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起上清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我们一起上清华-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氏思想史(3)
年轻的数学老师成了代理班主任,而我时任数学课代表,所以(也许没有因果关系)我成了实际的“掌权者”,并迅速组织了自己的“寡头政府”。此时的我也很矛盾,因为我从未想过要做个掌握实权的班干,甚至还一直讨厌班干,大概是因为看过《三言二拍》、《水浒》、《儒林外史》,深知官场就是坟墓,“被统治者”虽然有受欺压之虞却无官场之福祸无常。但此时还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激励着我,就像爱国热情总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最容易被唤起一样,这种责任给我无穷的力量和激情。我在班级“危亡”(高一结束时将重新分班,差班将遭分崩离析之灾)之际自当挺身而出,于是我制订计划推行“新政”,严肃军纪,鼓励学习,帮助后进,连我自己也远离了球类运动,成了脱胎换骨的典范。在新政思想的激励下,我俨然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班级的光明前途似乎就在我的面前,我相信,我的激情终会让理想成为现实。
  然而理想总是那么美好,抱负总是充满激情,现实却常常将热情从九霄云端抛到万丈深渊。尽管我用尽一切时间甚至不顾奖学金的诱惑,想将班级带离解体的边缘。无奈我势单力薄,无法挽回“大势已去”的局面,最终我们班受尽瓜分之辱。昔日的好友“各奔东西”,还有追求的湮灭让我充满悲观和消极。其实,现实常常是很残酷的,愚公想把一座山移掉,这是多么能够感天撼地流芳千古的理想,但是能实现吗?对那些难以实现的理想期望越高,到头来就会得到越多好梦难圆的痛苦。
  四
  “寄人篱下”的感觉渐渐被淡忘了,因为重新分班后又迎来了一个对我更好的班主任。但我仍旧喜欢漫无边际地幻想,不过想得越多就对那些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更加模糊,以致后来我就渐渐远离了那些理想之类的问题,专心地重操旧业——运动。
  体育运动似乎也让我不停地思考为什么上课时我会思念进球的快乐,下课后迫不及待地去抢乒乓球台呢?这只有从人的本性来解释,快乐不是人生的价值吗?而体育运动是快乐重要的源泉,这几乎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而且更加展示了人类的原始本相。
  至于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本性我无法深究。然而我也承认我爱好体育运动也有功利主义倾向,所以我甚至不能称之为爱好。对我来说,运动更可以说是用来强身健体的,而强健的体魄是人的重要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用之于受到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的自卫和威慑,可以驱除或减弱病魔带来的痛楚,至少能用来炫耀尤其是在女孩子面前。至于人之本性和功利主义,两个因素孰轻孰重?我又陷入了无限的冥思。
  这类冥思很快就入侵课堂了,幸好它造成了认真听课的假象,可遇到喜欢“运动战”的老师便会原形毕露,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应该是眼神捕捉的目标,学生的视线要像舞台上的灯光一样随着主角的移动而翩翩起舞。上课时的心猿意马倒是被抓过几次,但我已经习惯课堂上胡思乱想:我为什么坐在这儿上课呢?为了高考。为什么要高考?为了上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了学习。为什么要学习?为了考试。为什么考试——突然间我开始怀疑自己走过的和正在走的路。
  这也许是每一个经历学生时代的人,都有过的困惑和曾考虑过的问题,我坦然地承认我想拥有未来舒适的工作和宽裕的生活,而为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或者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只会让我觉得它很遥远,即使有,那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出人头地。也许让我能够麻木地以书本为伴,更多的是我的一种惧怕 就是惧怕老师和家长失望的目光。更能说出口的理由恐怕是兴趣 对学习本身我还是有一丝兴趣,这种兴趣没有任何理由,那些类似智力游戏的考试还是给了我些许满足。我会为做出一道数学联赛试题而狂喜不已,也会拿着自己写的诗句不停地品味,像是在读李白、杜甫……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唐氏思想史(4)

  尽管对学习、对高考、对人生的看法让我感到很困惑,但随着高考的逼近,我还是尽力去应付逐渐加重的学习任务。我的大脑开始如同网络服务器一样整日不停地运作,在漫无边际的思考和没有休止的学习中分配这有限的内存:亚洲为什么有这么一次金融风暴?美国为什么指谁打谁如此之横?宇宙为什么没有边际?原子是无限可分的吗——有时我真感到庆幸,因为我还保留了学习最重要的东西——喜欢探讨为什么。
  当然想心仪的女生也是我大脑所运行的重要内容,以至于我一直在怀疑自己是否天生就是单相思的命。这种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浮想联翩,对我来说既是享受又是煎熬,只能在脑海里编织种种武侠或言情式的相遇、相知、相恋的故事,而不能见诸事实甚至真言难吐自是身心煎熬,至于享受我只好又求助于本性论了。可怕的是这种青春期相思的客体并非惟一,以至于我断定自己就是所谓“花心”之流。幸好我做出推理,由于单相思的客体是单一的,所以自己的情况还远未达到单相思的“境界”,就更无所谓“花心”之说,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唯心逻辑让我从此心安理得,肆无忌惮地继续编织故事。我为自己的想像天赋感到快慰,想必今后做个出色的剧作家或者导演一定没有多大问题。
