书记听了严宏昌的陈述,说,这是政府的事,叫他去找县政府。
严宏昌于是又跑到政府;县政府的同志告诉他,这样的事是由县经委具体在过问。
严宏昌只得掉头去找县经委,可县经委的工作人员却说,你们应该先去县乡镇企业局,他们同意了我们才能批。
就这样,严宏昌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大楼之间,来回奔波,把个宋富豪的心都急烂了。他们在凤阳县城住了五六天,花了几千元,才算把办公司的一切手续跑齐了,宋富豪这才放心地回了上海。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住上了大房子(5)
公司的平台已经有了,宋富豪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几天之后,宋富豪就给严宏昌打来电话,要他在小岗村挑选几个年轻人,先送到淞江县大江养殖场接受技术培训,一切费用由他解决。严宏昌没想到宋富豪办事的效率这么高,就把免费去上海学习的好事告诉大家,不过他也把丑话说在前面,大家一听说公司今后是盈是亏,还得看自己怎么干,任何公司都有一定风险,于是都不愿意干。严宏昌跑得腿痛腰酸,说得口干舌燥,也是白搭。最后,也只有自己的大儿子严余山愿意去,无奈,严宏昌只得从小严生产队找了一个,又在小溪河镇上物色到一个,凑齐了三个人,然后亲自把他们送到了上海淞江。
在上海期间,宋富豪还带着严宏昌去了一趟上海市委,他们找到了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孟建柱。孟建柱对小岗村这位“大包干带头人”的到来挺重视,听说他要办养殖场,并已派人在淞江进行技术培训,就亲自给淞江县畜牧局局长洪平写了一封信,要洪平局长帮助解决小岗培训人员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孟建柱还客气地请严宏昌和宋富豪吃了一顿饭,对小岗发展养殖业,他表示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很快,就有消息传来,上海决定无偿提供一百头母猪,且均为优良品种,同时拨给十五万元,作为创办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