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 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所以得长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注释】摄:调摄、养护。兕虎:类似犀牛的独角兽。被:遭受。甲兵:意指杀伤。
善摄生之人,避害远祸如若不及;其陆行,不至兕虎出没之处,故决不为兕虎所遇;其入军,不至敌人戒线之内,故决不为甲兵所加。惟其敬畏客观自然,而无所贪欲,故不授物以可乘之衅。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释】无死地:顺应自然,而不涉及死地。
仁人之所以长寿者,是因外无贪欲而内心清净,心常平和而不失其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而咎徵不至而休嘉集之,此乃长寿之术。
陈柱说:〃去其生生之厚,则与物无夺,而能去所厚者以养人,是顺物之性而不逆也。孰从而害之哉?夫生生之厚,死地也。无生生之厚,故无死地。〃此正俗语所谓,〃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意译

 人出世为生,去世为死。
 长寿者,占十分之三;夭亡者,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为生,却因自己的妄为而致死亡者,也占十分之三。
 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贪欲生活丰厚的缘故。
 听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陆行不会逢遇凶恶的犀牛和猛虎,战乱时不会遭受杀伤;牛无处用它的角,虎无处用它的爪,刀无处用它的刃。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他顺应自然,不为贪欲而自蹈死地。





(第三节) 谦虚柔和是为人处事之则

 原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注释】善为道者: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微妙玄通:见解精微,奥妙通达。
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因为他们能理解、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行动与客观自然完全相通,所以能无往而不利,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学识似乎深奥得令人难以认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注释】正因为其学识深奥,难以认识,所以只能勉强描述一些他们为人处事的一些态度概貌。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注释】豫:迟疑犹豫,意谓谨慎小心。犹:慎惧的样子。
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其探索、遵循客观规律来处理事物时,始终都不敢有一点放肆,唯恐出现差错。其谨慎小心就象踏薄冰过河,其瞻前顾后就如同怕影响了四邻。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最糟的一点就是他诚恳的执著,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于,蠢材十分肯定,而智者却满腹狐疑。
【漫谈】任何理论,既便是多么成熟,都只不过是朝向真正自然结构的接近,我们应该将现有的知识视为实质上是暂时的,可以作为现阶段行动有用的参考,不过有可能被将来的实践所证伪的东西。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就是实践检验真理、使理论得到补充、纠正、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依据。故此,人们现在已不再宣称科学揭示的是关于自然的绝对真理。
我们要时刻防止将〃偏见〃误作为〃正见〃,也不要将现在揭示的〃暂见〃僵化为〃成见〃,更不能〃坚定不移〃地将既便是〃正见〃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因为,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超出范围的肆意延伸,或进行任何偏面的断章取义,或有选择地强调科学理论的某一方面,就会将其引向荒谬。
例如,19世纪后期的非达尔文理论,通常带有进步论者的色彩,并隐含着神学观点。它们认为,进化具有向某一特定目标发展的倾向,如同胚胎向着成熟发育一样。认为人类胚胎的进步式成长只不过是以微缩的形式重演了生命遵循创世普遍计划的宏大进步路径。海克尔提出,自然机制将会使某些祖先阶段的成体形态保留在其现代后裔的胚胎生长中。只要博物学家小心谨慎,还是能够甄别出那些可以代表过去进化阶段的胚胎结构。正是由于海克尔滥用了这种〃生物发生律〃,导致人们一度相信进化论只是限于寻找这种胚胎学的平行。而只有当孟德尔遗传学摧毁了这种类比的合理性后,真正的、唯物论的进化论才得以流行。
又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有人因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曲解,有选择地强调了其理论的一个方面,从而将其导向了生物决定论。他们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优、劣,这是环境无法改变的。倡导国家有责任控制不适应公民的繁衍。这种观点曾导致了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所谓〃优生〃运动:许多北美和欧洲国家制定法律,那些被认为智力低下的人、犯罪的人要绝育,以改良人种,这一运动的高峰就是希特勒的〃优生论〃。希特勒对人类的屠杀不是从犹太人,而是从对本国的残疾人开始的。认为残疾人就是〃劣生〃,浪费国家资源,因此第一步是绝育,第二步是安乐死。随后屠刀指向了吉卜赛人和犹太人。纳粹将这种种族形式的达尔文主义发展到了极点,认为雅利安人是人类的最高类型,注定要统治这个世界,而其他种族则被蔑视为次等的人,只能受到奴役,或者遭到灭绝。宣称这理论就是真理,以致那时在德国,训练有素的德国医生在参加种族灭绝时却把他们自己看作是社会的〃医治者〃。纳粹的行为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对所有宣称为真理的知识,必须保持清醒,在一元化的社会里,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偏听偏信。 
