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同人)芙华经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雕同人)芙华经年- 第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声喊,士气稍挫。过不多时,又一个万人队开抵城下。
  杨过手执重剑,奔到郭靖身前,说道:“郭伯伯郭伯母,鞑子猛攻不退,不如小侄开城出去冲杀一阵。”
  郭靖道:“好!你领四千人出城,可千万要小心了。”
  郭芙赶紧说道:“爹,妈妈,我也跟着一起去!”
  黄蓉点了点头:“芙儿,自己小心一点!多听点过儿的!”
  郭芙点了点头,跟着杨过翻身下城。不久战鼓雷鸣,城门开处,杨过与郭芙领着一千丐帮弟子、三千名官兵,一般地标枪盾牌,冲了出去。
  北门外攻城的蒙古兵正急于攻城,突见城门一开,宋军杀出,翻身便走。杨过挥军赶上。这时,蒙古军中三声炮响,左右两个万人抱抄上来,将杨过与郭芙所带领的四千人团团围在中心。
  那三千官兵训练有素,武艺精熟,骁勇善战,又有一千名丐帮弟子作为骨干,虽然被围,却丝毫不乱。众人以一当十,高呼酣战,黑暗中刀光映着火把,有如千万条银蛇闪动,真是好一声大战!
  这时,郭靖见杨过与郭芙那一队人被拦在城外,蒙古援兵调遣不便,便传令下去,让武氏兄弟放开缺口,任蒙古兵爬上城头。眼见着五千余蒙古兵爬上城头,吕文德吓得拌如筛糠,突然间却只听得金鼓齐鸣,朱子柳与武三通各率一队精兵,从埋伏处杀了出来,立时填住了缺口,不让蒙古兵再行攻上,城头的五千余人陷入了包围圈中。
  此时,北门外宋军被围,城头蒙古军被围,东西南三门也是攻拒恶斗,战事十分惨烈,喊声一阵响似一阵。
  大汗蒙哥立马在一个小丘上,亲自督战,身旁两百多面大鼓打得咚咚直响,震耳欲聋,连说话的声音都给淹没了。但见身边的千夫长、百夫长或死或伤,血染铠甲,一个个的从阵前被抬了下来。纵使蒙哥身经百战,当年随拔都西征,曾杀得欧洲诸国联军望风披靡,直攻到多瑙河畔,维也纳城下,此刻见了这一番厮杀,也不由暗暗心惊:“都说宋兵羸弱,但今日一看,竟然丝毫不弱于我们蒙古精兵啊!”
  这一场十余万人舍生忘死的恶战持续了很久,从清晨杀到深夜,双方死伤皆极为惨重,但胜负始终不决。宋军占了地利,蒙古军则仗着人多。
  又过了良久,忽见一队宋军急驰而至,直冲向蒙哥所在的小丘。蒙哥的护驾亲兵纷纷放箭阻挡。蒙哥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只见一名宋将军手执双矛,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在战阵中左冲右突,威不可挡。
  蒙哥左手一挥,鼓声立止,回头问道:“此人如此勇猛,你们可知此人是谁?”
  左首一白发将军道:“启禀陛下,此人就是郭靖。当年成吉思汗封他为金刀驸马,远征西域,战功赫赫!”
  蒙哥失声道:“原来是他!将军神勇,果然名不虚传!”
