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仅在佛学方面,其实萧衍对于儒学也是青睐有加,比如他就曾发掘了影响后世儒学极深、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唐玄宗曾注解《孝经》),也注疏了大量儒学典籍,并损益礼制,还特别重视儒学中的心性义理之学——这对于后世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与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都可谓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学术思想的走向。

  不管是崇佛还是崇儒、道,萧衍的政治理想都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他要开创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一片人间乐土、大同世界——“修齐治平,这是孔孟所倡扬的理想的为国之道,也是后世士人所乐以推崇的理想境界。慈悲喜舍,济世度人,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所有的宏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梁武帝可以说是对此一理想境界和悲愿的真正实践者。从梁武帝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烙印,也可以看到大乘菩萨精神的痕迹。”(《圆融二谛》)

  然而,当萧衍在经受了人生的剧烈转折变化和理想的惨酷幻灭之后,面对世人和后世所可能产生的诘难、怀疑,他于是不得不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话来道出自己的无奈与心境的复杂难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建康实录》),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而不了解我心情的人,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也就是说,他认为当世其实并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知音无觅恰是他一生孤独求索、愤恨而终的最佳写照:虽然自己的确是失败了,可是试问我又为什么会失败,难道你们都认为这真的是我应得的下场吗……

  尽管历史的沉重往往会令我们艰于呼吸,可当我们把美好的志愿寄托于那些历史上的奋争者、追求者时,也许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就得到了一份难得的安慰。

  
  主要参考资料:

  1、赵以武《梁武帝及其时代》

  2、《萧统评传》

  3、《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

  4、《圆融二谛——梁武帝思想研究》

  5、《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

  6、《南北朝文学史》

引言
引言

  他是中国历史上顶有个性色彩的几位皇帝之一,也是知名度顶高的皇帝之一,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聚合体,且他又偏偏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这让他的意志极尽张扬、人生大放异彩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却是天下汹汹、民怨沸腾的苦涩和失败。

  他生活精致、注重品位,却又过分讲究排场、虚荣奢华;他性情风雅却又过分矫饰,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更伴之以一种狭隘和恶毒;他充满热情、兴趣广泛,尤其热心工艺技术,但待人、驭下却颇为苛刻;他既专情又*,既气吞寰宇却又缺乏宽广的政治胸怀,手下重用的也多是一帮佞臣。他又是一个文武全才,积极开拓,过于秦、汉远矣;他抱负非凡,一心勤政,但权力欲也极大,并为此而不择手段,最终背负上了杀父之类的恶名;还有他的好高鹜远、好大喜功,以及自视甚高、急于求成,以至流于滥用民力、穷兵黩武,最后竟落得家国沦亡、身死名裂的可怜下场!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独夫,他就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暴君,但即便如此,也终不能一笔抹杀他那非凡的历史功绩,况且他的主观愿望未必就是可以指摘的!他到底为大唐和后世带来了一个不错的开局,如果他要悔恨的话,也只会怨怪老天既然成全了他的帝王梦,却没有赋予他真正足够的帝王之才吧…… 。。

1、在扬州最后的日子里
一、皇帝的出身和家世

  1、在扬州最后的日子里

  夜,静悄悄的,它已经把白日的一切喧扰和浮华给吞没了。

  一个孤独的影子突然闪现了出来,打破了这片静谧。他正沿着玉石所铺砌的甬道漫步,他诗人的情怀总让他对这里观览不足,暗香幽幽、清风习习,他是如此留恋这美不胜收的世间风月。

  夜已经很深了,可他仍舍不得入睡,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安逸、享受的日子还能维持多久……唉,就是这个曾经支配过一切的人,到如今却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把握了。

  绝伦的美色、温柔此时也已无法麻醉他那颗痛苦的伤心,他只得走回到通情达理、情意绵长的发妻(萧后)那里,又一个人喝起闷酒来。而她也不得不由着他的性子,如果她的话可以发挥丝毫作用,那大约也不应该迟至今日。

  就这样喝着喝着,他自然慢慢地有了些醉意,于是他又开始对着镜子自照起来,呵呵,虽然自己已近知天命之年,可还是那般风度、威严、仪容非凡!窃喜之余,他却又禁不住悲从中来,再加上酒的刺激,他竟愈发得难过、悲观起来。最后,他把那一直小心地看视在自己左右的发妻叫了过来,他一面轻轻地抚摩着自己自负的脸颊,一面对她口无遮拦地说道:“这么好的一颗头颅,该由什么人来砍掉它呢?”

  她本来已是满面愁色了,闻听此言,更不由得为之心惊!她想马上证实一下这到底是不是他一时的冲动话:“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不要想得太多吧!”可是没想到他的回答却转为漫不经心,他只似一位看透了人世万般的智者,乃笑道:“人世间的贵贱苦乐,本来就是循环更迭的,有什么值得抱怨和伤心的呢?”言下之意,好象一切本就是不稳固的,那江山社稷也莫不如此的。

  她怎能不闻之鼻酸,人必先自弃,而后人弃之!她还记得他上次不是这样说的:“外间虽然有很多人想谋害侬①,可是侬最差还可以做个逍遥的长城公②,你当然可以做你的沈后!不要管它那么多,先跟侬干了这一杯再说吧”。而这一次,她还想像以往那样说几话劝他振作的话,可是话到嘴边却又止住了。他的个性太强了,该说的她其实早已经说过了,否则也不至于这样一路跟着他在这片温柔富贵乡里蜗居了整整两年。

  再有热情的人也禁不起这般消磨,何况支持着他这一路走来的本就是激情,一旦激情被浇灭,他也就无可救药了……

  算了吧,都已经回不去了。你看他已经完全陷入绝望,他索性万事不管,过一天享乐一天,只知道一味地纵情声色。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不断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自己的后宫,然后不断地和一班宫娥才女放声地吟咏他所创作的艳诗艳曲,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这刺激又虚无的*乐舞之中!

