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饮春茶,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也”。传说清有一大臣见乾隆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答道:“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吃茶之法与潮州工夫茶道同,故活到8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君。
因而,潮汕工夫茶流传千古不衰,越传越普及。目前,闽粤二地大都流行。现在连政府宴请贵宾,也会在饭前饭后先来两杯香喷喷的潮汕工夫茶。潮汕工夫茶盛行千百年,确实也陶冶出潮汕人那谦谦君子、礼让待人的良好民风。不然,为什么会造就出叶剑英这么出名的儒将,造就出李嘉诚、庄世平……这一个个的儒商,饶宗颐、秦牧这些国学艺术大师呢?
广东人也特别喜欢吃水果,素有“饭前茶饭后果”的讲究。
广东水果自古就着名。唐时,岭南佳果荔枝就成为皇帝皇妃翘首以盼的贡品。苏东坡曾叹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明朝万历年间到过广东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说:“中国有许多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水果,它们全都生长在广东省和中国的南部。当地人把这些水果叫做荔枝和龙眼,味道大都十分鲜美”,“这里,我们还发现了橘子和其他柑橘水果以及各种刺丛生长的水果,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比别的国家同类水果更好的香味”。
明清时期,增城的挂绿荔,新会的甜橙和潮州柑已负盛名。清末以来,潮州的橄榄、广州的杨朵也令人赞不绝口。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南来广州时吃到甜杨朵时曾称赞道:“广东的水果,我最爱吃的就是杨桃,滑而脆,酸而甜,我常常宣传杨桃的功德,吃的人大概赞同”。
(五)
新加坡国立大学有一项最新研究显示,5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听音乐或阅读、逛街等活动,能降低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达六成。如果参加老年俱乐部的活动或者打麻将,则会降低三成。为什么广东的历代政要和巨商,如叶剑英、廖承志、霍英东、李嘉诚、曾宪梓,年至七八十,头脑还那么灵敏,能应付各种瞬息万变的政务和商务,这主要跟生长在广东这块土地,长期受岭南文化的熏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岭南民间曲艺,是岭南文化的一棵奇葩。
着名爱国港商霍英东出生于番禺,属广州地区。番禺是广东最早的繁都。文化渊源很长;又是白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着名剧种粤剧就是在明嘉靖年间在佛山、番禺这一带开创的,是广东粤语系人最喜欢的艺术形式。粤剧又称南戏或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嘉靖年间传入广东,是揉合唱坐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是戏棚官语。到了清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为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清雍正年间,由北京名伶摊手五在佛山创立的“琼山会馆”为粤剧界最早的戏剧组织。其时之后,佛山乃至广州地区迎神赛会,逢神诞必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赞曰:“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赋日,万人围住看琼花”。
楔子(8)
广东还有一个着名的剧种,叫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潮剧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回顾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潮剧旺盛时期,主要得益于一批艺术基础较好的优秀名演员,如着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扮演的成名作《扫窗会》中的王金真,《苏六娘》中的苏六娘和《辞郎洲》中的陈璧娘;洪妙扮演的《杨令婆辩十本》中的佘太君;张长城在《闹开封》中扮演的王佐;朱楚珍扮演的诰命夫人;吴丽君在《荔镜记》中扮演的安人等都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深受海内外潮剧观众的好评。70年代以后陈学希在《张春郎削发》中扮演的张春郎和《葫芦庙》中扮演的贾雨村;以及潮剧新秀张怡凰在《烟花女与状元郎》中扮演的李亚仙等都给潮剧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广东客家山区,流行十分动听的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是我国着名的民歌之一。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心,如:“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莲花朵朵开。”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起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着名歌手,先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深沉的情思大胆的披露,热烈的追求,美好的幻想,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如“唱个情妹对情郎,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唱个麒麟对狮子,唱个情妹对情郎。唱歌不是比声音,总要唱来情义深;恋妹不是论人貌,总要两人心贴心”。
