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出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魂出窍-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凯昂首四望见蓬搞遍野,倒也适合火攻。只是辽军将粮食分开囤积,并有重兵把守。一次只能突击一处。要想烧毁全部粮食仓蓄。即便攻其不备也要付出重大伤亡,只有引开敌军的注意力,走到山腰已想出了计策。

  周凯回到营地,立即召集全部结义兄弟在营帐中商议军机。将心中谋划和盘突出,得到自家兄弟一致支持。按照计划伤兵因口粮分配不合理闹起事来,周凯借机调来归属自己的老部队前往弹压。请督军马泰前来讨论如何处决哗变士兵。等马泰到了大营,被事先埋伏的刀斧手当场斩杀。然后全军*,巩固营垒,发动宣传攻势,拉拢更多迫于无奈而投靠辽国的降兵。

  辽国南下初期军纪甚严。加上刘政当年收复了辽州又有功于社稷。在普通百姓心中树立了好名声。大军经过处,人民纷起响应,有送米面有对辽军嘘寒问暖。特别是得到了士族最大支持。因为穗朝启用了杨玄素,杨玄素是一个坚决削弱士族强化集权的大臣。而刘政恰好主张支持士族发展。因此所遭遇的抵抗也无太强烈。很轻松就挺进了穗朝心窝。

  由于战事太过顺利辽军出现军纪废弛,士族又为辽朝大军提供物资和劳力。刘政省去后勤供应的烦琐转变为就地筹粮。士族是什么,士族是特权阶级。从祖上一代到玄孙辈,常年把持权贵垄断财富。他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掏自己腰包。最终摊派到为辽军提供吃喝劳役的苦差事,落在了广大民众身上。

  普通百姓算是彻底清醒,黑猫白猫都是猫,天下乌鸦一般黑。周遭的村落被破坏,乡邻乡亲胁迫着还要为辽军修筑工事。对辽国皇帝彻底失望。被抓进辽朝军队服役的士兵,以及战败投降的士兵心理憋着一股窝囊气。凯字营四下串联将要举事,响应者云集。

  夜半时分,部队竖起大穗旗帜。周凯登高一呼,“誓杀辽贼。”整个凯字营爆发出雷鸣般怒吼。队伍分成四队,周凯自率一队偷袭辽国大将军的营房。另一路虚张声势攻击辽国皇帝的行宫。其余两路烧毁一切可疑的屯粮之地。

  辽军大营突遭变故慌作一团。周凯率着士兵顺利冲杀进大将军吴忠帅帐。吴忠虽贵为大将军可并不贪图安逸还未歇息,他刚巡查营寨回来。见杀声四起奔出帐外,便撞上周凯举刀砍来。吴忠暗自心惊这是九转刀法,躲闪开刀势抽出佩剑。定睛瞧去大吼出来“叛贼,我就知道你不是一只好鸟。”

  周凯也不答话,接连使出全力务必要尽快斩杀敌军大将。吴忠能当大将军也有过人之处,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当初周凯只是内心动了动念头,想要暗杀辽国皇帝,吴忠就能敏锐察觉出杀气。可见他身怀上乘功夫。两人刀剑互击,使出了看家本领。

  周凯是山贼出生,刀法属于自创,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用来杀人招式简单实用。但和剑法大师或练武者比起来差距很明显。吴忠一抖手长剑凌厉迅捷,由守势变为攻势占据了主动。周凯左右格挡,每一刀都不拘章法只求保命。双方暂时难分胜负。

  辽国士兵受到突袭,猝不及防之下被打懵了。倒是让叛变的凯字营士兵占据了上风。周凯身前多出一些帮手,几只长矛同时向吴忠刺来,顿时减轻了周凯的压力。吴忠无法硬接,避强击弱,以雷霆万钧之势杀伤了数人。大将军身陷数十人攻击而镇定自若丝毫不乱,他用行动感染了亲卫,卫兵也奋起反抗。辽国士兵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的部队到达现场后很快令形势倒转。

