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出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魂出窍-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担罪责的人不是我。”

  内侍大臣做出一副高深神情讲道:“国王一生征战,何曾败得如此之惨。将军好好想想,除了你谁还能在军中对一场战役的指挥和部署影响最大。陛下不找一个合适的人承担过失,怎么给国民交代。要知道领导永远是对的。”

  科卢西越想越感后背发凉,国王确实是一个不肯承认过失的人。但国王要杀自己,自己又能怎么挽回。叹息一声不再言语。内侍大臣继续煽动:“我为大将军蒙不白之冤,东斯国即将失去一位勇士,让他人截取大将军的功劳感到惋惜。你不认为这一切不该发生。你愿意坐以待毙”

  科卢西望着阴损的内使,猜想着他在暗示自己要做什么。 。 想看书来

2。丑恶嘴脸
科卢西双眼圆鼓,瞪着内侍大臣,喝斥道:“别拐弯抹角有话直说。”内侍大臣一阵心慌暗想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无所牵挂。只要他一人吃饱就全家不饿。往往是那些身居高位,家产万贯的人总是患得患失,担心失去权位害怕有人在算计谋夺他的财产。难道科卢西对金钱和权位不在乎。也不受死亡威胁。一个双手沾满了血腥,杀人如麻的将军已看透了生死。

  内侍大臣很快就找准了科卢西身上的人性弱点,一个不贪财不恋权的人只有一样东西能令他心动,那就是虚名。不要小看虚名,人活一辈子,就图留下一份功绩一个震古烁今的大名。他再次摇动唇舌讲道:“你还不明白吗,陛下会把战败的罪名扣在你头上,人们会指责你,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唾骂的历史罪人,荣誉何在,英名何在。”

  科卢西底气不足讲出一句他自己也不相信的话:“一切会有公论。”内侍大臣嘲笑道:“公论,话语权掌握在胜利者手上。他们想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轻而易举。”科卢西无可辩驳他询问道:“你想要我怎么做。”内侍大臣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卷,递给科卢西说道:“大将军请看看这是什么。”科卢西一眼就认出了羊皮卷惊讶道:“这是王书。”

  内侍大臣示意科卢西好好阅览王书内容。科卢西过目后合不拢嘴惊喜不已兴奋道:“国王授予我为草原之王。而且帝国内所有军团划归我节制。”内侍大臣见科卢西异常振奋,真不忍心告诉他事实。冷冰冰说道:“这是一卷伪诏的王书。”科卢西迅速坠入冰窟,有种被戏弄的感觉恼怒道:“你拿这份假王书给我是什么意思。”

  内侍大臣宽慰道:“假如国王一旦走了,这份王书就是真实诏令了。”科卢西看着他说道:“你这是什么话。”内侍大臣说道:“实话告诉你,陛下命不久矣。我控制着诏令发布,而你统御着大军。只要我们两人联手,东斯国就归我们掌控。”

  科卢西百思不得其解,内侍大臣为何如此大胆,国王还未闭眼现在就在谋算着夺权。说实话在他心理就看不起内使这种人。但内侍大臣提出的方案足够诱人。静静在大脑中理出了头绪,国王不但要杀自己也要杀他。显然内使想要拉拢自己共同对抗王命。猜透这一切他内心已有计较。傲慢说道:“陛下对我有恩,尽忠王事是我份内之事。我只见诏令行事。内使有何安排自可放心去做。”

  两个都是阴险家,一个靠杀人升官。一个靠谄媚取悦君王。其中所经历曲折坎坷并不容易,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足以证明他们有多奸诈。内侍大臣从科卢西话中已经听出了玄外之音。要他杀死国王科卢西绝对不参与。由谁来杀国王,国王怎么死法,他不会过问,也不会追查。

  内侍大臣说道:“大将军就只管等着坐享其成。”他们不用明言,彼此会心同时笑起来算是初步达成了协议。内使笑得更是非常得意,他果然没有看错科卢西是那种不会引颈待屠的人。国王所谓梦话,要杀科卢西来承担战败的责任,出自他一手杜撰出来。

