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第1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场勘察,调查询问,技术侦察和化装侦察等手段都是她们的拿手好戏。

  但是最让她们引以为豪的,还是她们配备的各种先进的特种侦察装备。

  侦察队员使用激光测距仪,潜望镜和远红外线微光夜视仪等装备,对现场情况进行观察,利用高清晰自动照相摄像照拍器材拍摄录制战斗现场的资料,必要时还将动用动力三角翼飞行器实施空中对敌侦察。

  岛上石楼上又传来了“敌人”的叫嚣:“快给我们答复,否则要杀人了!”

  这时,有的侦察员打开了电子地图,将现场地形特点,岛上的建筑结构,气候状况等内容全部标注到了电子作战图上。

  有的侦察员正在向目击这一事件的岛上当地居民调查询问,了解“敌人”的人数,运用手段,还包括“敌人”的年龄,性别,相貌特征,性格特征,及其使用武器装备的性质和数量。

  移动指挥车内的电子屏幕上,侦察员可以清晰地从不同侧面看到室内“恐怖分子”和“人质”的情况,“敌人”喊叫的声音,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更加清晰,侦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情报信息进行归类和整合。

  侦察情报表明,“敌人”约有有近百人,携带有AK47冲锋枪80支,火箭筒5门;98式机枪5挺,炸药装置400多公斤。

  从行动上看,他们显然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精通爆破知识。

  但狡诈的“敌人”发现了特战分队的战斗意图,迅速进行了转移。

  攻击行动只好推迟。

  爆震弹炸响后,陆战队员迅速冲入烟雾弥漫的房间,并扑向早已被锁定的“敌人”。

  此时,女侦察队员们也奋不顾身地跟随女陆战队员们冲入战斗现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四章.与艰难困苦打交道
一.

  无论是深入敌后实施特种作战,还是充满悬念的解救人质,都需要陆战队员显身手。

  在那种险象环生而又尽量避免发出任何声音的环境里,战友间的交流就是战斗成功与否的关键。

  此时,除了高科技含量十足的通讯手段,各种手势的交换就起到特殊作用。

  现在,这些战斗语言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特种部队广泛采用。

  该手语都可以用一只手来完成,因为陆战队员必须腾出一只手来握持武器,另外,在发出手语时,无须面向受讯者,因为在紧张形势下,发讯号的队员要时刻监视着危险方向,不可能持续转过身来向后方的队员作出指示。

  此外,还有各种作战队形以及如“狗”,“汽车”,“掩护我”,“不明白”等在执行任务时会用的词汇都能用一只手清楚地表达出来。

  目前,随着解放军军事手语的逐步修改完善,从前只有少数特种,陆战分队使用的军事手语,由于动作简洁明了,正在被我军广大部队所使用。

  熟练掌握手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自如,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把手语列入军事训练科目,作为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已收到明显的实战效果。

  创新之风吹拂训练场。侦察分队广泛开展了女兵的“五能”延伸训练,即:能发现,对出现的情况能一眼发现。

  能判断,对迅速出现情况的性质心中有数。

  能攻心,对人犯实施警告和政策攻心。

  能报告,以最简捷方式向勤务值班室准确报告情况。

  能处置,熟练运用应急方案处置情况。

  她们还开展了真实环境,情况模拟训练和实兵对抗仿真训练,提高了各级侦察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

  侦察分队训练场上,武装攀登训练正在进行。对“实战化训练”表中列入这个训练课目,官兵中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这个课目实战运用少,表演成分大。

  也有人认为攀登是实战中必不可少的战斗行动,平时训练场上看似表演课目,战场上可是制胜的法宝。

  到底是不是“实战化训练”,让真刀实枪的战场来评判。

  一次,侦察分队数十名队员深夜出击,攀崖登岩,飞檐走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睡梦的入侵敌人一举抓获。

  神兵天降,靠得就是侦察分队攀崖登岩的本领。

  战场是检验训练的“试金石”。过去,部队练射击看重的是环数,如今,不仅要看打得准,还要看射击的姿势和动作,静止的射击不行了要练运动的,固定的射击不行了要练应用的,白天的射击不行了要练夜间的。

  过去,部队练投弹看重的是米数,如今,专练几十米外能否将手榴弹投进窗框里的准劲。

  用好兵用精兵,用身经百战的部队,用能打仗的陆战侦察分队。

  这样的战场用兵观念高明吗?

  上级命令黎隽娟派兵去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参加执行一起搜捕围歼外地逃窜持枪歹徒的任务。

  受命的当地中队因未执行过类似的实战任务,行动迟缓,战术不当,楞是让歹徒从眼皮底下溜掉了。

  二.

  这一仗打醒了侦察分队领导“一班人”,必须转变战场用兵观念,比武不能挑尖子,打仗更不能挑尖子。

  只有让所有的官兵都经受战火的洗礼,才能提高整体打赢能力。

  现代战争的节奏加快、强度提高,战机稍纵即逝,攻防转换迅速,一个主要趋势就是军兵种联合程度越来越深,尤其强调海,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这对传统的作战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都带来了巨大冲击。

  一声微弱的呻吟唤醒了林冰婵,她强睁开干涩的眼睛,看见身边的战友一个个无力地躺靠在沙滩上,全然不知道死神会很快降临。

  “我们一定要活着走出海岛!”

