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 家具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未都说收藏 家具篇-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点就是多接触实物,有机会就看。接触实物有很多种方式,最多的就是看展览。我早年酷爱看展览,所有的展览不落空,一般都是开幕看一次,闭幕前再看一次。看的时候要仔细,记住所有特征。现在展览很多,跟我喜欢收藏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另外,看的同时能上手尽可能去上手。比如拍卖会的预展,你可以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别人有好东西,你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可以上上手,但一定要小心。
  翰海拍卖公司就出过一件事。一位老兄一进屋就两眼发直,直接对着一个瓶子冲过去,他没看见瓶子前面还有柜子,柜子上还有玻璃。结果一头撞到玻璃上了,玻璃当场就把瓶子给切碎了,后来还引发了官司。我挺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原来也碰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候我还没做博物馆呢,我家里东西多。有一个酷爱收藏的老先生上我们家来看东西,一进门就直奔着东西去了,没看见脚底下有地毯,结果绊了一个大马趴,摔倒了。这些人就是心里非常着急。但是看文物的时候,心里绝对不能急。不论你多么想看见这东西,都要注意观察,注意周围的环境,这就是你上手时的一个规矩。你不懂这个规矩,就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
  我亲眼见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两个人各看一个盘子,看完后没有按照规矩都放下,再去拿对方的盘子看。他们互相手递手,结果当场俩盘子就都撞碎了。眼睛是有视差的啊!那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都一头大汗,甭说他俩了,就跟水洗的似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收藏的准备(2)
你看古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特征,要注意到所有的细部。比如底部,有机会尽可能地去看到。我当年去故宫参观,那时候故宫的条件没有现在好,展厅里灯光非常昏暗,我自己带着手电筒。我第一次拿出手电的时候,工作人员都冲过来说:“你想干什么?”我说:“我就是想看清楚点儿。”他说:“这不是看得挺清楚的吗?”他不知道,他说的那个清楚,跟我说的清楚,实际上有很大差距。他只要看到东西在展柜里,就算清楚了;我是要看到所有的细部,才算清楚。我去的多了,就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混熟了,再拿手电也没人管我了。
  后来有一次,我去的时候,我就指着一个瓶子,跟他们说:“你们那瓶子被人动过了。”那人说:“不可能。”我说:“肯定动过了,你最近是不是没上班?”他愣了,说:“是没上班,我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我说:“你问问,一定动过了。”他就真的打了个电话一问,那个东西确实被动过了,拿出去照相后又送回来了。他觉得特神奇,就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过了呢?”我说:“这事儿对你来说特难,对我来说就很简单。这个瓶子每个面的图案不一样,我每次来看的都是这面,我特想看到背面,可就是看不到。结果这个瓶子照完相,被送回来的时候,放的人随意一搁,把背面冲外,我终于看到了。”
  

收藏的注意事项(1)
那么,收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我觉得对每一个收藏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量力而行。收藏是一种乐趣,你绝不能把这种乐趣变成一个负担。
  我碰到过很多把乐趣变成负担的人。有一次,我回家,家里坐着一个老太太,在那儿哭。我就很诧异,我不认得她。我就问:“您什么事?”她说:“我们家老头儿把所有钱都买古董了,日子没法过了。他谁的话也不听,就听你的,你能不能劝劝他?”我说:“我可以劝他,但是你怎么知道我家的地址呢?”她说:“我们家老头儿本上写的有。我来找你,你不能跟他说。”我说:“行。”
  于是我就去找他们家老头儿。我一推他们家门,推不开—东西买得太多了。老头儿也不懂,好的、坏的什么都买,买的满屋子都是,连门都推不开。但那老头儿不错,我就跟他聊。他说:“我有四个孩子全在美国,我有很多钱。”我就劝他:“有再多的钱,架不住没有节制地去买古董。您这样把收藏变成沉重的负担了,已经不是乐趣了。”他说:“我有退休金,我有医保,所以我什么都不怕!”但是他老伴怕啊!我说:“您这样收藏是不行的,您应该跟老伴商量,不能什么都买。”
  我跟他聊了很久,老头儿对我特别感激。我出了他家的门以后,他说门口的汽车是他们家的,他儿子走的时候留下的,让我开走,送给我了。我一看,车的四个轱辘都是瘪的,不知搁多久了。后来他的老伴跟我说,他好了很多,买古董开始有节制了。
  收藏要注意的第二个事项,就是戒贪,这一条非常重要。贪是人的本性,总想买的东西比别人便宜,就非常容易上当。我年轻的时候也贪,但我有一次被贪咬着了,以后我就不贪了,我知道警告自己。
  有一年我去重庆帮人鉴定,也是通过各种关系介绍,必须得去,我跟另外两个专家一块儿去了。我一出机场大门,我就知道这事有点儿要坏。迎接我们的人,给我们献上了一大束鲜花。这鲜花有多大呢?就是你抱着这鲜花,就看不见路了,只能看见脚底下。这还不算,开着加长的卡迪拉克来接我们。吃饭的时候喝酒,啤酒杯之大,我从来没见过。面对面的人要说话,都得躲着桌上的杯子,要不杯子就挡着脸。
  由此可见,主人是一个特别夸张的人。他拿着这大啤酒杯就过来了,他说:“你们来了,使山城增色,日月增辉。”就说那样不着调的话。喝酒的时候特痛快,一仰头就喝。那酒一小半进了嘴,一大半全从杯子里倒出来了,身上跟洗澡一样,全湿了。这时候,我就已经预测到这样的人的收藏了。
  第二天,我们去给他鉴定,鉴定的时候就非常难堪。他把自己一个特大的茶馆停业,让我们在里面鉴定。我进去的时候,还是比较机灵,先观察了这屋子。我知道古董大约从哪个门拿出来,我就坐在相反的方向。鉴定一共有三个人,那两个人坐在前头。我心说:让他们先说,我不先说,先说得罪人。结果他们两个人看完以后都不说话,一个一个挪,挪到我这儿了,他们说:“你先说吧。”我没有退路了,只能先说。所以说,人不能太聪明,太聪明了反而坏事。
  