前言(1)
中国人围绕着“眼睛”发明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数不胜数。
“坐井观天”、“鼠目寸光”是对眼界狭隘、目光短浅者的嘲讽;“耳聪目明”、“手疾眼快”是对眼力精准、行事快捷者的形容;“一叶障目”、“有眼无珠”是对目光迟钝、神智昏聩者的苛贬;“目光如炬”、“火眼金睛”是对世事洞明、烛照千里者的激赏。
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宗一代典,成一家言”的古训。即不仅要诗书满腹,才高八斗,更要走南闯北,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才能成一代名门大家,延之后世。这是古代读书人的人格理想。
可见,眼睛是灵魂之窗,智慧之门,于人于家如是,于国于天下亦如是。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尤其是近现代的进程里,广东人始终起到的是眼睛的作用。
一
广东人有一双慧眼。
昔日的广东乃蛮荒之地,化外之方,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与历代权力中心隔着十万八千里,自然而然地,它成为历代失意官员、落魄文人的流放之地。这些官员和文人每每凄风苦雨,长途跋涉,来至此处,不免长叹苍天不公。广东的历史,便积累了许许多多外来人口的哀怨与伤绝。
可是真正的广东人,却并不怨天尤人,而是怡然自得。既然老天不青睐,天时、地利都不占,那就力争人和。禅宗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并非偶然,“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绝世超脱里,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激灵,既然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又何必执执于些许得失呢。这种*见性也寄予了一种“好福气不如好心态”、“高寿禄不如大智慧”的人生追求。文章宜“先穷而后工”,思想亦如是。很难想象,在群雄逐鹿的中原,在满目繁华的都城,耳畔必充盈着爽朗之声,绝不会有这样的静谧之语。
有了禅宗,广东这片土地上便氤氲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天机,广东人便与生俱来一种“看破红尘爱红尘”的气质。一味退而求诸内心,似有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嫌。于是广东人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大大方方地展列开来。
公元1822年,广东十三行处所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烧毁了商馆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二里地。可见此时拥有十三行的广东与当年的南蛮之地早已无法相提并论了。从1684年,康熙设粤、闽、浙、江四大海关,十三行应运而生,到1757年,乾隆下令仅限“一口通商”,十三行长足发展,再到此后100年间“十三行”渐趋鼎盛,人们用“金山珠海,堆满银钱”来形容十三行的富庶辉煌。十三行作为清王朝的“外贸特区”,使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地处偏远并非一定意味着蛮荒,或许正因为对中原正统的适当距离,她才有足够的机会博览异域风景,接触异域文化,她才有足够宽阔的眼界和胸怀,对外来风雨有足够的接纳力和包容度。十三行成为了广东第一次崛起的窗口。
广东的第二次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此时距离十三行消失,时间又过去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中国密集性地历经了列强践踏、军阀割据、国人革命、派系斗争等各种内忧外患,还加上自身摸索的挫折,已是满目苍痍。而此时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秩序下。于是,在百废待兴的困窘里,广东成为了共和国的经济特区,广东的飞跃再一次应运而生。广东人首选迈开了改革开放的脚步,步子之大,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广东人一头扎进了市场经济的浪潮里,向世人诠释了“如鱼得水”的含义。与清朝十三行的红顶商人独步天下不同的是,在作为特区的广东土地上,只要踏实肯干、头脑灵活,人人可发家致富。广东人笃信:“邦有道,贫且贱则耻。”有好的政策,好的环境,好的机遇,没有道理不富起来。广东人确实富起来了,富起来的广东人再次向国人证明:幸运只是一时,而只有一副好眼力,满腔胆识,才可保长治久安。
前言(2)
历史女神的魅力就在于她从不偏袒,她会给每个人机会,即便先天不足,只要能把握住机会的人就会成为宠儿。所以广东人一次又一次地瞅准机遇,乘势崛起。他们成为“生于忧患”的最佳代名词。
二
广东人还有一双法眼。
毋庸赘言,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