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说此事了,坏了心情。”云生笑着转移话题。
“也是,咱们说说今年的科举头三名吧,你们见过那状元郎么?”秋琼蕊提道。
“早就见过了,年纪尚小!”颜若似并不感兴趣。
“你自己才多大了,还说人家小!”秋琼蕊取笑。
“还未及冠呢……”
……
三月十七,七公主十岁生辰。整十大寿,自然要隆重庆贺的。燕北大摆宴席,文武百官齐至,热闹非凡。寿星本人面色冷淡,丝毫不见喜意。众人不免提到那宝剑定亲一事,自然对那对当事的小儿女多了几分关注,无奈七公主一副冷面,李小公子面色平静,众人竟瞧不出一点蛛丝马迹,实在遗憾!
寿宴之后,燕北命无双随他走一趟乾仪宫。已过子时,乾仪宫里极静,见燕北不语,无双也不好奇。静默许久,皇帝陛下有些挫败道:“无双,你就不想问问父皇找你何事么?”
“父皇找儿臣何事?”无双从善如流。
燕北无奈叹气道:“今日你生辰,可有想要的礼物?”
无双顿了一下,道:“无!”
燕北噎了气,咳嗽两声,有些失落道:“可是父皇为你准备了礼物。”
无双见状,稍有动容,道:“儿臣谢父皇赏赐!”
燕北长叹口气,搂过女儿,无双蹙了蹙眉,却没有反对。燕北自然注意此等细节,满意笑道:“父皇送你东西是应该的,不是赏赐,我的无双儿不必用那些俗礼应付父皇,父皇只要无双儿一笑便满足了!”说罢,伟大的皇帝陛下便极为期待地看着他的无双儿宝贝。
无双顿了许久,在燕北就要失望之时终于对他展开一抹极淡的笑容。燕北心生暖意,有些激动道:“我的无双竟这么大了!”待平静下来,有些神秘地说道:“你皇兄燕瑞自小就有十八玄衣卫,你出世之后,父皇特意挑选了十九骑严加训练,如今你这般大了,父皇将他们交与你,可好?”
无双闻言,心中一动,涩声道:“好!”
燕北点点头,冷声道:“都出来见过公主!”
不过一瞬,十九个乌衣人齐齐出现在殿里,跪地道:“属下见过公主!”
“以后你们便是公主的暗卫死士,只听公主一人之令!”燕北沉声道。
“是!”
“无双,他们是父皇命林池从军中挑选出来训练的,不仅是暗卫,更是骑兵。如今他们只有代号,无双儿可要赐姓?”燕北宠溺道。
无双点头,看着跪地垂首的乌衣人,冷冷道:“姓龙,你们是本宫的龙卫,龙卫十九骑!”
众人一愣,不知如何应答。
燕北愣了一下,大笑:“好!朕的无双儿果真有志气!”随即冷声吩咐道:“可听到公主所说?”
众人忙道:“属下谢公主赐姓!”
武举
“都出来吧!”无双低声喝道。
昨日生辰她收下十九暗卫后,便在乾仪宫歇下了,今日一早便去了上书房,直到放课回到淑兰殿才有时间仔细看看这“礼物”。
眨眼之间,五个乌衣人现身跪地,齐声道:“属下参见公主!”也不知在这小小西阁之中他们是藏身何处的。
无双看向为首一人,问道:“你是十九龙卫之首?”
“回公主,属下龙一,目前尚属负责之人。”那龙一冷声回道。
无双慢步踱到龙一面前,突然伸出右手捏住他的下巴使他抬起头来,其余四人见状皆有些吃惊,反倒是龙一仍是面无表情,连眼神也未改变,仿佛与他无关。早就不声不响出现的江夫子实在看不过去七公主的“流氓”动作,出声道:“公主您就松松手吧,人家都露出羞色了!”
