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元杂剧名著新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古代戏曲元杂剧名著新译-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千    公子,使俺去,若有人撞见,这顿打可不善也。

  裴少俊  我来教你,有人来问呵,则说俺买花栽子,不妨事。如见那小姐,即说是我教送与她。

  张千    公子,我去。

  裴少俊  那小姐喜欢,你便招手唤我,我便来。若是抢白,你便摆手,我便走。

  张千    我知道。(与梅香见)大姐,你这后花园有卖花栽子么。

  梅香    这里花栽子谁要买?

  张千    俺那公子要买。(做招手)

  裴少俊  谢天地,事已和谐也。

  梅香    小姐,那两人拿过一张纸来,不知写什么,小姐看看。

  李千金  (接简帖,念。)“只疑身在武陵游,

  流水桃花隔岸羞。

  咫尺刘郎肠已断,

  为谁含笑倚墙头。”

  梅香将纸笔来。(写书简)梅香,我央求你,你勿阻我。将这一首诗,送与那公子。

  梅香    小姐,叫我把这首诗送与谁去?诗中又写的什么?见那秀才又说什么?则怕有人撞见了咋办?

  李千金  好姐姐,你与我走一遭去。

  梅香    你往常打骂我来,今日却央求我,你说明白,送与谁?

  李千金  (唱)却问情词寄予谁,

  且将新诗权做媒。

  我映丽日墙头望,

  他袖春风马上归。

  怕是外人知晓多羞愧,

  呼天叫地的小梅香,你好不做美。

  梅香    这简帖,我送与老夫人去。

  李千金  梅香,我央求你,你要告诉老夫人呵,那可怎生了得!

  梅香    你知道着慌拉?

  李千金  可知慌了。

  梅香    你怕吗?

  李千金  可知怕了。

  梅香    我逗你耍哩。

  李千金  则被你吓杀我也。

  梅香    我送去也。(送给裴少俊)俺小姐复信与你,看看这首诗吧。

  裴少俊  (念)“深闺居住暂闲游,

  手念青梅半掩羞。

  莫负后园今夜约,

  月移初上柳梢头。”

  这小姐,有顷城之貌,又有出世之才。

  梅香    俺小姐是说今晚后花园赴期,休的失信。

  裴少俊  张千,俺打那里过去?

  张千    跳墙过去。

  梅香    小姐,他要跳墙来也。

  李千金  (唱)莫道这里花阴密。

  莫道这堵粉墙低,

  梅香与他行方便,

  傍晚角门虚掩闭。

  斗转星移湖山暗,

  曲经抄直莫迟疑。

  休教苍苔湿鞋袜,

  花园权作武陵溪。'下'

  裴少俊  惭愧!这一场喜事,非同小可。只等天晚,便好赴约也,'下'

  (伴唱)妾弄青梅凭短墙,

  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望,

  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

楔子 第一折
楔子

  [番王摆驾上

  番王    (念)毡帐秋风迷宿草,

  穹庐夜月听悲笳。

  控弦百万为君长,

  款塞称藩属汉家。

  某乃呼韩耶单于是也。若论俺世家,久据朔漠,独霸北方。以射猎为生,攻伐为事。文王曾避俺东涉,魏绛曾怕俺讲和。逐代易名,随时称号,单于可汗。当秦汉交兵之时,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兵马百万。俺祖公冒顿单于,围汉高帝于白登七日。用娄敬之谋,两国讲和,以公主嫁俺国中。至惠帝、吕后以来,每代必循故事,以宗女归俺番家。宣帝之世,我众兄弟争立不定,国事稍弱。今众部落立我为单于,实是汉朝外甥,我有兵甲十万,南移近塞,称藩汉室。昨曾遣使进贡,欲请公主,未知汉帝肯寻盟约否?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多少是好。正是:番家无产业,弓矢是生涯。'下'

  '毛延寿上。

  毛延寿  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全凭陷佞奸贪,一生受用不了。

  某非别人,毛延寿的便是。现在汉朝驾下,为中大夫之职。因我百般巧诈,一味谄媚,哄得皇帝老头十分欢喜,言听计从。朝里朝外,哪一个不敬我,哪一个不怕我。我又学的一个法儿,只是叫皇帝老头少见儒臣,多亲女色,我这宠兴,才得牢固,道犹未了,圣驾早上。

  '汉元帝上。

  汉元帝  嗣传十叶继炎刘,独掌乾坤四百州。

  边塞久盟和议策,从今高枕已无忧。

  某,汉元帝是也。俺祖高皇帝奋布衣,起丰沛,灭秦屠项,挣下这等基业传到朕躬,已是十代。自朕嗣位以来,四海安然,八方宁静。非朕躬有德,皆赖众文武扶持。自先帝晏驾之后,宫女尽放出宫去了。今后宫寂寞,如何是好?

  毛延寿  陛下,田舍翁多收十斗麦,尚欲易妻,况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何不遣官遍行天下,选择室女,不分王侯宰相军民人家,但要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者,容貌端正,尽选将来,以充后宫,有何不可?

