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条:“提高民族意识,消弭阶级斗争,创造前进的民族文化。”此分明是发扬“民族主义”。
所以我们当时的口号便是“建设广西,复兴中国”。希望将广西建立成一个“三*义”的模范省,为全国作一榜样,以逐渐达到复兴中国的最后目标。
在上下一致根据“广西建设纲领”励精图治之下,为时不久,全省政治便面目一新。原来在黄绍竑治下的广西,行政效率已为全国各省之冠,然有计划的现代化建设,则实自“九一八”以后开始的。
我认为廉洁的政府在广西已经确立,然当时当务之急,则为维持治安,清除匪患。广西向以多匪出名,所谓“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广西之所以多匪,有数种重要因素。第一,广西人民的构成成分极为复杂,风俗不同,语言各异。大致说来,西江流域居民的言语多属广东语系,桂江、柳江流域的居民则说普通官话。此外还有客家,以及少数民族如壮、苗、瑶、彝、傣等。彼此习俗不同,极易发生争斗。相沿既久,遂养成广西人好勇斗狠的习性。这种习性固可练成好兵,也易养出惯匪。第二,广西地方偏僻,人民教育程度很低,也是养成盗窃的主因。第三便是贫穷,语云“饥寒起盗心”,冻馁不堪忍受的人,则往往铤而走险。
以前官府剿匪政策的失败,实由于未能掌握广西产匪的基本原因。所以兵来匪去,兵去匪来,终无根治办法。至于传统的地方民团制度,更是无用。所谓团练多数为地方土豪劣绅所包办,鱼肉乡民则有余,维持治安则不足。
我们既掌握了广西匪患的基本原因,故能治标治本,双管齐下。治标的方法,即严申军令,明辨善恶,实行剿灭政策。治本的办法则实行保甲制度,严密基层组织,并以受过严格训练的乡村青年干部代替原有的*的团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沈阳事变后广西之新面貌(3)
第一步,先由省政府创设“广西全省民团干部学校”,招考知识青年受训。最初为期半年,后来增至八个月。训练的主要科目为灌输现代化的知识,培养专门的技能。例如地方自治、户口调查、农田水利、筑路造林、国民教育、畜牧兽医的常识等,此外更着重组织乡村壮丁,加以军事训练。一言以蔽之,即训练出大批足以推行“三自政策”的青年干部。
这些青年于受训期满后,便分发到各县任村长、乡长和镇长。由他们负责调查户口,将各区人民的人口、财产、教育情况、生死及流动的情形完全调查明白,向上级机关按期呈报。所有民枪均集中于乡、村公所之内,由乡长、村长于农暇时,集中壮丁,加以军事训练。村长兼民团训练的中队长,乡长兼大队长。每县的壮丁则编为一或两个以上联队,以县长任总队长。军训教官则在无职军官中遴选充任。
这种制度在推行初期,颇受地方土豪劣绅的反对,但因政府政策坚定,阻力瞬即消失。一两年后,全省匪患几乎绝迹,风声所播,全国各界来桂参观的络绎于途,对广西的治绩颇致称道。
同时,我们的教育和经济建设也齐头并进。新政策下的广西,基层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性的。每村设一国民基础学校,由村长兼校长。每乡则设立一设备较优的“中心学校”,由乡长兼校长。所有学龄儿童都强迫免费入学,并利用夜校教育成年失学男女。不数年间,全省文盲大减。
1933年,我更在全省党政军联席会议中,提议公共积谷的办法。因中国农村,贫农每因食用不足,向富农或地主高利借贷。消灭这一高利贷,便是我们“积谷”的最大原因。其办法是每村设一公共谷仓,由每年有余粮的农户以累进的方式摊派,征集收入公共谷仓,为该村的公产,由村民公选的委员会保管。每村更抽出若干成,积存于乡公所,借以挹注贫村。这种积谷,凶年可以防饥,平时则可出借予贫农以扫除高利贷。贫农可无利贷谷,唯秋收归还时,每百斤多还若干斤,以填补新谷折耗。
这种公产且可挹注乡村其他公营事业,如补助教育、兴办水利、开荒、养鱼、畜牧、植林等。民有之,民享之,类似西方的合作事业。积谷累年而有盈余时,则由乡、村公所购买田地,以为公产,且可借此防止土地集中。至于城市街镇,无谷可积,则以公积金方式行之。这样行了数年,有些乡村可说是仓廪充实,人民乐岁终身饱,凶年得免于死亡。全省一片新兴气象,为广西农村有史以来所未尝有。
在整饬广西省府时,我们最感棘手的一项,便是税收机关。因税收机关中饱,相沿成习,不以为异,故最难杜绝。广西当时内地关卡不下五六十处,专事征收商贾货物过境税。这种关卡积弊最深,商贾受其扰害也最大。例如某地江边设有一税局,过往货船须往报税。验查数量的多少自不消说,即是验税和清查的时间先后,也有极大的弊端。有些税员故意稽延不查,使货物不能按时转运销售。因此税员最易收受贿赂,政府虽三令五申,肃清贪污,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革新实非易事。
1934年,一日我问省财政厅厅长黄钟岳说:“这些扰民的税局可否全部裁撤,只保留通省外的边境税局?”黄说:“那如何使得,偌大的税收一旦裁去,省经费将如何弥补?”