  内侍大臣内心所图谋,更深更可怕。他不仅仅只是为了保住地位,还想着窃取大权。他告诉科卢西杀死国王的事交由他来办理。但必须事后堵住众人之口,要不让人起疑心就要转嫁祸端。海军统帅阿果绝对是一个障碍,阿果年青时曾经在战场上拯救过陛下的性命。国王对他十分信任,弥留之际一定会向他交代后事,授予大权。要把他清除掉,才能实施他们的阴谋。两个人商谈了好一阵,决定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突袭海军统帅。

  仿佛成功在即,他们还商量事后选择四王子来充当傀儡国王。讨论着达成目的后,如何分配各自的权利,划分势力范围。他们俩人在王船内的一番密谋,没有意识到将在日后彻底影响东斯国及中土大陆整个格局。

  国王昏迷期间,大将军下达了掉转船头攻击海军统帅阿果的命令。铁皮铜头的战舰撞向一条普通战船的腹部,巨大的冲击力造成战船围栏破损内部剧烈晃动。身体较差的船员头昏目眩呕吐不断。东斯国王的卫队迅速抛出倒钩固定战船,蓄势待发的步兵迅速踏上船头跳上敌方舰船。对来不及反映的水手进行疯狂屠杀。

  海军统帅阿果还没有弄明白出了什么状况,怎么会有自己的战船来攻击他。一切来不及细想他的舰队遭到了毁灭打击。副手神色慌张跑上甲板同样满脸震惊。三十余条战船直奔他们而来,流箭已经有几支落在了战船上。“快右旋向东前进”阿果果断下达了撤离命令。他决定先逃离出这片海域,事后再来查明发生了什么事。

  阿果逃走的消息迅速上报给科卢西。他破口大骂道:“一群窝囊废,一百余条战船在突袭的情况下,敌方只有四十条战船,结果不但自身损失了十四条战舰,还让敌舰统帅逃了。”科卢西现在除了发脾气,想不出任何解决方法。他秘密安排一名亲随将消息转告内使,接下来就等待内侍大臣的进一步指示。

  颠簸的战船惊醒了国王,普度提辛面色恢复了几许光泽,内侍大臣日夜守候在他身边,见国王醒来,立即扶着他身体靠在床头。国王见身边的侍卫全部换了新面孔,但并没有意识到出了问题,对内使吩咐道:“招集众臣聚会。”内使阴沉沉回道:“陛下你需要多休息。”国王感觉胸闷气短,怎么也想不明白身边最忠实的奴才,竟然敢顶撞他。

  普度提辛震怒道:“我叫你去把众大臣叫来。立即去。”内侍大臣终究还是心虚,转身出门通知众臣前来觐见。防务大臣简要向国王汇报了他昏迷期间舰队内发生的大小事务。国王已经默认了失败结果。没有指责防务大臣处理不妥。国王普提度辛向内侍大臣和随战官员询问道:“有没有安排和达斯巴人讲和。”大小官员相互对望一眼,脸上露出白痴状。

  普度提辛已经从臣子们的表情上找到了答案,没有他的命令谁敢和达斯巴和谈。还能掌控局势令他感到满意。很快他发现科卢西和阿果不在房间。他向内使问道:“科卢西和阿果怎么没有来。”内侍大臣回答道:“陛下,科卢西大将军收到密报,海军统帅阿果准备秘密叛逃敌国。大将军派出舰队去缉捕他。结果反而遭到阿果的袭击。”

  船室内一片惊讶之声。防务大臣指着内侍大臣的鼻子质问道:“我怎么会不知道。”一脸无辜的内侍大臣说道:“我也不知道,大将军只是派了一名手下转告我,他说军情紧急不易走漏消息。”国王普度提辛已经嗅出了一股潜在危机,但还判断不出谁制造这起危机。国王扫视一圈臣民,觉得每人都可疑,越想内心越不是滋味,要找出一个信任的人,竟然找不到。胸闷难受头痛欲裂。