  汉元帝  卿说得是,就加卿为选择使,遍行天下筛选。将选中者画图形一轴送来,朕按图临幸,待卿成功回时,别有区处。

  (唱)四海升平绝战马,

  五谷丰登免征伐。

  待选室女择宫娃,

  看哪一个合属俺帝王家。'下'

  
  第一折 

  
  '毛延寿上。

  毛延寿  (念)大块黄金任意挝,

  血海王条全不怕。

  生前只要有钱财,

  死后那管人唾骂。 

  某,毛延寿。领着大汉皇帝圣旨,遍行天下。选择室女,以选够九十九名;各家尽肯馈赠,所得金银却也不少。昨日来到成都秭归,选得一人,乃是王长者之女,名唤王嫱,字昭君。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艳丽,真乃天下绝色。怎奈他本是农庄人家,无大钱财,我问他要百两黄金,选为第一,他全然不肯。我本待退了他,却又便宜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叫她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下'

  '王昭君上。

  王昭君  (念)一日承宣入上阳,

  十年未得见君王。

  良宵寂寂谁来伴,

  唯有琵琶引兴长。

  妾身王嫱,小子昭君,成都秭归人也。父亲王长者,平生务农为业。妾年长一十八岁,蒙恩选充后宫。不想那毛延寿,问妾索要金银,不曾与他,将妾影图点破,不曾见得君王,现今退居冷巷。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闲咱。

  '汉元帝上。

  汉元帝  某汉元帝,自从择选室女入宫,多有不曾宠幸,煞是怨望咱。今日稍暇,不免巡宫走一遭,看那个有缘的得遇朕躬也。

  (唱)几度秋凉添白发,

  未遇宫中美*。

  月下吹箫玉人怨,

  车碾残花古道狭。

  未必无心珠帘挂,

  昭阳一步一天涯。

  疑似无风竹影动,

  恨似有月照窗沙。

  每见管弦寻玉辇,

  斗牛星畔找舟伐。(传来一阵琵琶声)

  (白)是哪里弹得琵琶声响?(

  内官    是谁弹琵琶,快来接驾。

  汉元帝  不要忙接驾。

  (唱)莫忙传旨与他家,

  乍蒙恩把不定心儿怕。

  惊起宫槐昼歇鸟,

  撼动庭树夜栖鸦。

  小黄门,你看是哪一宫的宫女弹琵琶,传旨叫他来接驾,不要惊吓着他。

  内官    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宫里的,圣驾来到,忙接驾者。

  '王昭君上。

  王昭君  不知陛下驾临,未能远迎,妾身该死。

  汉元帝  恕你无罪,朕当亲自问你,是那位后妃属下?

  (唱)休怪我不曾来往乍行踏,

  我特来温和你泪绡帕。

  今宵花烛银灯下,

  管教那喜信爆灯花。

  你称妾身,呼陛下,

  必不是寻常百姓家。

  看了她容貌端正,是好女子也呵。

  (唱)将两叶柳叶眉儿画,

  把一个蔬果脸儿擦。

  额角香钿贴翠花,

  回媚一笑倾城价。

  若是姑苏台上见到他,

  那西施半筹也不差。

  你这等模样出众,谁家女子?

  王昭君  妾姓王,名蔷,字昭君,成都秭归县人。父亲王长者,务农为业。百姓人家,不知帝王家礼度。

  汉元帝  (唱)我看你眉扫黛,鬓堆鸦,

  腰弄柳,脸舒霞。

  这昭阳到处难安插,

  谁想你一犁两耙做生涯。

  也是君恩留造化,

  天降雨露润桑麻。

  若不是俺江山千万里,

  直寻到茅舍两三家。

  看卿这体态,为何不得近君?

  王昭君  当初宣时,使臣毛延寿索要金银,妾家贫寒无凑,故将妾画像点成破绽,因此发入冷宫。

  汉元帝  小黄门,你去那影图来看。(黄门取图看之)

  (唱)我责问那待诏别无话,

  却怎么这颜色不加擦。

  点得这一寸秋波玉带暇,

  是卿眇目,还是他双瞎。

  便宣来八百娇娥与他比,

  也不如这带破绽的丹青画。

  小黄门,传旨,将那毛延寿斩首报来。

  王昭君  陛下,妾父母在成都民籍,望陛下恩典宽容。

  汉元帝  这很容易。你让他。

  (唱)晨挑菜,夜种瓜,

  春种谷,夏浇麻。

  衙门口免去差赋税,

  正阳门不拦到荣华。

  官职颇高如村长,

  宅院广大似县衙。

  谢天地可怜有这穷女婿,

  看谁敢欺负俺丈人家!

  近前来听寡人旨,朕封你为明妃。

  王昭君  妾身怎生消受得陛下恩宠。

  汉元帝  (唱)且尽此宵情休论明朝话,

  到明日醉卧昭阳榻,

  王昭君  妾身溅微,虽蒙皇恩,怎敢至昭阳同榻?

  汉元帝  (唱)休烦恼,莫作耍。

  家辇也许防路滑,

  少疑猜,勿作假。

  真格是长门不敢踏?

  明夜西宫来迎驾

  六宫攀傍拨琵琶。'下'

  王昭君  驾回了,左右掩上宫门,俺睡去也。'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
楔子

  '老夫人上。

  老夫人  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故去。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织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和。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扶持孩儿的,唤作红娘。一个小男儿,唤作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孩儿扶柩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建造,是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我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啊!

  (唱)夫主京师禄命终,

  母子孤孀路途穷。

  扶柩博陵去安葬,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