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难为+番外(完结至233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帝难为+番外(完结至233章)- 第1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恢赖乩资巧叮撬粤舜罂鳎刹幌胂裎谌跻谎蚧鹨┒馈�

但是,这一路,再未遇到任何的埋伏啥的。

终于,萨扎到达帝都城下。

这一天,天有些阴。

此时,北方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天上飘着零零碎碎的小冰渣子。

萨扎也见到了对他表示热情欢迎他的帝都军队,崭新的铠甲,锋锐的刀枪,整齐的官兵,以及那一双双恨不能撕碎了萨扎的眼睛。

当然,帝都人绝不可能喜欢萨扎,见到他也不可能露出欢喜的笑容来。但是,也很少有天朝人露出这样狼一样的面容。

这就得归功于皇帝陛下的宣传功劳了,到这个时候了,除了打仗,也没啥其他政务了。明湛是把全城的男人,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全都组织起来,做预备役。这不只是为了预备兵力不够,更是为了保持帝都城的平静安宁。人心惶惶之际,明湛担心帝都生乱,而这个年代,能生乱的就是男人。所以,明湛将帝都的青壮年全都组织起来,有组织有纪律的搁一块儿。

谁要生事,立斩不留。

杀了几个出头鸟儿,果然整个帝都的形势都平静下来!

明湛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把善棋侯恨的牙根儿痒,他还有好多后招儿没使呢,结果手里的人都给征走了。而且也不知道他娘的小皇帝怎么这么损,他不让你熟悉的人搁一块儿。各人分各营,东西一瞅,谁都不认识。

这还能造个屁的反哪!

眼下没有证据,又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明湛不想杀宗室,但是,对善棋侯一系,他早有防备。哪怕是善棋侯想给明湛下个毒什么的。明湛天天宣他一道用膳,一口粥都要分善棋侯半碗。

明湛并非不怕死,相反,他怕死怕的不行。

不过,明湛身上有一种非常光棍儿的精神。那就是,大不了大家一起死。

就这么折腾着,善棋侯除了在内心日日诅咒明湛喝水呛死吃饭噎死走路摔跤摔死外,他真是没招儿了。

明湛却依旧稳如泰山。

人家都兵临城下了,而天朝虽然地域广阔,兵力绝非鞑靼可比。但是很奇怪,天朝人本能上的惧怕鞑靼人。而且,天朝对鞑靼的战争,由来已久,却是败绩多胜绩少。一般来说,守好西北防线,不叫人杀进关,这就叫胜了。

所以,天朝人在武力上对于鞑靼人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

通俗的话讲,就是不自信。

对于不自信,明湛也没啥好招儿。官员秀才举人进士,这些有功名的是不必参加预备役,明湛就让他们天天去宣传天朝必胜的信念。待军中每天早上吃完饭后,一刻钟的时间,明湛给这些人分了地段儿兵营,让他们去宣传天朝必胜之事,这就是差使。

谁也驾不住这样天天的念叨,再加上明湛对于战争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封爵行赏上的大方,以及霍远山所带来的胜利。

这一系列的准备,让今日帝都将士在面对鞑靼人时,表现出了毫不逊色的士气!

明湛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披一袭银狐裘,虚眼往鞑靼军中望去,只见密密麻麻一片人头。明湛扭头问身边儿永宁侯,“舅舅,知道哪个是萨扎吗?”

永宁侯心说,我又没往西北去过,哪里认识萨扎呢。

不待永宁侯回答,明湛伸手遥遥一指,“那大傻X就是了。” 明湛身边儿的臣子都稀奇,他们大多人都没见过萨扎,皇上这样的年纪,也没去过西北啊,怎么会认识鞑靼新可汗呢。

谁知明湛这样一指,鞑靼军中萨扎已经仰起脖子朝着明湛喊话了,萨扎喊的是,“小皇帝,我来啦——”

这俩人,明湛一指,萨扎一喊,当真如心有灵犀一般,偏明湛前头一说了那么一句话。离明湛近的,李平舟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连肃来冷峻的永宁侯也忍俊不禁,弯起唇角。

