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慧性图文思维法(4)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比较而言,西方人都知道东方文化如同一位学识丰富的老人,而西方则恰似一个尚在求知的学者。西方科学研究的成果并不是绝对真理,中国人不应当轻率地去全盘接受。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是应当高度重视自己祖先慧智双运的经验和成果,而不应当轻易沦为西方科学研究探索真理阶段的主动实验品。近年来,由于对爱因斯坦科学成果的仰慕,对图像思维法的崇尚,西方脑科学研究的投入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因此,有的西方学者就急功近利式地以智解慧,想方设法开发应用这一功能,推出了一些纯智能的方法给世人使用,而毫不顾忌慧性本身内在的生理特征,他们并不知道精、气、神在生命体内的客观存在性,全然未掌握“知其白,守其黑”的系统性、整体性认识生命真相的方法,根本无法真正诞生出高度符合人体生命真相的技术。然而,目前这些方法正在被世人所追捧学习应用,而且在东方似乎颇有市场潜力,比在西方传播还快速。
前两天公布这次讲解题后,通过同学的推荐,我也迅速地浏览了一下这些在中国流行的开发大脑的方法,奇怪的是,眼目前浮现出来的却是四个大字。哪四个大字呢?就是“鹊巢鸠占”四个字。什么是“鹊巢鸠占”?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好了,我自己还没有时间去查字典、来验证下,但是我想解释、解析离不开原意。
其实从上面的探讨当中,我们并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虽然几千年以来,不论是亚理士多德式的西方智能教育,还是孔子智能儒学式的教育,它们畅行无阻地进行智识和前识教育多年,但仍然未能从本质上改变人体内心神体元的那种“左臣右相”的格局。即使这个身为左臣的识神大权独揽了,可是它在人体大脑办公室位置却没有办法搬家。大家知不知道?它在大脑中的办公室,始终在左侧大脑,它始终没办法搬家,也没有人给它帮忙。因为它权谋再高,也无法替代丹元管理生命中内五脏的生理功能,识神自己也还存在着那么一点儿“自知之明”。所以一直以来,人类的智能前识教育,虽然在主动替它“鸣锣开道”,鼓励它,但它却仍然只能还是在左侧大脑办公室中神气活现,而无法冲入右侧大脑丹元的办公室里面去称相道孤。也就是说,它虽然夺了权,但是名不副实,它还并不能真正的名实相副。可是如果真夺了权,那危不危险?如今人类的智能科学盲目地发展和盲人骑瞎马式地投入应用,那么也就正在和即将在帮助识神去实现这种乔迁之喜,帮助识神强行地搬家。所以,在这里提出来一个深沉的拷问:难道全面而彻底摧毁人类慧性的前识教育模式,真的将会在近代披着科学的虎皮,将教育引向无底的深渊吗?如何解决这个深沉的问题,我们拭目以待好了,也许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改变西方智能科学和教育的盲动与躁进。
西方在人体生命领域,轻率推出的这些偏离修身生理机制、违背自然秩序制约、盲目以智驭慧、越俎代庖式的开发应用,包藏着极其深远的潜在隐患。如此强行地帮助识神搬家式的急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由于是一种人为式的“鹊巢鸠占”,也就可能人为性地帮助识神迅速而全部地剥夺丹元对所有非随意肌的管理权,也就是对内脏的管理权。可能主动地通过人为的方法,将其交给了识神,从而构成内环境的紊乱。轻率“以身试洋法”的人,当长期应用这些方法,并且出现用后天意识可以自由调节心跳搏动快慢的时候,或者可以用意念调控自己胃肠蠕动节律的时候,我还是请你千万不要“弹冠相庆”,因为这正是“鹊巢鸠占”的成功表现。随之而来的后果,也就只能各安天命,全看个人智能意识本身的善、正、德的深浅了。如果你的怒、悲、喜、恐、思这五志,并不能很好地自律,那就需要高度地“防危虑险”了。防危虑险重不重要呢?因为要避免“识神不高兴,心脏就停摆”的事情发生。这种现象,也使我想起,上一个人纪那么高超的技术文明,却毁在当时科学的与天争胜之中,妄图以科技夺取天道的造化之功,天不灭之,道法难容。难道,在我们这一个人纪也会重演吗?
西方科技的成果,由于缺乏“守其黑”本质上的支撑,所以还是需要慎用,最好是短期使用为妥当。特别想用的话,最好也是尝试,别迷在里面了。我们看一看科技只有“知其白”而诞生的许多西药的副作用,也就明白了。像四环素,小时候吃了四环素,结果七老八十还是满口的黄牙。许多药品的副作用,有的是几年或十几年以后才显现出来。看一看西药的副作用,早就够人们惊醒的了。连西方人自己都全是小心翼翼,甚至拒绝轻率使用,为什么我们东方人就不能够清醒一点,真的是自己身体不值钱吗?而心甘情愿地去当那种“小白老鼠”?非得去试一试?