收藏的注意事项(2)
最后,基本上每件东西都是我先说,我肯定要实话实说:你这个东西,不真。那个人听了,不停地流汗。他可能想:我这里怎么也得有真的,不能都是假的吧?但不幸的是,都是假的。然后,我就打圆场。我问:“你还有多少东西?”他说:“我还有好多呢。”我问:“在哪儿呢?”他说:“在地下室。”我说:“这样,咱们去地下室直接看,不用当着你的工作人员了。”好几十个工作人员在旁边站着,我觉得他特别难堪。
  我们两个人进了地下室,我就跟他说:“你这件东西大英博物馆有,这件故宫有,这件大都会博物馆有,这件上海博物馆有。全世界的博物馆,倾二百年国家之力,买到的东西,全都在你们家地下室?咱先说这件事的可能性有多大?”他急了,说:“那万一有一件真的呢?”我说:“问题是没有这个万一。你到印刷厂,过去排版都是排铅字。你抓一把铅字,往地下一撒,就是一首唐诗,这可能性有没有?有,就是太小了,跟你们家地下室有真文物的可能性差不多。”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他说:“我花了很多钱,但是,只要有一件真的,我就把所有钱都捞回来了。”
  他这种心态就非常不好。这事过去很多年了。前两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马先生,我今非昔比了,眼力大大提高了!”我不知道他到底提高了多少。
  收藏的第三条注意事项,就是不能轻信故事。每个人都有缠绵悱恻的故事,我收藏几十年,也听说了无数个故事。当年我也爱听,人一说我就信,还跟着人家一块儿担忧。比如,人家告诉我说:他的姑姑当年是一宫女,现在住乡下,当年带了很多宫里的瓷器,让我去看。那我就去吧。怎么去?开车去。那人说没多远,一会儿就到。我们就坐着车,走了很远。那时候也没高速公路,坐了大概有仨钟头了,还没到,我就问:“不是说一会儿就到吗?这么长时间了。”他朝外看了看,说:“没事,别急,走了有一半了。”然后又走仨钟头,还没到,我又急了:“这都多远了!”这时候他把地图拿出来看了看,说:“这回真有一半了。”
  这就是听故事的代价。我在十二个钟头以后,从早上天没亮就出发,两头见月亮,终于到人家了。我瞧着那老太太,历史上肯定不会是宫女。老太太特麻利,从灶台后面草垛子里抽出俩碗,我一看,早上还喝汤呢!她说是皇上用过的,但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我当年就被这种故事诓得到处都去,好在那时候年轻,诓点儿时间也不在乎,去就去了,慢慢就机灵了。所以,收藏中不能过多地听这种故事。今天说他们家祖上是太监,后天又说他们家祖上是宫女,这种事多极了。不要轻信故事,我们就事论事,就物论物。
  

收藏的注意事项(3)
收藏的历史我们大概有所了解了。赶上好的时代是每一个国人的幸福。伴随国泰民安,收藏热带给中国人一些新奇的感受,这种感受促使我们很想探求收藏的奥秘。家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就从家具讲起。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床前明月—交椅
但凡知道一首唐诗的人,就知道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看到的所有解释,大致都是这样:在一个深秋的晚上,李白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看着地上如霜的月光,不由升起思乡之情。这首写进小学课本的诗,影响非常广泛。但这个解释中有一个大谬:李白诗中的“床”,不是我们今天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起居方式(1)
我们要了解这段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我们是惟一改变过起居习惯的民族,世界其他民族都没有改变过。以专业论,人类的起居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席地坐,一种叫垂足坐。所谓垂足坐,就是坐在椅子上,腿是垂着的状态。我们是席地而坐的民族。
  两千年前,亚洲地区基本上都是席地坐,比如日本、印度、尼泊尔、泰国、韩国、朝鲜,都坐在地上。我们看韩剧、日剧,主人一回家就坐地上了。坐办公室不算,那是非常西化的一件事情。欧洲则是垂足坐。欧洲人两千年前已经坐在椅子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欧洲地区气候比较湿冷,迫使他们高坐起来。而我们亚洲地区,尤其我们中国,早期的人类文明大部分都是发生在黄河流域,环境比较干燥,人坐在地上可以忍受。
  两千年来,我们民族慢慢地由席地而坐,转为垂足而坐。中华民族非常愿意吸收外来文化,我们有时候察觉不到,其实很多习惯都改变过。比如中国人吃饭,今天都是共餐制,但历史上却是分餐制,大家一人一份。
  我们很多习惯上的改变,很大程度上都是从起居习惯改变开始的。那么,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究竟给我们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