谁知接下来,明湛双手虚合放到唇上,做个扩音器的样子,扯开嗓门儿大吼一声,“萨扎,操你妈——”

128、更新 。。。

武帝本纪中关于此次战争记录如下:

武皇帝元年;鞑靼可汗萨扎不宣而战;大同副将杨宇同叛国;引鞑靼入大同关;长驱直入,兵临帝都。武皇帝命全城戒备;百姓迁移,坚壁清野。

时;萨扎临帝都城,无礼吠之。

武皇帝从容自若,风度翩然;登朱雀楼,笑问侯萨扎生母、鞑靼太后之身体安康否。帝之风仪,尽现于此。

后,武皇帝下令进攻,帝都保卫战由此而始。

不得不佩服大凤朝史官的生花妙笔,时隔多年之后,已经退位的武皇帝在看到这段纪实时,笑得见牙不见脸,对后人谦道,“唉,以前的事,就不必提了。朕这‘谈笑间,鞑靼灰飞烟灭’的本事哪,你们是学不来滴。”接着就是一阵古怪又得意的笑声。

后人腹诽:陛下,虽然您取得了帝都保卫战的胜利。但是刚登基就被人打到家门口儿,也不是啥光荣的事好不好?

但是,已经沉浸在沾沾自喜的情绪里的武皇帝自然不能知晓后人的腹诽,他已经摆开车马准备再与后人吹嘘一番自己在位时的种种伟大而不可思议的知明事迹。

至晚间,后人给武皇帝烦的两耳冒油,他终于明白:这坑爹的史官哟,事实上的武皇帝与传说中的武皇帝是两回事好不好啊。

不论后世史书如何为武皇帝开脱,甚至将此次帝都保卫战中的武皇帝形容的如天神下凡一样。但实际上,再怎样遮掩,也难以掩去武皇帝登基之初,并不稳定的内政,以及被鞑靼人兵逼帝都城的窘迫。

但是,我们同时得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武皇帝之雄才大略也在此次保卫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因为,在当时复杂的局面下,如果没有武皇帝的强势,换一个人来掌控帝都,那么,可能帝都就会是另一种结局了。甚至,大凤朝的历史也会因此改写。

明湛问侯过萨扎老妈之后,萨扎大怒,心道,你们帝都人向来极会装B,别人跟你们一比都是蛮夷,老子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跟你小皇帝说句客气话。不想这小皇帝竟然不识抬举,直接爆了粗口。

萨扎狂吼一声,就要骂回去,可是他刚刚一声怒吼,劈天一箭自朱雀楼上射下。

这是帝都城的镇城强弩弓,平时拉开此弓就需要两个力大无比的将士,还需一人专业瞄准,射程达千丈之远。

萨扎身份端贵,自然不可能站于阵前。找不着萨扎,射小喽啰就糟蹋这弓了。谁知萨扎这样傻缺,还跟个爆竹似的一点就爆。吼叫着就暴露了自己的位子,眼瞅着帝都城一箭破空而至,直逼萨扎前胸!

萨扎此人虽然心眼儿比不得明湛,功夫却是一等一的。眼看危机逼近,萨扎动作极是灵敏,整个上身向后一折,那支长箭几乎是贴着萨扎的脸飞过,将位于萨扎身后的弟弟库丰一箭钉在地上。

库丰惨嚎之声破开云霄。

明湛此时将手一挥,沉声道,“进攻!”

在开战之前,明湛早下了命令,不将鞑靼人打退,城门是不会开的。

意思很明白:若是你们败地鞑靼人的手里,就全死在外头吧,不必回来了。

这场战争不同于西北,若是帝都军战败,那么接着就是信心沦丧,一败再败,能不能守住帝都城都不好说了。依明湛的性情与傲气,他根本未命各地兵马驰援帝都,更不必说移都避战了。

明湛的态度很明确:死守帝都城。

战争没有不残酷的,尸身遍地,血肉横飞,除了厮杀,还是厮杀。

此时的人类,与飞鸟走兽没有任何区别,兽性展露无疑。

明湛也见识到了萨扎的悍勇,那真是彪悍无双,一柄长马刀挥舞起来,带头杀进帝都军,不过百米之远,便有二十几颗人头落地,萨扎亦染了半身鲜血。所有的鞑靼兵似乎都为头领的凶猛之气感染,在萨扎的带领下疯狂的砍杀。库丰之死为帝都兵争取来的先机顿时被鞑靼人的疯狂压制的不留半点儿余地。

