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未来”对我来说还仅是一系列可能性的那个年纪,每次学校办讲座,我从台下望去,总能看到各路精英如金甲天神般祥云环绕,坚不可摧。那时候,我想,“卓越”应是从天而降的质地,由非凡之材质打造,世所罕有,惹人向往。

    走到今天,当仰望的角度,渐渐被成长拉平,我对“卓越”便渐生出不同感悟:“卓越”不是一个结果,不是一种恒定的质地,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差别地蕴含于每个微小个体中、最脆弱亦最坚韧的力量。

    “卓越者”拥有着与每个普通人同样的体质。他们不是坚不可摧,只是在一次次颓然倒下时,比普通人多那么一次咬牙重新站起来的倔强。

    他们不是英明神武,不会犯错,只是在一次次猝不及防的错误面前,有比普通人快那么一点点拥抱和接受自己的错误,并继续前行的释怀。╋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他们不是神勇护体不知恐惧,他们和所有人一样会害怕和犹豫,只是在普通人恐惧而止步的那一刻,“卓越者”比普通人多了那么一点点勇气,敢于说:“不,我要面对。”

    于是我渐次理解:“卓越”不是什么超凡入圣、不可企及的质地,它是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临界点,比大部分人多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坚持。

    是的,卓越与平凡之间只差一点,差一点向着极限自我挑战的胆识。

    20世纪60年代末,诗人食指在诗歌里告诉我们,要相信未来。在和马云的对话之后,他也留下了同样一句话,相信未来。

    “未来”这个词是有魔力的。

    马蔚华说:“不知未来,无以理解当下。”所以,“未来”与其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设想,倒不如说是梳理当下的一把梳子。“未来”的力量与其说是给了我们向前的希望与憧憬,不如说是给了我们改变今天的动力和方向。

    今日中国,站在时代巨变的当下。当互联网革命催生出的生产力变革,在酝酿着整个世界的变化时,那些商业领袖、行业里的卓越者,也正以其特有的敏感与躁动,积极地反映并参与着最终必将触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变迁。在我们探索未来时,这股力量无法缺席。

    于是在飞速变幻的时代,我们寻找中国商业领域闪光的头脑,希望在与他们的对话中,用商业的力量为我们这个纷乱而又生机勃勃的时代画下坐标,通过他们的视野,为我们洞见未来的方向。

    六场对话,不是结语,而是开篇,为中国人预想的经济生活开篇,为未来开篇。

    我庆幸能和这个时代卓越的头脑一同前行,通过他们今天的判断,找到明天的线索。

    就像里尔克说的那样:“未来走在我们中间,是为了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

    吴小莉

    2013年8月1日于香港
对话柳传志:未来五年,中。。。
    未来5年,整个世界大概也不会那么安定。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形势我想肯定是不确定的。现在美国的经济好像是在向好发展,比较稳定,但是还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咱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对经济形势的影响格外大。新一届的领导,有宏图大志,大家都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盼,未来将会怎么样,这个不确定性也有。有时候我们想得很好,但是否真能做到,这也是个问题,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还有科技的发展,这也属于不确定性;是否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也是不确定性……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柳传志

    他读过军校,后来进入科研领域,40岁的时候开始创业,缔造了一个世界级的电脑王国。而现在的他一边玩着切水果的游戏,和朋友们用即时通信工具聊着天,一边专注于经营他人生的第三个身份——投资家。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居于何位,他身上始终不变的是联想的烙印,他是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l米l花l书l库l ;www。7mihua。com

    开篇

    吴小莉:你觉得未来5年中国的企业家会面临什么样的环境?

    柳传志:多变的环境。国际上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咱们国家新一届领导为了深化改革出台新的政策法规,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等,都会引起环境的变化。

    吴小莉:您的一句话总结是:未来5年中国企业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能否用简短的时间告诉我们,未来中国企业将面临哪些不确定性?

    柳传志:好。未来5年,整个世界大概也不会那么安定。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形势我想肯定是不确定的,现在美国的经济好像是在向好发展,比较稳定,但是还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咱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对经济形势的影响格外大。新一届的领导,有宏图大志,大家都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盼,未来将会怎么样,这个不确定性也有。有时候我们想得很好,但是否真能做到,这也是问题,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还有科技的发展,这也属于不确定性;是否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也属于不确定性……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吴小莉:柳总告诉了我们未来企业将面临的很多不确定性,也列举了一些,此外还有哪些不确定性呢?