  凯字营如何英勇,也抵挡不住辽国士兵潮水般攻势,辽军毕竟人多,很快就把周凯等人分割成开来。叛军一个个逐渐被绞杀,周凯也落入围困圈。但见四面火起,火光照亮了原野。他谋划的计策成功了,他用自己作为诱饵攻杀敌军主帅。吸引敌军来援分散了敌军兵势。另外两路人马一定完成了任务。

  吴忠见形势好转,叛军攻势被压制住了。向卫兵们询问道:“皇上那边情形如何。”一名小旗官跑到大将军跟前慌忙禀报道:“穗朝发兵袭营来了。”吴忠露出凶恶面目望着犹在拼斗的周凯,吩咐道:“速派左右龙虎卫去皇帝身前护驾。命令三军给我拼死抵抗。待我亲手杀死周凯这叛逆,再去破…。。。”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团黑影突然飘过,一柄长剑悄无声息割开了大将军咽喉。吴忠话音还未落地,就感觉说不出话来。他用手去触摸伤口,血管瞬间崩裂。血液从脖颈井喷而出。令辽国士兵惊慌失措。黑衣人再次出手割下吴忠脑袋,遍视周围辽国军兵威慑道:“上前一步者犹如此头。”敌军发愣之机周凯杀出重围,大吼道:“吴忠伏诛,余者投降免死。”

  这一夜辽朝彻底输了,如果不是辽军溃退及时,只怕辽国皇帝会被生擒。刘政借着黑夜成功逃脱。但由于不便方向,被困在一座小山上。丞相张晓向皇帝建议用人假扮他施行诈降计,乘敌不备再突围而去。李伯峻当面就斥骂张晓卑劣无知,陷皇上于无义。

  使人假冒君王投降,这是坠了三军士气也损了天威。突围不成功更是将皇帝的性命困于危境。即便突围成功,众多跟随皇上出生入死的大臣们,他们和皇上坚守绝境而不弃,难道皇上忍心抛弃他们,皇上坚持采用此等下作计策,辽国也会就此丧失人心。令所有臣子心寒。

  尽管李伯峻的官职比张晓要小,心理十分明白,官职大小无所谓,谁在皇帝跟前能说上话,谁才算是真正的第一相。张晓能当上丞相完全是靠着张氏大族给他撑腰。在所有权贵中只有李伯峻他是堂堂正正的国学举子,有一种读书人的傲气,自视才高八斗看不起天生贵胄的大臣。其实在刘政心中李伯峻又何尝不是一个只是有点小聪明的弄臣。

  李伯峻见张晓向皇帝建议突围,抓住时机狠狠攻抨击对手,要在皇帝面前树立出忠诚勤勉尽心王事的样子。他向皇帝刘政进谏道:“皇上我等臣工上下一心方可度过艰局,可速派二皇子前来破敌。待与二皇子大军汇合后依然是我军势大。”

  刘政心中慌乱无计,并非他不想调二皇子北上。是十多天来与他儿子失去音信断了联系。恰在此时小兵来报:“东南边发现两个骑马人,看样子像是穗朝使者”。刘政命令李伯峻和张晓停止争论,让丞相张晓去会见使者,看看穗朝有何企图。

  张晓奉命来见使者,见穗朝使者一老一少。虚礼相迎冷漠言道:“两位是穗朝使者,有何见教。”须发皓然的老叟说道:“有忠言特来相告”。张晓言道:“何谓忠言”。老叟说道道:“两国息兵、修睦交好”。张晓没有想到穗朝是来提议罢兵。语气上有所缓和说道:“不知贵使诚意如何。”穗朝来使询问道:“不知辽国皇帝又有几分诚意”。

  张晓没有想到反被对方将了一军。回答道:“如果穗朝果有诚意,我自当为两国和睦鼎立玉成”。穗朝使者爽快说道:“辽国皇帝向我大穗朝称臣,漳河为界祁山以北归属辽国地界。两国从此息兵。”

  张晓心里默想这等于是穗朝承认了辽国的地位,但封国之名不好听,以后辽国臣子属于封国之臣,矮了穗朝官员一级。可眼下被围困在荒山中,又能拿什么去跟穗朝人叫板。穗朝开出的条件还算适中。张晓稳住穗朝使者,立即前去向皇帝禀报和议内容。