  六
  相信哲学家都来高考的话,一定统统名落孙山,因为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思考人生、社会的人,拿什么时间来应付那些拼音汉字、数学公式、化学反应式呢?所以我的成绩一度呈现疲软状态,虽然每次仍能拿到奖学金。班主任并不常督促我,他信奉一条真理:真正的好学生是不需要督促的。
  幸好这条真理在我这里没有成为谬误,因为我抽出思考和运动以外的大量时间来学习,成绩在班上第一的位置岿然不动,但在年级里的辉煌时代已经不再。模拟考试前总是那么多人抱着书本孜孜不倦,得了高分能说明什么?高分意味着实力吗?实力就是能力,就是素质,那么高分是能力的必要条件吗?不是。这样说来许多真正具有素质的人不能得高分了。国家实行高考制度的目的何在?选拔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具有真正高素质的人才。那么许多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人因为与高分无缘便在高考中惨遭淘汰,这难道不违背国家高考制度的初衷吗——我用苏格拉底的诡辩术来诘难自己,这种诘难虽然徒增烦恼,但至少让我在高考的重压下悠哉游哉,因为如果我缺乏能力,就算高考榜上有名,也与高考制度的目的相悖;如果真有能力,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我的悠哉游哉在我的“政治生涯”中也有所表现。我信仰党,却无入党之心,想来自由散漫的人如何能在约束之下怡然自得呢?老实地承认,我还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而惧怕犯错,要知道在入党和不入党两种情况下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性质不同的错误,这种心理让我成为“非积极分子”。
  七
  也许你已经发现我畏首畏尾缺乏自信。是的,我也意识到我缺少了成事立业的最重要的资本。然而自信不是靠明白自信的价值就可以得到的,就像我明明知道某些言论很偏激 却任由这种偏激侵袭我的肢体、控制我的大脑一样。其实大千世界之中玄妙难解的艰深道理少之又少,芸芸众生很容易将诸多道理参透,但关键在于懂得道理并不一定遵循道理,因为理智有情感成为它的大敌。情感和理智之争就是人的任性和自制之争,情感的顽固常使理性失败,除了圣人。我的头脑里整日杀气腾腾、硝烟弥漫,战争的“破坏”让我刻骨铭心,做个圣人或是贤者的机会是绝对没有的,因为我的理智总是屡战屡败,要不然我怎么会宁愿课后去体验球类运动的快乐,而后被罚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同学们的“瞻仰”;宁愿早上多睡10分钟不上早操,而被班主任点名批评被大声呵斥不可救药;宁愿晚上熄灯后尽显幽默本性大放言辞,而后在宿舍外面领教北风的滋味……猛然间开始相信自己真的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既然无药可救又怎能自救呢? 。 想看书来

唐氏思想史(5)
不管哪个方面,我都找不到足够让我自卑的理由,所以我将我的不自信归结到性格。喜欢自卑的人总会感觉到那种悲观的念头统治着自己的心灵,这种悲观似乎依灵魂而生,来自于遥远的难以追忆的某段历史,就像语言一样,这段历史应该就是人生的启蒙阶段。童年的环境基调深深地烙于内心深处,占据着心的堡垒,从而决定人的性格,性格又决定人的思维趋向,最终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乐观者是那些看到半杯水说还有半杯水的人,而悲观者是那些看到半杯水说只有半杯水的人 我更像后者,说“更像”是因为乐观和悲观只是事物的两极,多数人的性格游离于两极之间而只是极性不同而已。就这样我为自己的缺乏自信找到了原因,这让我心安理得,同样也使我躲在自卑的角落里不想去寻求阳光。
  所以每次模拟考试我都不敢预测,尽管每次风景依旧。班主任每次问我是否能拿年级第一、全市状元,我均是支支吾吾、无以应对,缺乏自信让我不敢承诺。我并不过分注重模考的成绩,但也无法忍受每次模考前毫无把握听之任之的心态。于是,我渐渐明白一个人可以怀疑身外的一切却绝对不能怀疑自己,否则便将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我虽然有些愤世嫉俗,又没有具体的理想,却并不想庸庸碌碌毫无作为。我终于确定此时的心理状态,除了让我更加抑郁外对自己毫无裨益,不加调整就会虚度美好的花季雨季,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想想家长和老师。然而我能从麻木的状态中找到青春所应有的那份朝气吗谁能将我从怀疑和消极中解救出来
  八
  经过几次模考后,班主任显然意识到班级成绩的不尽人意,于是一改往常自由放任的政策,实行积极干预。但班级已像病入膏肓的“病人”,久久没有起色。我似乎感染了班主任的那份焦急,内心开始躁动起来。我的一颗滚烫的心不久便找到了它的抱负,高一那段“临危受命”的情节重新上演。“我要你用你的威望带动整个班级,你要为了整个班级着想……”
  班主任的话让我心潮澎湃,突然间我感觉到了从不青睐我的自信,还有莫大的勇气,于是毫不迟疑地接受了班长职务。责任是块磐石,可以将人压垮也可以锻造一双铁臂。班长的责任给我勇气,驱除内心的彷徨与懦弱、赐予我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我开始为班级纪律寻找药方,牺牲个人的时间严整班级的纪律:禁止班上一帮昔日的球友留恋于球场,对上课迟到的同学给予劳动处罚,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汇报给老师点名批评(因此自然要面对一些同学的怒眼);我努力让原本周围喧哗的教室搬到环境较好的办公室;我尽量地和其他同学接触,谈心谈学习谈理想……
  我为我的动力感到惊讶,也开始抛弃了对班干部的那种厌恶。其实人们总是固执地相信历史上现实中那些贪官污吏的堕落腐败,而很少去敬仰那些两袖清风、一心向民的清官良将,这种厌恶对班干部的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