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养虚不生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实养虚不生病-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练此法时间不需太长,就会使得你精充、气足、神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经对全国170多位名老中医的养生方法做过调查,发现名老中医最常用到的养生方法是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而其中最简单易行的,就是上面介绍的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的练法非常简单,首先平心静气,全身放松,让呼吸自然平稳。注意,吸气的时候和平日一样,但在呼气的时候就要发声吐字(不方便发声的时候,可以默念,也有效果)。在第一轮(6次)呼吸中念“呵”字,再在下面第二轮(6次)呼吸中念第二个字“呼”,依次呼吸下去,六六三十六次,这就是一个“小周天”(相当于一个疗程),每天早晚各练三遍。
  不过,这里要特别提醒您,千万别单练一个字,因为六字诀是对全身“精气神”的综合调理,单念一个字就会挂一漏万,没多少效果,大致来说,吹字养精,嘘、呼、字养气,呵、嘻字养神。
  请记住,如果你的某个脏器有病(比如心脏病),可以在正常练习的基础上,把相对应的字(如心脏病对应“呵”字)加练两、三倍。
  有些老年朋友可能会觉得“嘘、呵、呼、、吹、嘻”六字和“肝、心、脾、肺、肾、三焦”难以对应记忆,那么,请让我告诉您一个最好的办法:
  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中医认为:肝属春天之木,心属夏天之火,脾属长夏(或四季)之土,肺属秋天之金,肾属冬天之水;最后,三焦作为六腑中最大的腑,属命门之相火。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到了,草木葱葱,鸟语花香,“嘘”——,千万别惊扰了草木中快乐的鸟儿。
  春天之后就是炎热如火的夏天,如果每个人都是笑呵“呵”的,那么人心就清凉了。
  夏天之后的长夏(夏至—处暑),气候热而多雨,化生为土,土生万物,秋天快到了,就要远离暑热,可以松口气了,怎不让人大“呼”一声呢!
  秋天降临,草木由繁华走向萧索,秋霜渐起,隐约冒出“”冷气。
  冬天到了,雪花瓣瓣,北风劲“吹”,万物休养生息,人也到了养肾的大好时机。
  走完了一年四季,回到人生的命门,才知道人生应该永远处于笑嘻“嘻”的欢喜之境。
  这样,您只需要在脑子里让自己依次走过四季——“春、夏、长夏、秋、冬”,最后回归“命门”,就能够很轻松地记住你需要发出或默念的六字真言,它们依次是:
  “嘘(春天)、呵(夏天)、呼(长夏)、(si,秋天)、吹(冬天)、嘻(命门)”。
  通过练“六字真言”养生法,我们就可以给自己的体内注入源源不断的真气。不需仰天长啸,只要呼气的时候发音念出或默念六个字就可以把五脏六腑全部养护。
  唐代著名的“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01岁,就因为他一生喜练六字诀,他还把自己习练“养生六字真言”的方法编写成以下歌诀:
  春嘘明目木扶肝,
  夏日呵心乡自闲,
  秋定收金肺润,
  冬吹益肾坎中安,
  嘻理三焦除烦热,
  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耳内,
  方知功效胜灵丹。
  六字诀调理的病症
  六字诀
  脏腑
  (所属精气神) 调理疾病
  嘘 肝(气) 肝火旺、高血压、头晕目眩、两眼干涩、食欲不振等
  呵 心(神) 心悸、烦躁、失眠健忘、出汗过多、口舌生疮等
  呼 脾(气) 脾胃不和、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四肢疲乏、月经疾病等
  呬 肺(气) 感冒伤风、咳嗽痰多、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尿频量少等
  吹 肾(精) 腰腿无力、潮热盗汗、目涩耳鸣、牙齿不固、头发脱落等
  嘻
  三焦(神)
  咽肿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
  

动物日用而不知的养生秘密(1)
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模仿五种动物的神韵、姿态,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把虎、鹿、熊、猿、鸟的“精气神”融合到你的体内,让你神清气爽、五脏越来越好。
  大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是最受全国名老中医们喜欢的养生方法之一,这些年,我接触到的很多中医老前辈,发现他们大多都有练习五禽戏养生的习惯。
  五禽戏,是我见到的最有乐趣的快乐养生之术,因为五禽戏动作简单有效,一学就上瘾。每次,我教身体不好的中老年朋友们练习五禽戏养生法的时候,大家都是笑呵呵地在练,似乎不是在学养生法,而是在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想一想看,只要坚持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动作就能不花钱、不吃药,把身体弄好,谁心里不愿意去做呢?五禽戏,华佗是这么说的:“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虎戏养生补精法:
  无论你是否有病,身上都是需要有一种“威猛如虎”的阳气的。我在诊所中,最希望看到病人的笑容和面对疾病时的不惧。而这种性情,对于人体的养生和疾病,甚至比药物还重要。
  虎式养生补精法的具体做法:
  (1)自然站立,两手五指伸开,模拟老虎的利爪(大概那种姿势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细);
  (2)然后,两只手像虎爪一样向前伸出“扑食”,同时,身体也随着“利爪”的动作前扑,双脚可以不动,只是双手和上身前倾,做出扑食的动作。