  蒙哥的亲兵听到大汗如此夸奖敌人,心中皆是忿忿不平。四名将军齐声呼喝,手挺兵刃冲了上去。
  郭靖见这四人身高马大,两个带着万夫长的白色头饰,另外两个带着千夫长的红色头饰,喊声如雷,纵马驰近身来,当即拍马迎上,长矛一起,“啪”的一声,将一千夫长的大刀刀杆震断,跟着长矛穿胸而过。两名万夫长双枪齐至,压住郭靖的矛头。剩下的千夫长的蛇矛刺向郭靖的小腹。四人都是使用长兵刃,急切中难以转变,郭靖立刻长矛撒手,身子右斜,避过那千夫长的索矛,跟着双腕翻转,抓住两名万夫长的枪头,大喝一声,宛如在半空中起个霹雳,振臂回夺。那两名万夫长登时觉得手臂酸麻,铁枪脱手。郭靖就势送去,当当两声,两柄铁枪的枪杆撞在两人胸口,两名万夫长虽然穿了护胸铁甲,枪杆刺不入身,但却给郭靖的内力震得立时鲜血狂喷,掉下马去。
  那千夫长悍勇无比,眼见得三名同伴命丧在自己眼前,却仍然挺矛刺来,郭靖横过左手铁枪隔开他的蛇矛,右手铁枪重重击在他的头盔之上,打得他脑盖碎裂。
  众人见郭靖在刹那间连毙四名悍将,无不胆颤心惊,虽在大汗贺前,依然不也上前,只能不住的放箭。郭靖纵马欲抢上小丘,但数百长矛密密层层地排在大汗身前,无法近身。突然间,□坐骑一声嘶鸣,前腿软倒,竟是胸口中了两箭。众蒙古兵大声欢呼,拥了上来。
  


☆、八十、顽童竟受伤  郭襄却被擒

    郭靖纵身跃起,挺枪刺死一名百夫长,跳上他的坐骑,枪挑掌劈,一时之间竟然打死了十多名蒙古官兵。
  蒙哥见郭靖如此横冲直撞,神勇无比,在百万蒙古军中冲杀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不由得皱起眉头,传令道:“有谁杀得郭靖,立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众蒙古官兵又蜂拥上前,把郭靖团团围住。
  郭靖见情势危急,又无法冲到蒙哥身边,只得挥枪打开身旁的几名敌兵,弯弓搭箭,疾向蒙哥射去。这一箭犹如奔雷闪电,直扑蒙哥。蒙哥的护驾亲兵大惊,两名百夫长闪身挡在蒙哥前面,“噗”的一声,长箭穿过第一名百夫长,又射入第二名百夫长的前胸,将二人串成一串,在蒙哥身前直立不倒。
  蒙哥见了这一箭,脸上不由得变了色,被众多亲兵拥卫着,退下了小丘。
  就在此时,忽听得有人高喊“蒙古大汗死了”,接着就有一支宋军冲了过来,当先一人舞着两柄铁桨,狂砸猛打,竟然是泗水渔隐。
  原来黄蓉见丈夫、女儿皆陷入敌阵,放心不下,便命泗水渔隐领了两千人前来接应,在城头上又见蒙哥退后了,于是下令道:“大家一起喊话,说蒙古大汗死了!”众军呼喊“蒙古大汗死了,蒙古大汗死了!”
  蒙古官兵听到喊声,都回头而望,只见大汗的大纛正在往后退,混乱中难辨真假,只道大汗真的陨命,登时军心大乱,斗志全无,纷纷后退。
  郭芙听到漫天的喊声,心中却是迷惑,不知蒙古大汗是真的已经死了;杨过杀退了旁边的蒙古兵,看到郭芙迷惑的眼神,赶紧对郭芙挤了挤眼睛,以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郭伯母的计策!”
  听到杨过的话,郭芙突然反应过来,挥剑杀了几个蒙古兵,向着杨过点了点头。这时,黄蓉下令大开北门,追杀蒙古兵。
  三万精兵冲了出来,杨过与郭芙所率的四千人损了近半,余下的也乘势追敌。蒙古官兵久经战阵,虽败不溃,精兵殿后,向北而退。宋兵倒也不能迫近。
  这时,却有一匹马负着两个人向襄阳而来,前面一人伏在马上,好像受了重伤;后面一人一手扶着伤者,一手舞着手中的长矛,击退身边的蒙古兵。
  “杨过,那两个人好眼熟!”郭芙停下了脚步,轻轻的说道。
  杨过站住了身子,仔细看了一会儿,哼了一声,没有好气的说道:“欧阳仇到了,真是的,这个时候跑来,也不知道来干什么了!”
  这时,欧阳仇的马已经奔到了郭芙等人的跟前。
  郭芙抬手阻止了围上了欧阳仇的宋兵,疑惑地看着已经明显杀红了眼的欧阳仇。
  “阿芙,真的是你,”欧阳仇抬头看到了郭芙,嘴角勾起勉强地勾起一抹笑容:“快救周老爷子!”