  他的生活也是极尽荒诞的,他在江都(今扬州)的后宫有百余房,这些布置得豪侈无比的房间里住满了美女,她们每天轮流坐庄,一个接一个地招待驾临的*皇帝。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好做,每天就知道借酒浇愁,喝得醉歪歪的,然后他可能会大发诗兴,来一段自嘲:“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还有的时候,他会穿着不雅的短衣裤衩,围着自己的后宫台馆来一番策杖步游,直到夜尽天黑才止。

  可是他既然知道这样的日子已不可能太久,他也不想坐以待毙,他常自己半夜置酒,仰看天文;又占侯卜相,问算天命。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暗示他转到长江南岸的建康(今南京)去落脚,虽然那里已经在三十年前就被大隋的军队给破坏得不成样子。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这个梦告知了随行的众人,有不少人支持,可更多的人因为想念自己的关中老家,所以极力反对,而他早已不是那位曾经可以说一不二的主儿了,终于他的这一提议被不了了之。

  可是如此得过且过终究不是个办法,一行公卿、百官、禁卫将士几十万人,就这样被封闭在此一隅之地坐吃山空,租赋已然接济不上,眼看就要饿死人了。于是有人开始逃亡,有成群的人也开始逃亡,而且因不满而引发的矛盾、冲突还在不断升级之中。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宫女就跑去告知萧后:“外间人人欲反!”于是她赶紧让她们去告诉皇帝,可是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皇帝的一阵暴怒:“纯粹庸人自扰,成心给侬添堵是吧,来啊,拖出去斩了!”结果那几个好心好意的宫女竟成了他的刀下冤魂,而事后也就再没有人敢说事态紧急一类的“危言耸听”的话了。

  掩耳盗铃只会让事情更糟,终于大乱子闹出来了。军队胁迫着几个意志不够坚定的宠臣、大臣开始造皇帝的反,他们一气杀到了那“但愿长醉不愿醒”的皇帝身边,总算把他又重新拉回到了严酷的现实之中。造反派们于是义正词严地当面列举了他的滔天罪状,为了平息众怒,还上天一个公道,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这位“万恶”的皇帝缢杀。不过斩草还当除根,同时为他殉葬的还有一些宗室和他最疼爱的儿子。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痛定思痛,一生荣华的他总算是到头说了句清醒、负责的话:“我实负百姓!”

  ① 杨广喜欢说吴语方言,故其自称曰“侬”。

  ② 指陈后主,“长城公”是他入隋以后的封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是胸怀大志还是野心勃勃
这位被政变杀死的皇帝当然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隋炀帝杨广,不过还是让我们从头开始吧。

  杨广的出身当然是无比显赫的,他的父亲正是隋王朝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古人言“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得天下太容易,自然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他的子孙们往往不懂得珍惜。

  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麻”字下面加个“女”),是一母同出的五个兄弟中的老二。“美姿仪,少敏慧”,从小人长得就英俊帅气且聪明不凡,是个做政治明星的材料,为此他的老爹也最是钟爱于他(但感情归感情,理性归理性)。还在北周时代,因为杨坚于朝廷有功,所以作为儿子的杨广也受封为雁门郡公(公爵已是不小的爵位)。后来待到杨坚建立大隋后,开皇元年(581)12周岁的杨广便被封立为晋王,并被授以官职,为柱国、并州总管,小小年纪就开始掌握到了军国实权。虽然这是对于儿子的一种锻炼,虽然还有一大帮老师在身旁辅佐和教导,但利器在手,就容易惯出人任性的脾气。

  不久之后,杨坚又授予儿子武卫大将军一职,随后又加封为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并令项城公杨韶、安道公李彻两位大臣辅佐儿子。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杨坚的五个儿子都被老爹授予了实权,并且被分封为地方诸侯,得以雄霸一方。这虽然对于巩固新兴的大隋政权是有极大帮助的,可是手握军政实权也容易助长这些儿子们的政治野心,而且天各一方也离间了同胞之情,以至最后闹到手足相残,说到底这根子还是在老杨这当爹的身上。

  杨广在五个兄弟之中也算是出类拔萃了,“好学,善属文”,而偏偏个性又深沉严肃,一丝不苟,这让整个朝野都对他另眼相看。这样,虽然老杨已经把自己的长子杨勇立为了太子,但是他还有自己的小九九,于是他便悄悄地把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招进宫来,给儿子们挨个相看一番,结果那人道:“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看来这杨广的确是天生的帝王气质。

  除了聪明好学,杨广还非常有心机,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