  这个动作每天坚持做几次,就能够“养肾补精”,增强腰部内力,像腰肌劳损、精气亏虚、肌肉无力、老慢支、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都会慢慢地好起来。
  鹿戏护肝补气法:
  鹿为灵动十足的动物,身上表现出的每一个动作实际上都蕴藏着养生的大奥秘。
  鹿戏护肝补气法的具体做法:
  (1)自然站立,两手五指伸开,模拟小鹿的鹿角状(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张开的三个手指头犹如鹿角(大概是这种姿势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细);
  (2)然后,想象“鹿回头”的轻灵姿势,先向左转身回头,再向右转身回头;在回头的时候,用腰部转动的力量带动举起的双手(鹿角)。
  每天练习此法20次,就能够“护肝补气”,不仅减去腰部和肚腩的赘肉,让人身轻气爽,更能提高免疫力,对慢性泄泻、便秘、前列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效果特别好。
  熊戏大补胃气法:
  熊给人的感觉是虽然笨拙缓慢,但内藏雄厚内力。
  你可以想象,一只大熊吃饱喝足后,用肉乎乎的熊爪抚摸着肉乎乎的大肚子,看似憨厚的动作,却是在腹部自画“太极圆圈”,同时,整个上半身也随着腹部太极圈的节奏划动更大的“太极圆圈”……
  熊日用而不知这个养生之理,但我们人类却不可忽视这种博大精深之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熊身上获取“太极内功”的养生妙义呢?
  熊戏大补胃气法的具体做法:
  (1)自然站立,两手握空拳作熊爪(大概像这种姿势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细);
  (2)然后,两手在腹部划圆圈(类似太极圈),整个上半身随着双手画出小圈而划大圆圈(太极图),这样,全身的脏腑都能享受到太极按摩了。
  这个动作在我的从医经验中,对脾胃有特别明显的调理作用,能够“大补胃气”,对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高血压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动物日用而不知的养生秘密(2)
猿戏调理内分泌法:
  猿猴生来灵活好动,一刻也闲不住,敏捷是它们的生命特征,想一想看,如果我们让自己的身心都敏捷起来,那现代人常犯的颈椎病、腰腿疼及内分泌失调症还会有吗?
  猿戏养生的动作趣味性十足,练习此法时,首先,像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东瞧西望“侦察”周围环境,两只手(猴爪)提到胸前(甚至一只猴爪“手搭凉棚”),左瞧瞧,右望望,当发现前方的树上有“仙桃”,就喜出望外,迅速出手“摘果”,这就是猿戏的动作内容。
  猿戏调治内分泌失调法的具体做法:
  (1)自然站立,两手五指撮拢(想象与猴子们越神似越好),上提到脖颈,做这个动作的同时,顺势肩要上耸,缩脖子;
  (2)头开始左转,然后右转,就仿佛猿猴在东张西望一样;
  (3)然后,想象身边有株树,树上好多有棵仙桃,您正在伸出右手去摘。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可以有效地治疗当代人常犯的颈椎病,无论对于中老年人还是上班族,都能让有病的脖颈重归健康。这个动作还能够“调理心神”,对现在普遍治不好的内分泌失调病,如失眠多梦、精神忧郁、神经衰弱、心悸心慌等见效特别快。
  “鸟戏”调肺理气法:
  鸟儿双翅轻扇,翱翔蓝天,老是让人感到“超凡脱俗”这几个字,它能这样,全凭它的充沛肺气和一双翅膀,翅膀的扇动使其能驾驶自然界中的六气,更重要的还是在振奋自身的气机。
  “鸟戏”调肺理气法的具体做法:
  (1)自然站立,两手模拟鸟儿的翅膀(双手的五指并拢、伸开即可);
  (2)然后,像鸟的翅膀一样,沿身体两侧“飞”(抬)起来;
  (3)到了头顶,再落下来到腿侧,然后再“飞”上去……宛如鸟儿的翅膀,一升一降、自由翱翔。
  还可以像丹顶鹤一样,一只脚抬起,而另一只则站立,双手抬起的时候,一只脚也抬起;双手落下的时候,那只脚也落下,这样,手部的“双翅飞翔”和脚部的“金鸡独立”同步,如此养生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这个动作不仅能够“调肺理气”,更能引血下行,让全身经络通畅,对多年的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病调理效果特别快。
  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模仿五种动物的神韵、姿态,你就可以尽情享受“五禽戏”打通经络给你带来的快乐和自由了,你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把虎、鹿、熊、猿、鸟的“精气神”融合到你的体内,让你神清气爽、五脏越来越好。
  特别要提醒您的是,所做的动作姿势不要求特别精确,只要大致相似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你在练习的时候,要体会到其中的神韵,这才是关键所在。
  为了让朋友们更快明白练五禽戏后的神奇,我常向大家讲武林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居然要在群敌当前的险境中,只用半个时辰教会年轻的张无忌一套新创的太极剑。
  张无忌不记招式,只细看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便问张无忌:“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
  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张三丰微笑道:“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
  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收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