  郭芙这时才发现,欧阳仇身前的伤者竟然是已经失踪多时的老顽童周伯通。
  周伯通背后好像是中了箭伤,鲜血沾染了整个后背,血迹却已经干涸,看来受伤已经多时了。
  杨过赶紧上前把老顽童扶下马来,又令旁边的宋兵赶紧把老顽童抬进城,又让人把已经昏倒的欧阳仇也抬进了城。
  这时,天色已经大明。这一声大战足足斗了十二个时辰,四野里黄沙浸血,死尸堆积如山,断枪折戈,死马破旗,绵延十余里。
  这一仗蒙古兵损折了四万余人,襄阳守军也死伤了二万多人,自蒙古兴兵南侵以来,以此仗最为惨烈,城中到处听到闻母哭其子,妻哭其夫。
  郭芙回到城中,跟父亲郭靖聊了几句,就赶紧前去看视周伯通和欧阳仇,从外公黄老邪处得知二人都已经没有什么大碍,这才放下心来。心中却在始终在疑问:“这二人怎么凑到了一块儿?”
  杨过看着郭芙皱着眉头的样子,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只是沉默的跟着郭芙回到了府中。途中,郭芙又去看了七十二洞三十六岛的众岛中,得知除了曲岛主、花岛主、天聋地哑等数位受了些伤以外,并无大碍,心下大安。回到府中,顾不得拥过来的郭襄和郭破虏二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
  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早。
  当郭芙起来的时候,发现郭靖与黄蓉已经不在家中了,杨过也已经不在了。只剩下程英带着郭破虏人以及傻姑呆在家中。
  “襄儿呢?”郭芙随意的吃着东西,一边开口问道。
  “表妹带着襄儿去安抚城中的百姓了,”程英温柔地说道:“你也知道,昨天的战事多么惨烈,襄儿和表妹听说了,就去安抚城中百姓去了,说是也要为襄阳尽一份力!”
  郭芙听了程英的话,突然觉得心中有点儿不安:“襄儿和破虏就麻烦小师叔你照看了。”
  “放心吧,”程英说道:“我这就叫人把襄儿和表妹找回来!”
  郭芙点了点头,正想说些什么,突然听到一个蒙古的万人队正向襄阳北门而来,于是赶紧放下手中的食物,向北门奔去。
  郭芙到达北门的时候,却见黄药师、郭靖、黄蓉、一灯、杨过、丑婆、莫洞主、林洞主、朱子柳、侍梅侍竹姐妹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而蒙古兵却在离城数里之地展开阵势,并不进攻,只是筑起了一个高台。
  “怎么回事?”郭芙低声的向离自己最近的杨过询问道:“鞑子建了一个这样的高台,又要搞什么名堂?”
  杨过皱着眉头,却也想不通蒙古兵到底是何用意,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轻轻的说道:“我也想不明白,看看再说吧!”
  郭芙转头看向黄蓉与黄药师,却发现二人也是同样的一副不解的模样。
  这时,只见数百蒙古军牵了骡马,运来大批柴草,堆于台周。朱子柳道:“难道敌军攻城不下,于是要筑坛祭天吗?”
  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过这般怪事。”
  说话间,又见数千士兵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壕沟,挖出的泥土就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
  黄药师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居,鞑子无礼,在这位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
  这时,只听到号角吹动,四个万人队依次围在高台的四周。这个大阵绵延了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的,将高台围得滴水不漏。
  “郭大小姐,”程英突然带着郭破虏气喘吁吁地跑来,着急的说道:“我带着破虏把襄阳城找了一大圈,没有人看到襄儿和表妹到哪里去了?”
  “什么,”黄蓉惊呼一声:“她们两个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到哪里去了?”
  “她们两个昨天说是去城里帮忙安抚一个百姓,晚上我以为她们两个回来了,却没想到到现在还不见人影……”
  猛听得一阵号响,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三匹马驰到台下,马上却有四个人,面目虽然看不清楚,但从一个人需要被人抱在怀里来看,应该就是郭襄。
  “襄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