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范蠡传奇-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瞒大人,这几年吴国遭灾,国库里实在没这么多。这样吧,我们送黄金三千镒,另外宫里的东西你们尽管拿走,大人看中的嫔妃也尽管带走,这样总可以吧?”伯嚭为了让范蠡撤军,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范蠡想了半天,才似乎下了决心,装出无奈的样子,对伯嚭说:“那好吧,看在大人的面子上,这次就算越国报吴王会稽撤军之恩,你回去告诉吴王,我们两日后撤军。越王要是怪罪,我也只好认罚了。”

  伯嚭连连称谢。

  两天后,越军班师回国。


三年前,越王勾践见吴军在这几年和齐国、晋国的交战中死伤大半,战斗力锐减,就再次命范蠡率大军进攻吴国。

  夫差得知后,急忙召集军队进行抵抗。这次范蠡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待吴军赶到后,以逸待劳的越军一举杀出,大败吴军。此后吴军溃不成军,剩下的将士全部退守姑苏城。

  范蠡却并不攻城,而是令二万大军将姑苏城团团围住。命令随后赶到的军队分成几路,继续攻占吴国的其他城邑。越军所向披靡,几个月后便占领了吴国全境。

  武丘甲以为这下可以进攻姑苏了,可范蠡却依然命令军队围而不攻,

  武丘甲不解地问范蠡,“大人,为什么不攻占姑苏?”

  范蠡笑了笑,对他说:“我们这次不是要打败吴国,而是要将吴国变为越国的一部分。如果现在攻占姑苏,杀了夫差,吴国的百姓一定会立新的国君,他们会在各地反抗越军。而只要夫差还在,他们就无法立新君,而吴国的百姓憎恨夫差,就不会去帮助他。如果其间我们在吴实施仁政,让吴的百姓安居乐业,时间一长,吴的百姓就会知道越王的仁慈,他们就不会再想立新的吴王,而愿意当越王的臣民了。”

  武丘甲点点头,说:“我明白了,那要多长时间呢?”

  范蠡说:“民心的转变非朝夕之功,至少需要两年以上。我要让夫差眼睁睁地看着吴国怎么变成越国。”

  武丘甲应道:“我想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范蠡听了,不由地笑了。

  城中的夫差犹如困兽,脾气也日益暴躁,宫中的奴婢、宦官在他面前尽管倍加小心,但还是轻者挨驾,重者受鞭笞甚至处死。

  见到伯嚭,便想起当初正是他劝自己在会稽放过勾践,就忍不住痛驾。伯嚭连忙跪地谢罪,说他想办法和越国议和。

  伯嚭出城来到越国的军营求见范蠡,士兵便押着他来到范蠡的大帐。

  范蠡对伯嚭向无好感,看到他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既厌恶又觉得可怜。想想二十多年前他对待自己是何等傲慢无礼,趾高气昂,可见人生无常。而夫差居然会如此信任这种人,真是难以理解。

  他不动声色,客客气气的问:“太宰大人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伯嚭毕恭毕敬的对范蠡行过礼,语气谦卑的说:“大人,吴王以前是做了对不起越王和您的事情,他深感后悔,希望能得到越王和您的宽恕。只要您从吴国撤军,吴王愿率吴国子民做越国的臣民。当年在会稽时,吴王不是也曾这样答应你们的请求。”

  范蠡对他说:“吴王的会稽之恩,我们四年前从姑苏撤兵时便已还了。请你转告吴王,吴国的臣民如今早已成为越王的子民了。至于吴王愿作臣民一事,我会转告越王的。”

  “其实我也知道越王念念不忘当年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吴王仁慈,又何至会有今日。我猜你们是不会放过吴王的,但他毕竟是天子亲封的伯候,难道你们真想杀了他?”伯嚭试探着问。

  “我们不会杀他,也不想杀他。”范蠡依然语气温和。

  “我听说大人一向爱民如子,不知大人想过没有,您这样围城,岂不是要活活饿死姑苏全城的人。”伯嚭开始转为自己打算。

  “姑苏百姓的性命其实取决于吴王。不过我们会善待吴国的百姓,我也不希望姑苏城内的人挨饿。这样吧,每旬的第一天我们会在城外卖粮给城内的百姓,那一天城内百姓可自由出入,吴越两军互不攻击,你看可好?”

