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死后就被安葬在了云陵,刘彻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于是便造了一座通云台,希望再见到他的仙子。而据有些记载说,通云台自建起以后,每天都会有一只传说中青鸟光顾这里,直到十多年以后汉宣帝即位。

  对于她的死,人们也都是非常感伤和怀念的。

九、托孤及茂陵之葬
九、托孤及茂陵之葬

  1、他的其他作品

  刘彻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元狩元年(前122),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元鼎四年(前113),六月获宝鼎于汾阴,作《景星歌》;元封二年(前109),四月祠泰山,临塞决河,黄河复故道,乃作《瓠子歌》;六月,甘泉宫产九茎灵芝,作《芝房之歌》;太始四年(前93),修封泰山,作《交门之歌》等等。

  这些作品大多失传,其中,有一首传为群臣共作又疑似伪作的《柏梁诗》却得以流传开来,还有一首颂瑞诗叫《朝垄首》,约作于他35岁时候:“朝垄首,揽西垠……抚怀心。”尤其,《瓠子歌》二首也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其辞曰:

  (一)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

  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

  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

  久不反兮水维缓。 

  (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需要注意的是,他的这些作品自史学大家司马迁就开始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如《史记&;#8226;河渠书》中所云:“余从宣房,悲《瓠子歌》之诗而作《河渠书》。”着一“悲”字,即说明它连这位冷静客观、与皇帝又私怨甚深的史官都感动了。

  而后世的评价也不低,如有诗评家如是说:“(刘彻)悲悯为怀,笔力古奥,帝王著作,冠冕西京。”(《古诗赏析》)又有明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曰:“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鲁迅先生在其《汉文学史纲要》也不吝赞道:“武帝词华,实为独绝……虽词人不能过也。”

  显然,这些应该都是知者之论。

  2、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然而又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刘彻他乃是一个身份极为特殊的文学家,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注意到他的政治人格。

  其实,早在当初,当极擅诗赋的严助、朱买臣二人结盟陷害致死刘彻的宠臣张汤,严、朱二人又勾结了另一极擅诗赋的淮南王刘安意图不轨时,皇帝即如大梦初醒一般,终于发觉了文学创作中贯穿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他在自己的诏书中就指出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就源于“修文学”、“怵于邪说”(《汉书&;#8226;武帝纪》)。

  因此,待到刘安等人被*而死后,刘彻虽然还忍不住创作过一些骚体作品,但鉴于刘安等人的教训,他逐渐认识到要在政治上统一思想、稳固政权,就必须摈除那些所谓的“邪说”,因而便对楚辞的进一步解读与传播开始有所冷落。这于元狩元年(前122)以后大汉朝堂之上楚辞创作的沉寂局面,也略可体现他的这种故意冷落的态度。

  其实,中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本来就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密切得多:“在古代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尤为紧密。在文学研究中,如果绕开了社会政治,避而不谈社会政治,就无法真正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在意蕴和艺术精神。”(《汉魏文学与政治》)。

  而皇权干预文学创作,这样就必定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既难以获得,文学也就难以得到其充分自由的发展:不是一派“歌功颂德”,就是一派主流意识形态。

  3、死葬茂陵

  公元前87年,御宇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一代雄主终于闭上了自己疲倦的眼睛。

  还在他弥留之际,他便为自己的儿子精心选择好了未来的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等人。其中,霍光(霍去病的同父弟)不仅忠诚可靠,办事能力也特别高,他在刘彻身边二十多年,做事从没出过岔子,因此极受信任。

  刘彻死后被葬在了茂陵,此陵乃是从他即位第二年就开始修建的,直至死的时候,历时53年。同时,这也是汉陵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也是最奢侈豪华的陵墓。它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可惜今天它还没有被正式发掘,我们还不能很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震撼。

  自汉唐以来,政要学士,文人墨客等更在茂陵留下了无数的诗文墨迹、楹联匾额,遂衍生了光彩夺目的“茂陵文化”——如“汉家天马出蒲梢……茂陵松柏雨萧萧”(唐&;#8226;李商隐)、“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唐&;#8226;李贺)、“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金&;#8226;赵秉文)等等。

  而据今天的考古学家们称,刘彻的老爹景帝刘启的阳陵附近就发现了上万具尸骨,他们都是因修建阳陵而致死的,大多是一些因参加此项工程被累死、折磨死的刑徒。可想而知,茂陵周围又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在环绕着它,在为我们后人讲述着那一个个哀戚的故事……

  虽然“汉武大帝”刘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封建帝王,但总体上肯定的评价还是要多于否定,比如曹植就赞誉他道:“世宗(其庙号)光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他一生及其时代有多达25项的政治、文化等创举,更开疆拓土、征伐四夷,大大地拓展了中国的战略空间和大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嘉惠乃至而今,可谓功不可没。

  尤其,那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又显然是不确的。

  总之,*人物已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尽由后人去细细评说吧。只须多加意的是,他是一个男人,更是一个帝王——我们世俗的爱与憎、是与非注定了对他无效。