  皇帝暴怒道:“朕已经打到了龙城脚下,他们竟敢提出和议。还要朕向南面称臣。立即叫御林军将穗朝使者斩杀。”李伯峻劝说道:“眼下情势对穗朝有利,臣只是猜想为何穗朝会偏偏派出使者前来促和,而且两位使者为什么不拿出旌旗,不表明身份。是秘密出使。穗朝政局内部可能有问题”。张晓也是聪明人立即奏道:“臣再去探探口风,拖延时日也可从容等待二皇子来援”。

  刘政想想两位大臣的提议也有道理。对张晓吩咐道:“和穗朝使者谈判的事不要外泄一个字,先把他们软禁起来。”。

4。6恢复和平
打败仗不可怕,可怕是兵败如山倒。辽军固然是中了敌人使用的诈降计从而导致战败。但归根归根结底是输在了战略布局上。辽国皇帝起兵南征以来,或许战事太过顺利,所到之地无不攻克。由23万兵力扩充到50万兵力军威强盛。看来直捣中原,成为龙国真正的一代雄主甚为容易。从而心生轻视对穗朝实力估计不足。将兵力分散大有席卷天下,想要一口吞掉整个穗朝。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北厥联军攻取穗朝西北,那里是朝廷的兵源所在地。辽国皇帝自率一军攻取穗朝京畿重地与敌军决战于帝都城下,其用意不言自明。另一路大军则由他儿子刘永平攻取穗朝东南方,断其粮饷税赋。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自断手足,大军不能有效形成合力。穗朝采用的战法非常简单,固守都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辽国所夺取的城池越多,就必须分出部分兵力看守地盘。这无疑又再次削弱了自身实力。

  北厥联军首先在渭河受到穗朝军队的伏击,敌酋被斩杀。辽国二皇子率领的大军又轻骑冒进,被穗朝最精锐的玄甲军围困在并州。辽国皇帝刘政率领的大军也遭遇突袭,战败后溃退数百里。欲战无力士气低落。欲固守待援,又联络不上二皇子。更为重要据报辽州地界出现大批贼寇,老巢出了乱子令刘政坐立不安,但要退兵又很不甘心。

  按说穗朝突然派出使者提议和谈,既能息兵停战又能够很体面安然返国。可刘政始终妄想着等待大军汇集再次与穗朝展开决战。虽然战败但穗朝的实力也不过如此,精锐的玄甲军并没有他当初想象中那样厉害。只要再给他第二次机会,刘政认为完全有信心战胜穗朝主力大军。

  丞相张晓奉命派兵前来软禁穗朝使者,御林军包围了整个营帐。他来到营帐前悄悄观察穗朝使者。见两个使者气定神闲悠然的坐在木凳上,没有半分慌乱感。不由心生敬意,整整衣冠昂首走来进了营帐开口说道:“军务繁忙,两位贵使久侯了”。年龄偏少的穗朝使者并未起身相迎,责问道:“怎么准备将我们囚禁起来。”张晓尴尬道:“这是皇上为了保护两位使者安全,特意增派御前卫士护其左右。”

  张晓向后挥挥手,随军侍从立刻送上果蔬糕点。他向两位使者赔罪道:“行军营地没有便茶,两位随意品尝。”水果明显严重脱水,年少使者也不讲究抓起一个干瘪的苹果啃起来,嘴里说道:“不知贵国商议结果如何。”张晓感觉李伯峻眼光真毒,这人说话毫无礼节,表现粗鲁那里像是一个堂堂使者。为了套出重要情报还是忍辱解释道:“皇上染了风寒,看来需要等上几天了。不知两位使者可带有印信。”

  年长的使者听出对方是要拖延时日,与其让人怀疑身份直接回答道:“我们两人虽不是朝廷命官,但有意想要实现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年轻的使者起身拂袖说道:“想必皇上是在等待他儿子来救驾吧。也好,既然君上身体不适,那我们回营等待答复”。张晓又气又急,没想到两位使者真不是朝廷正使,而且口气嚣张霸道。严厉斥责道:“两位最好明言有何企图,否则别想离开这里。”

  年轻人从身上解下佩剑,投给张晓说道:“丞相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