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之歌-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大的个儿,每天穿一身休闲装,常爱理着一寸平头,健步如 飞。他天生福相,既得人缘,又走财运。娶娇妻、住别墅、坐奔驰、开宝马,是最令 美人们羡慕的那种最酷的帅哥。 据说,他父亲当初给他取名叫国强,是希望他将来能像国家一样强大。别看老表 平时不善言谈,憨厚的个性,但工作起来,却雷厉风行。谁若和他有幸交上了朋友, 成了莫逆之交的兄弟,他就会侃侃而谈。谈人生、谈理想、谈事业、包括品茗茶、吸 香烟,他都如数家珍。仿佛使你魂游仙境,使你既有收获,又得体会。凡认识他的 人,都觉得不枉“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和老表相逢,纯属偶然。他和我同事黄正明是好友,自然,黄就介绍我和他相 识了。记得当时见面,他总满面春风,显得很精神,很沉静,很木讷,很少和我说 话。待我和他多次接触成为好友,结拜成老表之后,我约他再相见时,他却滔滔不绝 地谈起了他的人生创业史来。 他说他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自从高中毕业后,16岁就进入了长沙市园艺场工 作,经过几年的奋斗,就当上了场部办公室主任。尔后就辞职下海,读大学、考项目 经理证,干起了自己喜爱的建筑行业。多年来,由于他肯吃苦、勤劳,扎扎实实、兢 兢业业,不把承包的项目做好,决不罢休。凡经他承包的工程,无论安全、质量、工 期,都能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每一个项目,皆评为省优良工程。故,他慢慢地积累 了一些雄厚的家产。他说:“积家就如针挑土,败家就如水推沙。”谁拥有了财富,谁 不是靠自己平时一分一角积累起来的呢?谁的财富不是靠自己的双手而创造呢?天 上,是绝对没有馅饼掉下来的!那些异想天开者,终日想发财的人,梦想不劳而获的 人,你看世上有几个人发财?除非那些贪官,待贪得无厌时,总有落马入狱时……他 的一席话,无不充满了人生哲理,无不闪耀着他的思想火花,无不引人遐想。我不得 不佩服他的学识和水平。 当他得知我是作家身份,写了几十年书,正筹资出版丛书时,他很感慨地说: “我一生最敬佩的是作家,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好作家写的好作品,是影响人类 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是值得社会重视和关注的;可作家一生是清贫的,也应值得社会 来关爱。若你欲出书,不管多少印刷费,全由我来捐赠。届时,可别少了我的版税分 成哦!”他戏言道。我连忙接过他的话“一言为定。” 如今,我的著作《爱之歌》丛书,能走出尘封的峥嵘岁月,能走进世界的书坛, 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能为人类带来快乐,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你说,我能 不感谢上苍厚爱、感谢老表支持么? “君子之交,淡如水。”憧憬未来,自信,我和老表的友谊,将随着岁月的酝 酿,一定会酿成美酒的,一定会陶醉天下人的!                                        

  华杰                                    

  2010春于长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文精选(2)
人生不悔是读书  

  自从早几年,我从电大毕业后,就被分来一家晚报社任编辑。也许是由于受家 庭文化艺术的熏陶,所以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也许是由于职业的关系,所以我 就和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和奶奶常常带着我上街逛书店。只要碰到我所喜欢看 的小人图书,我就吵闹不休地缠着他们非要买不可。因为我知道我在家中是祖传的 “独生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加之,爷爷奶奶也非常宠爱我,所以,他们 也无可奈何,只好“一切行动听指挥”,以便满足我贪得无厌的买书要求。万没料 到,有时我还常常受到了爷爷的表扬:“你不要买零食吃,却要买书看,将来长大 了,一定会有出息的呢!”听罢他的一席话,顿时,我心里甜蜜蜜的,无不惬意 哩! 

  说实话,我天生好读书,还源于我父母的遗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我父母 亲都是大学教授,家里的藏书,简直像个书店,非常丰富。诗集、小说、散文等古 今中外的名著应有尽有。加之,父亲也是一个“笔杆子”。他不仅写得一手好漂亮 的文章,而且书法也不错,我从小就非常敬佩他,一直把他当成我心中的楷模。母 亲业余时间,却好画画,她虽非名家,但她的人物、山水画却独具匠心,常常使我 爱不释手。不言而喻,近朱者赤,我就是在书山画海里渐渐长大的,你说我能不爱 读书么? 

  还非常巧合的是,我大学毕业后的一个女友,竟也是一个“书呆子”。不过, 她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青年作家。无论她发表的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我都很喜 欢。 

  我们每次约会,不是谈古论今说文章、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就是奇文共赏、或 互赠抒情诗作纪念。总之,把苦苦相思的恋情,溶化在读书中,编织在浪漫而又温 馨的诗情画意之中…… 

  读书,对我来说,其中有苦也有乐。苦的是,为买好书花钱多,为读好书花时 间多,为写好书花心血和精力多;乐的是,每当我看到,经我手编辑出版的报纸, 被广大读者纷纷花钱争购,抢着读的时候,或是我创作的作品发表后,偶尔获了 奖,或每天收到读者来信的时候,我的心情却是多么的高兴啊!仿佛我成了世界最 幸福的人。那种幸福和快乐,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无论你富贵也好,无论你贫穷也好, 反正读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何乐而不为?坦白说,我平生酷 

  爱读书,即使是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假如人有来生,我想我也会依然如故爱书 如命的。 

  每当我忧愁和苦闷时,是读书悄悄化解了我心中淡淡的忧愁;每当我寂寞孤单 时,是读书悄悄驱散了我心灵的寂寞;每当我人生遭受挫折时,是读书悄悄抚慰了 我受伤的心灵;每当我对人生产生迷茫时,也是读书给我增添了信心和无穷的的力 量,使我又看到了前途无限的光明! 