朱雀门领军的将军是九门军中地位仅次于永宁侯的将领吴双,吴双曾是永定侯的心腹爱将。永定侯去了淮扬,永宁侯接任九门提督,为了安抚先前永定侯留下的将领,便在明湛面前进言,将吴双提拔起来。

吴双年方而立,正值壮年。

吴双是知道皇上在朱雀楼上观战呢,此时见鞑靼人如此彪悍,己方士气完全被压制,顿时大吼一声,“退者,杀无赦!”催马上前,亲自拦住萨扎。

吴双还是有两下子的,虽悍勇之气较萨扎不如,但是武功很不错,一时间也绊住萨扎。

双方进行第一次激烈的交锋。

萨扎所带领者,皆是鞑靼最精锐部队所在。

吴双手下,亦全部是精兵中的精兵。

明湛冷眼看着城外那一场生死交锋,血的腥气扑面而来。想着自己登基以来兢兢业业的执政生涯,却换来这样一场羞耻的侵略,被人打到家门口来,实在窝囊至极!

明湛胸中陡然生出一股慷慨悲愤来,他向来行随其心,猛的转身,快步到一畔的战鼓前,取下双槌。接着激烈的战鼓声在战场中响起!

其实明湛也不知道自己敲了些什么,他觉得自己就是一通胡捶乱敲,可是,别人显然不做此想。

史书上记载:战事激烈,武皇帝亲为擂鼓,做《帝都曲》。将兵闻帝之鼓声,士气激昂,遂大败鞑靼。

这说的就有些夸张了,明湛自然也不会想到,自己乱敲一通,竟被有心人记下,写成曲谱,流传千年。因此谱是明湛亲手而为,他身为一代开创盛世之帝王,在历史中享有盛誉。故此,后人亦将此曲称为《帝王曲》,为历代帝王所钟爱。

音乐在传说中本就伴随战争而产生,譬如著名的神话人物——太子长琴,就是如此。

明湛本身就有极高的音乐天分,他初初学笛子时的悟性就很为阮鸿飞所赞赏。此时,明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甚至没有注意到天上已飘起碎碎的雪花。

李平舟等完全被明湛的行为震动的不知要如何反应。

鼓声激烈如今惊雷,似乎士气也为此鼓声激励。此时萨扎与吴双苦战不能胜,已经被亲卫送回中军,吴双听着鼓声,就觉血气沸腾,大吼道,“吾皇万岁!誓死卫国!擅退者死!”

只要豁出命去,其实哪怕帝都军在身体素质上与常年在马上生活的鞑靼人有些差距,但是差距也不会太大。在帝都军誓死卫城的战争中,鞑靼人终于第一次败退。

明湛的鼓声还在继续,吴双等人于朱雀门前血战,并不知擂鼓者是明湛,此时回头望去,皆是惊诧难言。

在特定的条件事,在特定的环境中,人类总容易被某种情绪所感染,吴双的胸腔似乎也染上了某种慷慨激昂之意,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誓死效忠之心。

待鼓声止,吴双举起染血长枪,一张疲惫的脸上,血与尘俱在,带头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顿时,满城俱是高呼万岁之声。

望着落在地上迅速变红的碎雪,以及欢呼胜利的将士,明湛的眼中染上一丝带着悲悯的微笑。

就连败走准备去安营的鞑靼人都听到了帝都欢呼万岁之声,杨宇同的心中陡然一紧,一时间倒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

帝都的战争已经开始。

阮鸿飞所在,亦是刀光剑影,交锋无数。

阮鸿飞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公子,相貌不差,但也仅仅是不差而已,与阮鸿飞这等倾城俊美自然还不在一个档次上。尤其阮鸿飞心地开阔,久居高位,其风仪也较此人不知胜出多少。

公子拣了个位子坐下,含笑开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