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就必须宅心仁厚,就必须厚道,否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会变为常态;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心术不正,别人就得无私一点,否则就会各自心怀不满,拉帮结伙,明争暗斗。这样的人主持家政,家庭就不会和睦,主持企业,企业就会人心涣散,主持国家,就会亲小人远贤臣,无论这个集体有多强大,一旦人心不顺,天理不存,各有不满,各怀怨愤,哪个还有心思干正事,谁还会愿意卖命?不可避免地要迅速衰落,经一点风雨,就会土崩瓦解走向灭亡。
道德规律起作用的表现不同。道德规律起正面作用时,表现不明显,一般都是细滋慢润,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中见神奇,是润物细无声的。就像钟表的时针一样,肉眼很难发现它在动,但是,过一段时间再看,效果就会出现,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通过前后对比,不同人之间对照,很难发现这个正面作用的。这个正面作用发挥时,只能使人感到顺,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难不死。工作顺,这个朋友要我,那个亲戚让我去,都是好差事,真是痛苦的抉择呀。发财机会多,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找别人偏找我,也许别人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的机会,可我却鸿运当头,一个接一个不断,真是苦恼啊。我也不是不贪污,我也不是不偷税,我也不是不走私,但是,多少同行没我这么厉害都栽进去了,我却安然无恙,你说奇怪不奇怪,怎么就没人告我呢?我干的行业不是什么高科技,普通行业,谁都能干的活,我的能力也不大,学历不高,基础也不好,白手起家,但是,我却能在这样一个起点上由小到大做到跨国企业的规模,有人说我韧劲强,这我也承认,但哪个出来混的没这个优点呢?有人说我理想远大,目标明确,没走弯路,如果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就可做大做强,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半途灭亡了。谁缺目标谁缺理想呢?再自视清高再难摆弄的能人,到我手下都会听话卖命,手下的人愿意跟我死心塌地的干,客户愿意跟我做生意,同行愿意跟我合作,所有与我打过一次交道的人都愿意与我继续来往,这种情况下,众人推着你前进,能做不大做不强吗?道德规律所起的正面作用犹如一种硬气功,修炼起来不容易,费时间,一旦炼成,就享用不尽。换句话说,以德处世,以德治家治国,得之难,失之也难。德者,顺的是人心,求的是人心所向,四海归服。世上事,没有比让人心服口服更难的了。让人听话,可用武力恐吓,瞬间达到目的,如果想通过让人心服而自愿听你的话,想感动人,想德及家人、邻人、亲戚,润及天下友人,最后德被天下,需要时间,实非短期可为。在古代,决非一代人所能完成,没有百八十年难真正达成这样的目的。威望一旦形成,人心一旦被你折服,一个人就从领导变成了统帅。此时再想失去这种号召力,这种荣誉,也是难上加难。无论你在位也好,在野也罢,有势也好,无势也罢,民众对你言听计从的心态都无人能改变,这绝不是外力所能夺去的。也许在强力面前,民众会违心听从其他人的领导,但这长不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人们立马就会借机把他们心中敬仰的人请回来。也就是说,这种人心所向的趋势一旦形成,这种统治力是经得起时间实践的检验的,不是强权外力金钱恐吓等所能剥夺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能失去这种统治力的,只有他自己。
道德规律起反面作用,正好相反。总是通过剧烈的方式实现。一般来说,不可能坏人一做恶事就遭到报应,也不可能所有的恶人在期待的目光中报应不爽。事实上,做恶事当恶人与报应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立竿见影。而是难以预料到哪一天会遭到报应的。在报应时间早晚这一点上,具有偶然性。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长。这一方面取决于恶人的势力及恶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一些外在因素,偶然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恶人势力大且财大气粗,那么,一般的困难就难不倒他。只有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独立难支的时候,他的报应之日才会到来。否则,即使所有的人都恨得牙痒痒的,也无可奈何。这种报应一旦来到,就是剧烈的,瞬间天上地下的,如地震一般。这种剧烈的程度,报应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力度,与你的品行离道德要求的远近成正比,即与恶的程度成正比。离道德要求越远,作用力越强,惩罚越烈。一旦到来,不是家破人亡,也会从此一蹶不振。商纣王的结局就是这种典型。朽木烂到心了,无可挽回。如果早遇灾难,早受惩罚,恶行较轻,对别人的伤害尚未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反弹力就不会那么强,只要能痛改前非,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早报不一定是坏事,晚报不一定是好事。
道德规律作为一种真理,具有绝对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前述条件同时具备,道德规律就不能违抗。否则早晚都会受到应有惩罚。在诸多条件中,最主要是如下两条:环境第一个特点,人们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相互熟识知根知底,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没有伪装的可能。环境的第二个特点,强权无效,金钱失灵。各种各样的需要都严重依赖于别人的自主自愿帮助。别的条件如财富的有形化等,并不是根本条件。有则加强了道德规律的作用,无则削弱了这个作用,但都不能令道德规律失灵。只要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存在,道德土壤就是存在的,道德的要求就无法被漠视,道德规律就会无形中左右着每一个人。也许影响范围会收窄,惩罚时间会延长,也许会与普遍的道德堕落现象并存。但无论如何,在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尽行恶,遭到报应是必然的,不可避免。