沈阳事变后广西之新面貌(4)
我问他:“这笔税收每年共有多少呢?”他估计一下说:“总在七八百万元之间。”我说:“
开支要多少呢?”黄说:“约三百万左右。”我说:“那么,净收入不是只有四百多万吗?”黄说:“四百多万不是个小数目,裁去将如何弥补?”我说:“那只有节流,我们可以裁兵。”当时我们便这样决定了,由省府下令,除通省外的税局外,其余一律裁撤。这消息一出,全省商民无不额手称庆,颂为德政。同时为减少省经费的开支,我即着手裁兵。孰知年终结算,税局裁撤后,税收不特未减少,且较前多出八百多万元。黄厅长起初极感惊奇,其后仔细想想,道理也甚简单。因自内地各处税局裁撤后,商旅称便,货畅其流,省内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对外省的出入口贸易,都大为增加,市场繁荣,税收也就增加了。这一点证明了,福国利民,实在是事在人为。
关于裁兵,1932年以后,广西裁得相当彻底。由原来四十个团,一气裁至十四个团。其中两个团且用作兵工,调至贺县的八步开采锡矿。
但是,我们也估计到抗日战争有随时爆发的可能,所以我们的裁军,事实上只是寓兵于民的政策。一旦有事,政府一道命令,旦夕之间便可成立军旅,调赴前方。卢沟桥事变后,我们在两个月内便装备了四个军(第七、三十一、四十八、八十四军),共四十八个团,配备齐全,开上前线。动员的迅速,是全国所无的。
广西动员之所以能这样迅速,一则由于平时有准备,有健全的行政基层组织,有全省皆兵的民团训练;再则归功于兵工政策配合的适当,有武器、弹药、被服储存,随时可以取用。1931年以后,我们在广西节衣缩食,一面向外国购买枪械,一面设厂以谋自给。我们的兵工厂计有:轻机枪厂、重机枪厂、步枪厂、迫击炮厂、迫击炮弹厂、手榴弹厂、七九口径子弹厂、硝酸硫酸厂、无烟火药厂以及飞机修理厂。上述各厂的机器,大都购自捷克,为最新式的设备。抗战爆发后,我们便将大小兵工厂悉数交予中央统筹管理。据接办的人员说,我们的兵工厂中,有两个其规划的精密、设备的新颖,实凌驾于中央各厂之上。
同时,我们还积极建设空军,设有航空军事学校。最初,我们聘粤人林伟成为校长,兼空军大队长。林君曾在美国学习民用航空,对军事航空是门外汉。广西的空军最初自然是模仿广东的空军。不过广东空军中,骄傲轻浮、奢华的习气很深。因这些创办空军的人物,概属美国华侨子弟,只学会了一些民航驾驶技术,回国之后,社会上即恭维他们为“飞将军”,因此习气极深,和我们艰苦卓绝的精神颇不调和。为救此弊端,我们乃派航校学生十余人往日本空军学校深造。起初,我们以为日本既是我们的假想敌人,恐不会认真为我们训练空军人才。谁知这批人员回国之后,其学术与纪律和原有空军人员完全两样,使我们对日本另眼相看。
抗战前夕,广西空军共有各式飞机五六十架,英、美、日式样俱备。我们另设规模宏大的飞机配制厂。据专家说,这个厂的规模较中央所有的又新又大。当时英、美、日的经纪商人出售飞机,照商场惯例,都有很大的回扣,意在酬庸买方经手人员。但是我们和厂商订合同时,首先就问明,除掉回扣,实价多少。所以我们购买飞机、枪炮和兵工厂机器,绝无任何中间人中饱。飞机厂商也不敢瞒混欺骗。但是当时中央就不同了,层层侵蚀、官官相卫、上下舞弊,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沈阳事变后广西之新面貌(5)
1936年,陈济棠联络广西发动请缨北上抗日,孰料蒋氏反而用金钱收买陈济棠的部曲,终致黄光锐率广东空军投奔中央。嗣后蒋又以同样方式策动广西陆、空军叛变,然仅林伟成一人接受煽动,驾一架练习机潜逃广州。林去之后,白崇禧乃自兼航校校长和空军大队长。抗战起后,广西空军悉数移交中央。八年血战,当年广西空军将士泰半都已壮烈殉国,真是可泣可歌。
三
1935年冬季,*二十万红军,忽自江西突围西进,并自湖南经茶陵、桂东等处,直迫桂北的恭城、灌阳、全州三个县边境。中央当局拟借刀杀人,故任由*进入广西,并未跟踪追击,一面反捏造电讯,诬蔑我们私通*,居心险恶,令人发指。
共产党系在1928年春初,发动湘南一部分农会“暴动”,何键第三十五军中的团长彭德怀也树起红旗响应。为我西征军所派部队协同三十五军分途兜剿,地方治安旋即恢复。彭氏无处容身,乃率部和毛泽东等向赣南地区撤退。不久又有驻防广东南雄的范石生师所收编的朱德一团“叛变”,这是中国共产党据有武装部队的开始。但那时*的武器、兵员毕竟不多,故蒋先生一向忽视*的发展,认为他们是“土匪”,不足为虑。加以私心自用,意图挟寇自重,内则挟制江浙一带的财阀和中央*们,为其出钱出力,外则向英、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鼓吹其*的决心,以自抬身价。蒋氏既故意养痈,剿*队更不堪作战,时为*所败,例如第二军副军长张辉瓒的阵亡,陈诚第十八军的溃败,孙连仲所部数万人的投降,使*日益壮大。到了蒋、冯、阎中原大战后,江西的红军已增至数十万人,盘踞数十县。不过中央如能倾全力围剿仍不难消灭。无奈蒋先生别有怀抱,急欲利用*为其消灭异己,局势遂益发不可收拾了。
1933、1934年间,江西“剿共”战事正炽烈之时,我们也派一师军队假道广东入赣助剿。不久,江西*在中央第五次围剿之下,有突围转移模样,我军乃撤返广西,增加省防。
*此次西进是由于中央第五次围剿战略的后果。这一战略原是采取德籍顾问的建议,一面用碉堡政策,一面建筑公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封锁*,并断绝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