  伯嚭赶紧行礼,说:“多谢大人,如此甚好。不过吴王的请求还望大人转告越王。”

  “我会转告的。”范蠡淡淡地说。

  伯嚭只好失望的告退回城。

  如今围城已快三年了,姑苏城内的很多百姓和士兵借着买粮的机会,纷纷逃离了姑苏,姑苏差不多已是空城,攻下姑苏已是易如反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个传令兵策马飞快地向武丘甲的营房赶去。来到门口勒马问守卫的士兵:“武将军在吗?”

  士兵指了指姑苏山,“他往山那边去了。”

  传令兵便调转马头,向姑苏山方向奔去。

  传令兵赶到姑苏山时,武丘甲正从山上下来。

  传令兵下马对武丘甲说:“范大人有令,让你做好攻城准备,范大人明日到达姑苏。” 

  武丘甲一听大喜。回到营房,让人通知其他各营的将领前来他营房。

  各将到齐后,他传达了范蠡的命令,众将一听都很兴奋,立刻回去准备。

  范蠡这些日子带着亲兵营在吴国各地巡视了一圈,见各地民心安定,越军也是纪律严明,便宽了心,重回姑苏。

  路上得知越王也正前来姑苏,便传令武丘甲做好攻城准备。

  范蠡一到姑苏城外的大帐,就派人召集众将。待众将领到齐,便升帐落座,对他们说:“众将军,大王过几天将亲临姑苏,我想在大王到来前攻占姑苏。你们准备好了吗?”

  众将纷纷表示已准备好了。范蠡看他们急不可耐,磨拳擦掌的样子,笑了笑,接着说:“姑苏经过我们三年的围困,已是兵疲粮绝。夫差已是死路一条,但我还是想让他自行了断,不必我们动手。所以明天我们主攻东门,佯攻南北二门,让夫差从西门出城,然后将他围困在姑苏山上,各位将军意下如何?”

  众将齐声回答:“谨听大人安排!”

  范蠡又说:“这三年,由于我们在吴国实行仁政,让吴国的百姓休生养息,他们已经知道了越王的仁慈,所以一直没有起兵反抗。攻城后,我希望也让姑苏的百姓知道越王的仁慈,所以你们要严禁士兵在姑苏烧杀抢掠,明白了吗。”

  众将齐声回答:“明白了。”

  于是范蠡给众人分别下了命令,约定第二日辰时听鼓声开始攻城。

  众将走后,范蠡留下山阳,命他在大军攻入城后带亲兵营包围夫差的王宫,严禁一切人员出入,随后又细细交代了一番。

  攻城开始后,夫差果然带着士兵从西门杀出,越军毫不费力的占领了姑苏,夫差带着他的士兵奋力拼杀,在越军有意的围堵下,最后上了姑苏山,越军便将姑苏山团团围住。

  当范蠡带着随从入城时,只见昔日繁华的姑苏城在寒风中显得一片萧条,路上不见一个行人,沉寂得像一座死城。

  范蠡将全城巡视了一遍,见越军基本没有扰民,便对随从下了几道善后和抚民的命令,然后前往王宫。

  山阳已在宫门前迎候,

  范蠡问山阳:“人找到了吗?”

