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汉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莽篡汉传-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⒉皇羌⒉辉袷场K醒≡瘢冶曜冀细摺J紫仁堑滦校浯尾攀悄芰ΑS捎谒训滦蟹旁诹巳瞬疟曜嫉牡谝晃唬裕臀瞬簧僖缘滦形琶娜死础O筇摺€蓉病⑸⒁松㈠髯印⑿良状蠓颍褂泄轮窆踝硬暮褪迤耄庑┤嗽诘笔倍家缘赖赂呱形琶

  就这样过了十年,商王文丁逝世,他的儿子帝乙继位。帝乙是一位有为之君,时东夷人强盛起来,屡次发兵侵犯商朝。帝乙亲自领兵去征讨,并取得连串胜利,扭转了被动局面。但东夷人也很顽强,他们组织起来对抗商朝的*,使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帝乙将胞妹嫁与姬昌,封姬昌为西伯侯,修补因文丁杀害公季而损害了的两国关系,让周国继续安心地为商朝镇守西部边疆。

  又过了十年,帝乙逝世。他的大儿子微子启,是庶妻所生,所以王位由正妻所生的小儿子子辛继承,是为纣王。纣王登基后,继续父亲的东出战略,继续*东夷人。使东夷人从侵犯商朝的进攻态势,彻底转变为防守商朝征伐的防守态势。

  一天有士兵向姬昌报告,说河边发现一位行为古怪的老人,他用直钩钓鱼,不放饵,钩还悬在水面上。有路人问他为什么,他就说自己不钓鱼,是钓王侯。姬昌奇怪,派士兵把老人请来,好问个究竟。一个时辰后,士兵回来报告说老人不来,只说: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便派一名官员,带上一队士兵再请。一个时辰后官员回来报告,老人不肯来,只说:大鱼不上钩,小鱼来胡闹!。

  在孤陋寡闻的原始时代,奇人奇事总有特别的吸引力。老人的古怪言行,给他自己作了一个绝妙的广告,姬昌越发想见识他,就亲自带上一队人马去请。他们来到河边,见那老人家蹲在河边,手上的钓竿,确如士兵报告的那样,是悬在水面上。

  “老人家,我是姬昌,能上岸来说话吗?您这样钓鱼,怎么能钓得到呢?”

  姬昌高声对老人家叫道。

  “我不是钓鱼的。”

  “那您在干什么?”

  老人家收起渔竿,朝姬昌挥挥手,随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岸上走来。姬昌很担心他会摔倒,因为远远就看到他满头白发的,动作也不是那样灵便。但当老人走近后,姬昌发现他却是神采奕奕,一点衰老的感觉也没有。倒是这满头白发,不是给人担心,而是给人巨大的道德说服力,让姬昌肃然起敬。

  “拜见西伯侯。”

  “老人家有礼了。”

  “古语说,得贤者兵强国昌,不得贤者,兵弱国亡。不是我在钓鱼,而是君侯在钓贤士。”

  姬昌让侍从铺开坐垫,然后请老人家坐下来。

  “请教老人家,何谓贤?”

  “德才兼备谓之贤。”

  “哦。那贤士将怎样治国?”

  “治国为民。这是能者之治。贤者之治,承天命而取天下也。”

  “治国取天下。老人家之言,姬昌惶恐!”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王是承天命而治。王者失德,便失去政权之合法基础。天下人便有权取其天下。”

  失德者,失天下。

  “请教老人家,若贤者取得天下,其又如何治?”

  “治国以仁。行仁政,国可治。”

  “何谓仁?”

  “能与别人共同分享,就是仁。仁之所在,天下归之。能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就是义。义之所在,天下赴之。以仁义治国,则天下平。”

  贤者治国不仅是为民谋福利,更有真理上的追求,就是上天赋予的使命。

  “那仁政,何又谓仁政?”

  “善于治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瘳,为之忧,见其劳苦,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自身,赋敛,如取之于己。凭这样的方针制定国家政策,国家便得仁治。”

  老人家一番说话,听得姬昌如茅塞顿开。

  “请教老人家姓名?”

  “吾姓姜名望字子牙,听闻西伯侯张榜招人,特来投奔。”

  “原来是商朝素有名望的姜大夫,姬昌失敬了!”

  姜子牙是商下大夫,因触犯禁谏令而外逃。

  “我先君周太公曾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便得以兴盛。’在我看来,您就是先君所预言的圣人,太公望子久矣!请姜大夫和我一起上车,回宫再详谈,姬昌实在有太多事情要请教姜大夫。”

  说着,姬昌站了起来。他拿过姜子牙的渔竿放到车辇上,再把姜尚扶上车辇,与他同车回宫。在车上,继续讨论关于治国与取天下的话题,姜子牙的学识理论,让姬昌深为折服。

  姜太公的政治理论,很有一点社会主义色彩。《太公兵法》:“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就是能与天下人共享财富,如何才能做到与天下人共享财富呢?从国家制度来看,唯一的道路就是公有制了,或者说,公有制才是仁。而在作了上述定义后,《太公兵法》继续说:“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与老百姓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这样的感情,为之义。

  姜太公的公有制理论,可能是来自远古原始公社时代的政治。正好当时的周国社会,还没发展到奴隶制阶段,也仍是处于原始社会主义时代。所以,姜太公的政治理念,与周国的社会实践是高度吻合的。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姜太公已年过六十,姬昌还是那样地信任他,决定要交给他统领全国军政的大权。