此话一出,四人皆惊,只有仍被捏着下巴被迫抬着头的龙一面色不变。无双满意地松开手,冷声道:“本宫很满意,只是其余几人你却要好好□才是!”
“属下明白!”龙一低首恭敬道。其余几人却有些汗颜,那江夫子是何时来的他们竟毫无察觉!
无双点点头,吩咐道:“退下吧!”
“是!”
“那孩子不错!”待几人不见影儿后,江陵赞道。
可不是么?那龙一虽然面色冷峻,颇为沉稳,那清秀的眉目却掩不住其少年之姿,明明是个还未及冠的少年。不仅是他,他身后四人也容貌清俊,皆为少年。不过是少年,却有如此武艺,已然不错。江陵到来那四人未能察觉也算正常,江夫子可以在淑兰殿外那么多暗卫的眼皮底下携无双进出,可见其轻功已入臻境。即便如此,那龙一却是察觉到了,因此面色不变,确实当得起江夫子一句“不错”。
无双点点头,算是表示赞同。
“陛下的心思可真巧,‘十九’为单数,不就承了‘无双’之意!”江陵轻笑,却又带些不怀好意道:“若要单数,大可以用十七个,太子不过十八暗卫,公主却有十九个,如今公主又赐‘龙’姓,这十九暗卫又成了龙卫,虽是霸气,但是……”说着,他故意靠近无双邪笑道:“公主就不怕太子殿下猜忌么?”
见无双并不回答,他也不以意,继续说道:“自古皇家无亲情,皇帝陛下如此宠爱公主,不惜越制,久之,太子殿下只怕也容不下公主!”
江陵所说并非危言耸听,皇家向来如此,为了皇权,父子倒戈,兄弟反目,尽是骨肉相残的戏码。皇帝给予无双的所有早已超过太子,无双也过于出色,小小年纪便露皇家威仪,一身掩不住的霸气,再加上那“命格无双”的批言,尽管一母同胞,也难保太子不会心生猜疑,痛下杀手!
无双沉思片刻,终未发一语。
江夫子知她已将他所说听进耳中,甚至已经思虑一番,不禁心中一动,竟问道:“公主可曾心怀天下?”
此话虽然隐晦,却着实是问无双可有掌权之意,或者说是否有争夺皇位之心。可见无双所显已让江陵心生此意,只是世人皆以男子为尊,自然以为皇帝不过宠爱幼女,如何也不会想到此等深意。当然,皇帝燕北的心中早就将燕瑞当作接班人选,虽过于宠溺无双,也未曾想到此意。
无双瞥了江陵一眼,冷冷道:“夫子逾矩了!”
江陵顿时噎住,我的公主,为何此时你才想到叫江某一声“夫子”,江某更想知道你心里的意思啊!
“启禀皇上,此次科举深受广大学子拥护,实乃幸事。臣以为,应增开武举,选拔将才,一为显文武之公正,二为避免发生战事时无将可用的尴尬处境。我大燕泱泱大国,应文武皆重,实不该偏颇!”兵部侍郎路翎禀道。
路翎所说颇有道理,大燕确实缺少将才,九年前的梁国之战便是例子,燕北因无将可用才在兵部尚书的极力推荐下派了路翎这个未曾带过兵的兵部郎中负责向戍西将军李凉借兵援助孟大将军。
而此次科举无疑是成功的,负责会试的乃是云大学士与薛太傅,还有左右二相等人,自然不会出差错。科举已得到全国学子的认可,而为保障贵族的利益,又增设一项条例:“京城及全国盛名学馆可选送才华出众的学生入京,免去乡试一关,直接参加会试。” 此条例明看是为保送优秀学子,实际上几乎是为贵族世家子弟所设,也算是个折中的办法,老顽固也勉强接受了,故科举制度将会沿用下去。
“陛下,路侍郎所言甚是。文武之道本就该相辅相成,何况梁国至今仍虎视耽耽,大燕不得放松,拔擢将才实为必须之事!”