  山阳回答:“找到了,我带大人前去。”

  范蠡随他住宫内走去。范蠡边走边打量着王宫,王宫的建筑依旧,但因缺乏维护,有些地方已显得破败。范蠡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被带入吴王宫时的情景,如今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范蠡跟着山阳来到后宫一座气派的院子前,山阳恭手禀报:“启禀大人,就在这里。”

  范蠡看着大门,大门由楠木制成,显得很厚实。山阳推开大门,范蠡走了进去。随行的亲兵们自觉地分成两队,站在大门外面。

  前院很大,中间有一个水池,水中还有几片干枯的荷叶,水池边的花草树木也在寒风中哆嗦着,偌大的院子空无一人。范蠡沿着池边的石头小路来到对面的后院门前,院门紧闭,他敲了敲院门,过了一会,有个宫女打开门,问他:“您找谁?”

  范蠡楞了一下,倒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宫女倒很机警,说:“您是找娘娘吧?” 范蠡点了点头,她便行了个礼,说:“大人稍候,请容我禀报王妃。”就穿过院子进了屋。

  范蠡站在门口打量着后院,院子不大,却更显精致贵气,尤其是院中那块巨大的玉石,整体圆润光滑,在阳光下发出柔和通透的光泽。

  范蠡正欣赏着,那宫女从屋内出来,又行了一礼,对他说:“娘娘有请大人。”

  范蠡便穿过院子,随宫女进入屋内。

  “大人可安好?”声音虽轻柔,范蠡听来心头却是一震,站在那里,再也无法迈步。他循声望去,罗帐边站着的正是西施,十几年的光阴,让当年清纯秀丽的少女变成了仪态万方的贵妇。

  西施也正凝神的注视着他,四目相对,再也无法分开。

  范蠡恍忽间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历历往事,涌上心头……

  范蠡第一次见到西施,是文种让他一起挑选各地呈送的美女,准备进献给吴王,实施美人计。范蠡对此计其实并不热衷,但碍于文种的面子,不便推辞。

  此计是文种提出的灭吴大计之一,目的是让吴王沉迷于美色,疏于朝政,并改善对越国的态度。如果人选得当,还能借机离间君臣关系,除去对越国不利的伍子胥等人。所以文种和越王对此计都很重视,下令各地选送美少女。

  各地送呈的少女有上百人,分成十人一组,站在那里候选。当轮到西施所在的这一组时,范蠡一眼就看中了西施。

  西施当时刚开始发育,身材略显单薄,但整体匀称,脸形和五官更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尤其那双明亮纯净的大眼睛,让人砰然心动。

  经过初选,有十几位进入第二轮挑选,西施也是其中之一。第二轮主要是考查心智和谈话是否得体。

  范蠡和文种和她们一一面谈,以了解她们的各方面情况。

  与西施谈完后,范蠡对文种说:“这女子若调教得好,必是倾国倾城之佳人。”

  文种看着范蠡问道:“何以见得?依我看前头有几个也不差。”

  范蠡摇摇头,说。“前面那几个,容貌虽不差,但谈吐略显俗气。刚才这小姑娘,眼睛明亮清徹,可见心地天真无邪,更难得聪明伶俐,说话得体,而且能让人不知不觉喜欢她。”

  “看样子,你已经喜欢上她了嘛?”文种打趣范蠡。

  “可惜现在不是为我选美。”范蠡装出无奈的样子。

  “便宜了夫差那小子。”两人相视而笑。

  经过越王和王后的最后挑选,西施、郑旦和其他几人入选,被送至越王的一个行宫,派专人教她们宫庭礼仪,音乐舞蹈等。

  西施学的很认真,对音乐和舞蹈尤其喜欢,很快成为她们中的姣姣者。

  文种也经常拉着范蠡抽空过来看看,有时也给她们讲讲故事。

  经过两年的训练,加上正值少女的青春期,这些姑娘犹如蜕变,再不是乡里士气的乡野丫头,一个个长成了水灵灵的大姑娘,曲线迷人,举止优雅。尤其是西施,更是出落得楚楚动人,是公认的第一美女。

  范蠡知道,夫差已是在劫难逃。 。 想看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