  众多大臣要求惩处科卢西。不论阿果是否叛敌在先,科卢西没有国王授意擅自开战已经犯了大忌。普度提辛心理十分清楚,如果真是科卢西在背后搞阴谋,这群白痴还想惩处科卢西,也不看看现在海上谁掌握着舰队。国王恢复自信,现在只能暂时容忍。他命令道:“立即传令让海军统帅阿果前来。”偏在此时科卢西的亲随前来禀报战况,“大将军成功击破阿果的舰队,阿果只余六艘战船逃离。”

  普度提辛知道大势已去喷出一口鲜血,再次昏迷。这一次国王气若游丝有进无出。内侍大臣开始发挥他的职责,劝说大臣们离去别打扰国王休息。官员们一个个退出王室后。内侍大臣看着静静躺在床上老人,内心充满了惶恐他害怕这个老人再次清醒转来,他不想失去到手的机会,脚下颤抖但手很利落,抓起盖在国王身上的被子捂住国王的头。普度提辛脚蹬了几下就此断气。

  内侍大臣一阵慌乱,但很快意识到需要篡改遗嘱。他取下国王戴在手上的一枚红宝石戒指,脸上露出阴冷的笑脸。 txt小说上传分享

4。危如累卵
穗文帝十三年,逐渐开始学者处理政务的小皇帝,发现堆满文案的各地奏折批阅起来实在烦心。即便不细看内容光是圈阅,也要耗去半天时间。这还只是经由宰相们过滤一遍后,呈上的一小部分奏报。除了批阅文章还要轮番接受侍讲的照本宣科。不能有任何不敬必须正襟危坐。在他看来要当好一个皇帝并不轻松。小皇帝本天性聪明、善良,但宫中的陈腐旧俗强迫着他过早成熟。不让人看出喜怒哀乐,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意见。而且必须学会隐忍。朝中有三股势力牵制着他一举一动。

  势力最强首选是他母亲,权倾朝野的当朝皇后。应该说她才是皇宫中真正的主人,垂帘幕后遥控指挥。内府、帑库、中书省、门下省、整个五州督府、禁军、御林军全控制在她手上。她如果想要改朝换代轻而易举。其次是杨氏父子,这对父子创造了官场神话,先后担任帝国丞相。他们对穗朝的贡献居功至伟,门生故吏遍布整个朝堂。杨氏一党横行天下。而最后一股势力总是不显山不露水,但总能暗中影响朝中大政,甚至还能改变天下形势。

  小皇帝在这三股势力之间,只能谨小慎微慢慢积蓄力量,他懂得讲究平衡术,周旋于各势力而得以自保。但皇宫之外的敌人就难以掌控,最具威胁的敌人有西厥、辽国、龟滋国以及生活困苦的庶民百姓。西厥是北方强大的游牧部落与穗朝世代结仇。辽国属于叔侄间的私人恩怨。龟滋国则是来源于西南方的蛮夷。官员贪腐欺诈,土地兼并严重,沉重赋税以及乱兵带来的劫掠和屠杀,使原本安份老实的庶民也站在了皇帝对立面。边境上的摩擦和王朝内的暴动总是此起彼伏。

  小皇帝有时在想,假如自己出生在平民家庭,或许就没有这太多烦恼。他有太多心事想要找人述说,可偌大的皇宫就只有两个人值得他信任。一个是自小照料他生活的太监赵大。另一个则是他的授课教师欧阳淹石。赵大官居御笔太监但只会听其使唤很少能给小皇帝提出中肯建议。而欧阳淹石则不同了,他儒雅、博学能用妙趣横生的故事来启发小皇帝的智慧。对于听惯了四书五经枯燥无味的课程,实在是耳目一新。小皇帝每每听他授课,总会心情愉悦。在他心理早把欧阳淹石看做是自己阵营里的智囊。

  小皇帝早早来到书斋,等待欧阳淹石到来。欧阳淹石四十出头,留着小山羊须青衣小帽,气色保养很好,并不像官员,反到是*先生。无论寒来暑往他手里总握着一柄折扇。二十岁出头便进了翰林院。与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