“简直胡言!我大燕国自然以文为先,习武者多为莽夫,性情暴劣,武帝时期因重武导致征战多年、民不聊生,文帝陛下耗费几十年休养生息才完全恢复繁华之景。陛下,万不可重蹈武帝之覆辙!”
“没有武帝陛下,又哪来大燕国如今辽阔的疆土!”
“正是如此!即便大燕不主动发动战争,待他国来袭之时,大燕也须有反击之力,怎能无将?”兵部尚书唐奇沉声道。
燕北点点头,道:“武帝时期虽百姓受苦,但我大燕灭数国,增加了近半数疆土,自大燕建国以来还没有哪位帝王有武帝陛下之功绩。先帝在位之时虽不曾扩充大燕疆土,但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逐渐富强。武帝陛下以武治国,先帝则以文治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呀!正如兵部尚书所说,即便大燕不欲战争,但若他国来犯,我大燕势必要反击,到那时若无反击之力岂不可怕?”
“皇上圣明!臣赞成开设武举!若怕百姓以武乱国,可五年一开或不定相隔时间,缺乏人才时便开!”吏部侍郎丁云中说道。
燕北颔首,道:“依众卿之见,这武举该如何考核?”
“臣以为,可分为乡试与会试两级,乡试只比武艺,会试增比兵法,如此便可保证选出的是将才,而不是只懂武艺的莽夫!”路翎谏道。
“宁王觉得如何?”燕北瞥向一直不语的宁王。
宁王回道:“路侍郎所言甚好,臣并无异议!”
“如此,就交与兵部办吧,礼部从旁协助!”燕北直接下令。
“臣等遵旨!”
“此事办得很好,不枉老夫推‘清流’一把!”唐奇满意地抚抚胡须。
“学生多谢恩师提携!”路翎恭敬道。
“此后老夫便不再费心了,你是聪明人,如何识人已不用老夫多言!”唐奇正色看向自己的得意门生。
路翎闻言,忙恭谨回道:“恩师请放心,学生心中有数!”
“如此甚好!”
唐奇拍拍路翎的肩膀,慈笑道:“铃儿快回来了,过几日她回府了,你若有空闲,便来看看,找人看个日子,就定下来吧。你年纪也不小了,父母皆已过世,老夫就给你做主了!”
“是,学生改日定当拜访,与恩师商量提亲之事!”路翎不禁露出些喜意。
“好!好!”唐奇笑容满面,颇为满意。
其实唐奇也属老顽固一派,与几位大人私交甚好,可科举一事他却一直未表明态度,后来甚至还助了“清流”一把,着实令人有些不解。其实唐奇考虑甚远,“清流”提及科举一事,他就想到借科举之风增开武举,文帝在位时曾开过两科,只是文帝崇文,因此擢出之人未能得到重用,便逐渐被人遗忘了。
“举荐制”擢出的多是贵族世家子弟,背后关系错综复杂,很难为己所用,若以科举之制选出,大多是无朝中关系的平民子弟,为路翎带入军中栽培,日后便能成为他的心腹。为了便于得意门生在军中培植势力,唐奇才极力促成科举之事,又提出开设武举一事。
秋后,武举终于成功举办,擢出前三名入朝为官,其余皆入军中。入朝三人中,前两名留在兵部做了员外郎,经常随路翎出入军中,明眼之人已看出路侍郎这是在着重栽培此二人。还有一人,为此次武举的探花,因礼部刚刚告老一位大人空了个缺儿,便留在礼部做了员外郎,倒有些稀奇。不过如今太平盛世,没有战事,谁规定武人出生就做不了文官,再说那兵部众臣皆属文官,如此说来,倒也普通。
拒婚
十月廿三那天,云生郡主及笄,笄礼就在京城的南郡王府举办,南郡王及三位世子自然赶至京城。
皇帝燕北虽然未出席,但派了太子燕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