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 第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京郊大营现有多少人马?”燕北又问。

    “回皇上,京郊大营由臣掌管,亦有十万大军!”路翎回道。

    早在十多年前那一战之后,大燕已意识到武力薄弱的问题,后由路翎上奏征兵,多加训练之后,由统帅魏昭带走十万镇守北关,剩余人马留在京郊大营,由路翎掌管,近些年路翎陆续征集有志之士与一些无家可归之人入营,人马逐渐增至十万。

    燕北沉吟:“二十万对三十万?”

    众臣皆默,二十万对三十万本就相差不少,遑论梁军凶狠善战,实在令人担忧啊!

    “父皇,儿臣愿带兵去北关,驱梁贼!”燕瑞定声道。

    “万万不可!太子殿下乃储君,怎能轻易涉险!”

    “那也未必,太子殿下身份高贵,能提高将士们的士气!”

    “太子殿下若愿领兵,那便是代表皇上,必能鼓舞将士们,此为好事!”

    “胡闹!太子殿下千金之躯,如今是储君,将来可是我大燕一国之君,怎能以身犯险!”

    “我大燕乃是马上得天下,圣祖皇帝也是亲自带兵征战沙场,武帝陛下更是征战一生,身为一国之储君,危难时刻为国家效力也是应该的!”

    “你……你故意鼓动太子殿下去边关,根本就是居心不良,若殿下出了什么事,你担当得起么?”

    “明明是太子殿下亲口请旨领兵出战,怎能说是我鼓动的,你口口声声言太子会出事,才是居心不良!”

    “简直是胡言乱语!我大燕将才无数,无须太子殿下以身犯险,你极力鼓动太子领兵,莫非是另有企图?”言下之意是,莫非你是哪个皇子的人!

    “哼!我能有什么企图?太子自愿领兵出征本是好事,若旗开得胜自然得军心民心,若不幸出事,皇上尚有六位皇子,难不成要让燕王殿下一个女子领兵么?梁国会耻笑我大燕无人……”

    话音戛然而止,众臣皆惊恐非常。竟然……竟然是燕王殿下突然拔剑极快地割了说话之人的喉咙!是了,燕王殿下得了皇上的恩准,可佩剑上朝,今日她及笄之时本是身着女装,想必回宫又换上男装,自然佩了剑。事实上,细心的人便可发现,燕王殿下今年年初起便身佩两剑,只是无人能识得那把新剑是何名剑。

    事发突然,谁也未料到燕王有如此动作,更不敢相信燕王竟敢在金殿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人。被杀死的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右侍郎单乘舟,此人是宁王一手提拔的,极受器重,因此方才才敢大胆妄言,即便是言语之中惹怒皇上,也只是直言进谏,即便是皇上也无法给他按上罪名,也只能罚些俸禄罢了,燕王竟然直接杀了他!

    与单乘舟一党的官员惊恐地指着无双,骇道:“你……你……”

    无双冰冷地看他一眼,寒声道:“大战前夕,不思如何对付敌人,竟敢妄言皇家传承,企图动摇民心,其心可诛,当杀!”

    此言一出,周围的官员皆一脸惊慌之色。

    无双慢条斯理地收起剑,命人将尸体拖出去,又言:“若有人再敢胡言乱语,视作‘谋反’之罪,本王亲自办理!”

    的确,国家危难之时,妄想插手皇位之争,应当视作“谋逆”大罪,单乘舟言语之中已隐隐涉及皇位传承,又在金殿之上,在如此危急的时候,妄论皇家之事,更露出对燕王殿下的轻鄙之意,当场处死也不算过。燕王殿下出手极快,任何人预料不到,自然受到惊吓,也见识到燕王传说中的冷酷毒辣,无人敢再多言。有人偷偷瞧向宁王,可惜宁王双目敛下,面色平淡,实在看不出他的心思。再瞧瞧皇上,皇上神色淡然,并无责怪之意,莫非燕王是得了皇上的令?

