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回到家,林雨霏和卫洋边吃饭边说起了这个事情,卫洋因为是理工科,对金融不是特别懂,不过他也始终觉得,女孩子一直做业务不好,所以倒也支持林雨霏试试。当时他们的收入状况也有所改善,卫洋说,他要以实际行动支持林雨霏,第二天居然就带她去买了台电脑,这样好晚上回家也写写。林雨霏觉得自己简直太幸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往事如烟(二)
于是,林雨霏白天在公司继续和大家一起跑业务,晚上到家开始研究各个品种,挑来挑去,她决定从一个最没有成交量的轮胎期货开始写起。袁思亮很诧异她为什么选了这么个品种,林雨霏倒好,她说其它活跃品种高手太多,她这种菜鸟么,万一写的不好,那岂不是被人笑话,这种没交易量的品种,正好可以拿来练手,写错了也不怕被人笑话。听着倒也有些歪理。
很快,林雨霏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期货品种分析,很自然地就请师傅指教。一开始袁思亮其实并没有太大期望值,只是觉得这女孩子既然和自己有那么些缘分,而且还“师傅、师傅”叫的那么亲切,就想看看能不能提携一把。看到林雨霏的处女作时却不由地怔了下,第一感觉,这女孩子写的虽然不像是评论,反倒更像是散文,但是文笔很流畅,读起来一点没有障碍感,反而很清新;第二感觉,这个品种真的有机会。原来,这个轮胎期货虽然上市已多年,但因为国内期货市场一度被清理整顿,加上这个品种在国外比较少,所以一直被市场所忽略,林雨霏却发挥了以前当分析师时候的特长,发现很多上市公司生产轮胎,因为从财务报表上收集了很多产销数据,居然发现国内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数据已经开始触底回升了,而且得出未来几年,国内轮胎供需情况会得到很大改善的结论。而这点,很多做期货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于是,他都没有告诉林雨霏,就把稿子稍微改了改,直接发给了业内一个熟悉的媒体编辑,让他看看这个文章能不能发表。
过了几天,林雨霏一踏进晨会会议室,发现公司领导居然在里面,还跟她笑眯眯地打招呼。
“唉呀!欢迎我们的林大分析师。”很多同事也跟着鼓掌,一下子让林雨霏有点不知所措,要知道,在这之前,她虽然勉强开发了几个客户,业务量却依然是全公司最低的几个人之一,平常领导估计连正眼都没怎么瞧过她,今天这是怎么了?
马上她知道了,原来前几天那篇处女作居然在业内最有名的报纸上发表了,而且还是在很重要的市场版。幸福感来的也太快了些!林雨霏都不知道人家怎么就知道了她的文章,居然还发表了。还没等她解释,就听见领导在那里宣布了个最新决定:“我们南方公司的业务已经开始步入正轨,客户量也日益增多,公司刚刚想要招聘专人来维护客户,给客户提供些信息服务,我看林雨霏有这个潜质,以后你就调入研发组,专职做这个客户维护工作。”
“研发组?公司什么时候成立研发组了?”有些同事在旁边嘀咕。
领导顺带解释了下,原来是集团总部领导最新指示,考虑到中国区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照国际发展惯例,希望各分支机构有能力的尽快成立研发部,以便给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研究资讯服务。南方公司其它方面已经落后,这方面万万不能,领导正愁找不到合适人选,这回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正好解决了难题。当然,所谓研发组,其实就是林雨霏一个组员,南方公司这边没有特别领导,所有中国区各分支机构在业务发展还没成规模的情况下,都只有组员,组长则由中国区总部,也就是上海分公司的领导兼任。那个人居然是——袁思亮!
事后,林雨霏当然是非常感谢师傅的提携,也大约明白了之前师傅让自己写文章应该是事先知道了总部的这一决定,给她创造了个机会,这下就更高兴了,终于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着师傅好好干了。之前袁思亮虽然曾经让林雨霏难堪过,不过经历过911事件后,她早就发现师傅的水平其实是很高的,所以一直想跟着他多学点东西。随后,林雨霏自然而然地就被安排继续跟踪轮胎期货的动向,并每天撰写日报。
那天,林雨霏非常高兴,她想给卫洋一个惊喜,准备晚上回家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打开家门却吓了一跳,周虹居然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奇怪的同居生活
原来周虹和她妈回去后,因为她妈妈看病花了很多钱,加上她爸去年也是生病去世,家里经济很局促,就把妈妈拜托卫洋妈妈照顾,自己一个人来鹏城打工。之前提到周虹父母原先和卫洋父母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和邻居,两家人还让小孩互认了干爹干妈。卫洋爸爸过世早,妈妈没什么文化,所以从小条件很一般,周虹父母就一直把卫洋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从小到大,帮了他们家很多忙。卫洋小时候有一次生重病,他家穷的没钱上医院,差点人就挂了,周虹家听说后,二话没说,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帮他看病,这才治好了,这之后,卫洋一家更是把周虹一家当救命恩人看待。周虹父母关系很好,结婚后一直相敬如宾,没想到她爸去年突然因病去世,她妈妈一下子接受不了,精神上就出了点问题,整天就想找她爸。卫洋从小都很重情义,这种情况下,当仁不让地接周虹妈妈到鹏城来看病了。这次听说周虹要来鹏城找工作,也是理所当然地去接她。其实卫洋也不是不知道周虹从小喜欢跟着自己,不过两人从小兄妹相称,所以一直把她当妹妹看待,一开始压根没想到周虹会有其他的想法。
