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随州视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随州视角-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问黄姐当初是怎么走上经营兰花这一产业的?
  黄姐说:穷则思变呗,我种兰花卖兰花都是一个“穷”字逼出来的。她向我讲述了她的过去:
  “我娘家在一个偏僻的穷山沟,父亲是抗美援朝的残废军人,不能做农活,全凭母亲一人操劳,弟妹五人中我是老大,缺吃少穿,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回家种田。
  “婆家比娘家更穷,全家9口人住的不到45平方米的简易土坯屋,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婚后不久农村联产责任制分田,我们夫妇二人分得亩责任田,一分钱财产没有,光人出门。当时没住房,就借生产队废掉的烤烟炉房住,没有床,就在地上铺点稻草当床,没门,用旧布帘做门帘。白天下地做活,人一走,邻居家的几十只鸡把稻草叼得满屋都是,地铺上也到处是鸡屎。大儿子出生,还是借邻居家一张简易木平板床,才在床上生下大儿子。第二年又生小女儿,家里本来就穷,又添一张嘴,丈夫身体有病,犁田打耙、割谷栽秧挑草头都是我一人咬紧牙关做。
  “婚后的前几年,苦得无边无底,平常家里种点菜都拿去卖了,自己吃卖不出去的菜帮子,穷得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一次,我拿家里仅有的一个鸡蛋到街上杂货铺里去换盐,卖盐的人可怜我造孽,撮了一包盐送给我,要我把那个鸡蛋拿回去给娃子吃。哎,人活到房子没住的,饭没吃的,连盐也要别人施舍还有什么脸面呢?”
  “后来实在混不下了,我几次想自杀。一天中午,我把娃子喂饱后,怕在门前和近处跳水被别人发现,就走十几里路,走到一个山沟无人的地方,跳进一口堰塘,还是我命大,被不远处一个放牛老汉看见将我捞起。我浑身透湿坐在堰塘边号啕大哭说:大伯呀,你为什么要救起我,让我活着受罪啊?老人劝我:你再活不下去也要为你儿女着想啊!我拣起一块石头使劲扔到堰塘中间,哭着说:石头神啊,你睁开眼睛看我一眼,如果我今生今世永没出头之日,你就飘起来,让我死了算了!那次自杀未死,我想既然老天爷要我活在世上,我就要把一对儿女抚养成人,我发誓拼命也要走出去,混出个人样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想死了。
  “我开始学做生意。先是在农村收鸡蛋、鸡等土特产到城里卖,这样做了几年,家景稍有好转后,就贷款买了台汽车跑运输。
  “改变我命运的机遇是1996年9月18号,那天正是割稻谷季节,我帮人家拉糠卖,因道路窄,我把车停在路边等对方的车错车,我在路边吃板栗,正好一个韩国人带着他的翻译从身边路过,向我要板栗吃。我递一把板栗过去,和他们边吃边聊。原来,他们要到前面一个集镇去,因路不熟,要求我带他们一程,我当即爽口答应。在车上,我问他们到乡下来干什么?翻译告诉我说韩国人是来做兰草生意的。我从来没听说过,问:兰草是什么东西?你们如果做兰草生意,需要货车拉,我留个电话给你们,开货车过来帮你们拉。韩国人听了直摇头笑:兰草不需要货车拉,用一个手提包就可拉走。我更惊奇了,交谈中得知兰草很值钱,就想学,我和他们套近乎:你们到了前面集镇还是要找车,不如我送你们去。韩国人见我善良热情,高兴地答应给我150元运费。我将他们送到目的地后,正准备走时,翻译找我:大姐,你能不能帮我们还个价,这家旅社要我们每人一晚50元住宿费,实在太贵了。我一听,就去找这家旅社谈判:为什么你们要这么高的住宿费?他们告诉我:这两个人是外国人,就是要收高点。我说:明明一晚只收10元钱,你们这不是敲诈人家吗?你们要是这样收费,我就把他们带到另一家旅社去住。结果,我把价还到每人10元住一晚。韩国人很感动,当场留我吃饭。饭桌上,韩国人叫翻译说:走哪他们都挨宰,想请我和他们一起做兰花生意。我答应了。当场商定,我们一起做生意,我不要工钱,只要车费,每月1000元。当时城里人月工资最高也只有300—500元呢,我很高兴,韩国人也很高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兰花女侠(2)
“人要发财呀,门板都挡不住。第一次跟韩国人出门,就天降我机遇。途中韩国人去上厕所,我将车子停在路边等他们,只见一老农从桥上骑自行车迎面走来,老农手中拿着两株兰草,我那时完全不懂,上前问:老伯,你扯的草有没有点用?老农说:我看这两棵草与别的草不一样,多少能值点钱。我请老农开个价,老农说:那就50元吧。我50元买下这两株兰草,待老农走后,韩国人当场给我1000元,我不要,韩国人以为我嫌少,给我2000元,我仍坚持不要。据说,那两棵草当时至少值5000元。我觉得兰花太神奇了,这生意能做,我想向他们学知识。
  “韩国人对我仍不放心,多次试我,他给我两万元人民币,说是委托我帮他们收购兰草,然后自己就回韩国去了,实际是观察考验我,看我会不会拿钱后跑掉。我接到这两万元钱后,请来十几个农民,带着他们上山挖兰草。农民满山跑,一会这个喊:黄姐,这个草不一样!一会那个喊:黄姐,这棵草很好看呢!我拿着韩国人送我的一本书,对着图看,三个多月,饿了就啃带的馍,渴了就在山沟里捧点水喝,整天抱着书对兰草。
  “韩国人担心我会不会将值钱的兰草买到手后偷着卖出去,自己从中捞钱?一次,一个农民扯了一棵草5元钱卖给我,韩国人暗中请人来试探我,开价800元、1000元、2000元要从我手中买走这棵兰草,我说,无论你们出多少钱我都不卖。因为我想,韩国人每月已给我1000元,我不能再贪无义之财。韩国人见我如此守信用,就把收购兰花的生意放手交给我做。
  “我是个讲义气的女人,韩国人第一次做生意被骗后,回国时没钱买机票,向我借4000元,我找妯娌几个都没借到钱,最后找到在银行工作的叔伯小叔子,我承诺借4000元还5000元,并先拿自己的1000元给小叔子做抵押,小叔子才答应。我把借来的4000元交给韩国人,送他到飞机场,韩国人进验票口前,突然回转身来扑咚一声跪在我面前流着泪说:‘黄姐,您是我的恩人,我一个星期后就带人过来与您合伙做生意赚钱,我要是不回来,我就是个畜生!’