图像思维法,是西方近几十年研究后的一种定名。通过以上的探讨分析,我认为:根据这种思维方式,因为它早已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特点,还是应当命名为“慧性图文思维法”比较准确。在古代慧性教育法时期,中国人早就在长期主动使用着图和文,并且进行大量“内取诸于身”的记载,其中的修身生理解析,既完整而且又具有系统性。人类曾经拥有的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在道德根文化之中、在古代的修身慧性教育领域中,并不是神秘莫测而难以实现,并不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在2500年以前,通过慧性图文教育而具有图文思维能力的圣人、至人、真人的比例,在世界上是任何国家民族也难以相类比的,这个客观现象是存在的。整个道德根文化的诞生与延续,都与这种图和文的教育设计方案,能够主动激活人的心阳在大脑右侧进入工作状态而产生出超常现象,是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慧性图文思维的分类(1)
人类在社会进程中,中国采用图和文进行教育的“工具”,这一种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无为而治”,只要使用这种图文,它就自然地发挥激活图像思维的生理作用。因此,历史就经历了一个由性慧基因无为运用,逐步向图文基因记忆和智识字形记忆过渡转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直至秦朝汉代,教育彻底转向智能教育,而激活慧性图文思维的工具,也同时出现适应唯智教育需求的蜕变,图和文蜕变成汉字,才使中国的教育全面转向智能的时代。中国古代出现而且现在仍有保留的图和文这两大基因,由于具有无为而治的天然作用力,既使是在今天,如果依据人生六大阶段中的前二个阶段,把握其中精气神的生理特征,主动地掌握和利用好婴儿期和幼儿期的先天生理阶段特点,进行图和文的教育培养,启动复苏保护孩子们的性慧基因,引领后天智能规范于先天性慧基因系统之中,就能拥有和保持这种全息整体观、一元系统观以及整体图画记忆式的功能。所以,中国的慧性图文思维法首选教材,离不开自己祖先早已经为后代设计好的图和文这两大文化基因。
在古代,由于人类精气神三大系统的退化并不十分明显,慧性教育和智能教育同时并存,后天这个智识思维并未全面占领生命的主导权。因此,许多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或者师徒教育中,坚持着对具有能量特征经典的长期诵读,通过内观配合的诵读方法,就能轻松地激活性慧基因,促使心阳流畅地进入到右脑主持图文思维展开,使孩子天然具备着图画呈像思维的功能。部分长期坚持者,就能顺利地将这种功能始终驾驭着后天智识系统,进入具备超常记忆能力的人生之旅,并且同时会具备较为优秀的创造能力。
慧性教育培养的“慧性图文思维法”,严格而言是分为三大类:
这种三大类的分类法,是依据生命的精、气、神三宝能量的强弱性和心神在大脑办公室内工作的阴阳性而区分。心中的心阳丹元,能够顺利进入右侧大脑的办公室工作,并且具备较强的精、气能量时,就会诞生出人类的图文图像思维能力。心阳丹元在人类右侧大脑皮层能够透入质层,深入核心泥丸区的生理活动,能够产生出三种质量完全不同的生理活动和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的表象是:图文、图像、文字、全息性立体型等等思维场景。简单命名,即是:气型图维思维;光型图文思维;本性图文思维。
第一类,气型图文思维。气型图文思维功能,是由心阳丹元在右脑工作而产生的具有明显后天链接性的图文思维,具有比较典型的慧智同步特征。这一类型在人类中最为常见,在孩子们身上也比较容易培养和稳定下来。在成人身上,通过修身实践也可能激活与产生。我们许多记忆好的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3…7岁时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图像思维记忆历史。有的人在14岁前,都还自然地保持着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能力,只是记不起来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步消失了。这种现象,也说明明理的重要性和主动培养的必须性。这一类图像思维,主要是展现慧能,提升智能同步。
气型图文思维能力,其能力的能量支撑是“气”。人体内的生理之气,由于存在着浓淡、高低、强弱的分别,也就使这种气型图文思维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和层级性。基本上又分为:感格体悟式图文思维、模糊景像式图文思维、碎块片断式图文思维等三种现象。少数人的这类图文思维能力,由于并不稳定和持久,因而并不能列入慧性图文思维系统中,只能归纳为灵感和直觉的功能现象。
慧性图文思维的分类(2)
气型图文思维能力的生成环境,是心阳丹元在大脑皮层与质层中链接式生理活动的必然结果。丹元在右脑中工作时,对整个大脑质层功能的调用越强,特别是对额脑区大脑功能使用得越频繁,这种图文思维能力就越明晰和稳定。
孩子们一般在七岁前丧失了光型图文思维能力以后,仍然还会存留着这种气型图文思维能力,只是强弱高低各人并不相同。这种保持性可能会坚持到少年期的末期,最后会因为完全进入后天生理期而丧失这种图文思维能力。当然,智能教育的过度强化、疾病、教育方式、环境影响等等因素,全都可能成为孩子们这种气型图文思维能力的无情杀手,提前摧毁孩子们生理转换期还存在的有限的图文思维能力,使孩子们彻底丧失创造力的功能,成为一个难以发挥创造力的人。
第二类,光型图文思维。光型图文思维,则是真正的光态平面图像,孩子们在零岁至七岁的生命阶段,常常是自然地存在着这种思维能力,只是逐步地被成人的智能教育所弱化和清除,难以正常地保存下来而继续存在。
这种光型图文思维的“光”,是指能量级明显高于“气”的一种生物光态。这种生物光无色透明,没有温度,常常出现在人体大脑的额区和颅脑前额的“目前”,也就是眼前。光质本身,同样存在着质量的高低和高弱。普通的光质下,即可产生十分清晰的平面图文和图像,因此光型图文思维比气型图文思维清晰得多。
光型图文思维光的生成,生理结构上源自于人类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