  
  主要参考资料:

  1、罗义俊《汉武帝评传》

  2、杨生民《汉武帝传》

  3、《汉武帝刘彻百谜》

  4、《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

  5、《汉武帝与西汉文学》

  6、《汉魏文学与政治》

  7、向斯《宫禁后妃生活实录》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接手汉桓帝留下的摊子(1)
引言

  对比自己的远祖汉武帝刘彻的*盖世,衰世登上帝位的刘宏就显得不幸多了,这是一个怎样让人不安的时代啊。曾经,他也很聪明,他也很好学,他也很文艺,他也愿意积极向上,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好一点。可是,一己的力量又似乎太单薄了,而他的个性也太柔弱了,他对一切自己所无法控制的力量都不敢信任,都感到害怕——他*正直、激烈的“党人”,正是因为他惟恐他们群起反对自己,把自己赶下台!

  他的人生充满了可怕的怀疑,他总被自己虚弱的念头牵着鼻子走,加上宦官集团的推波助澜,才让他在挫折和失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后人一致目为“昏庸”、“荒诞”……他连自己最心爱的人的命运都把握不了,心死之余,他只有在不断的寻求刺激中早早地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虽然,他的作品并没有一篇流传下来,但是他曾经确是那样悲哀过,被爱所撕裂过,我们依旧愿意去感受他的那颗痛苦、无奈和忧愁的破碎的心……

  
  一、接手汉桓帝留下的摊子

  1、白皙少年入主洛阳

  往事已越千年,那是建宁元年(168)正月的一天。

  那一天,大路上冷不丁地竟出现了一连串格外扎眼的白盖小车,它们在皇家羽林军的严密护卫下,正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快马加鞭地由河间(今河北沧州一带)驰往京城洛阳。这一路上真是辛苦,终于到了洛阳,威风的小车队便停驻在了夏门外的外寿亭——在那里,早已守侯着引颈东望的文武百官们。这时,只见从其中一辆白盖小车中,走出了一位12、3岁的白皙少年,他脸上的童真似乎都还没有褪尽。

  这一切似乎来得太突然了,连他自己也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他仍旧有些想不通:作为一个藩王的后代,为什么命运就偏偏会垂青于他呢?他是不是真的很出色啊?或者是别有隐情,宫闱深处的那些阴谋诡计他倒也耳闻过一些……想不通也不要紧,反正未来都在他的手上,一直以来他可都是一个很有追求的孩子,那些需要记诵的圣贤经典他早已烂熟于心。而今,既然大家把此重担放在了他稚嫩的肩头上,无论如何,他也应该把它挑起来,哪怕最后真的会压垮自己……

  不过,他还真的不愿意相信:难道这副胆子真的有那么沉重吗?尽管尚有些犹豫,但他并不害怕,他有那么多优秀的祖先做榜样,他只须照着他们那样做就好了啊。先汉的远祖们就不用多说了,他要再次实现汉室的中兴,可资学习的就有汉光武帝的恩威并重,汉明帝的一丝不苟,汉章帝的宽怀大度,更有汉和帝的少年有为……他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摊子再烂也要收拾,好好地收拾。

  总之,这一刻,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他用快速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四周,又满含深情地遥望了一下心底希冀已久的那个洛阳城,他只向百官们略一礼节性的挥手,即马上又换乘了早已停放在夏门外的一辆豪华青盖车——皇家的专用车驾。于是,但见那万众瞩目的青盖车在文武百官和羽林卫士们的一致簇拥下,一路马不停蹄、鼓乐齐鸣地驰入了皇宫,并一直驰向皇帝的御座——东汉王朝一位新的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他就是后来为人所熟知的汉灵帝,他的名字叫刘宏,这一年他13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作为傀儡皇帝的刘志叔叔
2、作为傀儡皇帝的刘志叔叔

  不过,在仔细讲述刘宏的生平事迹之前,我们似乎有必要先来看一看他的前任——这就是汉桓帝。

  说起来,这两位皇帝身上可是具有很多的相似性,而且渊源也很深。他们两个都是由藩王入继大统的,也就是说他们都并非皇子皇孙,而且他们两个关系也很近,属于同一个支脉——他们都是河间孝王刘开的后代。这刘开乃是汉章帝的庶子,汉和帝的小弟,当初他的皇帝父亲和皇帝哥哥都很喜欢他,因此河间藩国曾一度非常的繁盛。而汉桓帝刘志就是刘开的孙子,刘志有一个堂兄弟叫刘苌,刘苌则有一个儿子叫刘宏。

  刘志当初登基的时候也只有十几岁,不过由于他并非出身皇家,所以大概也并没有接受到皇家那种刻板的儒家正统教育,正如同他的侄子刘宏一样,他也很有文艺细胞。史称刘志“好音乐,善琴笙”,对于乐器表演很拿手,估计音乐鉴赏水平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