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孙子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孙子兵法- 第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位。

  在井陉之战中,双方在作战指挥上的得失高下是显而易见的。韩信取得作战胜利,关键在于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孙子兵法&;#8226;九地篇》)这一心理状态,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从而一举全歼赵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精彩篇章。赵军的失败,则在于主帅陈余迂腐而又傲慢,并拒绝采纳谋士李左车正确的作战方案,昧于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终于使赵军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在处处被动中遭到全歼。

  井陉之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这正如宋代岳飞所说的那样:“先阵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方面,那位曾经在2100多年前“战必胜,攻必克”,的风云人物韩信堪称表率。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

  秦末,反秦名将项羽率领楚地义军歼灭秦军章邯、王离主力的重大作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陈胜、吴广起义,击杀楚地反秦武装首领项梁后,率兵20万渡河(黄河),配合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急调至河北的秦将王离击赵,攻破邯郸(今属河北)。赵地反秦武装首领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王离军20万人围困。章邯屯军巨鹿南棘原,筑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道路)至河,供应王离军粮秣。赵将陈余收集常山(郡治东垣,今石家庄东)之兵数万人,屯于巨鹿北,自度兵少,不敢出战。王离猛攻巨鹿,城中日趋危急。赵遣使求救于楚、齐、魏、燕等反秦武装。

  后九月,楚怀王以原项梁幕僚宋义为上将军,号为“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楚军主力5万人救赵。三年十月,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宋义屯兵46日不进,欲坐观秦赵相斗。十一月,项羽斩宋义。怀王乃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十二月,因张耳多次派人催促,陈馀不得已,遣5000人出战,全部阵亡。齐将田都、燕将臧荼、赵将张敖等救赵诸军皆驻扎在陈余军垒旁,不敢再战。项羽遣英布、蒲将军以2万兵渡河,断绝秦军甬道。英、蒲二将初战得胜后,项羽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水,令全军“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8226;项羽本纪》)。楚军士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地,连续数次击败章邯军。诸路救赵军将领在壁垒上观战,莫不悚惧。直到章邯退保棘原(巨鹿西南,今平乡南),诸侯方敢助战,与楚军聚歼围城的秦军,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自此,诸侯皆服属项羽。项羽率部驻于漳水南,诸侯驻军巨鹿城外,对章邯军呈南北夹击之势。

  当年夏,因秦军屡败,二世遣人追究。章邯恐惧,派长史司马欣回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禀报军情。时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司马欣潜返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陈余亦致书章邯,晓以利害,劝其反戈,裂地而王。章邯犹疑未决。六月,项羽遣蒲将军率部分兵力,日夜兼行,渡漳水三户津(今河北磁县西南),断秦军归路。然后自领大军北渡,大败秦军于污水(漳水支流)。章邯请降。项羽自度粮少不能久战,乃于七月在洹水南殷墟(今河南安阳西)接受章邯军投降。

  此战历时近一年,项羽率楚军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精神,用分割截击等战法,“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势如破竹的全歼秦军主力,为西路刘邦军攻取关中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推翻秦朝暴虐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第四节:任势
第四节:任势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笔者字面理解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军,会利用伪装的情形麻痹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予之,敌必取之。

  用小利诱敌,敌人必然获取。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埋伏军队,等待贪利的敌人。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重点考虑地势和阵势,不能考虑打人海战,而考虑用人组成阵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会利用阵势的指挥官,指挥士兵组成的阵势有如用园木搬运石头,地势平坦则静止,地势倾斜则运动,垫木方正则不动,垫木圆滑则运动。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所以善于组成阵势的军队,在战场上,有如在千仞高山上滚下园石,雷霆万钧。

  笔者感悟

  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不会老老实实的把自己军队展现在敌人面前,而会利用伪装的情形来蒙蔽敌人,始终让敌人的判断出错,从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要用利益来诱惑敌人,贪利的敌人必然会来获取。要用埋伏好的军队,来等待贪利的敌人进入圈套。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重点考虑的是地势和阵势,而不能考虑打人海战。要占领有利地形,把军队组成阵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用步调一致的阵势来对付杂乱无章的敌人,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杀伤力。善于利用阵势的指挥官,指挥士兵组成的阵势,有如用园木搬运巨石,地势平坦则静止,地势倾斜则运动,垫木方正则不动,垫木圆滑则运动,静止则岿然不动,运动则雷霆万钧。所以善于组成阵势的军队,在战场上,有如在千仞高山上滚下园石一样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孙子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就是弘扬“集体主义”。在企业“个人英雄主义”的诞生就意味着企业灾难的来临。特别是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其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在重大经营决策的时候,个人英雄主义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亲眼目睹了很多“巨无霸”企业轰然倒塌的事例,很大一部分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怪。因为“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凌驾于企业制度和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