再例如,达尔文〃适者生存〃的信条被不恰当的延伸而应用于人类社会。〃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短语就造成了一个形象,好象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做殊死的斗争,而且好象要提倡淘汰不适应者,并把这当作进步的一个必要步骤。认为重要的斗争领域也许根本就不在个体之间,而在国家或种族之间,通过斗争来维护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或者其他什么主义或制度。故而,公民应服从于国家,以及伟大领袖的抱负代表了国家目标这样的信念,也就成了顺理成章。按照这种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战争被誉为是强大民族施展权威的手段。这样,一个正确的生物学理论,却被错误地滥用延伸而导向了军国主义合理论和战争合理论。据说当年达尔文在读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宣称他的理论为拿破仑以及每一个奸商都提供了依据时,他感到惊讶。他显然不想看到建立在强权与狡诈基础上的竞争。
还例如,有些科学理论,尽管有少量事实显然可以证伪它们,但却在一定范围内仍不失为真理。象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尽管在说明水星的轨道时不附,但是人们还是接受了这个理论,因为在其他许多领域,已经证明可以用这个理论来指导研究。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把任何理论标上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标签是何等的危险。宇宙万物的复杂性,使我们不能期望有一种现行的理论可以对所有问题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当然,也不能以此为由,就可以对其弊端漠视而去〃掩耳盗铃〃。
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象〃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似的,实事求是地去判别所谓的真理,小心谨慎地使用我们的一切“暂知〃。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注释】俨:俨然,容貌庄重。涣:涣然,态度融和。敦:淳朴、忠厚。旷:广阔、空旷。混:混同,浑沌。
恭敬严肃的样子,似做宾客;无贪欲不主观的样子,似冰将要消融;浑厚淳朴的样子,似尚未雕琢的素材;坦然旷达的样子,其虚怀若谷;混同凡俗的样子,若似污浊。
王安石在解释“涣若冰将释”时说:“性本无碍,有物则结。有道之士,豁然大悟,万事销亡,如春冰顿释。” 蒋锡昌说:〃圣人外虽严敬如客,而内则一团和气,随机舒散,无复凝滞,涣然如冰之随消随化,毫无踪象可见也。〃《论语》中谓孔子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曾子也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漫谈】人们应该把爱真理这件事看得万分重要;爱真理和爱某个被宣称为真理的学说是大不相同的事,因为很多伪真理常常借用真理的旗号贩卖着本质上其实是反真理的糟粕。所以,强权的自封不等于是真理,“坚定不移”地个人迷信不等于是爱真理。爱真理的一个确实标志是“抱任何主张时都不怀有超出对这主张的依据所能证实的那种热忱”;这热忱是指类似宗教的那种热忱,那种热忱是抛开理性借助信仰来树立启示。所以,要“涣若冰将释”一样应当有勇气随时在经验事实面前主动放弃自己原有的错误成见。而动辄唐突地指教人,这种态度就是缺乏爱真理的精神。人们有理由认为,人假使自己多知道一些事理,对他人就会少显露一分神气。而且,好些名人、伟人认定的、或经官方钦定的真理,却不具备其社会性、客观性、普遍性。
【漫谈】我们要从马列主义那里继承高级的思想方法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将是我们探索理论和政策的依据。但决不应把经典家根据其主观认知理论推导出的事物结论,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当作规范我们例行的简明教程,变成“两个凡是”;不要将其视为如同2+2=4一样的简单明了,一样的不容置疑,一样的万古不变。例如,邓小平说,黑猫白猫,逮住老鼠是好猫。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现在依然是正确的,但这句话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讲,现在却不是那么正确了。因为环境起了变化,现在很多人养猫是为了观赏,故而逮不逮老鼠,已不成为评判其好坏的关键因素了。所以,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在追求认识的发展上,绝不能作茧自缚,绝不能设任何“禁区”;否则,真理的探索就只能停步不前了。孔子尚且说:“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论语》也中曾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注释】浊者而能清,安者而能生,在乎静之动之。但是久废不可速成,积弊难以顿除,欲速则不达。故而不能急进,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当然这不是说这时处事当慢吞吞、推诿拖延,而是说应不断地、一点一滴地去做坚苦细致的促使渐进工作,才可能获得成功。所以应当徐而不疾,渐而不骤,循序渐进,使之顺其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年子夏为莒父宰,向孔子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王弼说:〃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难也。徐者,详慎也。盈,必溢也。〃
【漫谈】前苏联80年代时,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不景气状态,这是由于社会机体兵营式的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