  “刚开始,我和韩国人合伙做,我在这边买兰草,韩国人拿回去卖,我绞尽脑汁帮人家赚钱,真心实意帮人家干,生怕人家跑了,我没工钱赚。五年后,我逐步掌握了兰花市场信息,开始自己独立做,并学着朝国际市场走,从此我正式踏入兰花行业。”
  黄姐说:“我做兰花生意,先后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国内参加过无数次兰花展,最让我难忘的是 2003年3月随湖北兰花协会10名兰友一起到韩国首尔参加韩国第十七届国际兰展。”
  “3月20日开幕那天,韩国最大的兰花商人柳重光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兰花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现在还比较贫穷,玩兰花的人还不多,兰花商人也没有种植的意识,所以我动员所有的韩国有钱人,都到中国去买兰花,现在用10元钱一棵的价格把中国兰草买回来,等10年后,中国山上的资源都卖光了,那时中国发达了,中国人想玩兰花的时候,我们再以10倍以上的价格卖给中国人!’
  “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回到宾馆后,那一夜我怎么也睡不着,躺在床上反复想:觉得韩国人讲的是这么个道理,韩国人好兰草都是繁殖后才卖一半,自己留一半做种,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光顾眼前利益把好品种都卖光?为什么我们这么傻?原来只晓得兰草值钱,只晓得卖,不懂得种?如果以后兰花资源都卖光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第二天早起,我与带队的湖北省兰花协会会长商量:我们能不能定个行规?动员大家想办法自己种,中国的稀有兰花品种绝不能卖光,一定要留品种,谁卖追究谁的责任。随同来韩国的10个人都同意我的想法。
  “那次到韩国参加兰展,是我的转折点。从那以后,我发誓要学会种兰花,宁可少卖、不卖,也要要保护资源。从韩国回来,我家就盖起了兰园,每买到一棵好草,必须是先繁殖留品种后再卖,走到哪我都呼吁要保护资源,走到哪我都动员大家养兰草。

兰花女侠(3)
“种兰花风险大,兰花要由野生变成家养,非常艰难,技术管理、水分控制、肥料、土壤、阳光、通风、温度、湿度等都很关键,肥料下多了会肥死,肥料下少了又不长苗;水多一点就烂根;热了热死,冷了冻死,通风不好兰草会烧尖,空气污染也死苗;有的兰商见种兰草损失大,不想种,只要能出手就卖。可我敢于直言,谁卖光,我就不依谁,兰草贩子都恨我,说我把来买兰花的商人往外赶,断了他们的财路。
  “我对他们说:过去,老百姓带着耙子在山上排队,地毯式地搜索兰草,山上资源快枯绝了,照这样下去,最多也只有3—5年光景。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动大家种,只有种,才能发展,种多了,形成大的产业,就可向世界发展,除此外,没有其它生路。
  “去年,我老公在屋里种,我在外面卖,不知是老公下的肥料过大,还是通风不好原因,一次竟死去60多万元的兰草,特别是我最珍爱的一棵珍贵兰草死了,我们两口子伤心地哭了两天,像害了一场大病。哭后,我下决心投资征地买下一座山头,建起一座玻璃瓦屋顶、安装有暖气管、既通风向阳、又空气好、无任何污染的新兰园。
  黄姐还告诉我:十多年与韩国人打交道,现在她已成韩国通,与韩国人交谈没有语言障碍,也不需要翻译,与韩国人做生意时,美金差价、韩币与人民币比例,她张口就来。她每天都接待韩国客商,每年要带1—2次大型韩国兰草商人旅游团体,接待小团队有数十次,家里常年住着韩国兰草商人,她的家就是韩国人的接待站。这些韩国兰花商人组团来中国,一是旅游,二是考察中国的兰花资源状况,三是看兰花行情和市场发展趋势。韩国人信得过她,都愿意与她打交道,只要是组团来中国,都找她,她是既当导游,又帮中国的兰草商人推销兰花。
  告别黄姐时,我问她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她说:人生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她每难不漏,所有的苦都吃遍了。人生如梦,她也没想到后半生能做这么大的兰花生意,如果不走出去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真是见识见识,多见才能多识。
  她还说:种兰花使她活得充实,生意做完了,在兰草园里给兰花浇水、修剪,看着各种颜色的兰花,琢磨兰花丰富的变异特性,心中比吃蜜糖还甜。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兰花事业后继有人。两年前,她不顾全家人的激烈反对,送女儿去新西兰留学。如今儿子也想出去留学,她却反复做工作将儿子留在国内,手把手地向儿子传授种花技术和经营本领,她说:我多年摸索的兰草种植技术,如果不一代一代往下传,我们真的要拿钱到国外去买种了。
  兰花节闭幕后,我采访了韩国自生兰协会理事长洪政男先生。洪先生说:“黄姐在兰花界像是一个桥梁,把韩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