  华杰 

  (原载《中国老区报》1999 年冬) 

  
  
  人生不悔是追求  

  随着峥嵘岁月的轮回,一告别昨日天真浪漫的金色童年,我就匆匆 步入了人生最灿烂的青春年华了。 

  人一成年,首先面临的是成家立业,而成家立业,尤以人生事业为 重。也许只有通过自己不断追求事业而获得成功的人,才是世上最幸福 的人。 

  我自从高中毕业后,因高考仅仅几分之差而不幸落选。也许由于命 运的捉弄,就走上了人生漫长的自学成才之路;也许是我曾任过学校团 委书记,曾被全校师生们戏称为“江南才子”等缘故,于是,学校领导 把我推荐到望城林业局秀峰山林场就业,任过林业工人、炊事员、看山 员、管理员、团干等职。为了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尽管当时的 条件非常差,林场里没有电灯,我除了白天上班搞好本职工作外,一到 晚上,就拖着疲倦的身体,点着煤油灯看书学习到夜深人静;没有文学 名著,就向别人借阅;没有字典,就向老师借来,将自己不懂的生字、 生词,自己抄写,一个个句解后,再奉还;没有信纸写作,就偷偷将父 亲吸烟的纸装订成册,供自己创作;没有钢笔,就用铅笔代替;没有时 间,就利用早上或午休来进行创作;没有老师指点,就将自己作品反复 修改后,读给同事听,以便征求意见。正是这段艰苦难忘的岁月,为圆 我的作家梦奠定了基础。 

  日月如梭,时间飞逝。后因父亲病退,我便顶职招工来省建六公司 工作。万没料到的是,单位竟安排我做付工。它导致我整整改变了一生 的命运。谁知我,每天工作的环境是风吹雨淋日头晒?谁知我,每天的 工作任务是担砖、挑灰、搭架、打铁、抬石头?有时候因繁重的劳动, 常常昏倒在工地上;有时因不幸飞来横祸,常常被砖头、扣件砸得头破 血流。尽管倍尝人间之苦,但我仍不放弃对文学执着的追求。虽然那时 每月的劳动报酬只有几十元,但我除了每月仅买 9 元的伙食外,其余的 钱几乎全花在买书自学上。通过劳动,使我体验了人间酸、甜、苦、辣 的生活;通过自学,使我增长了知识,产生了创作的灵感火花。有时上 班,灵感闪现,我就偷偷躲在工地一角,用随身所带的纸和笔记录。其 中,我公开出版的《爱之歌》一书中的成名作《牛》 :“拉了一辈子 犁,不幸抱病残阳里。长眠从不入黄土,你却留下了一张皮。让人缝纫 制成鞋,再把足迹印满大地!”以及《钉子》、《瓦刀》等优秀诗篇,就 是那时的产物。有人看我如此如痴如醉潜心看书创作时,冷嘲热讽也随 之而来。有的说:“华杰能成为作家,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还有人说: “作家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你看华杰像不像?”面对这些飞短流长,我 却不屑一顾,坚持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夜深忘却归来路,月下敲错自家门。”这就是我当时醉心于创作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还一边自费读电大,一边向全国各报刊投稿。上夜大写 作课时,有幸结识了古华、于沙、未央、谢璞、鲁安仁、李渔村、谭 谈、杨里昂等我省著名作家、诗人和编辑。他们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 其中,李渔村老师编辑的《新创作》杂志,不仅配发了我的组诗,还向 全国的读者作了重点推荐:“华杰工余刻苦自学,写诗数百首。”著名作 家古华看到我的作品后,鼓励我:“你的诗写得很美,我很喜欢。你是 

  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只要坚持写下去,将来一定会成为作家的!”还有 《湖南日报》的鲁安仁老师也很关心我。她抽出闲暇,多次为我看稿、 改稿,并推荐我的作品上刊发表,还有谢璞老师,他不仅亲自辅导我, 还为我的《爱之歌》续集作了“万物成诗美为先”书评发表在省报副刊 上……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来的灿烂青春一晃而过了。虽然岁月老人在我 的额上印上了隐隐若若的丝丝皱纹,但我绝不后悔这些年来我所追求的 人生之梦。也许是上帝格外垂青我,也许是功夫不负苦心人。直迄如 今,我不仅通过自修获得了大学文凭,招聘到中央某报任编辑、记者, 还业余创作了 20 多本日记,一万多首诗稿,一百多篇散文和小说,发 表了八百多万字的报告文学、人物专访、长篇通讯、新闻稿件等,出版 了自己的文学专著,还多次荣获了全国征文大赛奖,并收到来自全国各 地读者 2 万多份来信。其文学作品不仅上了《诗刊》、《人民日报》,还 选入《世界抒情诗选》、《青春诗历》、《中国青年诗选》、《中国当代大学 生诗选》等二十多部丛书。其个人自学成才的优秀事迹,载入了《中国 作家辞典》、《中外名人录》、《中国人才辞典》、《世界华人名人录》、《世 界优秀人才录》、《世界互联网》、《世界名人录》等,还加入了世界华人 作家会员。被《世界信息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科学晚 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