    无双转身,前进几步,单膝跪下,定声道:“父皇,皇兄早年受过伤,不宜长途奔波,且北关苦寒,恐引起旧伤复发。儿臣请命,代皇兄领兵抗敌,为了让天下百姓安心,儿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若无法击退梁军,儿臣甘愿受军法处置!”

    燕王此话说得无懈可击,太子早年遇刺受过重伤,一度病危,转好之后,姚太医曾言不得长寿,一直靠珍贵的补品养着。如此身体,别说带兵打仗,即便是在那苦寒之地呆上几个月,恐怕也得去掉半条命。是以不是太子不愿亲自领兵,而是不成。燕王不忍兄长旧伤复发,又愿为皇上分忧,乃是至孝之人,若说她身为女子上战场引起百姓恐慌,她甘愿立下军令状,实在无可挑剔。

    或许有人要说实在无须皇子公主领兵,北关有魏昭,京都有路翎,路翎率十万大军支援北关便是,为何要再选主将?其一,北关的十万大军以魏昭为首,京郊大营的十万大军以路翎为首,两军分隔多年,两个将军早已在各自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不相上下,这两人无论谁为主帅,必有一人不服,恐会引起两军冲突,是以另选一人为主帅是必要的。其二,当年兵权掌握在镇国侯孟老将军的手中,孟将军极其耿直,只效忠皇上,因此兵权相当于握在皇上手中,如今一分为二,一半在魏昭手中,一半在路翎手中,二人可趁此次战事坐大,到时皇上必将更不好控制兵权。

    可再选主将也不容易,大燕如今不算缺少将才,却无皇上信任的将才,选得不当可能导致将兵权拱手让人,因此太子自愿出征,燕王请命,这二人是当今圣上最为亲近之人,一个是储君,一个是女子,兵权在谁手中都属于皇上,为主将之上选。

    燕北沉默片刻,突然问道:“李太师觉得如何?”

    李太师已经久不上朝,今日是去参加燕王殿下的笄礼的,不料笄礼被打断,皇上下令回宫商议战事,他一向惹人注意,不好偷跑,只得随皇上进宫。燕王杀死单侍郎之时,众人皆惊,惟有他面色平静,或是老练深沉,或是猜到燕王有此动作。老狐狸未言一字,就是怕麻烦,谁料还是给皇上点了名。

    他抚了抚胡须,缓声说道:“若说女子带兵打仗,我大燕的开国皇后百里氏便是个极为出色的女将军。”

    此话一出,众臣自然明白李太师的意思,顿时无人反对,即便有心存反驳之意的官员,方才也被无双的杀人之举吓住,不敢多言。

    燕北颔首,道:“如此,任命燕王为护国大将军,路翎为副将军,率十万大军支援北关,此次战事,燕王掌虎符!”

    “儿臣遵旨!”

    “臣遵旨!”

    “粮草事宜,仍是由兵部负责,户部辅助。”燕北下令道。

    “臣遵旨!”两位尚书忙跪下领旨。

    “启禀皇上,路侍郎随燕王殿下前往北关,两位员外郎向来辅佐路侍郎处理军中事务,势必要同行,如此,兵部人手不够,恳请皇上擢人协助押送事宜!”唐奇禀道。

    唐奇如此说,一是兵部确实人手不够,二是推掉押送粮草的责任。此次战事不简单,又是燕王带兵,恐怕会有多方干涉,粮草押送最为关键,极易出事,他必须先推掉这个责任。

    “众卿家可有人愿负责此事或是举荐贤能?”燕北问道。

    众臣互相看看,无人肯自愿趟这个浑水,举荐别人的话,若出了事,也要被牵连,是以无人出声。丁云中突然说道:“臣以为礼部员外郎苏长空苏大人合适,苏大人本就是武举探花,武艺出色,定能胜任此职!”

    “哦?”燕北挑眉,道:“苏大人以为如何?”

    苏长空面色淡然,出列跪道:“臣定当竭力!”