  翌日,姬昌召集群臣,举行隆重的仪式,拜姜子牙为太师,统管军政大务,称“太公望”,意思是太公古公亶父盼望已久的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纣王与苏坦己
《史记》说商纣王子辛曾手格猛兽,可见其勇猛非同凡响。因为有西伯周镇守西部边境,商朝得以集中力量*东夷人。纣王亲自领兵打仗,屡屡取得胜利。《国语·晋语》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以坦己女焉。”《竹书纪年》有记:“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

  商朝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与东夷人的战争,既有保卫农业社会不受侵犯的性质,也具有一定的掠夺性,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虽然《史记》中没有记载,但苏坦己是纣王的战利品,应没有什么疑问。此后,《史记》则有记: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商王后宫中藏有不少美人,苏妲己能超越她们成为纣王最宠爱的妃子,说明她在美貌之外,还有独特的性格魅力。是她的性格,而不仅是她的美貌让她闪出特别耀眼的光彩。也许,她是个喜好新奇刺激的姑娘。比如,她来自一个小地方,贫穷落后,没有见识,纣王喜爱刺激的那一套,打开了她的眼界,使她感到特别兴奋,而她的兴奋,对纣王而言,仿佛又是一副*,成为他的新刺激。

  自得到苏坦己后,纣王就把他的天分发挥在如何能更刺激地享受性快乐上了。他修建鹿台作淫乐之宫,使师涓作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以酒为池,县肉为林,男男女女相裸,追逐在这酒池肉林中,想吃就吃,想饮就饮,想*时就*,把最疯狂的想象,发挥到极致。

  然而,纣王是一个君王,他身上承担着君主的责任,是有使命的。从本质上说,他跟自己的臣民其实一样,不享有绝对的自由。因此,当纣王追求性快乐时那忘却一切的疯狂劲头,不仅把自己的王宫变成了淫乐之宫,还荒废了朝政。商朝的大臣们很担心,他这样会把国家给欢乐掉。就联合起来向纣王进言相谏,希望他改变,回复从前的政治雄心。纣王闻见甚敏,资辨捷疾,大臣们虽能进谏,却被纣王一一辩驳回去,满朝大臣,竟是没人辩得过他。

  虽在理论上辨不过纣王,商朝的大臣们仍然忠于自己的职责。他们继续向纣王劝谏,有些啰啰嗦嗦,唠唠叨叨的 ,结果惹毛了纣王的牛脾气。你们不讲道理,那朕也不讲道理了。他设立一种严峻的刑罚来恐吓的大臣,如再有出言相谏,就用这种刑罚来惩罚他们。

  但是,国家危机,不因设立这一刑罚而消除。有个忠臣崇侯虎,看到商朝处于危急是,心里也很焦急。西伯周虽然为商朝镇守了本部边境,但随着对游牧人战争的不断胜利,它的武备也越来越强大,已威胁到商朝的安全。崇侯虎就提醒纣王,姬昌可能对王朝不利。因为在西部诸侯中,姬昌的个人威望越来越高,已成众星拱月之势。纣王信赖崇虎侯,也做事干脆,当即派人把姬昌囚禁起来。

  周国人很担心纣王会杀害姬昌,就设法营救。大臣闳夭等人认为,纣王现在耽于女色,沉迷享乐。如果能有美女献给纣王,或许可以救回西伯。后来,他们从国外求得有莘氏美女,连同骏马及其它珍宝一起献给纣王。

  纣王大悦,虽然苏坦己美丽,但有莘氏更年轻,自有青春的魅力。纣王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崇虎侯担心西伯周威胁商朝虽然是忠心耿耿,但姬昌并无实质的谋反证据,加上商朝西部边疆始终需要有人镇守,因此,他就释放了姬昌。

  姬昌是雄才大略的。获释后,他主动献出周国新辟的洛西土地给纣王,以报答不杀之恩。同时,他也请纣王废除虐待大臣之严刑。纣王没有拒绝姬昌的善意,他接纳了姬昌的请求,并赐弓、矢、斧、钺等兵器,授予姬昌他征伐的权力,让他继续为商朝守卫边疆。

  被释回国后,姬昌又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亲自下农田耕作,日晒雨淋,与个农民无异。他的个人生活与普通百姓没有不同,就是劳动、生活、生儿育女。但在他的带领下,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了。

  纣王仍然沉缅在与苏坦己、有莘氏等大小美人的淫乐生活中,朝政是荒废了,但商朝仍然是强大的。商朝有数百年的根基,近千年的积累。纣王常常自忖:朕有命在天,有什么可怕?

第五章  周武王
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逝世,他在位50年,享年97岁,共生有18个子女。因长子姬考早逝,爵位由次子周武王姬发继承。

  周文王留给姬发的是一个基础坚实,全国上下同心同德的国家。姬发继位后,十分明智地继续以姜太公为国师,四弟周公旦为辅,召公、十五弟毕公等人为左右协助,执行周文王的政策不变,使国家稳步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但这实力,是强大到能与商朝相匹敌呢?

  即位后第9年,周武王检阅部队。他邀请周边国家参与,结果,令人吃惊地来了800路诸侯。受阅部队先在周国首都镐京的郊野外集结,姬发在中军布置了一辆威仪车,竖起一块写有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仿佛周文王是大军的统帅一样。随后,大军前往毕原姬昌陵前拜祭。

  周武王主持拜祭仪式,他自称为太子发,而不是西伯侯。这是为了表示对周文王的尊敬,因为他知道,他所以能获得众多位诸侯的支持,是周文王多年努力,为周国建立起来的崇高的威望,他们向着的,是周文王这面旗帜。

  拜祭仪式过后,周武王即昭告司马、司徒、司空以及受领符节的各级军政官员:

  “请大家严肃对待今天这件事情,我原本只是个无知的孩子,有幸承继先人的功业。我珍惜这份功业,也感谢大家对我的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