林雨霏本来还想跟卫洋分享自己换岗的喜悦,结果卫洋忙着安排周虹,她都没机会插嘴。林雨霏本身心底善良,想着周虹工作还没着落,自己显摆似乎也不太好,于是也就不吱声。之前他们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在经济条件改善后,客厅里买了个沙发床,没想到这么快派上了用场。于是,奇怪的三人同居生活开始了。林雨霏晚上悄悄地问了卫洋一句“周虹会在这里住多久?”一开始其实林雨霏就不是很喜欢周虹,觉得她难打交道,不过碍于卫洋的关系,她还是很热情地接纳了她。卫洋说等她找到工作,应该就会搬走。这下林雨霏也就放心了。
初期一段时间,林雨霏忙着新工作,并没有特别留意周虹的举动,只是发现过了几个星期,还没有听到周虹工作的消息,想着可能是学历比较低,工作不好找。卫洋也说,鹏城这几年新涌入的流动人口很多,像林雨霏这样一来鹏城就有机会面试的确实不多。因此,她还托了几个熟悉的同事帮周虹打听工作的情况,可是介绍了几个,周虹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工作环境不好,就是不肯去。差不多过去两个多月了,很快就要年底了,周虹的工作还是没搞定,卫洋虽然也觉得有些为难,不过还是不断鼓励周虹,让她慢慢找。每次他们回来问周虹今天去了哪里,她就说去了哪个哪个人才市场。每到周末,周虹就缠着卫洋带她出去找工作,还不让林雨霏跟着,说人多了影响不好。搞得那阵子林雨霏明明是有男朋友的人,却总是一个人独自过周末。
这一天,林雨霏外出拜访客户,因为客户离家近,结束后她想就算回公司也要下班了,就趁机翘了班,想着今天可以早点回家准备晚饭。顺带提一句,之前周虹一直说自己白天在外面找工作,每天几乎比林雨霏还晚到家,于是每天做饭的任务就自然而然落到林雨霏头上。因为以前也是雨霏做饭,所以她也没太介意,只希望周虹可以尽快找到工作搬走,好恢复二人世界。那天,林雨霏从菜场往家走的路上,突然发现周虹从家门口方向走过来,她刚想打招呼,周虹却直接弯去了网吧的方向。她想或许是周虹有事,就自己回去了。晚上,卫洋刚一进门,周虹就跟着进来了。林雨霏赶紧招呼两个人吃饭,又顺带问周虹去哪里了,没想到周虹说刚刚从鹏城另一边的人才市场回来。卫洋照例问她有没有收获,她又摇了摇头,还撒娇似的问:“哥,万一我一直找不到工作,你会不会赶我走啊?”卫洋当然说不会。林雨霏觉得很奇怪,刚才明明看她去了网吧,那个点再去人才市场,再回来,肯定是来不及的。周虹为什么要撒谎呢?联想到这几个月,周虹居然还没找到工作,她突然觉得有点可疑,鹏城虽说工作机会不是特别好找,但对于一个急需要用钱的人来说,一般性的工作还是可以找到的。晚饭时,她试探性地问周虹:“周虹,你不是说你妈妈现在看病急需要钱么,工作要不要先找个一般性的?等到有好的再换?”结果周虹看都没看她,就对着卫洋说:“哥,你看吧,你不赶我走,雨霏姐要赶我走呢!”林雨霏赶紧陪笑脸,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周虹的另一面
不过从那之后,林雨霏开始留了个心眼,有一次,她发现家里的电脑上居然下载了个游戏,而且数据显示白天一直有人在线玩,这个游戏之前卫洋和雨霏从来没玩过。再后来,她发现卧室经常有被人翻过的痕迹,甚至抽屉里的一些私人物品都被动过,而且每次卫洋的都放的好好的,经常是她的东西被弄得乱七八糟。她也曾悄悄地问过卫洋,周虹每天到底在干嘛,卫洋说她应该在找工作吧。林雨霏隐约觉得周虹似乎在撒谎。又过了几天,林雨霏再度拜访家附近的客户,这次她特意提早了去,还跟公司领导请了假,想早点回家看看。等她打开家门的时候,发现周虹居然从他们卧室里慌慌张张跑出来,可能是听到有人开门声,然后她就发现床上的被子被搞得乱乱的,很明显刚刚有人睡过,而且居然睡了卫洋的枕头。她的化妆品什么的也是摆放的一塌糊涂,卫洋的一件睡衣居然还被周虹穿在了身上。
“你在我房间干什么?”林雨霏有点恼火的问。
没想到周虹居然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哥的房间,怎么就是你的房间了?我睡我哥的床,关你屁事?”
林雨霏气的一下说不出话来,看到了睡衣,又问:“你干嘛要穿卫洋的衣服?”
这回周虹更得意了:“这有啥?我从小就穿我哥的衣服。说起来,你算老几,居然还来管我们俩的事。别以为我哥喜欢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今天被你看到了正好,我也不妨告诉你,以后我要跟我哥一直住下去。”
林雨霏听到这话,脑门一下血都快要冲上去了,这是哪门子逻辑?她也从来没想过,平常看着楚楚可怜的周虹,居然是这么伶牙俐齿。要说这林雨霏笔头子功夫是不错的,但和人吵架的水平却很一般,尤其是和一个不讲理的人,只是气得有点不知所措。
后来,林雨霏在卧室,周虹在客厅,两人互不作声的等着卫洋回来,灯也没开,饭也没做。等到卫洋一进门,林雨霏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发生的一切,周虹反倒一下子扑到卫洋怀里哭“哥,雨霏姐要赶我走。”
卫洋当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林雨霏还没来得及辩解,就听见他问雨霏:“为什么要赶她走?”
“她说我整天在你们家白吃白喝,浪费你们的钱。”周虹却是恶人先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