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黑色在这里,可以被解释成具有神性的颜色,将人抽离出庸常的七情六欲以及既定的社会系统,从而体现出穿者隐秘的恐怖高级身份。
3
这种隐秘的色彩伪装,时常被歌特分子所利用。上世纪80年代,延续朋克运动而来“新歌特”潮流,其实和原本的歌特文化无本质的联系。只不过,这批年轻人断章取义地把中世纪的恐怖主义与极端压抑的氛围带入了现代,并将之演绎成阴郁?孤独,又不失优雅的调调。当然,他们也沿用了中世纪贵族们最爱的黑色。
阴翳(2)
黑色的歌特风格是这部分年轻人,用以在人群中自我疏离,又获取关注的方法。其原理类似于“黑衣人”和“忍者”,只不过在歌特那里,演化为一种青少年反叛情绪的简单表达而已。
时装界敏锐地抓取到了这股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性,时装化后的歌特,成为当代时装最重要的意象之一。Givenchy现任设计师Ricardo Tisci,谣传即将入住Dior Homme的Gareth Pugh便是歌特风格的忠实跟随者。他们尽量用黑色的面料,设计一个又一个散发着怪异中世纪味道的夸张系列。其中,饱含了技术上的难度,以及绝不折衷的锐利风格。
4
黑色本身不仅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同时又是安全色彩,轻松适用于一切色彩搭配。而歌特分子则用黑色来反衬其几近苍白的皮肤,以获得戏剧般的对比效果。不得不说,这种夸张的对比效果,也暗含了*的意味。19世纪末的《巴黎女人》杂志曾明确地告诉女人,当男人看到她们的黑色*时“希望看到白色的皮肤从黑色的紧身衣中显现出来。这个能让他们性致勃勃。”在19世纪,由于女性普遍的黑色服丧传统,使得寡妇也成为极具诱惑力的*目标。而Dolce & Gabbana则用现代服装技术,再现了西西里寡妇造型。
把一切色彩与细节取消,很容易让人聚焦在由黑色包裹起来的物体本身上。当黑色的皮革?PVC,以及其他弹性面料,紧紧得包裹住身体的时候,其产生的*效果远胜单纯的*。黑色把人体转换成欲望的目标,性的特征被极端放大。
在向来喜欢不合体设计的山本耀司那里,大量使用黑色的目的是要取消服装上的一切细节,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雕塑一般的廓形上,如同夕阳前的剪影人形。荷兰设计师组合Viktor & Rolf也曾设计过一整季的黑色时装,并把所有模特的脸涂黑,使得这个系列的夸张廓形成为T台上,唯一受到崇拜的。因此,时装被高度抽象为罗兰?巴特所言的“符号?符码?神物,以及信息”。
5
在时装制作技术,以及面料的不断丰富过程中,黑色不再只是一种单一的颜色。黑色的时装也不再只是单调而严肃的,它完全可以是丰富,甚至是吵闹的,只不过采用了一种低调的方式而已。
法国高级订制服大师Christian Lacroix解释了黑色的丰富性:“黑色各个不同:半透明的精致黑,哀悼的阴沉的黑,深沉的皇室的天鹅绒黑,衰败的平纹绉纱黑,丝的直率黑,流畅的缎子黑,换了而正规的油画黑。羊毛黑令人联想起煤炭,而黑色的棉织品又一种乡村的民俗感,所有的新材料,当它时黑色的时候总是有种娱乐味道。”
比利时设计师Ann Demeulemeester则善于用不同的黑色,在层叠的装饰效果下,体现她独特的美学诉求。谷崎润一郎早就高度揭示了黑色的独特审美性。他在《阴翳礼赞》中写道:“美不存在于物体,而存在于物体与物体所制作的阴翳的花样与明暗之中……离开阴翳的作用,美就消失。”
txt小说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