    柳传志:像国际形势、科技发展等都已算在这里面。对企业本身而言,接班人问题不算是不确定性,这是必然会存在的。像由于人口红利结束而出现招工难这种问题就属于不确定性,因为它不一定会发生,发生了形势也可能会变好。

    欧美经济蕴藏商机

    吴小莉:刚才列举的那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所有人,特别是自己创业的人,可能都会遇到。那么,在您的经验当中,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面对它、解决它?

    柳传志:以我们国家的变化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完全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改革开放以后,就完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咱们以前走的完全是计划经济的路,现在改走市场经济的路,这实际有着巨大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正在逐渐完善。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吴小莉:所以要迎着这样的变化顺势而为,企业家要有更多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

    柳传志:是的。

    导读:

    2008年,源发美国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都感到了寒意——雷曼兄弟倒下;花旗银行深陷泥潭;欧洲国家主权债务缠身。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未能幸免——贸易顺差一路颠簸,甚至还曾出现过逆差;风暴之下的中国企业冷暖不一,传统代工日子越来越难过,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在风暴里遭受重挫。而另一批中国大型企业却尝试走向海外——三一集团着眼于美国的风电;中海油目标为加拿大的尼克森;吉利汽车一口吞下沃尔沃。到了2013年一季度,欧洲的各种经济指标依然低迷,甚至传言英国打算离开欧盟;而美国人却意外地发现财政出现盈余,道琼斯指数和美元作伴也一路飘扬。
对话柳传志:未来五年,中。。。
    未来5年的国际经济走势到底如何?中国企业究竟该紧缩还是趁机扩张?一切都如雾里的那朵花,迷人而又充满风险。

    吴小莉:现在中国很多企业,譬如联想集团都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确受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影响。有人说现在是美国日出,欧盟雨,您怎么看?全球经济复苏了吗?会怎么复苏法?

    柳传志:我是听几个经济学家讲的,他们都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基本已成定局,他们谈这个话的时间,大概是在半年以前了,后来果然是这样。美国的总体形势比较好,还有人说现在要买房子不如到美国去买,现在美国的房子是属于比较便宜的时候。而欧盟的状况就弄不太明白了,这些学者们都说欧盟的情况会比较麻烦。因为欧盟虽然作为一个共同体,但各国的财政都有各国自己的主意,货币是统一的,实际上却很难合在一起,再加上福利主义,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现有的框架下解决。欧盟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怎么解决?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而其中蕴藏的机会,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企业扩张也要深思熟虑

    吴小莉:现在到美国买房子,有种抄底的感觉。这个时候是不是适合到海外去做积极的扩张?还是要谨慎保守?

    柳传志: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此刻去购买国外的资产的确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就不再具体说了。关键是买回来用在哪儿?你是买它的技术、买它的管理、买它的品牌,还是别的什么?这个品牌到底是在中国用还是在海外用,事先就要考虑清楚。另外买回来以后能不能整合到一起,整合不到一起就是包袱,会把原有的企业拖死。这些在购买之前都要想得很清楚,弄得很明白才行。

    吴小莉:对于现在到海外去买资产,您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没有下手?

    柳传志:有的已经下手,只是没到宣布的时候。凡是外头听见说买了什么的消息肯定是不正确的,只要让人知道了我买什么,那肯定就买不成了。联想在并购IBMPC业务的时候,谈判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没有外人知道,外人都是到宣布那天才知道。但人家会问我们买哪家公司,标准答案是,我们完全可能买,也完全可能不买。

    吴小莉:柳总也是滴水不漏的人。刚才柳总说了非常关键的话,买东西之前要研究,有些研究了一年可能才下手,之后就得要快、准、狠。在企业中,您就是船长。虽然现在国际形势还不明朗,但也是东西相对便宜的时候。您也提到了,联想是出过海的,而且出海了以后碰到了金融风暴,我们现在回过头看,当时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是可以和我们分享的?

    柳传志:最值得说的话,就是在动手前要想得比较清楚。怎么说呢?购买IBMPC业务的时候,比较积极的应该是管理层,就是杨元庆他们。他们认为如果再不向外推进的话,联想未来将会是家平庸的企业,这话说得一点儿没错。但是最积极鼓励我买的是谁?是我的两个顾问,一个是麦肯锡,一个是高盛。当时,大概是这么跟麦肯锡他们谈的,就是1月份到4月份免费帮我们咨询,4月份以后由我们自己决定,然后付钱再咨询,所以他们都建议我买。4月份的时候,我们开了董事会,开会的时候除了我中立以外,所有董事全是否定。因为风险太大,不成功的可能性,当时他们都认为超过了七八成。这种情况下,杨元庆要求直接再和董事会对一次话,表一下他们的决心和他们对问题的考虑。其实那时候董事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