  领队的责任感召唤着林冰婵,她强打起精神,掏出匕首,在左手小臂上划了一刀。

  血慢慢地流了出来,她赶紧把嘴唇贴了上去,贪婪地吮吸着。

  血很腥,但凭着这几滴血,总算把喉咙润湿,可以发出声音了。

  林冰婵用沙哑的声音叫醒战友,示意他们跟自己学。

  烈日下,一把又一把雪亮的军用匕首拔出来了,折射着太阳光,伸向一条条青筋毕露的胳膊。

  黏稠的鲜血,缓缓从刀口下流出来。

  在热带雨林中潜伏,与艰难困苦打交道是家常便饭。

  上级交给她们一项侦察任务,当时林冰婵正感冒发高烧,领导看她有病,没有让她参加。

  她一听就急了,找分队长磨了几个多小时的嘴皮,她对领导说,我是老兵,熟悉海岛,道路,她终于把任务抢到了手。在翻越一个山坡时,由于身体虚弱,脚下一滑,从山坡上滚下去10多米,掉进敌人设下的陷井,有两根竹签插入了她的小腿。

  她死死地用双手撑住壁沿,身子才没有倒下去。

  当战友们把她从陷井里拉上来时,三四十厘米长的竹签还插在她的腿上。

  她躺在地上,一名战士按住她的腿,另一名战士拔竹签,每根竹签都插入有两三厘米深,拔出来时沾着带血的碎肉,痛得她几乎晕死过去。

  战友们要派人送她回去。

  我她想,天亮前必须穿插到指定位置,虽然受了伤,但脚还可以走路,在这个时候她怎么能离开呢?

  女侦察兵精度射击弹无虚发,越障和乘车战斗射击枪响靶落。

  立体封控,综合侦察,突击清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敌人”老窝。

  海岛城堡的残墙断垣已经无法再现当年的铜墙铁壁,但高大的炮座和古炮仍然在巍然屹立中。

  残墙断垣全岛的最高点,一直是军事统治者权力的象征,成功的征服者曾把战争胜利的旗帜插在上面。

第二十五章.铁骨铮铮的磨砺
一.

  侦察部队和侦察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地变换着角色,执行着特殊的任务。

  他们时而活跃在各条看不见的战线和各个特殊的战场,时而战斗在危机四伏的敌人心脏里和战火硝烟的最前沿。

  与恶劣的环境比毅力,求生存,他们与狡猾的敌人比智慧,斗勇气。

  留下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写出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高地峡谷间的溪水冰冷刺骨,但她却出了一身冷汗。

  她向身后瞧了瞧,有几个黑影正在扭动着身体趟水,另一个捕俘小组也开始过河了。

  小溪水面上波光粼粼,好象洒上了万把碎银,溪水不停的在她身边打着旋,清彻彻地向下游流去。

  上岸的时候她又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黑幽幽的丛山层峦叠嶂,海岛高地和她们刚才经过的峡谷张开双臂,苍穹下乱云飞渡,云隙间月弯如钩。

  她强烈的感受到了自己对身后祖国和生活的眷恋,就象婴儿刚刚离开了母亲的怀抱。

  她说这些,是因为这是她的亲身体验。有人说铁骨铮铮的侦察兵哪里有这么多的多愁善感,不是的,第一次深入敌后侦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她们是她的战友,她的生死姐妹。

  她们的欢乐就是她的欢乐,她们的痛苦就是她的痛苦,她们的梦想就是她的梦想。

  她们其实是一个人,因为她们是战友,她们是兄弟,她们感情交融在一起。

  生生死死在一起,永远也不能够分离就象树藤盘根错节地长在一起,拿刀也砍不断,拿火也烧不烂。

  天渐渐的亮了,溪边时不时的闪动着动物的身影。

  野兔,山鸡这里露一下头那里露一下尾。

  树上的禽类扑噜噜的飞到地上,又骤然飞起,林中百鸟啼叫或长或短,有的咕咕咕叫有的则呱呱的嚷嚷。

  薄雾象一层薄纱被轻轻的飘浮在峡谷中,到处是晶亮的露珠。

  就在这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带着风声,扑簌簌。几只山鸡落到了她们的潜伏地点上。

  如果在平时,山鸡无疑是送到她们嘴边的美味佳肴,可作为潜伏者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暴露危机。

  据海军陆战队指挥部的同志说,当时负责指挥演习的黎隽娟拿着望远镜的手一哆嗦,脑门上的汗“唰”的就冒了出来。

  如果悠闲自在的山鸡突然发现了潜伏者,被惊的扑喇喇的飞起来。

  敌人肯定想到是近在眼前的潜伏,接着会发生什么傻子也会想象得出来,即便他们认为那是一只狐狸,只要他们一去抓枪,所有的计划就全泡汤了。

  潜伏计划的着力点就是要利用敌人的人与枪的分离做足文章,一旦造成人,枪结合,战斗的模式就变成了她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夹生饭”,潜伏计划最有想象力的“弄巧”就会变成“弄拙”。

  正三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计划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有想到山鸡降落潜伏区这一幕。如果要形容当时的感受,那就是千钧一发!

  一触即发!

  汗水顺着发根虫子爬似的流进脖颈。

  二.

  她一动不动的瞟了一眼周围,这时更危险的事情发生了。

  一只肥硕的山野鸡不停地啄着草籽,脖子一伸一伸的向她走来,她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大的像斗笠。

  突然!

  一只手闪电般的伸出,那山鸡连叫一声都没有就消失不见了。

  那手的一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