    “好,那就由苏大人负粮草押送吧!”燕北满意地点点头。

    “臣遵旨!”苏长空应道。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时间紧迫,燕王,明日就出发吧,朕为你饯行!”燕北淡声道。

    “儿臣遵旨!”

    “若无事就退朝吧!”燕北微露倦色。

    “皇上!”

    燕北看去,原来是李晏。

    李晏不慌不忙地跪下,定声道:“臣恳求皇上准许臣随燕王殿下出征!”

    众臣闻言皆惊,就连燕北也诧异地挑了挑眉。众臣本就对李小公子与燕王的关系多加猜测,如今倒是可以确定两人确实有问题。瞧,李小公子为了心上人自请随燕王出征呢!众臣再瞧瞧李太师,李太师老人家面带笑意,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看来是认可孙子贴身保护未来孙媳妇了!

    “皇上,李郎中虽是状元之才,但是身为文官,实不宜出征!”有人反对了,战场岂是你们小儿女谈情说爱的地方,难道出征的将士都要带上亲属不成?

    燕北点点头,故意瞥了李小公子一眼,道:“李郎中确实瘦弱,恐怕受不得边关苦寒啊!”

    李小公子丝毫不退却,坚定道:“燕王殿下能出征为国效力,臣自然也能!”

    “李大人,你身为文官,哪里懂打仗的事,不过一年半载的工夫,殿下总是要回来的!”有官员小声劝道。

    这话听着却是有些令人发笑了,暗示李小公子这个“内人”身娇体弱,何苦要跟去边关连累“外子”,还是谨受本份,乖乖留在京城等待“外子”归来。

    可惜金殿之上再小声也会被人听见,至少皇上听见了,燕瑞与无双也听见了,李太师也听见了。燕北微笑道:“李郎中为国尽忠的本意朕是明白的,只是你身为文官,又是李太师的独孙,朕实在不忍心啊!”

    李小公子不为所动,“臣不求职位,只求留在殿下身边,为殿下解忧!”

    众臣一脸明了,就是知道你想留在燕王身边,你不说出来咱们也知道。

    燕北蹙了蹙眉,道:“李郎中,你这是在为难朕!”

    李小公子周围的官员忙朝他使眼色,皇上已经不悦了,你别再儿女情长了!

    可惜李小公子不领情,只听他朗声说道:“臣自幼习武,熟读兵书,自信不会连累殿下,还可帮助殿下!”

    李太师终于愿意帮孙子一把,跪道:“劣孙为老臣亲手□,他有几分本事老臣心中明白,老臣举荐他为殿下效力!”

    众人皆默,这祖孙俩是……一样的自大!可是自大的老狐狸自大完便剧烈地咳嗽起来,终于有人不忍道:“皇上,李太师卧病多日,想必尚未康复,不宜久跪!”

    “咳咳……咳……”李太师艰难地说道:“皇上若……若不信任……老臣所言,老臣决……决不起来……咳咳……”

    众人一惊,这是……耍无赖?变相地威胁?众人小心地瞄向皇上微沉的脸。

    见不得“德高望重”的老太师如此咳嗽,薛太傅善意地谏道:“皇上,李太师本就是难得的将才,既然他不顾老脸地举荐自家的孙子,想必李郎中确实有真才实学!”说罢,还笑眯眯地问张太保道:“张太保你说是不是?”

    张太保板着一张脸,道:“是!”

    “云大学士也是赞同的吧?”笑得狡诈的太傅大人并没有放过云大学士。

    云大学士无声地点了点头。

    薛太傅,您这是在借机抹黑么?“李太师不顾老脸地举荐自家孙子”,这话……一针见血啊!还有张太保,您是赞同太傅大人这句话的么?云大学士也赞同的吧?

    左相秦闲跟着谏道:“薛太傅言之有理,李郎中出身将门,自然也是将才,可帮助殿下,请皇上准许!”

    “请皇上准许!”一些官员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