道德规律又具有相对性。其发挥作用是有前提条件的。条件不存在,尤其是这两个根本条件中有一个不存在,道德规律就失去了作用。对这两个条件有影响的,能让道德规律失效的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是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道德规律的作用成反比,生产力水平越高,道德规律作用越小,反之越大。
第二是权力财势。人越贫穷,自由越小,对道德的依赖就越强,道德规律的作用就越大。反之,权力越大财势越多,个人自由度就越大,道德规律的作用就越小。但这种因素导致道德规律失灵也是暂时的,虚假的,不能改变历史的趋势。从长远看,这种情况只是延长了报应的时间而已,最终都逃不脱惩罚。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两个条件。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对少数高高在上的人的表现来看,道德确实堕落了,不能否认这一点,但这些道德堕落的极少数人真的有这个资本吗?他们自以为拥有的为非作歹的权力大厦是建立在坚如磐石的地基上还是沙漠上呢?拥有绝对自由的帝王诸侯等人,是无所约束了,是有了万事不求人的资本了,是有了为所欲为的客观条件了,是有了践踏道德规律、倒行逆施的本钱了,但请想想,这种自由和资本来自于哪里呢?是来自没有人味、不辨好坏、助纣为虐的金钱吗?是来自军符玉玺吗?是来自已有逆心的将军、大臣、百万大军吗?是来自民怨沸腾的臣民吗?不可能,这种自由和资本必须建立在朝庭众臣文武百官、百万雄师对其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百姓安居乐业人心思稳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民族和睦的基础上。总之,这种自由和资本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依靠尽忠尽职、听话的臣民来实现。彼时的帝王诸侯就是面对着这种复杂的现实环境。一方面,高高在上,可以说一不二,为所欲为,另一方面,要有一帮誓死效忠的将士臣民。面对着人这种奇怪的精灵,若想依靠他们,这就要求帝王们必须有情有义,公正无私,心胸宽广,宅心仁厚,要是有德之人,是孚众之人,是帅才,让满朝文武大臣心服口服,让皇亲贵戚整个家族佩服,让民众爱戴,否则,没有人拥护你,只靠“军符和玉玺”,你有耍横的资本吗?只能成为商纣王第二。所以,这些诸侯帝王们的道德堕落,是建立在道德不堕落的基础上的。正由于对内有道德,才有资本有本钱对外不讲信用,为所欲为,恃强凌弱,蛮横无理。品德恶劣,混帐到底的,真的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无所顾忌的,将这种作风耍到圈内来的,无论你是谁,势力有多大,都将导致家族、君臣不和,官民离心,民族分裂,再强大,也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达的了。这种虚假之处还表现在,后来者中,没有一个人从他们身上能总结出“尽行恶利无穷、我要向他们学”这样的结论,也就是说,虽有作恶之人,但我却无法得出继续作恶的理由,恰恰相反,从无数个作恶多端的事例中,我们看到的结局都一次次警醒我,要尽行善,勿作恶。虽然这个过程复杂曲折,因人因时而异,报应有早晚,但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而已。这种虚假的道德堕落,也从孔子的迹遇里得到了证明。孔子及其徒子徒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尽冷遇,四处不得志,何以后来能咸鱼翻身,一统中华民族的道德江湖、精神世界长达两千多年?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也是如此。整个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道德上犯了大错,走了弯路,用几百年的血的教训认识到了: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一些真理,往往是通过被否定的过程才认识到它的正确性的,道德就是这样。这也是孔孟复兴的根本原因。
第三 人退回到动物阶段,道德规律就失灵。古人云: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一个人如果连生命、连起码的生存都维持不了,就不是人了。易子而食,需要多么的凶残,动物尚且不会为,但人却能做出来。不论生活条件多好,道德水平多高,一旦遭遇连年大灾,老百姓大批饿死,强盗打劫、为非作歹、造反,就会如火如荼,成为聪明之举。易子而食也就在所难免。总比都饿死强吧。这时再讲礼仪廉耻就是唱高调。道德无非就是上层建筑而已,根基都没了,上层建筑能凭空存在?能不垮塌吗?这种由于无法生存导致的道德规律失灵的情况很少遇到,即便出现,也是偶尔的短暂的,在下面的讨论中将不予考虑。
能给道德带来致命一击的,只有迅猛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它是彻底地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的土壤,令原有条件丧失并一去不复返。这条件是再无法恢复的,道德规律的作用才是真正丧失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节 现代化城市的出现
交换的需要,产生了金钱,分工的需要,才产生交换。是什么引起分工的呢?按已有的常识,大家都知道是生产力。其实不然。从根本上说,生产力是决定着分工,但人们忽视了一个中间环节。直接促使分工产生的条件,不是生产力,而是众多的人,是众多的密集的人群。社会分工与众多的密集的人群之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生产力与社会分工之间类似于祖孙关系。
任一新商品、新服务、新行当,首先都需要有市场有需要,否则,就没有存在发展壮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